影坚
【佛学大辞典】
(人名)频婆娑罗王之译名。西域记八曰:「频毗婆罗,唐言影坚,旧曰频婆娑罗讹也。」
(人名)频婆娑罗王之译名。西域记八曰:「频毗婆罗,唐言影坚,旧曰频婆娑罗讹也。」
影现
【佛学大辞典】
(术语)佛为众生济度现形也。
(术语)佛为众生济度现形也。
影略互显
【佛学大辞典】
(术语)犹言慈父悲母。父非无悲,母亦非无慈。是各举一,各略一,上句所略,以下句所举影显之,下句所略,以上句所举影显之,谓之影略互显。
(术语)犹言慈父悲母。父非无悲,母亦非无慈。是各举一,各略一,上句所略,以下句所举影显之,下句所略,以上句所举影显之,谓之影略互显。
影胜
【佛学大辞典】
(人名)摩竭陀国之频婆娑罗王,玄奘译曰影坚。义净译曰影胜。(参见:频婆娑罗)
(人名)摩竭陀国之频婆娑罗王,玄奘译曰影坚。义净译曰影胜。(参见:频婆娑罗)
影像
【佛学大辞典】
(譬喻)物体遮光线而生之形也,形虽可见而体为空,以喻诸法之无自性。圆觉经曰:「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證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又妄识分别,于心上现种种之相,名为影像。是犹如镜面水上之影像也。
(譬喻)物体遮光线而生之形也,形虽可见而体为空,以喻诸法之无自性。圆觉经曰:「此菩萨及末世众生,證得诸幻灭影像故,尔时便得无方清净。」又妄识分别,于心上现种种之相,名为影像。是犹如镜面水上之影像也。
影护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影之随形,不离其身而拥护之也。观念法门曰:「随逐影护,爱乐相见。」
(术语)如影之随形,不离其身而拥护之也。观念法门曰:「随逐影护,爱乐相见。」
影响众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或作影向众。四众之一。诸佛及法身之菩萨,为赞助释迦如来之教化,应现如影如响之身也。释迦之法主如形声,诸菩萨如影响,文殊普贤等诸菩萨是也。法华文句三曰:「影响者往古诸佛,法身菩萨,隐其圆极,匡补法王,如众星绕月,虽无为作而有巨益,此名影响众。」同记曰:「次释影响众者,然化主形声必资伴以影响,方令发起击动事遂,如响之应声影之随形。」
【佛学常见辞汇】
又作影向众,为四众之一,诸佛与法身菩萨,为了赞助释迦如来的教化,于是应现如影如响之身,以拥护释迦如来的道场。
【三藏法数】
影响众者,谓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示同机众,匡辅法王,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又如众星绕月,虽无作为,而有大益也。(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匡者,正也。辅者,助也。言古佛、菩萨,隐大现小,而来匡辅释迦法王也。)
(术语)或作影向众。四众之一。诸佛及法身之菩萨,为赞助释迦如来之教化,应现如影如响之身也。释迦之法主如形声,诸菩萨如影响,文殊普贤等诸菩萨是也。法华文句三曰:「影响者往古诸佛,法身菩萨,隐其圆极,匡补法王,如众星绕月,虽无为作而有巨益,此名影响众。」同记曰:「次释影响众者,然化主形声必资伴以影响,方令发起击动事遂,如响之应声影之随形。」
【佛学常见辞汇】
又作影向众,为四众之一,诸佛与法身菩萨,为了赞助释迦如来的教化,于是应现如影如响之身,以拥护释迦如来的道场。
【三藏法数】
影响众者,谓古往诸佛、菩萨,隐其圆极之果,示同机众,匡辅法王,如影之随形,响之应声;又如众星绕月,虽无作为,而有大益也。(佛,梵语具云佛陀,华言觉。菩萨梵语具云菩提萨埵,华言觉有情。匡者,正也。辅者,助也。言古佛、菩萨,隐大现小,而来匡辅释迦法王也。)
独影境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类境之一,第六意识之妄想分别,浮实我实法之相如,现空华兔角之境,所现之相,多为相分。此相分非有实体,惟为意识之见分所变现之影像。故名之为独影境。对于带质境之相分有本质,而谓为独。对于性境之相分有实性,而谓为影。故独影境者,为一时妄分别之反应。为情有理无之法,三性中之遍计所执性也。既是妄分别之反应,故其性(善恶无记之性)、其系(三界之系属)、其种子(能生之种子),皆与妄分别之本体(即见分)相同,体性总为见分,如镜中之影,随本质之形。唯识枢要上本曰:「独影之境,唯从见分,性系种子皆定同故。如第六识缘龟毛空华石女,无为他界缘等所有诸境。如是等类,皆是随心无别体用,假境摄故名为独影。」
【三藏法数】
影即影像,是相分异名。谓如第六识缘空华、兔角,及过去未来等所变相分,无种为伴,但独自有,是名独影境。
(术语)三类境之一,第六意识之妄想分别,浮实我实法之相如,现空华兔角之境,所现之相,多为相分。此相分非有实体,惟为意识之见分所变现之影像。故名之为独影境。对于带质境之相分有本质,而谓为独。对于性境之相分有实性,而谓为影。故独影境者,为一时妄分别之反应。为情有理无之法,三性中之遍计所执性也。既是妄分别之反应,故其性(善恶无记之性)、其系(三界之系属)、其种子(能生之种子),皆与妄分别之本体(即见分)相同,体性总为见分,如镜中之影,随本质之形。唯识枢要上本曰:「独影之境,唯从见分,性系种子皆定同故。如第六识缘龟毛空华石女,无为他界缘等所有诸境。如是等类,皆是随心无别体用,假境摄故名为独影。」
【三藏法数】
影即影像,是相分异名。谓如第六识缘空华、兔角,及过去未来等所变相分,无种为伴,但独自有,是名独影境。
鸽隐佛影
【佛学大辞典】
(传说)涅槃经二十八云:佛昔止住摩伽陀国瞻婆大城时,有猎师逐一鸽,是鸽惶怖,至舍利弗影,犹如故,战慄如芭蕉树之动。至佛影中,身中安稳,恐怖得除。是故当知世尊持戒乃至身影犹有是力。智度论十一亦出之。
(传说)涅槃经二十八云:佛昔止住摩伽陀国瞻婆大城时,有猎师逐一鸽,是鸽惶怖,至舍利弗影,犹如故,战慄如芭蕉树之动。至佛影中,身中安稳,恐怖得除。是故当知世尊持戒乃至身影犹有是力。智度论十一亦出之。
迷头认影
【俗语佛源】
这是《楞严经》里所说的宝罗城狂人演若达多的一则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演若达多是个从来不爱梳洗的人,蓬头垢面。古代没有镜子,他也无法认识自己的面目。一天,他口渴了,走到河边喝水,河水清澈见底,当他俯下身子的时候,看见水里有一蓬头垢面、狰狞可怕的影像,演若达多转身就跑,逢人便说:河里有一鬼魅,是如何如何的形象。他哪里知道,水里的「鬼魅」便是他自己的「尊容」。故事用以比喻迷失本性,不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说:「诸祖相继,至于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语言,岂不是先圣方便之道?自是当人不信,却自迷头认影,奔逐狂途,致使,流浪生死。」同书卷六说:「不识家珍,迷头认影。」后来用「迷头认影」形容十分糊涂。(无名氏)
这是《楞严经》里所说的宝罗城狂人演若达多的一则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演若达多是个从来不爱梳洗的人,蓬头垢面。古代没有镜子,他也无法认识自己的面目。一天,他口渴了,走到河边喝水,河水清澈见底,当他俯下身子的时候,看见水里有一蓬头垢面、狰狞可怕的影像,演若达多转身就跑,逢人便说:河里有一鬼魅,是如何如何的形象。他哪里知道,水里的「鬼魅」便是他自己的「尊容」。故事用以比喻迷失本性,不见自己的本来面目。《五灯会元·泐潭洪英禅师》说:「诸祖相继,至于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语言,岂不是先圣方便之道?自是当人不信,却自迷头认影,奔逐狂途,致使,流浪生死。」同书卷六说:「不识家珍,迷头认影。」后来用「迷头认影」形容十分糊涂。(无名氏)
梦幻泡影
【俗语佛源】
人生无常,世事虚幻,不可捉摸,常常谓之「梦幻泡影」。语本《金刚经》中的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除「梦幻泡影」外,还有「露」、「电」二喻,故称「六如」。明才子唐寅号「六如居士」,即本于此。《大日经》所说「十缘生句」中也包括「梦幻泡影」(「泡」作「浮浪」)。其他佛书上引用这个比喻的也很多见。「梦幻泡影」比喻的对象是「一切有为法」,即世间所有可以感知的事物,有形有相,有声有色。佛教认为,「有为法」无不虚妄。「梦」喻梦中所见本无,「幻」喻幻术所化不实,「泡」喻易生易灭。「影」喻从(光和形)缘而现。《维摩诘经·方便品》载,维摩诘大士「示疾」,说人身虚幻无常。谓人身如梦,「为虚妄见」;如幻,「从颠倒起」;如泡,「不得久立」;如影,「从业缘现」。后在文学中运用如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五出:「生呵,一心怀远恨,千丈系游丝;死呵,如梦幻泡影,那有再来时!」(李明权)
人生无常,世事虚幻,不可捉摸,常常谓之「梦幻泡影」。语本《金刚经》中的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除「梦幻泡影」外,还有「露」、「电」二喻,故称「六如」。明才子唐寅号「六如居士」,即本于此。《大日经》所说「十缘生句」中也包括「梦幻泡影」(「泡」作「浮浪」)。其他佛书上引用这个比喻的也很多见。「梦幻泡影」比喻的对象是「一切有为法」,即世间所有可以感知的事物,有形有相,有声有色。佛教认为,「有为法」无不虚妄。「梦」喻梦中所见本无,「幻」喻幻术所化不实,「泡」喻易生易灭。「影」喻从(光和形)缘而现。《维摩诘经·方便品》载,维摩诘大士「示疾」,说人身虚幻无常。谓人身如梦,「为虚妄见」;如幻,「从颠倒起」;如泡,「不得久立」;如影,「从业缘现」。后在文学中运用如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五出:「生呵,一心怀远恨,千丈系游丝;死呵,如梦幻泡影,那有再来时!」(李明权)
色身如日影遍
【三藏法数】
色身即应身也,谓究竟始觉之智,契于本觉法身之理,则能从体起用,遍应众机,譬如日光之影,不择高下,随处映现,故名色身如日影遍。
色身即应身也,谓究竟始觉之智,契于本觉法身之理,则能从体起用,遍应众机,譬如日光之影,不择高下,随处映现,故名色身如日影遍。
如影像
【三藏法数】
谓一切法从心所现,而能含明了性,犹如明镜,各各互现,诸法影像也。经云: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远近。是也。
谓一切法从心所现,而能含明了性,犹如明镜,各各互现,诸法影像也。经云: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远近。是也。
如影忍
【三藏法数】
如影忍者,谓了达色身,由五蕴积聚而成,本无实体,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如影忍者,谓了达色身,由五蕴积聚而成,本无实体,谛审忍可,而不执著也。(五蕴者,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
如影喻
【三藏法数】
谓影,但可见而不可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眼耳等诸根,虽有见闻觉知,求其实体,即不可得。故说如影。
谓影,但可见而不可捉。一切诸法,亦复如是。如眼耳等诸根,虽有见闻觉知,求其实体,即不可得。故说如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