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昭彰  拼音:zhāo zhāng
1.华茂、显著。南朝梁。萧统《梁昭明太子文集。卷四。陶渊明集序》:「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卷九。唐李听神道碑》:「听父子为唐名将,其勋业昭彰,故以碑考传,少所差异。」也作「昭章」。
2.彰显、明示。魏。孝文帝〈祭嵩高山文〉:「昭彰天地,吐纳五精。」
《韵府拾遗 阳韵》:用彰
任昉王文宪集序远协神期用彰世祝
《國語辭典》:不彰  拼音:bù zhāng
事物不明显,没有光采。如:「效果不彰」。晋。孙绰〈游天台山赋〉:「理无隐而文彰,启二奇以示兆。」汉。张衡〈思玄赋〉:「恐渐冉而无成兮,留则蔽而不彰。」
分類:不显
《韵府拾遗 阳韵》:式彰
刘知几韦弦赋式彰茂德分意表情
《漢語大詞典》:彰明
(1).颁示;昭示。司马法·仁本:“其有失命乱常、背德逆天之时,而危有功之君,徧告于诸侯,彰明有罪。” 唐 李翱 《论李尚书事状》:“虽有大罪,犹不忍彰明。”
(2).显豁,明显。 唐 元稹 《进田弘正碑文状》:“不隐实功,不为溢美,文虽朴野,事颇彰明。” 鲁迅 《坟·论睁了眼看》:“有时遇到彰明的史实,瞒不下,如 关羽 岳飞 的被杀,便只好别设骗局了。”
《國語辭典》:彰露  拼音:zhāng lù
彰显暴露。《三国演义》第二四回:「乞全尸而死,勿令彰露。」
分類:显露败露
《漢語大詞典》:孔彰
见“ 孔章 ”。
《漢語大詞典》:孔章
亦作“ 孔彰 ”。 非常显明;十分显著。书·伊训:“圣謨洋洋,嘉言孔彰。” 孔 传:“洋洋美善,言甚明可法。”墨子·非乐上:“呜乎,舞佯佯,黄言孔章。”后汉书·顺帝纪:“ 汉 德盛明,福祚孔章” 李贤 注:“孔,甚也;章,明也。”明史·雒于仁传:“ 虞舜 温恭,和以致祥; 秦皇 暴戾,羣怨孔彰。”
分類:显明显著
《國語辭典》:彰彰  拼音:zhāng zhāng
昭著、明显。唐。司空图 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训闺门以孝慈,育生灵以仁惠。固已彰彰于四海,奚俟赞扬而后显哉?」
分類:昭著明显
《漢語大詞典》:彰闻(彰聞)
广为传闻。 唐 司空图 《卢公神道碑》:“若首唱其恶,彼畏彰闻,则怀疑蜂溃矣。” 周素园 《贵州民党痛史》第四篇第四章:“ 贵州 党争,事实彰闻。”
分類:传闻
《漢語大詞典》:彰施
(1).明施。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孔 传:“以五采明施于五色作尊卑之服。” 唐 独孤及 《观世音菩萨等身绣像赞》:“乃彰施五色,以刺绣成文。”
(2).鲜明地展现出来。 明 宋濂 《画原》:“非书则无以纪载,非画则无以彰施,斯二者其亦殊途而同归乎?”
《韵府拾遗 纸韵》:彰矣
唐无名氏德星聚赋盖以彰矣星辰旌乎逸人
《国语辞典》:彰著  拼音:zhāng zhù
昭著显明。汉。应劭《风俗通义。卷四。过誉》:「至延奸舋彰著,无与比崇。」
《分类字锦》:彰信
书克宽克仁彰信兆民
《漢語大詞典》:彰灼
(1).昭著,显明。《三国志·吴志·吴主传》:“事已彰灼,无所復疑,宜为之备。”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捷智·张浚》:“ 汤 遣官发视,乃伪詔也,度不可宣,而事已彰灼。”
(2).指显赫。 唐 郑亚 《〈李文饶文集〉序》:“每封功臣、建子弟,其辞多天子为之。纵委於执翰者,亦非彰灼知名之士。”
《骈字类编》:外彰
魏书宗钦传刚德外彰柔明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