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46,分57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形骸
形容
形势
形胜
忘形
形影
无形
形神
形迹
地形
有形
山形
形似
仪形
未形
《國語辭典》:形骸  拼音:xíng hái
身体。唐。白居易 与元微之书:「仆自到九江,已涉三载,形骸且健,方寸甚安。」《儒林外史》第三○回:「这事要相遇于心腹之间,相感于形骸之外,方是天下第一等人。」
《國語辭典》:形容  拼音:xíng róng
1.容颜、容貌。《管子。内业》:「全心在中,不可蔽匿,和于形容,见于肤色。」《儒林外史》第三九回:「头戴孝巾,身穿白布衣服,脚下芒鞋,形容悲戚,眼下许多泪痕。」
2.事物呈现出的形式、状态。《诗经。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晋书。卷七七。蔡谟传》:「而此堂块然独存,斯诚神灵保祚之徵,然未是大晋盛德之形容,歌颂之所先也。」
3.描述、描写。元。耶律楚材和南质张学士敏之见赠〉诗七首之七:「文章气象难形容,腾龙翥凤游秋空。」
4.装饰、描绘。唐。白居易画弥勒上生帧记〉:「以丹素金碧形容之,以香火花果供养之。」
《國語辭典》:形势(形勢)  拼音:xíng shì
1.外观、形体。唐。贾耽 赋虞书歌:「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形势素,筋骨老。」《水浒传》第一一一回:「焦山上一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
2.地势。《汉书。卷五九。张汤传》:「还,谒大将军光,问千秋战斗方略,山川形势。」
3.局势、情况。元。邓玉宾〈粉蝶儿。丫髻环绦套。红绣鞋〉曲:「陪著笑频哀告,镇著色下风雹,比这砍柴的形势恶。」
4.权势、权力。《史记。卷一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天子微,弗能正。非德不纯,形势弱也。」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
5.军势阵容、势力。宋。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惟西羌夏人,叛服不常。……上命诸将按兵不战,示以形势。」
《國語辭典》:形胜(形勝)  拼音:xíng shèng
1.地理形势优越险要。《荀子。彊国》:「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2.山川壮阔优美。《魏书。卷九○。逸士传。冯亮传》:「世宗给其工力,令与沙门统僧暹、河南尹甄琛等,周视崧高形胜之处,遂造闲居佛寺。」唐。高适观李九少府翥树宓子贱神祠碑〉:「形胜驻群目,坚贞指苍穹。」
《國語辭典》:忘形  拼音:wàng xíng
1.忘记自己的形体。《庄子。让王》:「故养志者忘形,养形者忘利,致道者忘心矣。」
2.不拘形迹。唐。杜甫醉时歌〉:「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儒林外史》第一○回:「你我数十年故交,凡事忘形。」
3.比喻兴奋失常。如:「得意忘形」。
《國語辭典》:形影  拼音:xíng yǐng
形体与影子。汉。傅毅〈舞赋〉:「顾形影自整装,顺微风挥若芳。」三国魏。曹植。〈杂诗〉六首之一:「形影忽不见,翩翩伤我心。」
《國語辭典》:无形(無形)  拼音:wú xíng
1.不著痕迹。《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
2.抽象而不具形体。如:「车祸肇事逃逸后,他在良心道德上便饱受无形的煎熬。」
《漢語大詞典》:形神
(1).形骸与精神。《史记·太史公自序》:“凡人所生者神也,所託者形也。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 唐 吴融 《谷口寓居偶题》诗:“不能尘土争閒事,且放形神学散仙。” 明 张居正 《答督抚吴环洲言敬事后食之义》:“僕以菲薄,待罪政府,每日戴星而入,朝不遑食,夕不遑息,形神俱瘁,心力并竭,于国家岂无尺寸效?”
(2).形貌神情。 宋 孔平仲 续世说·栖逸:“ 鋭 在 泽潞 ,有道人自称 卢老 , 鋭 馆之於家。一旦辞去,且曰‘我死当为君子。’因指口下黑子为志。及生 咸 ,果有黑子,其形神,即 卢老 也。” 明 陶宗仪 辍耕录·猴盗:“次日,客酬讌,邀至其室,见柱上锁一小猴,形神精狡。” 清 梅曾亮 《原任予告大学士戴公墓碑》:“其形神清和舒平,动若有餘。”
(3).指造型艺术的外在物象和内在神韵。亦泛指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 邢煦寰 《“意境”新识》:“它们在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征是:情景交融,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形神兼备。”
(4).谓形肖神似。 宋 苏轼 《与何浩然书》:“且喜起居佳胜,写真奇絶,见者皆言十分形神,甚夺真也。”
《國語辭典》:形迹(形跡)  拼音:xíng jī
1.表露于外的动作举止。晋。陶渊明〈答庞参军〉诗:「情通万里外,形迹滞江山。」《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七:「既有了这些形迹,事不难查,且自宽心。」也作「形踪」。
2.仪容礼貌。如:「不拘形迹」。《聊斋志异。卷八。局诈》:「我辈通家,原不以形迹相限。」
《國語辭典》:地形  拼音:dì xíng
地表的起伏、形状、轮廓等特徵。如:「丘陵地形」、「盆地地形」。《文选。吴质。在元城与魏太子笺》:「然观地形察土宜,西带常山,连冈平代,北邻柏人,乃高之所忌也。」
《國語辭典》:有形  拼音:yǒu xíng
有具体形状。《韩非子。喻老》:「有形之类,大必起于小。」《文选。曹植。七启》:「盖有形必朽,有迹必穷。」
《漢語大詞典》:山形
山的形态;山势。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二:“山形特秀,异於众岳。”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陇东郡公侯莫陈君夫人窦氏墓志铭》:“山形起伏,既符白鹤之祥;地势风烟,乃合青乌之气。” 唐 许浑 《行次潼关题驿后轩》诗:“山形朝闕去,河势抱关来。” 清 查慎行 《望岱》诗:“山形陡然来,其势乃易量。”
《國語辭典》:形似  拼音:xíng sì
形貌相似。《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史臣曰》:「相如巧为形似之言,班固长于情理之说。」
分類:外观相似
《國語辭典》:仪形(儀形)  拼音:yí xíng
1.容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闲习礼度,不如式瞻仪形。」唐。杜光庭《虬髯客传》:「观李郎仪形器宇,真丈夫也。」
2.效仿。《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上》:「敬畏上天之戒,仪形虞、周之盛。」
3.楷模、典范。《北齐书。卷三一。王昕传》:「元景位望微劣,不足使殿下式瞻仪形。」也作「仪刑」。
《漢語大詞典》:未形
(1).谓事情尚未显出迹象、征兆。礼记·经解:“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於未形。” 孔颖达 疏:“谓止人之邪在於事未形著。”孔丛子·答问:“吾谓圣人之智,必见未形之前,功垂於身殁之后。”汉书·伍被传:“臣闻聪者听於无声,明者见於未形,故圣人万举而万全。” 颜师古 注:“言智虑通达,事未形兆,皆预见之。” 唐 元稹 《论谏职表》:“君臣之际,论列是非,讽諭於未形,筹画於至密。”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史书占毕二:“ 淮阴 登堂, 高密 仗策, 武乡 分鼎,悬断未形,毫髮不爽,胡其异也!” 清 陈天华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且当利未见、害未形之时,自非一般人所能分晓,於是公举程度较高於一般人者为之代表,以兴利于未见,除害于未形。”
(2).尚未形成。《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史记·律书:“神生於无,形成於有……或未形而未类,或同形而同类,类而可班,类而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