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946,分64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诡形
大形
应形
形式
形意
形踪
上形
树形
桥形
岩形
颜形
形寿
形语
鼓形
弓形
《漢語大詞典》:诡形(詭形)
(1).变易形貌。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今汝造音以辞声,作色以诡形,外易其貌,内隐其情,怀欲以求多,诈伪以要名。”
(2).奇形。亦指装束奇异之人。 唐 孙樵 《序西南夷》:“尝闻化之所被,虽草木顽石、飞走异汇,咸知怀德,於是乎有殊能诡形之効祉者。”
《骈字类编》:大形
荀子天子不视而见不听而聪不虑而知不动而功块然独坐而天下从之如一体如四肢之从心夫是之谓大形未又晋书皇甫谧传循方员于规矩 知大形之无外也
分类:大形
《漢語大詞典》:应形(應形)
(1).谓随着敌方态势而变化。孙子·虚实:“因形而错胜於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復,而应形於无穷。” 杜牧 注:“敌每有形,我则始能随而应之以取胜。”
(2).谓随着盛器等的形体。初学记卷十八引 晋 傅玄 《太子少傅箴》:“金水无常,方圆应形。”
(3).佛教语。即应身。 晋 僧肇 《注〈维摩经〉序》:“观应形则谓之身。”参见“ 应身 ”。
《漢語大詞典》:应身(應身)
佛教语。指佛、菩萨为度化众生,随宜显现各种形象不同的化身。 南朝 梁简文帝 《与僧正教》:“盖所以仰传应身,远注灵觉,羡龙瓶之始晨,迫鵠林之餘慕。”参阅合部金光明经·三身分别品
《國語辭典》:形式  拼音:xíng shì
1.外观、外形。《南史。卷三四。颜延之传》:「及孝武即位,又铸孝建四铢,所铸钱形式薄小,轮郭不成。」《文明小史》第五一回:「又到各处工匠厂游览了一番,问明白了各种机器的形式,什么价钱,一一都记在手摺上。」
2.文学作品上指作品外在的体式。如诗、散文、小说等,都属形式。相对于内容而言。
3.抽象或具体的事物,其形态的直接表现或组成。
《漢語大詞典》:形意
(1).举措和心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四:“ 建康 小吏 曹著 ,为 庐山 使所迎,配以女 婉 。 著 形意不安,屡屡求请退。”
(2).外形和神韵。 宋 梅尧臣 《观居宁画草虫》诗:“今看画羽虫,形意两俱足。”
《國語辭典》:形踪(形蹤)  拼音:xíng zōng
踪迹、行踪。如:「那人形踪诡异,果然是小偷。」「通缉犯形踪败露,被逮捕是迟早的事。」也作「形迹」。
分類:踪迹
《骈字类编》:上形
周礼师氏五曰六书疏书有六体形声实多若江河之类是左形右声鸠鸽之类是右形左声草藻之类是上形下声婆娑之类是上声下形圃国之类是外形内声阙阓衡衔之类是外声内形此声形之等有六也
分类:上形
《骈字类编》:树形(树形)
陆龟蒙怀华阳润卿博士诗见薰炉下
《骈字类编》:桥形(桥形)
唐 陈润 赋得浦外虹送人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唐 刘禹锡 海阳湖别浩初师 桥形出树曲,岩影落池寒。
《骈字类编》:岩形(岩形)
唐 皮日休 二游诗 其二 任诗 地势似五泻,岩形若三峡。
《漢語大詞典》:颜形(顔形)
容貌,容颜。 唐 韩愈 《华山女》诗:“天门贵人传詔召,六宫愿识师颜形。”
分類:容貌容颜
《漢語大詞典》:形寿(形壽)
犹寿命。 南朝 梁简文帝 《为诸寺檀越愿疏》:“今愿为 武当山 太平寺 并此镇 望楚 、 白塔 、 同安 、 习善 、 延明 、 头陀 、 上凤林 、 下凤林 、 广严 等寺,皆尽形寿,永为檀越。”
分類:寿命
《漢語大詞典》:形语(形語)
用表情手势代替言语来达意。 宋 苏轼 《怪石供》:“海外有形语之国,口不能言,而相喻以形。其以形语也捷於口。”
《骈字类编》:鼓形
唐 韦应物 石鼓歌 石如鼓形数止十,风雨缺讹苔藓涩。
分类:鼓形
《國語辭典》:弓形  拼音:gōng xíng
若一直线交一圆于两点,则该直线将该圆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皆称为弓形即圆弓形。也称为「缺圆」或「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