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山河  拼音:shān hé
1.山与河,指自然的地形。《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神思》:「或理在方寸,而求之域表,或义在咫尺,而思隔山河。」
2.比喻国土、江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
3.比喻两地悬隔遥远。《晋书。卷四三。王戎传》:「今日视之虽近,邈若山河!」
4.比喻安泰坚固。《文选。张载。剑阁铭》:「山河之固,见屈吴起。」唐。司空图 华清宫诗:「帝业山河固,离宫宴幸频。」
5.语本《诗经。鄘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比喻德量闳深。
《國語辭典》:上游  拼音:shàng yóu
1.河流的发源地及其邻近的区域。《史记。卷七。项羽本纪》:「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晋。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三:「赤松临上游,驾鸿乘紫烟。」
2.前列。唐。罗隐 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诗二首之二:「征东幕府十三州,敢望非才忝上游?」《宋史。卷四四三。文苑列传五。黄伯思》:「甫冠,入太学,校艺屡占上游。」
3.上司、上级。《官话指南。卷二。官商吐属》:「那儿的话呢?老兄如此大才,无怪上游器重!」清。徐珂《清稗类钞。才辩类。王文勤设辞拒人》:「仁和王文勤公文韶在枢垣时,……曰:『如君之才,必为上游所赏,老朽之言,不足增重也。』」
《國語辭典》:要冲(要衝)  拼音:yào chōng
重要的地方。《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今凉州天下要冲,国家藩卫。」唐。杜甫发秦州〉诗:「此邦俯要冲,实恐人事稠。」也作「要地」。
《漢語大詞典》:浯溪
(1).溪水名。在 湖南省 祁阳县 西南。 唐 诗人 元结 卜居于此,筑台建亭,台曰 峿台 ,亭曰 吾亭 ,与 浯溪 并称“三吾”。 唐 元结 《浯溪铭》序:“ 浯溪 在 湘水 之南,北匯于 湘 ,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溪世无名称者也,为自爱之故,自命曰 浯溪 。” 宋 张孝祥 《水龙吟·过浯溪》词:“生平只説 浯溪 ,斜阳唤我归船繫。” 清 钱谦益 《〈吕季臣诗〉序》:“ 浯溪 之士游於吾门者十餘人,皆怀文抱质,有 邹 鲁 儒学之风。”
(2).借指形胜之地。 清 陈维嵩 《念奴娇》词:“我与浯溪曾有约,采入文抄篇幅。”
《漢語大詞典》:黄图(黄圖)
(1).书名。三辅黄图的略称。隋书·经籍志二:“《黄图》一卷,记 三辅 宫观陵庙明堂辟雍郊畤等事。” 清 顾炎武 《帝京篇》:“赤县名 三亳 ,《黄图》号二京。”亦泛称记载京都形胜的著作。 宋 郑樵 《〈通志〉总序》:“都邑之本,金汤之业,史氏不书,黄图难考。” 清 钮琇 《〈觚賸〉序》:“ 桥山 陵寝,绘以黄图。”
(2).借指畿辅、京都。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拥 狼望 於黄图,填 卢山 於赤县。” 倪璠 注:“兹云‘黄图’,谓畿辅也。” 唐 骆宾王 《同崔驸马晓初登楼思京》诗:“白云乡思远,黄图归路难。” 陈熙晋 笺注:“言京城也。” 清 顾炎武 《京师作》诗:“紫塞吟悲笳,黄图布毡帐。”
(3).借指 中国 。 唐 王勃 《九成宫颂》:“曦望环周,未出黄图之域。” 唐 杨炯 《和辅先入昊天观》:“碧落三乾外,黄图四海中。” 清 林则徐 《祭文》:“於戏!有 汾 澮 以流其恶,况茫乎碧澥沧溟,虽蛮貊之邦可行,勿污我黄图赤县,幸邀肸蠁,鉴此肫诚。”
《国语辞典》:抵得  拼音:dǐ dé
禁得、当得。宋。辛弃疾〈声声慢。东南形胜〉词:「留君再三不住,便直饶、万家泪眼。怎抵得,这眉间、黄色一点。」
《漢語大詞典》:便势(便勢)
(1).便于谋利的权势。史记·日者列传:“试官不让贤陈功,见伪增实,以无为有,以少为多,以求便势尊位。”《淮南子·主术训》:“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势;有愚质者,不可与利器。”
(2).形势有利,形胜。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前君为先帝画 匈奴 之策,兵据西域,夺之便势之地以候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