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朝不谋夕(朝不謀夕)  拼音:zhāo bù móu xì
早上无法为晚上的事预先谋画。比喻情况危急,不能作长久的打算。《左传。昭公元年》:「吾侪偷食,朝不谋夕,何其长也?」《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库款支绌,朝不谋夕如何周转得来呢?」也作「朝不图夕」、「朝不虑夕」。
《国语辞典》:百二关山(百二关山)  拼音:bǎi èr guān shān
形容形势险要,防事牢固,兵力强盛。参见「百二山河」条。唐。温庭筠〈老君庙〉诗:「百二关山扶玉座,五千文字閟瑶缄。」
《國語辭典》:按兵不举(按兵不舉)  拼音:àn bīng bù jǔ
暂时止住军事行动,有观望形势之意。今也指有任务却不采取行动。《孤本元明杂剧。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著你按兵不举心更毒。」《封神演义》第四回:「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按兵不举,坐观成败。」也作「按兵不动」、「案兵不动」。
《漢語大詞典》:迭棋
1.堆叠棋子,高则易倒,比喻形势危险。
《漢語大詞典》:乘利席胜(乘利席勝)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汉书·蒯通传:“ 楚 人起 彭城 转鬭逐北,至 滎阳 乘利席胜,威震天下。” 颜师古 注:“席,因也,若人之在席上。”
《漢語大詞典》:揣时度力(揣時度力)
忖度形势,估量自己的能力。 明 张居正 《答上师相徐存斋书》:“不肖揣时度力,屡欲乞归。”
《漢語大詞典》:权时制宜(權時制宜)
斟酌形势随机应变。 汉 王充 论衡·答佞:“人操行无恒,权时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挠。权变所设,前后异操;事有所应,左右异语。”
《國語辭典》:内线(內線)  拼音:nèi xiàn
1.在对方内部从事探听消息、通线索的人。《官场现形记》第一七回:「有什么事情,里头我有一个至好的朋友替我做内线。」
2.内部关系。如:「人事制度不健全,才会有人走内线来谋取职位。」
3.处在敌方包围下的作战线。如:「内线作战」。
4.一个单位内的电话由总机控制,只能供内部使用,不通于外的线路。
《漢語大詞典》:实逼处此(實偪處此)
左传·隐公十一年:“无滋他族,实偪处此,以与我 郑国 争此土也。”本意为迫于形势而占有此地。后用以表示为情势所迫,不得不如此。 严复 《原强续篇》:“ 英 固西洋之倡国也,其民沉质简毅,持公道,保盛图,而不急为翕翕热者,故其中 倭 忌也尤深,而 俄 则亦实偪处此者也。”
《國語辭典》:识时务者为俊杰(識時務者為俊傑)  拼音:shì shí wù zhě wéi jùn jié
语本《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襄阳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比喻认清时代潮流者,方可为英雄豪杰。《三国演义》第七六回:「今奉吴侯命,特来劝谕将军。自古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将军何不从瑾之言:归顺吴侯,复镇荆襄。」《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夫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权变者为英豪。」
《漢語大詞典》:审几度势(審幾度勢)
省察事机,揣度形势。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审几度势更化宜民者,救时之急务也。”
《漢語大詞典》:顺局(順局)
顺应不可改变的形势、格局。《初刻拍案惊奇》卷九:“顺局不成幻,逆施方见权。”
《漢語大詞典》:势穷力屈(勢窮力屈)
形势窘迫,力量衰竭。 宋 司马光 《户部侍郎周公神道碑》:“俟其势穷力屈,然后可招抚也。” 宋 陈亮 《酌古论四·李愬》:“至於势穷力屈而后就缚者,盖可保其无谋矣。”
《漢語大詞典》:山河表里(山河表裏)
语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楚 师背酅而舍。 晋侯 患之,听舆人之诵曰:‘原田每每,舍其旧而新是谋。’公疑焉。 子犯 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后以“山河表里”形容形势险要。 元 张养浩 《山坡羊·潼关怀古》曲:“峯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 潼关 路。”
分類:形势险要
《漢語大詞典》:桑落瓦解
形容形势败坏如桑叶枯落、屋瓦解体。后汉书·孔融传:“案 表 跋扈,擅诛列侯……专为羣逆,主萃渊藪。 郜 鼎在庙,章孰甚焉!桑落瓦解,其埶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