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213
词典
3
分类词汇
209
佛典
1
共213,分1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3
14
15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土木形骸
豱公
文昌鱼
衍形
逊体
形影相追
行尸走肉
四六面体
四四方方
毁形灭性
平行六面体
现出原身
悬丝傀儡
形象艺术
同轨同文
《國語辭典》:
土木形骸
拼音:
tǔ mù xíng hái
原指泥塑木雕等缺乏灵性的人物。语本《史记。卷七五。孟尝君传》:「今旦代从外来,见木禺人与土禺人相与语。」形容人不加修饰的面貌。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刘伶身长六尺,貌甚丑悴,而悠悠忽忽,土木形骸。」《晋书。卷四九。嵇康传》:「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凤之姿,天质自然。」
分類:
形体
土木
自然
加修
修饰
本来面目
《漢語大詞典》:
豱公
对形体粗短如豱猪者的谑称。 鲁迅
《书信集·致周作人》
:“豱公冒雨出走,可称雪凉。”
分類:
形体
谑称
《國語辭典》:
文昌鱼(文昌魚)
拼音:
wén chāng yú
动物名。脊索动物门无头动物亚门。体长仅寸许,半透明,头尾尖,生活于沿海的泥沙中,产于中国大陆厦门、青岛等地。
分類:
动物名
形体
小鱼
体侧
头尾
厘米
《漢語大詞典》:
衍形
谓文字从形体上演变。 梁启超
《新民说》
十一:“列国文字,皆起于衍形。及其进也,则变而为衍声……故衍声之国,言文常可以相合;衍形之国,言文必日以相离。”
分類:
文字
形体
上演
演变
《漢語大詞典》:
逊体(遜體)
谓柔弱的形体。 汉
班固
《白虎通·五行》
:“木生火所以还烧其母何?曰金胜木,火欲为木害金。金者坚强难消,母以逊体助火烧金,此自欲成子之义。”
分類:
柔弱
形体
《國語辭典》:
形影相追
拼音:
xíng yǐng xiāng zhuī
形容关系亲密,无时无处不在一起。唐。张说〈
同赵侍御望归舟
〉诗:「形影相追高翥鸟,心肠并断北风船。」也作「形影不离」。
分類:
影子
形体
一刻
分离
《國語辭典》:
行尸走肉
拼音:
xíng shī zǒu ròu
会走动却没有魂魄的躯体。比喻一个人徒具形骸,缺乏生气,庸碌无为。晋。王嘉《拾遗记》卷六:「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幼学琼林。卷二。身体类》:「谫劣无能,谓之行尸走肉。」也作「行尸走骨」、「行尸视肉」、「走骨行尸」、「走肉行尸」。
分類:
精神
徒具
形骸
贫乏
庸碌
有形
无为
形体
毫无
反动
无生
生气
《国语辞典》:
四六面体(四六面体)
拼音:
sì liù miàn tǐ
一种等轴晶系结晶形体,由24个等腰三角形面合成。
分类:
晶系
结晶
形体
三角形
合成
《国语辞典》:
四四方方
拼音:
sì sì fāng fāng
形体方正的样子。如:「这栋房屋四四方方的,我满喜欢。」
分类:
形体
方正
《国语辞典》:
毁形灭性(毁形灭性)
拼音:
huǐ xíng miè xìng
毁损形体,消灭本性。元。杨讷《西游记》第一○出:「通天大圣,你本是毁形灭性的,老僧救了你,今次休起凡心。」《东周列国志》第八四回:「此时乘隙行事,唾手而得,何苦毁形灭性,以求济其事乎?」
分类:
毁损
形体
消灭
《国语辞典》:
平行六面体(平行六面体)
拼音:
píng xíng liù miàn tǐ
六个平面合成的形体,其内的相对诸面都互相平行。如长方体、斜方柱等。
分类:
六个
平面
合成
形体
其内
平行
《国语辞典》:
现出原身(现出原身)
拼音:
xiàn chū yuán shēn
显现出原来的形体、真面目。《
儒林外史
》第九回:「好不凶恶!这一会才现出原身来了!」
分类:
显现
现出
原来
形体
《国语辞典》:
悬丝傀儡(悬丝傀儡)
拼音:
xuán sī kuǐ lěi
一种以线操作的木偶戏。木偶形体约在一尺左右,四肢、肩、耳与脊骨等关节都用线连系。表演时表演者从上空提线将木偶吊起来,操纵演出各式动作。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五。京瓦伎艺》:「悬丝傀儡,张金线。」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弄悬丝傀儡、仗头傀儡、水傀儡、肉傀儡。」也称为「提戏」、「提线木偶」、「提偶」。
分类:
木偶戏
木偶
形体
一尺
《国语辞典》:
形象艺术(形象艺术)
拼音:
xíng xiàng yì shù
具有形体的构成及一切现象表现。如绘画、雕刻等都称为「形象艺术」。
分类:
有形
形体
构成
绘画
雕刻
《国语辞典》:
同轨同文(同轨同文)
拼音:
tóng guǐ tóng wén
车子的轨辙相同,文字的形体一致。比喻天下统一。语本《礼记。中庸》:「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
分类:
车子
文字
形体
一致
喻天
天下
下统
统一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