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云门匡真禅师语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云门禅师语录之具名。
普灯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五灯录之一。
开元释教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二十卷,唐智升撰。以三藏经论编为目录。不分门目,但以译人时代为先后。起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迄开元十八年庚午,凡六百六十四载,中间传经缁素总一百七十六人,所出大小二乘,三藏圣教,及圣贤集传,并及失译总二千二百七十八部,合七千四十六卷,分为二录:一曰总括群经录。皆先列译人名氏,次列所译经名卷数,及或存或佚。末为小传。凡九卷。其第十卷,则历代佛经目录四十一家。一曰别分乘藏录。分为七目。各以经论类从,辨别存亡真伪,及删并重修之类,凡八卷。其十九二十卷,则大小乘经论入藏目录也。见四库提要。缩刷藏经缘起曰:「唐太宗开元十年,沙门智升,著开元释目录二十卷,诠次经律论及诸师撰述,五千四十八卷。以千字文定函号,是大藏定数之始也。尔来历朝,大藏诠次,以开元录为模范。」
开元释教录略出
【佛学大辞典】
(书名)四卷,智升撰。前释教录中之入藏录,以千字文编定者。
开皇三宝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历代三宝纪之异名。开皇者著作之年代。
景德传灯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十卷。宋真宗景德年中,沙门道原编。集诸祖之机缘者。
众经目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一隋法经等撰。七卷,一隋静泰撰,五卷。
拣魔辨异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八卷。清世宗因密云会下有法藏者,背其师旨,逞己臆见,著五宗原,以企后学推尊于己。其徒弘忍,更同恶相济,因密云辟而又辟。乃著五宗救,自误误人,致参禅者陷入魔道。特为摘录八十馀条,逐条驳正。命续入大藏,开人正眼。世宗所刻书册经板,悉皆校对精严。唯此一书,错讹甚多。可知此书的系宾天后所刻。书册殿板,存于大内。除皇帝有敕,无由刷印。故罕见于世。普陀山印光法师(即常惭),详细校正其错讹。于民国七年,刊版流通。
义天目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本名新编诸宗教藏总录,二卷,海东传华严大教沙门义天著。为目次诸家之章疏者。是章疏目录之嚆矢。自序曰:「开元中,初有大法师,厥号智升。刊落讹谬,删简重复,总为一书,曰开元释教录。凡二十卷,最为精要。议者以为经法之谱,无出升之右矣。住持遗教,莫大焉。予掌穷谓(按穷谓二字,疑原本有误,无从考正,今仍之),经论虽备,而章疏或废,则流衍无由矣。辄效升公护法之志,搜访教迹,以为己任。孜孜不舍,仅二十载于玆矣。今以所得新旧制撰诸宗义章,不敢私秘,叙而出之,后有所得。亦欲随而录之,脱或将来编次函帙,与三藏正文,垂之无穷,则吾愿毕矣。
感通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参见:感通传)
传灯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十卷,宋真宗景德元年,吴沙门道彦,系释迦以来祖祖之法脉,录法语者。后效之有种种之灯录。此其嚆矢也。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卷,高丽义天作。录经论之钞疏。内题为东海有本见行录。
碧岩录
【佛学大辞典】
(书名)又名碧岩集。十卷,宋圜悟于澧州夹出灵泉院碧岩方丈提倡雪窦颂古百则者。然圜悟弟子大慧宗杲,提起教外别传不立文字之真趣,一日烧弃之,后人更拾集其烬馀,传之于今。黄檗宗大智为之注释,名种电钞。
僧录
【佛学大辞典】
(职位)僧官也。录僧之事。伪秦姚兴,以僧为僧正,僧选为悦众,法钦慧斌二人为僧录。僧录之名始于此。见高僧传僧传。后唐宪宗元和二年于左右街置僧录,以沙门端甫任之,是为唐代僧录之始。当于伪秦之僧正,后魏之沙门统,僧中之总管也。见释门正统四。
副僧录
【佛学大辞典】
(职位)唐昭宗乾宁中始以觉晖为副僧录。见僧史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