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4,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录问
誊录
省录
日录
录功
手录
存录
录本
追录
曲录
曲录
齿录
道录
知录
小录
《漢語大詞典》:录问(録問)
谓省察甄别囚人。魏书·世宗纪:“慎狱重刑,著於往誥……可依 洛阳 旧图,修 听讼观 ,农隙起功,及冬令就。当与王公卿士亲临録问。”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下:“狱具,朝臣 杜枢 请録问。駮之,特旨不録问。杀 彦泽 ,公议枉之。”
《國語辭典》:誊录(謄錄)  拼音:téng lù
誊写抄录。如:「誊录文稿」。
《漢語大詞典》:省录
(1).省察。后汉书·班超传:“故 超 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踰望,三年於今,未蒙省録。”
(2).视察并登记。汉书·隽不疑传“每行县録囚徒还” 唐 颜师古 注:“省録之,知其情状有冤滞与不也。”新唐书·虞世南传:“又 山东 淫雨, 江 淮 大水,恐有寃狱枉繫,宜省録纍囚,庶几或当天意。”
(3).记忆;注意。 唐 柳宗元 《寄京兆许孟容书》:“往时读书,自以不至抵滞,今皆顽然无復省録。” 宋 陆游 《得赵若川书因寄》诗:“老病闭门谁省録,因风时肯问何如。”
《漢語大詞典》:日录
(1).史书记事的一种体例。记其事并记其时日。《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汉 何休 注:“於所闻之世……大夫卒,无罪者日録,有罪者不日,略之。”
(2).指史官按日的记录。宋史·周常传:“陛下於灾暾可畏之候,暂停进对,亦人情之常;若著为定令,则必记於日録,传之史笔。”
(3).犹日记。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四:“ 山谷 晚年作日録,题曰《家乘》。” 阿英 《敌后日记·〈庙湾纪程〉序》:“余自五月三十一日,离 泰州 前来军部……诸凡海陆河川,风雨晦暝,艰辛苦难,无不饱经。故抵达军本部 亭子港 以后,遂将途中日録,汇为一册存之。”
《韵府拾遗 东韵》:录功(录功)
汉书冯奉世传:杜钦上疏追讼奉世前功曰:计胜则奉世为功于边竟安,虑败则延寿为祸于国家深。延寿割地封,而奉世独不录功。
《漢語大詞典》:手录
亲手抄录。 明 宋濂 《送东阳马生序》:“凡所宜有之书皆集於此,不必若余之手録,假诸人而后见也。” 清 吴伟业 《毛子晋斋中读〈西台恸哭记〉》诗:“别庋加收藏,前贤矜手録。北堂学士钞, 南宋 遗民牘。”
分類:亲手抄录
《國語辭典》:存录(存錄)  拼音:cún lù
1.登录以备忘。《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亮毗佐危国,负阻不宾,然犹存录其言,耻善有遗,诚是大晋光明至德。」
2.抚恤并且录用。《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史官上言宜有赦令,又当存录大臣冤死者子孙。」
《漢語大詞典》:录本
抄本;抄录的副本。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二:“至今每亲试进士,改放及第,自十人以上,御试卷子并録本於 真宗 影殿前焚烧。”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吕申公不悦范希文》:“一日, 希文 答 元昊 书,録本奏呈。”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文表:“此乃録本,多残缺,视刻本不啻十之二。”
《漢語大詞典》:追录
(1).追记,补写。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一:“乃使户曹吏追録旧闻,以为《耆旧传》。”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 鲁国 以 公旦 次编, 商 人以前王追録。” 明 王锜 寓圃杂记·周伯器:“作诗文三十餘篇,追録旧文四卷,细书楷正,少年莫能及。”
(2).表彰死者生前的功绩。汉书·陈汤传:“假使异世不及陛下,尚望国家追録其功。”宋史·儒林传三·邵伯温:“ 赵鼎 少从 伯温 游,及当相,乞行追録,始赠秘阁修撰。”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 乾隆 四十三年,追録 满达海 功,命 星海 孙 福色鏗额 以辅国将军世袭。”
(3).追溯以往,加以录用。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一:“ 宣宗 多追録 宪宗 卿相子孙。” 宋 龚明之 中吴纪闻·随缘居士:“ 建炎 中,追録党人,除直秘阁。”
《漢語大詞典》:曲录
见“ 曲録 ”。
《漢語大詞典》:曲录(曲録)
亦作“曲彔”。 弯曲貌;屈曲貌。 后蜀 欧阳炯 《贯休应梦罗汉画歌》:“曲録腰身长欲动,看经子弟拟闻声。”续传灯录·慧和禅师:“拈起拄杖曰:‘孤根自有擎天势,不比寻常曲录枝。’” 清 张玉珍 《祝英台近·病起》词:“曲录阑干,不语苦凭徧,倩携緑綺轻弹。”
分類:弯曲屈曲
《國語辭典》:齿录(齒錄)  拼音:chǐ lù
1.列入、收录。《北史。卷六。齐世宗文襄帝本纪》:「请旧勋灼然未蒙齿录者,悉求旌赏。」
2.科举时代将同登一榜者的姓名、年龄、籍贯、三代汇刻成书,称为「齿录」。也称为「同年录」。
《漢語大詞典》:道录
负责道教事务的官员。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道录:“《续事始》《仙传拾遗》曰:‘ 隋文帝 始以 玄都观 主 王延 为威仪, 唐 置左右两街’。《宋朝会要》曰:‘ 唐 有左右街威仪, 周 避讳改为道録, 宋 朝因之。’” 元 揭傒斯 《乐丘碑》:“ 颐浩先生 ……其教所号之曰 明素葆真大师 教门高士,以为郡道録,即为之不辞。歷住 冲虚观 、 梅峯道院 。”古今小说·陈希夷四辞朝命:“其时 徐知常 得幸于 徽宗 ,官拜左街道録,将此事奏知天子。”
《漢語大詞典》:知录
官名。“知録事参军”的省称。为一种属官,掌管文书,纠查府事等。至 元 代不设。 宋 沈括 《梦溪续笔谈》:“ 成都府 知録,虽京官,例皆庭参。”朱子语类卷一○六:“某 南康 临罢,有跃马於市者,踏了一小儿将死……次日以属知録。晚过廨舍,知録云:‘早上所喻,已栲治如法。’”
《漢語大詞典》:小录
(1).正史以外的一种短篇杂史。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述:“普天率土,人物弘多,求其行事,罕能周悉。则有独举所知,编为短部。若 戴逵 《竹林名士》、 王粲 《汉末英雄》、 萧世诚 《怀旧志》, 卢子行 《知己传》,此之谓小録者也。”
(2). 宋 新科进士的题名录。宋史·选举志一:“﹝ 端拱 元年﹞知贡举 宋白 等定贡院故事……缀行期集,列叙名氏、乡贯、三代之类书之,谓之小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