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赞弼(贊弼)
辅弼,辅佐。 蔡锷 《致各省军政府电》:“其各发抒讜论,赞弼宏謨,岂特 滇省 之幸,实我大 中华国 万世之幸。”
分類:辅弼辅佐
《國語辭典》:方弼  拼音:fāng bì
古代用以驱疫避邪和出殡时开道的神像。《聊斋志异。卷七。金和尚》:「方弼、方相以纸壳制巨人,皂帕金铠;空中而横以木架,纳活人内负之行。」
《國語辭典》:方相  拼音:fāng xiàng
古代逐疫驱鬼和山川精怪的神灵。神像丑陋恐怖,出丧时常置于行列前开道。《后汉书。卷六○上。马融列传》:「诏灵保,召方相。」《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远观是丧船上方相,近觑乃山门外金刚。」
《漢語大詞典》:规弼(規弼)
规划辅佐。周书·李贤传:“﹝ 李贤 ﹞斯土良家,勋德兼著,受委居朕,辅导积年,念其规弼,功劳甚茂。”
分類:规划辅佐
《漢語大詞典》:俊弼
才智杰出的辅佐之臣。 晋 陆云 《逸民箴》:“朝有俊弼,野有逸民,各有攸届。”
《漢語大詞典》:建弼
建议和辅佐。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设临几事不能有所建弼,耻也;有所建弼而不合於义不行焉,亦耻也。”
《漢語大詞典》:桢弼(楨弼)
指栋梁辅弼之臣。魏书·阳固传:“遭季叶之纷乱兮,仍矫迹於 良乡 ;弃侯卫之楨弼兮,乃殖根於 幽 方。”
分類:栋梁辅弼
《國語辭典》:宥弼  拼音:yòu bì
辅佐、辅弼。宋。王圭〈三司使礼部侍郎田况可枢密副使制〉:「兹庸倚尔忠方之良,置诸宥弼之地。」
《漢語大詞典》:弼匡
辅正。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次则箴兴於补闕,戒出於弼匡。”
《漢語大詞典》:弼导(弼導)
犹辅导。《晋书·荀顗传》:“侍中、司空 顗 ,明允篤诚,思心通远,翼亮先皇,遂辅朕躬,实有佐命弼导之勋。”
分類:辅导
《韵府拾遗 质韵》:帝弼
北梦琐言:李德裕幼神俊。武相元衡谓曰。吾子所嗜何书。德裕不应。吉甫归责之。德裕曰。武公身为帝弼。不问理国阴阳。而问所嗜书。其言不当。所以不应。
《漢語大詞典》:予违汝弼(予違汝弼)
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 孔 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隋书·高颎等传赞:“君邪而不能正言,国亡而情均众庶。予违汝弼,徒闻其语;疾风劲草,未见其人。” 唐 吴兢 《贞观政要·公平》:“然自古圣哲之君,功成事立,未有不资同心,予违汝弼者也。”
《韵府拾遗 质韵》:聿弼
南史张缵传:缵从兄聿及弼愚短,湘东王在坐,问缵曰:丈人二从,聿、弼,艺业何如?缵曰:下官从弟虽并无多,犹贤殿下之有衡定。举坐愕然。
《漢語大詞典》:四弼
(1).四佐。指四位辅佐大臣。 汉 班固 《白虎通·谏诤》:“天子置左辅右弼前疑后承以顺。左辅主修政刺不法,右弼主纠周言失倾,前疑主纠度定德经,后承主匡正常考变失,四弼兴道,率主行仁。”
(2).星官名。宋史·天文志二:“四辅四星又名四弼,在极星侧,是曰帝之四邻,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
《国语辞典》:辅弼之勋(辅弼之勋)  拼音:fǔ bì zhī xūn
辅助君主的功劳。《三国志。卷一二。魏书。何夔传》:「以亲则君有辅弼之勋焉,以贤则君有醇固之茂焉。」
《国语辞典》:弼马温(弼马温)  拼音:bì mǎ wēn
明。吴承恩为《西游记》小说人物孙悟空创造的官职。相传猴子可以避马瘟,因此吴承恩利用同音字「弼」、「温」而命名。《西游记》第四回:「玉帝传旨道:『就除他做个弼马温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