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168,分12页显示 上一页 3 4 5 6 7 9 10 11 12 下一页
周自强(字 刚善 )
余日强(字 伯庄 号 渊默叟 )
强仲端
强仲贤
李伯强
强珇(字 彦栗 )
王立中(字 彦强 )
殷奎(字 孝章、孝伯 号 强斋 文懿先生 )
蔡用强
王立中(字 彦强 )
王文(字 千之 名 强 号 简斋 毅悯 )
强宏(字 仕容 )
杨能(字 文敬 武强伯 )
陶鲁(字 自强 号 节庵 )
其它辞典(续上)
朱南强(字 德方 号 东溪、黦醭 )周自强(字 刚善 )
余日强(字 伯庄 号 渊默叟 )
强仲端
强仲贤
李伯强
强珇(字 彦栗 )
王立中(字 彦强 )
殷奎(字 孝章、孝伯 号 强斋 文懿先生 )
蔡用强
王立中(字 彦强 )
王文(字 千之 名 强 号 简斋 毅悯 )
强宏(字 仕容 )
杨能(字 文敬 武强伯 )
陶鲁(字 自强 号 节庵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朱南强,字德方,句容(今属江苏)人。宋末太学生。宋亡隐居句曲古隍溪。自号东溪,别号黦醭。卒年七十三。有《黦醭稿》,已佚。事见《金陵诗徵》卷八,清乾隆《句容县志》卷九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临江新喻人,字刚善。好学能文,以文法推择为吏。泰定间,劝广西洞瑶首领罢兵,特授广西两江道宣慰司都事。迁婺州路义乌县尹,审案必反复开导,使之悔悟。履亩核税,均赋役。部使者数以廉能举于朝。官至江州路总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3—1354 【介绍】: 元古田人,徙昆山。字伯庄,改彦庄。号渊默叟。笃志于学。奉母以孝闻。为文深醇宏雅,尤精于经术。有《尚书补注》、《渊默叟集》。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伯庄,古田人。居昆山有渊默叟集。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官云南行省都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人,字彦栗。读书攻诗。早游京国,遍交缙绅之士。值兵变归,隐居田里,以翰墨自娱。顺帝至正间,荐授常熟州判官,不就。
人物简介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彦强,蜀之遂宁人,徙长洲。元末,以门荫知松江府。明初,仍原官,寻致仕。明诗纪事·甲签·卷十三
立中字彦强,长洲人。以荫授开化尉,元末,知嘉定州,迁松江知府。吴元年归附,摄松江知府。有《稚斋》、《寓斋》、《辨隐》三集二十卷。 (《西湖竹枝集》:彦强少年傲达淩物,晚刻节厉行,能以门荫公子争秀于作者之林。 田按:《实录》:「吴元年,大将军徐达攻苏州,遣元帅杨福、参谋费敬直谕松江府守臣王立中以城降,达令立中就摄府事。既而上命荀玉珍代之。」高季迪《送王太守迁云间》诗云:「男屠猪羊女酾酒,共祷神祠留太守。太守今年迁大州,除书已下谁能留?两州相去无百里,失君应愁得君喜。安得如君数十人,一时尽福东南民。」又有《送王邑长彦强》诗云:「雨昏沙溆蒹葭湿,离人暮逐江鸿集。田家回首隔村遥,烟路逶迤一帆入。县斋明日写秋吟,古城商树清砧急。」彦强生三子:琏字汝器,遂字汝玉,琎字汝嘉。琏吏部主事,遂、琎官翰林。遂最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孝章,一字孝伯,号强斋。少从杨维桢习《春秋》。博学精审,勤于纂述。洪武初曾任咸阳教谕。念母致疾而卒,年四十六。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道学统系图》、《强斋集》、《陕西图经》、《关中名胜集》、《昆山志》、《咸阳志》。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五
奎字孝章,一字孝伯,昆山人。洪武初以荐除咸阳教谕。门人私谥文懿先生。有强斋集十卷。 (《四库总目》:元、明之间,承先儒笃实之馀风,乘开国浑朴之初运,宋末江湖积习,门户流波,湔除已尽,故发为文章,虽不以华美为工,而训词尔雅,亦颇有经籍之光。如殷奎等在当时不以词翰名,而行矩言规,学有根柢,要不失为儒者之言,视后来雕章绘句,乃有径庭之别矣。 《姑苏志》:殷奎文章精审有法,尤深于性理,勤于纂述,所著有《道学统绪图》、《家祭仪》,《昆山志》、《咸阳志》、《关中名胜集》,《陕西图经》、《娄曲丛稿》、《支离槁》、《渭城寐语》。 田按;孝章以荐试高等将授郡县职,母老请近地,忤旨,除咸阳教谕。其之官也,王常宗赠以序,高季迪、秦文仲、方明敏、袁子英各有赠诗。季迪诗云:「独抱遗经出董帷,秋风匹骑入关迟。用儒幸际千年会,造士欣为一县师。鸿雁云低秦垒角,牛羊草没汉陵碑。宦游兼得观形胜,莫向尊前叹别离。」文仲诗云:「西上长安跋涉劳,三千里外朔风号。地连渭水秦川近,山接终南太华高。故国总消龙虎气,断碑犹打骆驼膏。一官莫笑儒林选,曾捧琅函觐赭袍。」明敏诗云:「博士才名成老翁,又随声教向关中。百年礼乐亦重见,万国车书嘉会同。泰华云开仙掌出,昆明水冷劫灰空。他时太史瞻星地,应说奎光聚井东。」子英诗云:「圣代崇文化,贤良起草莱。凤鸣阳谷日,鱼跃禹门雷。匠石无遗弃,洪纤在剪裁。咸阳秦赤县,博士楚宏材。话别嗟吾老,横经羡子才。渡江淮浦迥,溯颍蔡河开。红树迎官肪,黄华映酒杯。纪行应俊逸,览古定徘徊。遵陆由梁苑,冯虚自吹台。汲京城岌岌,艮岳石巍巍。蹋月车鸣铎,嘶风骑卷埃。吴音伧父讶,儒服虏人猜。应为青山住,知悬白日聩。解鞍依近郭,纵马龁枯荄。风急狂狐啸,天高鸿雁哀。诗情秋共澹,乡梦晓同催。喜见烽烟息,愁听驿鼓槌。虎牢悲战骨,缑岭觅仙胎。岳仰嵩高峙,河看砥柱栽。山川犹巩固,风物亦奇侅。鸡唱函关启,龙飞太华来。碑亭矜汉好,浴殴吊唐灾。多士争先迓,诸生获后陪。献菹芹实豆,舍菜酒崇罍。五传遗经在。三馀万卷该。尊王明大义。抑伯黜渠魁。寒榻皋比设,朝盘苜蓿堆。树萱思奉母,援桂念提孩。有弟能调膳,何邮不寄梅。五陵还突兀,八水自萦回。选胜筇扶手,遐观笏拄颏。坏基留宿草,断础长荒苔。异域多佳处,兹游实壮哉!丈夫四海志,肯使寸心摧?」孝章曾与顾阿瑛玉山雅集,《西游览古》诸作,情韵不匮,亦是琅琅雅音。)
人物简介
维基
蔡用强,浙江新昌人,明朝初期政治人物、进士出身。洪武十八年,登进士,授监察御史。
人物简介
元诗纪事
立中字彦强,蜀人。 列朝诗集:元末为松江太守,入明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93—1457 【介绍】: 明保定府束鹿人,字千之,初名强。永乐十九年进士。授监察御史,持廉奉法。英宗即位,迁陕西按察使。历大理寺卿,迁右都御史,镇守陕西,进左都御史。景泰改元,召学院事。官至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为人有城府,廷臣无敢干以私,然中实柔媚。议奉迎英宗还京时,厉声言上皇未必能还;后又率先赞成景帝以己子为太子。及英宗复辟,言官诬劾文与于谦谋立外藩,按问无迹,仍同斩于市。维基
王文(1393年—1457年),字千之,号简斋,原名王强,直隶束鹿县人(今河北辛集)。永乐辛丑进士。景泰间官至东阁大学士兼谨身殿大学士。英宗复辟后与于谦同被问斩。王文之父王绪,原籍霍丘(今安徽省霍丘县),入赘束鹿彭家庄(今属河北辛集市辛集镇),在村中开办私塾,并行医济人。王强为家中第三子。永乐十九年(1421年),王强中进士,授监察御史。宣德十年(1435年)十二月,真定卫军张普祥利用白莲教“以妖书惑众”,自称“七佛祖师”,派遣党徒在河南、山东、山西、北直隶等处度人,约定“先取彰德城,以次攻夺诸城”,形成反朝廷骚动,事败后被诛。其间,王强受命审理“张普祥案”,结案后,宣德皇帝钦赐王强更名为“王文”。英宗即位后,王文历任陕西按察使、右副都御史,兼宁夏巡抚、大理寺卿、右都御史、左都御史。“土木堡之变”后,英宗被瓦剌俘虏。英宗之弟郕王即位,是为代宗。王文被征召入京掌管都察院事务。景泰三年(1452年),加太子太保。不久,经高谷推荐及宦官王诚帮助,代宗诏王文入阁,任吏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执掌文渊阁。二品大臣入内阁,自王文始。历加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再进谨身殿大学士,仍兼东阁大学士。传闻瓦剌要释放英宗回京,群臣商议奉迎还朝礼仪。王文时任都御史,厉声道:“公等谓上皇果还耶?也先不索土地、金帛而遽送驾来耶?”众人一向畏惧王文,都因惊愕而不再商议。景泰帝有病,群臣欲复立沂王为太子。王文认为上意不可知,仅上疏请求早立太子。朝廷内外纷纷传闻王文和宦官王诚计划迎立襄王之世子为储。景泰八年(1457年),都御史徐有贞、武清侯石亨、宦官曹吉祥等,趁代宗卧疾南郊,发兵拥立英宗复辟。英宗复辟后,石亨和曹吉祥等唆使言官弹劾王文伙同于谦等人谋立外籓。王文据理有力地辩驳道:“召亲王须用金牌信符,遣人必有马牌,内府兵部可验也。”言辞激昂壮烈。于是逮捕了车驾主事沈敬进行讯问,确实没有动用牌、符的证据。但仍判于谦和王文阴谋未遂,因此把王文和于谦同斩于西市。王文的儿子都被充军到边疆。王文之死,人们皆知其冤,但因其人品颇受争议,因而不若于谦被世人所鸣冤。成化五年(1469年)王文之子王宗彝(原名王伦),伏阙替父陈冤,宪宗皇帝予以平反,特进太保,谥毅悯。
人物简介
维基
强宏(1411年—?),字仕容,河南汝宁府汝阳县人,民籍。进士出身。河南乡试第四十名。正统七年(1442年)壬戌科会试第八十三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十八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0 【介绍】: 明应天府六合人,字文敬。沉著勇毅,善骑射,从叔杨洪屡立战功,为指挥使。景泰初累进至左副总兵,协守宣府。天顺初以左都督为宣府总兵官,封武强伯。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34—1498 【介绍】: 明广西郁林人,字自强,号节庵。陶成子。以荫任新会丞,迁知县。成化二年从韩雍镇压大藤峡起事,擢广东按察佥事。累官至湖广左布政使兼广东按察副使,领岭西道事,人称“三广公”。历官四十五年,始终在两广镇压各族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