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741,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48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强头别脑
强拧的瓜不甜
强媒硬保
强凫变鹤
强干弱枝
强告化
强弓絓耳
强憨
强汗
强合和成
强厚
强扈
强记博闻
强忌
强将手下无弱兵
《高级汉语词典》:强头别脑
形容倔强的神气
《漢語大詞典》:强拧的瓜不甜(强擰的瓜不甜)
见“ 强扭的瓜不甜 ”。
《漢語大詞典》:强扭的瓜不甜
喻条件不成熟而勉强去做,往往不会有满意的结果。 李惠薪 《澜沧江畔》:“既然他们下村寨的决心这样大,也不必强留,要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嘛!”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九章:“纵然强迫成了亲,难道她不会寻无常?退一步说,纵然不寻无常,难道她就跟你一心了?强摘的瓜不甜啊!” 梁斌 《红旗谱》四一:“孩子们自然会选择自己的道路,打着鸭子上架不行,强拧的瓜儿不甜!”
《漢語大詞典》:强媒硬保
倚势强行作媒的人。《水浒传》第三回:“此间有箇财主,叫 镇关西 郑大官人 ,因见奴家,便使强媒硬保,要奴作妾。”
《漢語大詞典》:强凫变鹤(强鳧變鶴)
语本《庄子·骈拇》:“鳧脛虽短,续之则忧;鹤脛虽长,断之则悲。”后以“强鳧变鹤”谓硬把野鸭变作仙鹤。喻滥竽充数,徒多无益。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宾白》:“予所谓多,谓不可删逸之多,非唱沙作米,强鳧变鹤之多也。”
《國語辭典》:强干弱枝(強幹弱枝)  拼音:qiáng gàn ruò zhī
比喻强化根本主权力量,削弱分歧的势力。参见「彊干弱枝」条。《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
《漢語大詞典》:强告化
指强行索讨的乞丐。 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有一种‘强告化’又叫‘流民’者,平素非常之凶,现在亦只得屈服于农会之下。”
《分类字锦》:强弓絓耳(强弓絓耳)
宋史郭进传:牛思进者,祁州无极人。少从军,以膂力闻。尝取强弓絓于耳,以手引之令满。又负墙立,力士二人撮其乳曳之,嶷然不动。
分类:
《漢語大詞典》:强憨
桀骜不驯,愚钝。明史·祖宽传:“边军强憨,性异他卒,不可以法绳。”
《高级汉语词典》:强汗
强横勇猛
《漢語大詞典》:强合和成
旧时断案用语。谓男子始以暴力求合于女子,后得与之和奸。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鞫奸》:“如但始而闻声,邻人方且窃听;忽喧声乍止,是始强而终以和成者也……按律以强合、以和成犹非强之文,则不得以强坐绞矣。或曰,强合和成,盖谓初次强合,后皆和成,非指此一次而言也。”
《漢語大詞典》:强厚
亦作“彊厚”。 强烈浓厚。吕氏春秋·尽数:“凡食无彊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 丁玲 《水》三:“所以除了那些可以挨延着他们的生命的东西以外,还有一种强厚的互相给予的对于生命进展的鼓舞,做成了希望。”
分類:强烈浓厚
《漢語大詞典》:强扈
强横跋扈。新唐书·赵国公李峘传:“时 展 强扈,既受詔,即悉兵度 淮 , 峘 、 景山 拒之。”
分類:强横跋扈
《漢語大詞典》:强记博闻(强記博聞)
(1).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宋 陆游 《贺皇太子受册笺》:“英姿达识,事洞照於几先;强记博闻,言必稽於古训。”参见“ 博闻彊识 ”。
(2).谓记忆力强,见闻广博。 宋 陆游 《贺皇太子受册笺》:“英姿达识,事洞照於几先;强记博闻,言必稽於古训。”参见“ 博闻彊识 ”。
《漢語大詞典》:博闻彊识(博聞彊識)
见闻广博,记忆力强。礼记·曲礼上:“博闻彊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三国志·魏志·邴原传“ 太祖 征 吴 , 原 从行” 裴松之 注引《原别传》:“ 郑君 学览古今,博闻彊识,鉤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 博晰斋 ﹞博闻彊识,於京圻掌故,民族源流,尤能殫洽。”亦作“ 博闻强识 ”。 宋 苏轼 《林希中书舍人》:“具官 林希 ,博闻强识,篤学力行,绰有 建安 之风。”
《漢語大詞典》:强忌
亦作“彊忌”。 刚愎而猜忌之心强。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性彊忌,后宫莫不震慑。”世说新语·方正“ 处仲 ( 王敦 )狼抗刚愎” 南朝 梁 刘孝标 注引《周顗别传》:“ 处仲 狼抗而强忌。”
分類:刚愎猜忌
《國語辭典》:强将手下无弱兵(強將手下無弱兵)  拼音: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
(谚语)勇猛的将领所率领的士兵没有胆怯退缩者。比喻强者手下没有怯弱之人。《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真正俗语说得不错:『强将手下无弱兵』。安水心先生的世兄既有乃翁的那等酒量,岂没有乃翁那等胸襟?」也作「强将之下无弱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