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35 【介绍】: 南朝梁济阳考城人,字休映。初仕齐,为奉朝请。为江祏所重,参掌机务。入梁,迁御史中丞,奏弹不避权贵。随豫章王萧综镇彭城,城陷,为魏所俘,临危不屈,寻放还。官至南北兖两州大中正。刚直廉洁,为权势所嫉。卒谥强子。有文集。
全梁文·卷五十
革字休映,济阳考城人,齐永明初补国子生,举高第,历司徒竟陵王西邸学士,举南徐州秀才,除奉朝请。东昏即位,为仆射江┙府丞,除尚书驾部郎。武帝入建康,令掌书记。天监初,出为建安王伟镇北记室参军,带中庐令,随府迁丹阳尹记室,领五官掾,除通直散骑常侍,历秣陵建康令,入为中书舍人、尚书左丞、司农卿,复出为晋安王云麾长史、寻阳太守,行江州事,徙庐陵王仁威长史,迁御史中丞,除少府卿。普通中,出为豫章王综镇北长史广陵太守,随府移镇彭城,城陷,为魏所擒,寻遣还,除临川王太尉长史,复为少府卿,出除武陵王纪东中郎长史会稽郡丞,行府州事,徵都官尚书,寻监吴郡,复除武陵王南中郎长史、寻阳太守,入为度支尚书,除光禄大夫,领步兵校尉、南北兖二州大中正,大同元年卒,谥曰强。
阳辟彊 朝代:北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齐右北平无终人,字君大。阳休之子。后主武平末为尚书水部郎中。性疏脱,又无文,休之引入文林馆,为时人嗤鄙。
强练 朝代:北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北周人,佚名。以好言未然之事类魏之李顺兴,人呼李为李练,故亦呼强为强练。意欲有所说,逢人辄言。初闻者不解,事过往往有验。至隋文帝开皇时犹在,后不知所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疆。唐富春人。处士。南朝梁顾野王著《玉篇》,强增加为三十卷,高宗上元元年成书,世称上元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34—约783 【介绍】: 唐高丽人,本名怀玉,生于平卢。初为营州副将,从侯希逸为兵马使,后代希逸为节度使。沉毅得众心,为政严酷。曾拥有淄、青、齐、海、登、莱、沂、密、德、棣、曹、濮、徐、兖、郓等十五州,号最强大。历检校司空、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饶阳郡王。建中初,约田悦等偕叛,会发疽卒。后子纳顺命,诏赠太尉。
强蒙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代宗大历时以专学《论语》,有名于时。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代宗大历中江南隐士。大历八、九年(773、774)在湖州,参预颜真卿、皎然等数十人之联唱,后结集为《吴兴集》10卷。有关事迹散见皎然《强居士传》、颜真卿等《登岘山观李左相石尊联句》、《国史补》卷下。蒙能诗,精《论语》,善医术。《全唐诗》存联句1首。
强循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凤州人,字季先。累官雍州司士参军。华原无泉,人畜多渴死,教人凿渠溉田,一方利之,号“强公渠”。以吏干知名。历大理少卿、太子右庶子。
强颖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善画水鸟。
李佐之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号强直。累调河南尉,后任刘从谏观察府支使。家奴告佐之交通宾客,泄漏军中虚实,为从谏从子李稹杀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2 【介绍】: 唐邯郸人,一说赵州人。少尚气节,不举进士。与李贺、孟郊友善。初客镇冀,王武俊奏为枣强令,辞疾不受,人因称为刘枣强。后客汉南,李夷简署为司空掾,寻卒。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12 洛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尚气节,不举进士。因事谪岭南春州。德宗贞元中至冀州依成德镇节度使王武俊。武俊爱其词艺,表为枣强令,辞疾不就,世重之,称之为刘枣强。宪宗元和六年(811)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李夷简司功掾,卒。刘言史与孟郊友善。诗风接近李贺。生平详见皮日休《刘枣强碑》、《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五。皮日休称:“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追踪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刘枣强碑》)《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刘言史(?-812),赵(今河北邯郸)人。建中中,镇冀节度使王武俊辟为幕宾,奏请官,诏授枣强令,辞疾不就,世称刘枣强。贞元中,游泽游、荆南、虔州、潇湘。元和初居洛中,六年,山南节度使李夷简辟为参军,日与谈燕,歌诗唱答。岁馀,奏请升轶,诏下之日,不恙而卒。言史善诗,与孟郊、穆赞交往唱和。有《刘言史歌诗》六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皮日休《刘枣强碑》
歌诗之风,荡来久矣……吾唐来有是业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间语者,有李太白。百岁有是业者,雕金篆玉,牢奇笼怪,百锻为字,千炼成句,虽不追躅太白,亦后来之佳作也,有与李贺同时,有刘枣强焉。先生姓刘氏,名言史,不详其乡里。所有歌诗千首,其美丽恢赡,自贺外,世莫得比。
沧浪诗话
大历以后,我所深取者:李长吉、柳子厚、刘言史、权德舆、李涉、李益耳。
唐才子传
(言史)少尚气节,不举进士。工诗,美丽恢瞻,世少其伦。
唐音癸签
刘言史歌诗美丽恢瞻,世以比之李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弘正。唐幽州范阳人,字子彊。卢纶子,卢简辞弟。宪宗元和末擢进士第。累为节度使府掌书记,入朝为监察御史、侍御史,迁兵部郎中、给事中。武宗会昌末奉命宣谕河北三镇,还,拜工部侍郎。宣宗大中初转户部侍郎,充盐铁转运使,立新法,课入加倍。出镇徐州,治军有方。后迁检校兵部尚书、汴州刺史、宣武军节度使、宋亳颍观察等使,卒于镇。
全唐文·卷七百三十
宏正字子强。户部郎中纶子。元和末进士。累拜工部侍郎。大中初转户部。充盐铁转运使。检校户部尚书。出为武宁节度使。徙宣武。卒赠尚书右仆射。
严必强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简介
至道三年(997)任兴化军知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22—1076 【介绍】: 宋杭州钱塘人,字几圣。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三司户部判官、尚书祠部郎中。为文简古不俗,尤工于诗,以文学受知韩琦。琦欲荐充馆阁,不果。有《韩忠献遗事》、《祠部集》。
全宋诗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历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为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为《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一四二八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钱唐(今浙江杭州)人。庆历六年登进士第,历为泗州司理参军,浦江、东阳、元城诸县令。受知于韩琦。神宗立,琦罢相判永兴军,又移镇相、魏,皆辟为管勾机宜文字,表章书记,多出其手。琦数荐之朝廷,谓宜在馆阁,然未及大用,仕仅至三司户部判官、祠部郎中。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工诗,句出惊人,书记必声比字属,他文则简古不徇俗。著有《韩忠献公遗事》一卷(存)、《祠部集》四十卷。见《宋史》卷三五六《强渊明传》,曾巩《强几圣文集序》(《元丰类稿》卷一二),《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翼》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焦陂人,寄居丹徒,字伯强。曾从欧阳修学,称高弟。弃科举学,专意经术。仁宗嘉祐六年举经义赴京,馆太学,试舍人院赐出身。为国子监直讲。英宗治平三年,以殿中丞出知乐清县,莅事精明,创学校以教邑人。后移知无锡,入为大理寺丞。
全宋诗
焦千之(?~一○八○),字伯强,丹徒(今属江苏)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神宗熙宁初知乐清县。八年(一○七五),移无锡县,入为大理寺丞。元丰三年卒(《苏轼文集》卷六九《跋焦千之帖后》)。事见《京口耆旧传》卷一。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一七○一
焦千之(?——一○八○),字伯强,颍州焦陂(今安徽阜阳境)人,寄居丹徒。少从欧阳修学,称上弟。嘉祐六年五月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为国子监直讲。熙宁初改殿中丞,出知乐清县。八年,移无锡令,入为大理寺丞。元丰三年卒。千之为人严毅方正,吕希纯尝筑宅于颍川城南以居之,人称「焦馆」。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三四之四八,《苏魏公集》卷三四《焦千之可大理寺丞制》,《苏轼文集》卷六九《跋集千之帖后》,《京口耆旧传》卷一,《宋元学案》卷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袁百之(一○四八~一○九一),字必强,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登进士第,历县令,州学教授,官至左奉议郎。哲宗元祐六年卒,年四十四。事见《学易集》卷七《陈郡袁府君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