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强 → 彊强”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741,分50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彊志
列强
挫强
强徒
强风
强道
强调
作强
牢强
挽彊
要强
强予
强狠
强胜
口强
《国语辞典》:彊志  拼音:qiáng zhì
记忆力特强。《荀子。解蔽》:「博闻彊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唐。韩愈〈与祠部陆员外书〉:「彊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也作「强记」、「彊识」。
《國語辭典》:列强(列強)  拼音:liè qiáng
同一时期内,数个军事或经济力量强大的国家。如:「列强为维持世界和平,建立共识,准备召开国际会议。」
《漢語大詞典》:挫强
挫伤强敌。战国策·齐策五:“臣闻善为国者,顺民之意,而料兵之能,然后从於天下。故约,不为人主怨,伐,不为人挫强。”战国策·齐策五:“此十国者,皆以相敌为意,而独举心於 齐 者,何也?约而好主怨,伐而好挫强也。”
分類:挫伤强敌
《漢語大詞典》:强徒
强盗;强暴之徒。 明 陈汝元 《金莲记·焚券》:“垂念孤忠,欲除姦佞,是允为世间义士,怎作海上强徒。”《西游记》第五八回:“前至中途,偶遇强徒劫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九回:“又想到明日既然在督署行礼,或者那强徒得了信息,罢了手不放那炸药。” 郭沫若 《海涛集·泉神》:“﹝ 蜈蚣岭 ﹞这是很适宜于上《水浒传》的地名,但从这里倒并没有什么剪径的强徒山现。”
分類:强盗强暴
《漢語大詞典》:强风
小时速25到31英里的风,蒲福风级风力为六级
时速39至46英里的风
《漢語大詞典》:强道
亦作“彊道”。 致强之道。荀子·王制:“力全,则诸侯不能弱也;德凝,则诸侯不能削也。天下无王霸主,则常胜矣,是知彊道者也。”
《國語辭典》:强调(強調)  拼音:qiáng diào
对于某种事物或意念,特别加以郑重表示,使人注意或信服。如:「学生出外旅游,家长和学校都要再三强调安全的重要。」
《漢語大詞典》:作强
谓产生强劲之力。《素问·灵兰秘典论》:“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王冰 注:“强於作用,故曰作强。”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六:“《内经》言:‘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不作强则何以得之?故知作强者,乃精力之谓。”
分類:产生强劲
《韵府拾遗 阳韵》:牢强(牢强)
黄庭坚诗:身如朝露无牢强。
《分类字锦》:挽彊
杜甫 前出塞诗 挽弓当挽彊。
分类:弓弩
《國語辭典》:要强(要強)  拼音:yào qiáng
争强好胜,不肯认输。《红楼梦》第五二回:「他说你是个要强的,如今病著,听了这话,越发要添病。」
《漢語大詞典》:强予
亦作“彊予”。 古代国家将土地授民耕种,若其人强壮,治一夫之田尚有馀力,则复予之田,称为“彊予”。周礼·地官·遂人:“﹝凡治野﹞以时器劝甿,以彊予任甿。” 郑玄 注:“彊予,谓民有餘力,復予之田,若餘夫然。”
《漢語大詞典》:强狠
见“ 强很 ”。
《漢語大詞典》:强很
亦作“强佷”。亦作“强狠”。亦作“彊狠”。亦作“彊很”。 强横凶狠;刚愎自用。 三国 蜀 诸葛亮 《将苑·西戎》:“诸戎种繁,地广形险,俗负彊很,人多不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且 郭槐 彊狠,岂能就 李 而为之拜乎?”《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 王藻 虽復强佷,颇经学涉,戏笑之事,遂为寃魂。” 宋 苏轼 《与章子厚书》:“而某强狠自用,不以为然。”明史·佞幸传·江彬:“ 彬 狡黠强很,貌魁硕有力,善骑射。”
《漢語大詞典》:强胜(强勝)
亦作“彊胜”。 犹强大。荀子·彊国:“故自四五万而往者,彊胜,非众之力也,隆在信矣。”
分類:强大
《國語辭典》:口强(口強)  拼音:kǒu qiáng
1.强辩,语气坚决。《金瓶梅》第一○回:「你这厮亲手打死了人,尚还口强抵赖那个!」《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知县怒道:『还要口强,吕大既是死了,那堂下跪的是什么人?』」也称为「口硬」。
2.能言善辩。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一折:「他每都恃著口强,便仪秦呵怎敢比量。」元。无名氏《神奴儿》第三折:「饶你这舌辩如苏秦、口强似陆贾,我看你怎生般分诉。」
3.口部肌肉硬化,不能开口说话。《西游记》第八九回:「他啐了我们一口,我们就脚软口强,不能言语、不能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