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54,分31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弹剥
弹包
弹駮
弹参
弹唇
弹状
弹责
弹议
弹纬
弹胎
弹隋
弹片
弹路
弹疽
弹糺
《國語辭典》:弹剥(彈剝)  拼音:tán bō
缺点、差错。《董西厢》卷六:「是则是这冤家没弹剥,陡恁地精神偏出跳?」也作「包弹」。
《國語辭典》:弹包(彈包)  拼音:tán bāo
缺点、毛病。《董西厢》卷二:「或短或长,或肥或瘦,一个个精神没弹包。」也作「包弹」。
分類:批评指摘
《漢語大詞典》:弹駮(彈駮)
见“ 弹驳 ”。
《國語辭典》:弹驳(彈駁)  拼音:tán bó
弹劾驳斥。《魏书。卷三六。李顺传》:「囧性鲠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弹驳公卿,无所回避,百僚皆惮之。」
《漢語大詞典》:弹参(彈參)
犹弹劾。《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回:“就此一点原因,便有些京官,因弄不得 周栋臣 的钱财到手,心中怀着私愤,便要伺察 周栋臣 的行动,好为他日弹参地步。”
分類:弹劾
《漢語大詞典》:弹唇(彈脣)
鼓唇动舌。指喋喋不休地说话。 明 孙梅锡《琴心记·金闺荣返》:“只管唧唧噥噥那些箇女伴弹脣也,羞杀桃花满面娇。”
《骈字类编》:弹状(弹状)
说苑惠子曰今有人于此而不知弹者曰弹之状何若应曰弹之状如弹则谕乎王曰未谕也于是更应曰弹之状如弓而以竹为弦则知乎王曰可知矣
《漢語大詞典》:弹责(彈責)
批评,指摘。 南朝 宋 颜延之 《重释何衡阳》:“闻之庄书,非直孤説:未获详校,遽见弹责。”
分類:批评指摘
《漢語大詞典》:弹议(彈議)
批评议论。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丧出之日,门前然火,户外列灰,祓送家鬼,章断注连:凡如此比,不近有情,乃儒雅之罪人,弹议所当加也。”
《漢語大詞典》:弹纬(彈緯)
张弦弹奏。《楚辞·刘向〈九叹·愍命〉》:“破 伯牙 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 王逸 注:“纬,张絃也。言乃破 伯牙 号钟所鼓之鸣琴,反持凡人小筝,急张其弦而弹之也。”
分類:张弦弹奏
《分类字锦》:弹胎(弹胎)
沈周 枇杷诗 谁铸黄金三百丸,弹胎微湿露溥漙。
分类:枇杷
《韵府拾遗 支韵》:弹隋(弹隋)
骆宾王诗弹隋空敛笑献楚自多伤
《国语辞典》:弹片(弹片)  拼音:dàn piàn
炸弹、炮弹等爆炸物爆炸后的碎片。
《漢語大詞典》:弹路(彈路)
以弹丸弹射路人。左传·宣公二年:“ 晋灵公 不君:厚敛以彫墙;从臺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后因以“弹路”指统治者的暴虐行为。
《漢語大詞典》:弹疽(彈疽)
割治痈疽。韩非子·外储说右上:“故能使个弹疽者,必其忍痛者也。”
分類:痈疽
《漢語大詞典》:弹糺(彈糺)
见“ 弹纠 ”。
《漢語大詞典》:弹纠(彈糾,弹糾)
亦作“ 弹糺 ”。
(1).犹弹劾。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安守太定汝南胡伊》:“时公 袁隗 意亦非之,然不弹纠。自是之后,弥以滋甚。”世说新语·自新“ 处 遂改励” 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 《晋阳秋》:“ 处 仕 晋 为御史中丞,多所弹糺。”旧唐书·韦见素传:“弹纠长吏,所至肃然。”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三河县辽碑》:“摈斥制外,弹纠司扃,以断蠆毒之尾。”
(2).谓纠正。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九篇:“ 宋 元 以来,此説流传不絶,且广被民间,致劳学者弹纠,而实则仅出于 李公佐 假设之作而已。”
分類:纠正弹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