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八弓弩
能连续发射的一种强弩。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四年:“八弓弩,箭如车辐,鏃如巨者,射五百步。” 胡三省 注:“八弓弩,八弓共一絭也,如古连弩,今之划车弩,亦其类也。”
《漢語大詞典》:八牛弩
三弓床弩的别称。 宋 曾公亮 等武经总要前集·器图:“三弓牀弩,前二弓,后一弓,世亦名‘八牛弩’。”
《漢語大詞典》:床子弩
亦作“床子弩”。 带木架的大弩。 宋 曾巩 《本朝政要策·兵器》:“国工署有南北作坊,岁造甲鎧、贝装……弩橦、牀子弩,凡三万二千。”宋史·魏丕传:“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 丕 增造至千步。”参阅文献通考·兵十三
分類:木架
《漢語大詞典》:弃甲负弩(棄甲負弩)
丢弃铠甲,背起弓弩。形容战败。韩非子·初见秦:“乃復悉士卒以攻 邯郸 ,不能拔也,弃甲负弩,战竦而却,天下固已量 秦 力二矣。”
《分类字锦》:千弩俱发(千弩俱发)
汉书李陵传: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陵以大车为营,前行持戟盾,后行持弓弩。虏见汉军少,直前就营,陵搏战攻之,千弩俱发,应弦而倒。
分类:弓弩
《漢語大詞典》:跷蹬弩(蹺蹬弩)
古代弩弓名。用脚踏弩机括而发射,故称。 清 钱曾 《读书敏求记·器用》:“《弦矢谱》一卷,详论弓弩箭之制,其称蹺蹬弩。 张宪 伏之于中林而捉 真珠 , 郎时俊 用之于射 狐关 而败 四太子 ,殆是 绍兴 年间经进之书也。”
《漢語大詞典》:强弩末矢
同“强弩之末”。 《旧唐书·李密传》:“又强弩末矢,理无穿於 鲁 縞;衝风餘力,詎能动於鸿毛。”
《漢語大詞典》:强弩之极(强弩之極)
亦作“彊弩之极”。 犹强弩之末。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彊弩之极,矢不能穿 鲁 縞;衝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國語辭典》:强弩之末(強弩之末)  拼音:qiáng nǔ zhī mò
强弩射出的箭,到射程尽头,已经没有力道。比喻原本强大的力量已经衰竭,不能再发挥效用。参见「彊弩之末」条。《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曹操之众,远来疲惫,近追豫州,轻骑一日夜行三百里。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分類:强弩发出
《分类字锦》:潜发小弩(潜发小弩)
后汉书虞诩传: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馀,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彊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彊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诩因出城奋击,多所伤杀,羌大震退。
分类:弓弩
《骈字类编》:七弩
小学绀珠:七弩:□张、角弓、木单、大木单、竹竿、大竹竿、伏远。
《漢語大詞典》:窍镫弩(竅鐙弩)
见“ 窍鐙黄华弩 ”。
《漢語大詞典》:窍镫黄华弩(竅鐙黄華弩)
亦省作“ 窍鐙弩 ”。 一种有机括的大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法聪 不合赶将去, 飞虎 扳番窍鐙弩。”
分類:机括大弓
《漢語大詞典》:窍镫黄华弩(竅鐙黄華弩)
亦省作“ 窍鐙弩 ”。 一种有机括的大弓。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弯一枝窍鐙黄华弩,担柄簸箕来大开山板斧。”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 法聪 不合赶将去, 飞虎 扳番窍鐙弩。”
分類:机括大弓
《韵府拾遗 麌韵》:排弩
宋史兵志贾逵等言近者增损东南排弩队法与东南所用兵械不同请止依东南队法以弩手代小排
《骈字类编》:弩阹
汉书·扬雄傅》:甘泉本因秦离宫,既奢泰而武帝复增通天、高光、迎风宫,外近则洪厓旁皇储胥、弩阹,远则石关封峦、枝鹊露寒棠梨师得游观,屈奇瑰玮,非木摩而不雕,墙涂而不画,周宣所考,般庚所迁,夏卑宫室,唐虞采椽,三等之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