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贴补家用(贴补家用)  拼音:tiē bǔ jiā yòng
以收入弥补家庭的日常费用。《文明小史》第四一回:「我儿回来也空了好几个月了,总要弄点事情做做。一来有了事做,身体便有了管束,二则也可赚些银钱贴补家用。」
《国语辞典》:退思补过(退思补过)  拼音:tuì sī bǔ guò
退居自思,弥补过错。《史记。卷六二。管晏传。太史公曰》:「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
《国语辞典》:补偿费(补偿费)  拼音:bǔ cháng fèi
弥补他人损失的费用。如:「这起请愿活动,目的在抗议拆迁户的补偿费过低。」
《国语辞典》:圆脸(圆脸)  拼音:yuán liǎn
1.圆形的脸。
2.弥补情面的欠缺,称为「圆脸」。如:「这席饭菜,是给大家圆脸的,希望这件纷争就从此结束。」
《国语辞典》:补缺拾遗(补缺拾遗)  拼音:bǔ quē shí yí
补正缺失,弥补遗漏。《后汉书。卷二六。伏侯宋蔡冯赵牟韦列传。伏湛》:「柱石之臣,宜居辅弼,出入禁门,补缺拾遗。」
《国语辞典》:不无小补(不无小补)  拼音:bù wú xiǎo bǔ
指弥补作用虽然不大,但是多少有些帮助。《文明小史》第一四回:「后来瞧见上海出的报纸,晓得上海有个求志书院,宁波有个辨志文会,膏火奖赏,著实丰富,倘能一年考上几个超等,拿来津贴津贴,倒也不无小补。」
《国语辞典》:补偿作用(补偿作用)  拼音:bǔ cháng zuò yòng
个体有意识或无意识透过某方面的成就或优秀表现来弥补另一方面的缺陷、不足、无能、或挫折,这些弱处有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想像的,往往是个体自卑的由来。
《国语辞典》:破头楔(破头楔)  拼音:pò tóu xiè
楔子,用来补填间隙的东西。破头楔指已破裂的楔不但不能弥补裂痕,反而会加大裂痕。比喻使事情更加纷乱的言语。《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一回:「歇会儿,街坊上走出几个硌硌确确、纥纥䌋䌋的地方来,到不去劝闹,且加上个破头楔。」
《漢語大詞典》:剂救(劑救)
调和弥补。明史·杨廷和传:“时 瑾 横益甚,而 焦芳 、 张綵 为中外媾。 廷和 与 东阳 委曲其间,小有剂救而已。”
分類:调和弥补
《國語辭典》:补苴罅漏(補苴罅漏)  拼音:bǔ jū xià lòu
1.补苴,补缀。罅漏,缝隙。「补苴罅漏」指补好裂缝,堵住漏洞。《清史稿。卷一二八。河渠志三》:「咸丰间,南北堤溃决四次。时军务方棘,工费减发,补苴罅漏而已。」
2.比喻弥补事物的缺失。唐。韩愈 进学解:「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國語辭典》:补苴(補苴)  拼音:bǔ jū
弥补缺漏。唐。韩愈〈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眇。」
《國語辭典》:帮补(幫補)  拼音:bāng bǔ
在经济上予以资助。《红楼梦》第一○六回:「如今丈人抄了家,不但不来瞧看,帮补照应,倒赶忙的来要银子。」也作「帮贴」、「帮钱」。
《漢語大詞典》:称耗(稱耗)
旧时征粮,在规定数量外,为弥补折耗而多收的数量。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凡仓场、库务掌纳官吏,无得收斗餘、称耗。” 胡三省 注:“称耗,称计斤钧石之外,又多取之以备耗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 周太祖 出身贫家,读过一些书,知道民间疾苦,即位后,首先免除 汉 时 王章 所设斗馀、称耗等额外苛敛及 唐 中期以来地方官进奉所谓羡馀物。”
《漢語大詞典》:牵萝莫补(牽蘿莫補)
谓无法弥补。《花月痕》第十一回:“ 痴珠 多情人,既深毁室之伤,復抱坠楼之痛!牵萝莫补,剪纸难招。”参见“ 牵萝补屋 ”。
分類:弥补
《國語辭典》:牵萝补屋(牽蘿補屋)  拼音:qiān luó bǔ wū
牵拉萝藤来补房屋的漏洞。比喻人处境拮据困难。《聊斋志异。卷二。红玉》:「荷镵诛茅,牵萝补屋,日以为常。」
《國語辭典》:取长补短(取長補短)  拼音:qǔ cháng bǔ duǎn
吸取他人的长处和优点,弥补自己的缺憾和不足。如:「大家各有优缺点,应取长补短,才能更进步。」
《國語辭典》:勤能补拙(勤能補拙)  拼音:qín néng bǔ zhuó
勤奋努力可以弥补天资的不足。如:「他的成功是勤能补拙的最佳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