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圣
练先书
墨池
伯英
临池学书
张芝(字 伯英 )
张芝
张芝(字 庭毓 )
张文耀(字 养晦 号 芝阳 )
张士达(字 德孚 号 芝台 )
张鹤(字 芝田、啸㢝 号 静香、阳扶 铃 )
「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及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唐·李贤注:「王愔《文志》曰:『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文为儒宗,武为将表。太尉辟,公车有道徵,皆不至,号张有道。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下笔则为楷则,号忽忽不暇草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
君到亦应闲不得,主人草圣复诗仙。 姚合 和王郎中题华州李中丞厅
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 李白 草书歌行
曹植休前辈,张芝更后身。 杜甫 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张旭三怀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 杜甫 饮中八仙歌
伯英草圣称绝伦,后来学者无其人。 权德舆 马秀才草书歌
染翰过草圣,赋诗轻子虚。 王维 戏赠张五弟諲三首
张英圣莫拟,索靖妙难言。 薛存诚 御题国子监门
不同怀素只攻颠,岂类张芝惟创草。 贾耽 赋虞书歌
能翻梵王字,妙尽伯英书。 钱起 送外甥怀素上人归乡侍奉
长子芝,字伯英,最知名。芝及弟昶,字文舒,并善草书,至今称传之。唐·李贤注引王愔《文志》曰:「芝少持高操,以名臣子勤学,文为儒宗,武为将表。太尉辟,公车有道徵,皆不至,号张有道。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下笔则为楷则,号匆匆不暇草书,为世所宝,寸纸不遗,韦仲将谓之『草圣』也。」
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
临池:咏练习书法。宋苏轼《石苍舒醉墨堂》:“不须临池更苦学,完取绢素充衾调。”
几年出家通宿命,一朝却忆临池圣。 朱逵 怀素上人草书歌
别有张芝学,书池幸见临。 李峤 墨
竹是蒸青外,池仍点墨馀。 李峤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
削简龙文见,临池鸟迹舒。 李峤 书
有练实先书,临池真尽墨。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
闻道近来诸子弟,临池寻已厌家鸡。 柳宗元 殷贤戏批书后寄刘连州并示孟崙二童
闻道将雏向墨池,刘家还有异同词。 柳宗元 重赠二首之一
十年挥素学临池,始识王公学卫非。 杨凝式 题怀素酒狂帖后
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 权德舆 马秀才草书歌
怀素怀素不可得,开卷临池转相忆。 王𩔪 怀素上人草书歌
怜尔解临池,渠爷未学诗。 王维 戏题示萧氏甥
南中纸价当日贵,只恐贪泉成墨池。 苏涣 赠零陵僧
云阴留墨沼,萤影傍华编。 钱起 和刘七读书
题是临池后,分从起草馀。 韩愈 李员外寄纸笔
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 高骈 寄鄠杜李遂良处士
野客思将池上学,石楠红叶不堪书。 鲍溶 寄王璠侍御求蜀笺
人物简介
【介绍】: 东汉安定人,字李张。张叔明妹。年十四适同郡陈仲。期年而寡,守节不嫁。新莽末,兄从军,芝与二嫂同没于贼。恐受辱,皆以刀自刺。二嫂死而芝独不死。后得归。卒年九十。
人物简介
【生卒】:?—约192 【介绍】: 东汉敦煌渊泉人,字伯英。张奂子。不就征辟。善草书,尤长章草,又省减其波磔,演为今草。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时称“草圣”,与钟繇并称钟张。王羲之草书,颇受其影响。全后汉文·卷六十四
芝,字伯英,奂长子。辟太尉府,公车徵有道,皆不就。善草书,韦诞谓之草圣。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芝,字庭毓,直隶徽州府歙县人,民籍。应天府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八十四名进士。
人物简介
张文耀,字养晦,号芝阳,湖广辰州府沅陵县人,民籍。湖广乡试第十九名,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三十五名,登三甲第九十名进士。初授铜梁知县,调任巴县,万历十一年十月考选,授浙江道试监察御史,升福建按察司佥事,十五年二月升贵州右参议,转左参议,十七年二月升云南按察司副使。二十三年十二月,起补广西苍梧兵备副使,二十六年九月调任府江兵备,二十七年八月任贵州监军道。升四川右参政,分巡上川东道,三十年闰二月升本省按察使,三十一年四月升四川右布政使,以平播州功,进左布政使。三十四年十二月考察不及去职。后起复云南右布政使,不就,寿八十卒,著有《二酉洞草》。
人物简介
张士达,字德孚,号芝台,海盐人。斗南山房道士。有《效哦集》。
人物简介
【介绍】: 清道士。浙江瑞安人,字芝田,号静香。上海城隍庙玉清宫住持。善鼓琴,工画梅。有《琴学入门》。晚晴簃诗汇·卷九十四
张鹤,原名铃,字啸㢝,号阳扶,即墨人。乾隆庚寅举人,福建候补知县。
(2).指砚。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墨地皮棚》:“ 王僧彦 父名 师古 ,常自呼砚为墨池。”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文房四宝都拈住,谩把松烟试,墨池点得兔毫浓,拂拭锦笺一纸。” 郁达夫 《采石矶》七:“他拿起笔来,往墨池里扫了几扫,就模模糊糊的写了下去。”
(3).指习书写字处。 唐 元稹 《酬乐天早春闲游西湖》诗:“墨池怜嗜学,丹青羡登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八:“白首何人?墨池谁子?后生是畏,前圣有言。”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玩具·高丽贡纸》:“其表文咨文俱卤悍之甚,不足供墨池下陈矣。”
(4).制笔时,以羊青毛为最内层,以兔毫为次层,做成“墨池”(又称“笔柱”、“承墨”),用以吸墨。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笔墨》:“以所整羊毛中截,用衣中心--名曰‘笔柱’,或曰‘墨池’、‘承墨’。復用毫青衣羊青毛外,如作柱法,使中心齐,亦使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