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张曾镛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曾镛,字声斋,号仲声,一号序东,直隶省天津府南皮县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张绍华(1836年—1909年),字小船、絅甫,号筱传,安徽省安庆府桐城县人,同进士出身。同治三年,乡试中举。同治十三年进士,授吏部学习主事。光绪十二年,署直隶大顺广道。光绪十八年,署直隶通永道。次年实授。光绪二十二年,任江西按察使。光绪二十四年,任江宁布政使、江西布政使。光绪二十六年,护理江西巡抚。光绪二十七年,任湖南布政使。光绪三十年,护理湖南巡抚,任云南布政使、山西布政使。
张澍滋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澍滋,(1836年—1896年)派名张葆赋,字雨村,号兰渠,甘肃省兰州府皋兰县(今甘肃榆中青城)人,清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科进士,三甲一百九十二名。己卯乡试中式第二十九名,会试中式第二百五十名,殿试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朝考三等第一百一十九名,钦点知县。因制先后丁忧九年,后服满启用为广东琼州府乐会县知县,积劳成疾,卒于任上。
张东瀛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张东瀛,字震山,号秋泉,河北省临西老官寨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37—1909 【介绍】: 清直隶南皮人,字香涛,又字香岩、孝达,号壶公,又号无竞居士,晚号抱冰,又号广雅。少时工词章。同治二年进士。光绪初,擢司业,迁洗马。遇事敢言,曾请斩崇厚,毁俄约。与宝廷、陈宝琛、张佩纶等号为清流。中法战争时任两广总督,起用冯子材击败法军。又设广东水陆师学堂,立广雅书院,武事与文备并举,以谋自强。后督湖广近二十年,筹卢汉铁路,办汉阳铁厂、萍乡煤矿、湖北枪炮厂,设纺织四局,创两湖书院等,为后起洋务派首领。提倡“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维护封建纲常,反对戊戌变法,作《劝学篇》以明宗旨。庚子之役,参与东南互保,镇压两湖反洋教斗争及唐才常自立军起事。光绪末,擢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定清末教育制度,力谋振兴国势,而为满族宗贵所挠,不能有所作为。卒谥文襄。所作文章典瞻,诗亦淹博沉丽。有《张文襄公全集》。
晚晴簃诗汇·卷一六二
张之洞,字孝达,一字香涛,晚号抱冰,南皮人。同治癸亥一甲三名进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赠太保,谥文襄。有《广雅堂集》。
词学图录
张之洞(1837-1909) 字孝达,一字香涛,又号壶公、抱冰。谥文襄。直隶南皮人。同治二年进士,官至显位。宣统继位,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有《广雅堂诗集》。
黄鹤楼志·人物篇
张之洞(1837—1909) 清末洋务派首领。字孝达、香涛、芗涛,号壶公、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咸丰二年(1852)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殿试探花。累官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署理两江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13岁回家乡南皮应童子试时曾游黄鹤楼。同治六年(1867)任湖北学政时为黄鹤楼写楹联一副:“江汉美中兴,愿诸君努力匡时,莫但赏楼头风月;輶轩访文献,记早岁放怀游览,曾饱看春暮烟花。”后来又为黄鹤楼(奥略楼)再次题联:“昔时整顿乾坤,缔造皆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亚欧遥。”还曾作七律《黄鹤楼太白堂》。同治黄鹤楼被焚毁后,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曾拟重建并主张“此楼当造铁壁,才能避免火灾”,后因种种原因重建方案未能得到实施。光绪三十三年(1907),擢升军机大臣后,其僚属捐款在黄鹤楼故址处筑建一楼,拟名为“风度楼”。张之洞知道后,建议用“奥略”二字为名,并亲笔题写“奥略楼”楼名。此后较长一段时间,一些游客将此楼视作“黄鹤楼”前来登临、游览。
维基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一字香涛,号香岩,又号壶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人称“张香帅”,直隶南皮县(今河北南皮)人,晚清重臣。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15岁中顺天乡试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中进士第三名探花,据说是因为慈禧太后喜欢张之洞的文章,因此破例提拔,授翰林院编修。历任教习、侍读、侍讲、内阁学士、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张之洞早年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注重教育和治安,主导了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还曾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八国联军入侵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两江总督刘坤一与驻上海各国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宣统元年(1909年)病卒,谥文襄。著有《广雅堂集》。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
张惟俊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惟俊(1838年—1914年),字子镕,一字怡伯,号友谔,晚号平园,又号芙蓉山人,亦曰知畏斋,行七。湖南善化人。晚清政治人物,授奉政大夫,晋授中宪大夫。张惟俊生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戊戌八月二十二日卯时,咸丰十年(1860年)庚申岁试补县学附生,同治三年(1864年)甲子并补行辛酉科乡试中举人,同治七年(1868年)戊辰科考中进士,签分吏部文选司兼稽勋司主事员外郎衔,辛未会试对读官,考试中书提调官,历派陪祀天坛及护送陵差、总理同乡官印结、奏办保甲局。民国三年(1914年)1月1日即阴历癸丑十二月初六日辰时卒,寿七十六岁,葬本邑六都官冲庄山丁山癸向。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焘,字季鸿,号冥飞,湖南长沙人。

人物简介

清州搜玉
张德崇,字凌霄,别号云路。沧州青县张家营人。童生数试未第,乃设馆兴济数十年。文人出其门者众。工书法,有孝声。著有《诗社草》、《晚香草》、《课士草》等,皆散佚。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一鸣,原名长,字心芜,一字心抚,号洗桐,浙江桐乡人。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张祉浩,字破浪,号春水,江苏松江人。
张觐光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张觐光(1844年—1898年),字绍棠,号黼庭,福建嘉义人,同进士出身。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三甲第108名。同年五月,著交吏部掣签分发各省,以知县即用。曾任浙江湖州乌程县知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清浙江镇海人,字菊龄,号舫庐。同治九年举人。光绪间曾辑刊《花雨楼丛钞》。另有《舫庐文存》、《成人篇》。
张廷燎 朝代:晚清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廷燎(1844年—?),字光宇、号莲衢,河南舞阳县人,进士出身。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明毅(1847年—1915年),字绍荣,号迪卿,又号棣琴,晚号培园逸叟。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癸酉科第122名举人,十三年(1874年)中甲戌科第82名进士。光绪四年(1878年)授四川乐山知县。光绪十年(1884年),因父故丁忧服丧,又孝母养终,有意不再涉仕途,回石家坊闲居13年。因人们对其离任颇有微词,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母亲病故后,又返回四川,历任綦江、金堂、垫江、蒲江、梁山、安县等县知县。授花翎三品衔,后升补眉州直隶州知州,二品顶戴,四川补用道,诰授通议大夫,晋授资政大夫。张明毅在川任职期间,请命放赈,严惩讼魁,责行新法,奖进文学,兴修水利,资尚蚕桑。受到当地百姓称颂。他在乐山符溪凿山疏渠、清淤筑堰,惠及乡里,被誉为“张公堰”。为了防止污吏使奸,张明毅棹舟巡堤,并在舟中听讼断案。有诗赞曰:但求民隐无留滞,一叶扁舟即讼庭。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明毅因病辞官,回归故里,自号培园逸叟,日种菊陶情,夜呤诗明志。著有《培园诗文稿》四卷,诗入《近代诗选》。八年后,病逝于石甲坊岗高屋场。

人物简介

历代蜀词全辑
1846-1921,字淑威,号薆园,一号芋圃,成都人。著有《续方言新校补》、《方言别录》、《蜀方言》等,有《今悔庵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