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95—1274 【介绍】: 金元间太原交城人,字耀卿,号颐斋。少力学,数举于乡。金末为御史台掾。金亡,北渡。史天泽开府真定,辟为经历官。世祖即位,起为河东南北路宣抚使,击豪强,黜赃吏,均赋役,考绩为十路最。至元初,参议中书省事,擢侍御史,辞不拜,请老归。性刚直,博学有经济才,时与元裕、李冶称龙山三老。有《岭北纪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5—1268 【介绍】: 宋衢州开化人,字泽民,号实斋。理宗端平二年进士。曾为池州签判,后辟襄阳府推官卒。工诗,语似平淡而豪放之气不可掩。有咏梅诗三百余首,篇有意,句有韵。方回为作诗集序。
全宋诗
张道洽(一二○五~一二六八),字泽民,号实斋,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理宗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进士。历广州司理参军,景定间为池州佥判,改襄阳府推官。五年卒,年六十四。有《实斋花诗》四卷(《千顷堂书目》),已佚。清吴允嘉抄《南宋群贤小集》中存《梅花诗》一卷。事见《桐江集》卷一《张泽民诗集序》、《瀛奎律髓》卷二○。 张道洽诗,据《瀛奎律髓》卷二○及《宋百家诗存》等书所录,去其重复,合编为一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福州人,字渭老,一字敬父,号松山。宁宗嘉定四年进士。历太常博士、宗正丞、国子祭酒、礼部侍郎、权兵部尚书。理宗淳祐间史嵩之有夺情起复之命,因太学发策言之,会台臣共论,事遂寝。后嵩之终丧,谋复入,又率同列言之甚切,复格不行。由此名动天下。官至参知政事,封长乐郡公。
全宋诗
张磻,字渭老,一字敬父,号松山,罗源(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进士。历检点赡军激赏酒库所主管文字,吏部架阁,国子祭酒,知婺州,知枢密院事。理宗宝祐五年(一二五七),拜参知政事。《宋史》卷四二○有传。
全宋文·卷七三一○
张磻(?——一二五七),字渭老,福州(今福建福州)人。嘉定四年进士。历官点检赡军激赏酒库所主管文字,差主管尚书吏部架阁,累迁至礼部侍郎。加集英殿修撰,差知婺州。复为礼部侍郎、权兵部尚书。宝祐三年,复权刑部尚书兼侍读,拜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升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五年,拜参知政事。是年九月卒。《宋史》卷四二○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至龙,字季灵,号雪林,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与朱继芳同岁(《登东山怀朱静佳》“借箸数同庚”),生平嗜诗,未赴试。年五十左右时,由其友陈起从积稿中选十之一为摘稿。理宗宝祐三年(一二五五),因其子耕老请学诗,又由陈起从摘稿中拈律绝各数首以授,名为《雪林删馀》。今存《雪林删馀》一卷。事见本集自序、《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四二。 张至龙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为底本,参校清颜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读画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九八二
张至龙,字季灵,号雪林,理宗时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江湖派诗人,著有诗集《雪林删馀》一卷(存)。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四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润州人,字方叔,号芸窗。理宗淳祐中为句容令。宝祐中历江东制置司参议、机宜文字,转参议官。有《芸窗词》。
全宋诗
张矩,字方叔,号芸窗,南徐(今江苏镇江)人。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为建康府观察推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四)。淳祐五年(一二四五)知句容县(同上书卷二七)。有《芸窗词》一卷,诗集已佚,仅《江湖后集》存诗五十五首。 张矩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本(简称读画斋本),与新辑集外诗合编为一卷。
全宋文·卷七九八七
张矩,字方叔,号芸窗,润州(治今江苏镇江)人。端平元年为建宁府观察推官、淳祐五年为句容令,宝祐中任江南制置司主管机宜文字,转参议官。著有《芸窗词稿》一卷(存)。见其所作《砌街记》,《景定建康志》卷二四、二七,参《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字积之。从军为小校。从征安南,次富良江,褰裳先济,众随之,蛮遁走。历京西、泾原将,知绥德、怀宁、顺宁军等六城,将兵取宥州,破夏人于大吴神流堆。,累迁开德、河阳马步军副总管。卒年七十三。谥荣毅。
全宋诗
张蕴(一作韫),字仁溥,号斗野,扬州(今属江苏)人。理宗嘉熙间为沿江制置使属官(《景定建康志》卷二五)。宝祐四年(一二五六)以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为御试封弥官(《宝祐四年登科录》)。有《斗野稿》一卷。 张蕴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校以顾氏读画斋刊本(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张康 朝代:宋末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元间潭州湘潭人,字汝安,号明远。精术数之学。宋亡,隐衡山。世祖召授著作佐郎,以内嫔松夫人妻之,礼遇特厚。曾借星象言不宜侵日本。累官至秘书监丞,年六十五卒。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濡(?~一二七六),字子含,一字泽民(《东林山志》卷二二),号松窗(《洞霄诗集》卷四)。俊四世孙。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以浙西安抚司参议官守独松关,因袭击元使廉希贤,次年,为元所获,杀于临安。事见《宋史》卷四七《瀛国公纪》、《元史》卷一二六《廉希宪传》附《廉希贤传》。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南海人,字鼎卿,号粤溪。少博学强记。度宗咸淳七年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出通判婺州,迎养双亲。恭帝德祐元年元兵至,因奉父母归,被幼落职。端宗景炎元年诏起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次年,逐退元兵,复广州,诏褒赏。至冬,元兵复会师攻广州,因力不支,被执而死。文天祥以诗悼之。
全宋诗
张镇孙(?~一二七七),字鼎卿,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正字,寻通判婺州。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因弃城罢。端宗景炎元年(一二七六)起为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二年,元兵陷广,被执北行,死于大庾。事见《广州人物传》卷一○。今录诗八首。
全粤诗·卷四五
张镇孙(一二三五 — 一二七八),字鼎卿,号粤溪。南海(今广州市)人。自幼刻苦读书,以博学强记闻。宋度宗咸淳七年(一二七一)状元,权相贾似道欲示恩结纳,镇孙不为谢,人服其不阿。初授秘书监正字,迁校书郎 。以不附权势,出判婺州。宋恭宗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至,相臣请和,太后纳降,百官奔散,镇孙遂弃官奉亲归粤。次年,宋端宗立,建号景炎,航海幸闽、广间。广州海上溃军奉镇孙为帅,又纠结乡兵,与都统凌震分东西二路,誓图恢复。诏以镇孙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使,委以军事,出兵收复广州。元兵复至,镇孙率战船二千馀艘迎战于珠江,兵败被执。景炎三年(一二七八),被解北上,至大庾岭,道死殉国。文天祥闻而为诗悼之。镇孙有《见面亭遗集》。明黄佐嘉靖四十年《广东通志》卷五八、黄佐《广州人物传》卷一〇有传。
全宋文·卷八三四○
张镇孙(?——一二七七),字鼎卿,广州南海(今广东广州)人。咸淳七年进士第一,授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通判婺州。德祐元年元兵至,奉父母归,被劾落职。景炎初起为龙图阁待制、广东制置使兼经略安抚,次年击退元兵复广州。是年冬,元兵会师攻广州,被执而死。见《宋季忠义录》卷八,《南宋书》卷六○,《广州人物传》卷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埴,字养直,号泸滨,吉水(今属江西)人。早游湖湘间,有诗名。理宗开庆元年(一二五九),赵葵为江东西安抚使,欲荐之,力辞不就。著有《情性集》,已佚。清光绪《吉水县志》卷三七有传。 张埴诗,据《永乐大典》、《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张山 朝代:元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0—1276 【介绍】: 元涿州范阳人,号万人敌,又号慈悟居士。尝从攻南宋,有战功。一日单骑入山谷,忽悔平生所为,归即焚其弓矢,忏悔事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登辰,字规甫,号恕斋,东莞(今属广东)人。光济子,元吉弟。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领乡贡。入元不仕。有《恕斋集》,已佚。事见《粤东诗海》卷六、民国《东莞县志》卷五四《张元吉传》。今录诗四首。
全粤诗·卷四八
张登辰(? — 一二九九),字规甫,号恕斋。东莞人。张元吉之弟。善属文,有器识。宋度宗咸淳九年(一二七三)乡贡。试南省归,感慨时事,劝邑宰作保障之计。后元将张弘范率兵将自惠州至东莞,邑人奔窜,登辰奉兄元吉之命,罄家赀千金往赂,得免兵犯。后摄县丞,帅府欲增东莞税额,登辰力争而罢。事定后,元朝授以将仕佐郎、静江路儒学教授,命下,登辰谢病不出。与李春叟等宋遗民交善,又与赵必𤩪结为姻家。有《恕斋集》,已佚。明黄佐嘉靖四十年《东莞县志》卷五八、张二果曾起莘纂崇祯十二年《东莞县志》卷五,皆以登辰与其兄元吉合传。今从《东莞诗录》及邑志共辑得其诗十八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3—1307 【介绍】: 元东平人,字梦符,号寓轩。其先,出辽之乌若部。以文学名,辟为万户府议事官。廉希宪辟为掾。安童为相时,授户部员外郎。阿合马专权十年,绝不迎合。累官集贤大学士。善琴,工画山水竹石,亦精骑射。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梦符,其先出辽之乌若部。迁隆安,累除礼部尚书,历淮东廉访使,召拜集贤学士,商议中书省事,以翰林学士承旨致仕。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张掞,号敬斋,嘉兴(今属浙江)人(《至元嘉禾志》卷三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3—1296 【介绍】: 元邯郸人,字周卿,号西岩老人。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沧海遗珠
张之翰(1243-1296)字周卿,晚号西岩老人,邯郸人。中统初,任洺磁知事,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镜中灯诗脍炙人口,人称张镜灯。著有《西岩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