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852,分57页显示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页
佛类词典(续上)
弘范
弘愿
弘愿一乘
弘愿真宗
要真弘三门
真弘决判
广弘明集
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难思弘誓
弘扬
四弘誓──菩萨四弘誓
弘誓普
弘法力
其它辞典
梁弘
弘演
梁弘 朝代:春秋晋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春秋时晋国人。仕曲沃武公。武公伐翼城,弘为车右。败晋哀侯于汾水岸边。获晋哀侯与栾共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660 【介绍】: 春秋时卫国人。懿公之臣。懿公九年奉命远使。狄人攻卫,杀懿公,尽食其肉而弃其肝。弘演返,向公肝报使毕,呼天号泣,自刳其腹,纳懿公之肝于腹而死。
弘范
【佛学大辞典】
(术语)大为世间之轨范也。楞严经一曰:「严净毗尼,弘范三界。」
弘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弘大之誓愿。愿救一切众生也,如阿弥陀佛之四十八愿是。观经玄义分曰:「安乐能人,显别意弘愿。(中略)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佛学常见辞汇】
弘大的誓愿,如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是。
【俗语佛源】
指大乘佛教普度一切众生的大愿。如唐·窥基《心经幽赞》卷上:「若诸菩萨先于菩提发弘愿已,欲勤修学。」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药师佛的「十二大愿」、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等,都属于「弘愿」。佛教徒通常用「四弘誓愿」自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俗文学中用例如明·张四维《双烈记·行游》:「发慈悲度人弘愿,继发净因。」后也泛指宏大的志愿。如:我们的弘愿是建设一个繁荣富强的新中国。(李明权)
弘愿一乘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一切众生成佛之真实法,惟阿弥陀佛成就之弘愿念佛一道也。
弘愿真宗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念佛成佛之法。对于定散二善而曰弘愿,对于八万四千之假门而曰真宗。弥陀十八愿所誓大乘真实之法也。
要真弘三门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宗所云之教相,要门与真门及弘愿也。要门者第十九愿成就之法门,为观经所说,修定散自力之诸行而往生于懈慢边地也。是称双林树下往生。真门者第二十愿成就之法门,为阿弥陀经所说,修自力回向之念佛而往生于疑城胎宫也,是称难思往生。弘愿之真门者第十八愿成就之法门,为无量寿经所说,修他力信心之念佛,而往生真实报土也,是称难思议往生。众生从此三门往生弥陀之净土。
真弘决判
【佛学大辞典】
(术语)真宗就自力回向之念佛真门与他力信心之念佛弘愿而废力真假也。
广弘明集
【佛学大辞典】
(书名)三十卷,唐释道宣撰。其书续梁僧祐弘明集而体小殊。分十一篇:一曰归正,二曰辨惑,三曰佛德,四曰法义,五曰僧行,六曰慈济,七曰戒功,八曰启福,九曰悔罪,十曰统归。每篇各为小序,大旨与僧祐书相同。见四库提要。
摩诃止观辅行传弘决
【佛学大辞典】
(书名)十卷,天台宗六祖荆溪湛然撰。为注释三大部中之摩诃止观者。普通略称为止观辅行,辅行或弘决。
难思弘誓
【佛学大辞典】
(术语)声闻菩萨(因人)所不能思虑之无上甚深誓愿,即弥陀之本愿也。教行信證曰:「难思弘誓度,难度海大船。」
弘扬
【俗语佛源】
在佛教中,指佛菩萨传播教法,化导众生。至后世,渐指大力宣扬一切思想或观念。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湿弥罗国》:「当于此地建国安人,弘扬佛法。」《元代白话碑集录·重编百丈清规法旨》:「好生遵守清规,修行办道,专与上位祈福祝寿,报答圣恩,弘扬佛法者。」吕《中国佛学渊流略讲》第五讲:「三论宗的开创人吉藏,弘扬关河三论,曾著《三论玄义》,反复解释三论之间的关系。」现多作发扬光大解,如「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等用语。(无名氏)
四弘誓──菩萨四弘誓
【三藏法数】
(出陀罗尼杂集)
〔一、心如大地〕,谓愿我心如大地,长养众生,道非善种,皆成圣果。
〔二、心如桥船〕,谓愿我心如桥船,运度众生,不滞中流,达于彼岸。
〔三、心如大海〕,谓愿我心如大海,涵育众生,同得真源,沾于法味。
〔四、身如虚空〕,谓愿我身如虚空,包含万物,与诸众生,平等无二,同證法性。
弘誓普
【三藏法数】
弘者,广也。誓者,制也。广求胜法,制御其心也。谓菩萨依四谛境,发弘誓愿。若见苦谛逼迫楚毒之相,缘此起誓,故言未度者令度。若见集谛迷惑系缚,甚可哀伤,约此起誓,故言未解者令解。若见清净之道,能出生死,至安乐地,欲示众生,行此道故,乃言未安者令安。若见灭烦恼处,名为涅槃,约此起誓,故言未得涅槃者令得涅槃,故名弘誓普。(梵语涅槃,华言灭度。)
弘法力
【三藏法数】
谓菩萨于诸佛法,能广为一切众生宣说,使其闻之,而不断绝,信受奉行,等除众苦,是名弘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