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证 → 證证”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徵文 拼音:zhēng wén
1.公开徵求文章。如:「徵文启事」、「徵文活动」。
2.取證于典籍史料的记载。《宋书。卷一六。礼志三》:「礼记残缺之书,本无备体,折简败字,多所阙略。正应推例求意,不可动必徵文。」清。连横〈台湾通史序〉:「郭公夏五,疑信相参,则徵文难。」
《漢語大詞典》:博引
广泛地引证。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诸公要不信这话,博引烦称,还有个佐证。”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两人之辞而省曰字例》:“‘ 孟子 曰:仕。’一言足矣,无事繁称博引也。” 邹容
《革命军》第二章:“吾能杂搜博引,细説详辩,揭其隐衷微意,以著于天下。”
《國語辭典》:辨證 拼音:biàn zhèng
分析论證。如:「这件事需要慎重的辨證。」
《漢語大詞典》:博征(博徵)
(1).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征收。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初 唐 人以茶盐强民而徵其粟帛谓之博徵。” 胡三省 注:“博,博易也,言以茶盐博易而徵其粟帛。”
(2).广为引证。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 许可覲 ﹞又不能博徵仙典,究论还丹度世之术。”
《國語辭典》:掉书袋(掉書袋) 拼音:diào shū dài
讥笑人喜欢引经据典,咬文嚼字的毛病。《十国春秋。卷三二。南唐。彭利用传》:「对家人稚子,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谭,俗谓之掉书袋。」也作「调书袋」。
《漢語大詞典》:征辞(徵辭)
(1).证验其言辞;责问。
《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徵辞,不察有罪。” 杜预 注:“言语相恨,当明徵其辞以审曲直。”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台湾府属渡口考》:“ 荷兰 大惊,徵辞於 成功 。”
(2).引证古人言辞。 唐
韩愈 :“又约通大义,徵辞引类,旁出入他经者,又诵数十万言。”
《漢語大詞典》:博徵
1.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征收。
《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三年》:“初 唐 人以茶盐强民而徵其粟帛谓之博徵。” 胡三省 注:“博,博易也,言以茶盐博易而徵其粟帛。”
2.广为引证。 清 吴骞
《〈扶风传信录〉序》:“﹝ 许可覲 ﹞又不能博徵仙典,究论还丹度世之术。”
《國語辭典》:条据(條據) 拼音:tiáo jù
1.逐条引證。《新唐书。卷一三二。列传。蒋乂》:「会诏问神策军建置本末,中书讨求不获,时集贤学士甚众,悉亡以对。乃访乂,乂条据甚详。」
2.便条与收据的合称。为收领物品而写的便条。
《國語辭典》:摘引 拼音:zhāi yǐn
摘录引用之。如:「这段文字摘引自《战国策》。」
《漢語大詞典》:引物连类(引物連類)
谓引证或引喻某一事物,而连带及于同类的其他事物。 唐
韩愈 :“ 权生 之貌,固若常人耳。其文辞引物连类,穷情尽变。” 宋
苏轼 :“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於至理。”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粤歌》:“往往引物连类,委曲譬喻。”
《漢語大詞典》:徵喻
引证比喻。 清
侯方域 《卢告》:“而 西旅氏 犯不测,出生死相角逐,我乃顾望两端,成共其名,败远其害,纵夫子曲而赦我,我何面目而见吾二氏之父老哉?抑夫子之徵喻与 西楚 也失辞。”
《漢語大詞典》:征喻(徵喻)
引证比喻。 清
侯方域 《卢告》:“而 西旅氏 犯不测,出生死相角逐,我乃顾望两端,成共其名,败远其害,纵夫子曲而赦我,我何面目而见吾二氏之父老哉?抑夫子之徵喻与 西楚 也失辞。”
《國語辭典》:半官方 拼音:bàn guān fāng
具有官方资源或公家性质的。如:「这个机构带有半官方性质。」
《國語辭典》:旁徵博引 拼音:páng zhēng bó yǐn
多方引證,以资徵信。如:「经过这番旁徵博引,他的论点更能被大家接受。」
《漢語大詞典》:旁徵博引
大量地引证材料。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四篇:“ 史湘云 影 陈维崧 , 宝釵 、 妙玉 则从 徐 説,旁徵博引,用力甚勤。” 沙汀 《祖父的故事·巡官》:“老头子又会说那是官腔,不可靠的,而且旁征博引些事实来证明一切官腔之不可靠。” 李劼人 《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 幺伯娘 还旁征博引,举出许多奉教不好的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