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引人注目  拼音:yǐn rén zhù mù
引起他人的注意。如:「本校校服样式新颖突出,相当引人注目。」
《國語辭典》:触目(觸目)  拼音:chù mù
目光所及,眼睛所看到的。《晋书。卷八二。习凿齿传》:「吾以去五月三日来达襄阳,触目悲感,略无欢情。」南唐。李煜 清平乐。别来春半词:「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國語辭典》:触眼(觸眼)  拼音:chù yǎn
1.眼光所触及。元。吴莱夕乘月渡荆门闸〉诗:「初更渡荆门,触眼舟楫乱。」
2.惹人注目。《荡寇志》第三四回:「总为郭盛一案,提动天怒,所以我们这边十分触眼,转显得陈希真那边十分凑趣。」
《國語辭典》:起眼  拼音:qǐ yǎn
醒目,引人注意。《崇祯本金瓶梅》第八八回:「假如灵柩家小箱笼,同行起身,未免起眼。」
《漢語大詞典》:亮眼
明亮的眼力。例如:亮眼辨微。
引人注目。例如:她今天穿了条新裙子,十分亮眼。
《國語辭典》:醒眼  拼音:xǐng yǎn
1.清醒的眼睛,比喻头脑清醒。宋。杨万里 初夏诗:「提壶醒眼看人醉,布谷催农不自耕。」
2.鲜明而引人注目。如:「这套鲜艳的衣服,真是醒眼。」也作「醒目」。
《漢語大詞典》:惊目(驚目)
使人见而惊奇;引人注目。 汉 王充 论衡·书虚:“夫世间传书,诸子之语多欲主奇造异,作惊目之论,以骇世俗之人。” 宋 苏轼 《再和曾子开》之一:“衰年壮观空惊目,嶮韵清诗苦闘新。” 明 陈子龙 《游郑戚畹园亭》诗:“药栏藤架犹惊目,文窗稍暗无丝竹。”
《漢語大詞典》:中注
元 人俗语。犹言中看。指容貌引人注目。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二折:“我只见小姐中注模样,不曾见小姐脚儿大小。”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二折:“哥哥,你那幼年间中注模样,如今便怎生老的这等了。”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三折:“我道小娘子中注模样,不是受贫的。”
《國語辭典》:醒目  拼音:xǐng mù
1.形象鲜明,引人注意。如:「红色的标题很醒目。」也作「醒眼」。
2.张目不眠。宋。梅尧臣永叔赠酒〉诗:「一日复一夕,醒目常不眠。」
《國語辭典》:醒木  拼音:xǐng mù
说书人遇精彩紧要处,为使人注意而用来击桌的小木块。也称为「醒睡」。
《国语辞典》:花蝴蝶  拼音:huā hú dié
比喻色彩缤纷美丽,引人注目。如:「狮子鱼的颜色艳丽,游来游去像只花蝴蝶。」
《國語辭典》:锋头(鋒頭)  拼音:fēng tou
1.刀箭可伤人的锐利地方。用以比喻危险和灾难。如:「避锋头」。
2.言行表现特别活跃或出色,格外惹人注意。如:「他今天晚上出尽了锋头」。也作「风头」。
《國語辭典》:热烘烘(熱烘烘)  拼音:rè hōng hōng
热的样子。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二折:「热烘烘面如烧,心痒难揉。」《儒林外史》第一○回:「一盘鹅油白糖蒸的饺儿,热烘烘摆在面前。」
《漢語大詞典》:牵目(牽目)
犹言引人注目。 唐 姚合 《闲居遣怀》诗之四:“好景时牵目,茅斋兴有餘。”
分類:引人注目
《國語辭典》:惹眼  拼音:rě yǎn
显眼,引人注目。如:「你穿得这么惹眼,小心招来麻烦。」
《國語辭典》:热点(熱點)  拼音:rè diǎn
1.热门地区。如:「旅游热点」。
2.国际政治、军事冲突激烈的地方。
3.受到众人关注和欢迎的事物和问题。如:「社会活动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