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21,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5  6  7  8  9  11  12  13  1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弓靴
弓甲
弓矛
弓弩手
两弓
木弓
蛇弓
弓良
乌弓
弓形
弓势
弓骑
弓子
弓钺
弓工
《漢語大詞典》:弓靴
弓鞋。 宋 卢炳 《菩萨蛮》词:“石榴裙束纤腰裊,金莲稳衬弓靴小。” 宋 张矩 《青玉案·和何使君次了翁韵》词之三:“弓靴微湿,玉纤频袖,塑出狮儿好。”
分類:弓鞋
《骈字类编》:弓甲
唐 李益 五城道中 寝兴倦弓甲,勤役伤风露。
《骈字类编》:弓矛
史记大宛传:大宛在匈奴西南,众可数十万,其兵弓矛骑射。
又西域传见剑甲下。 汉书韩王信傅:请令彊弩傅两矢外乡。注:李奇曰:言唯弓矛无杂伏也。
分类:弓矛
《漢語大詞典》:弓弩手
以弩弓为武器的人(如兵士或猎人)
《骈字类编》:两弓(两弓)
唐书薛仁贵传:王师攻安市城,高丽莫离支遣将高延寿等率兵二十万拒战,倚山结屯。太宗命诸将分击之。仁贵骁悍,欲立奇功,乃著白衣,自标显,持戟,腰鞬两弓,呼而驰,所向披靡。
《漢語大詞典》:木弓
木制的弓。后汉书·东夷传·倭:“其兵有矛、楯、木弓,竹矢或以骨为鏃。” 唐 曹松 《商山》诗:“木弓未得长离手,犹与官家射麝香。”宋史·外国传七·日本国:“上令 滕木吉 以所持木弓矢挽射,矢不能远,詰其故,国中不习战斗。”
分類:木制
《漢語大詞典》:蛇弓
亦作“虵弓”。 弓名。弓形弯曲如蛇,故名。 南朝 梁简文帝 《九日侍皇太子乐游苑》诗:“紫燕跃武,赤兔越空,横飞鸟箭,半转虵弓。” 唐 杨炯 《紫骝马》诗:“蛇弓白羽箭,鹤轡赤茸鞦。”
《骈字类编》:弓良
韩诗外傅:今有坚甲利兵,不足以施敌破虏。弓良矢调,不足射远中微,与无兵等尔。
《漢語大詞典》:乌弓(烏弓)
即乌号弓。 唐 萧楚材 《奉和展礼岱宗途经濮济》:“叶箭凌寒矫,乌弓望晓惊。”参见“ 乌号 ”。
《國語辭典》:乌号(烏號)  拼音:wū háo
1.良弓。《淮南子。原道》:「射者捍乌号之弓,弯棋卫之箭。」
2.形容对死者的悲泣。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庐江水注》:「俗后仙化,空庐犹存。弟子睹室悲哀,哭之旦暮,事同乌号。」
《國語辭典》:弓形  拼音:gōng xíng
若一直线交一圆于两点,则该直线将该圆分成两部分,每一部分皆称为弓形即圆弓形。也称为「缺圆」或「圆分」。
《漢語大詞典》:弓势(弓勢)
(1).似弓之形。 唐 白居易 《秋思》诗:“兽形云不一,弓势月初三。”
(2).弓的威力。 金 赵秉文 《庐州城下》诗:“角势寒水动,弓势断鸿惊。”
分類:威力
《漢語大詞典》:弓骑(弓騎)
骑马射箭。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之四:“今欲专士女於耕桑,习乡閭以弓骑。”
《漢語大詞典》:弓子
(1).弓。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射团:“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於金盘中,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
(2).有弹力的弓状物。 老舍 《骆驼祥子》一:“象他赁的那辆--弓子软,铜活地道,雨布大帘,双灯,细脖大铜喇只--值一百出头。”此指车弓。如:胡琴弓子。
(3).指量地器步弓。如:横锄没有行,则采取按锄杆式习惯的弓子计算。
《骈字类编》:弓钺(弓钺)
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公子公武与公一时俱授弓钺,处藩为将,疆土相望。
《漢語大詞典》:弓工
制弓的人。艺文类聚卷六十引《阙子》:“ 宋景公 使弓工为弓,九年来见。公曰:‘为弓亦迟。’对曰:‘臣不得见公矣。’曰:‘臣之精尽於弓矣。’献弓而归,三日而死。” 汉 刘向 列女传·晋弓工妻:“ 晋平 作弓,三年乃成。公怒弓工,将加以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