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典故   
流水曲
  
弄琴牙
 
流水琴
 
山水调
 
钟期耳
  
子期知音
 
罢琴
 
朱弦断
 
弦断
 
弦琴肯重闻
 
钟殁师废琴
 
山水在琴
 
弦绝
 
钟期辨

相关人物
伯牙
 
钟子期


《吕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览·本味》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列子集释》卷五〈汤问篇〉~78~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简释

高山流水:指对音乐精通或知心好友。唐牟融《写意二首》之一:“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例句

预弹山水调,终拟从钟期。 上官婉儿 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潘岳闲居赋,钟期流水琴。 储光羲 同张侍御鼎和京兆萧兵曹华岁晚南园

迢遰亲灵榇,顾予悲绝弦。 储光羲 同王十三维哭殷遥

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期听。 元孚 送李四校书

樽酒空如在,弦琴肯重闻。 刘长卿 哭魏兼遂

不知钟期百年馀,还忆朝朝几千里。 司马逸客 雅琴篇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吴筠 听尹炼师弹琴

送君竟此曲,从兹长绝弦。 乔知之 拟古赠陈子昂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不喧。 孟浩然 示孟郊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孟浩然 示孟郊

不遇钟期听,谁知鸾凤声。 孟浩然 赠道士参寥

始知知音稀,千载一绝弦。 孟郊 哭秘书包大监

琴弦绿水绝,诗句青山存。 孟郊 悼吴兴汤衡评事

良马足因无主踠,旧交心为绝弦哀。 崔珏 哭李商隐

即今流水曲,何处俗人知。 崔融 哭蒋詹事俨

何必钟期耳,高闲自可亲。 常建 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莫言山水间,幽意在鸣琴。 张说 别灉湖

自惜同声处,从今遂绝弦。 张说 右丞相苏公挽歌二首

伯牙鸣玉琴,幽音随指发。不是钟期听,俗耳安能别。 李咸用 览友生古风

三尺焦桐七条线,子期师旷两沉沉。 李山甫 赠弹琴李处士

子期如可听,山水响馀哀。 李峤

愧非流水韵,叨入伯牙弦。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李白 月夜听卢子顺弹琴

我有幽兰曲,因君遂绝弦。 李群玉 伤友

绝弦罢流水,闻笛同山阳。 权德舆 从事淮南府过亡友杨校书旧厅感念愀然

感游值商日,绝弦留此词。 沈佺期 伤王学士

罢琴明月夜,留剑白云天。 沈佺期 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

闻说萧郎逐逝川,伯牙因此绝清弦。 温庭筠 哭王元裕

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牟融 写意二首之一

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白居易 哭崔韦侍晦叔

却怪钟期耳,唯听水与山。 白居易 郡中夜听李山人弹三乐

犹倚披沙鉴,长歌向子期。 皎然 酬薛员外谊见戏一首

庄周高论伯牙琴,閒夜思量泪满襟。 罗隐 重过随州故兵部李侍郎恩知因抒长句

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 薛涛 寄张元夫

伯牙琴绝岂求知,往往情牵自有诗。 薛能 春日书怀

周醪忽同醉,牙弦乃共挥。 许敬宗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归

新诗一千首,古锦初下机。除月与鬼神,别未有人知。子期去不返,浩浩良不悲。 贯休 偶作二首

几拟以黄金,铸作钟子期。 贯休 古意九首

深情托瑶瑟,弦断不成章。 贾至 长门怨

坐来山水操,玄断吊遗埃。 郑浣 和李德裕房公旧竹亭闻琴

钟期不可遇,谁辨曲中心。 释彪 宝琴

伯牙道丧来,弦绝无人续。 钱起 美杨侍御清文见示

子期子野俱不见,乌啼鬼哭空伤悲。 韦庄 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独此琴台夜,流水为谁弹。 骆宾王 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

成风郢匠斲,流水伯牙弦。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

独嗟流水引,长掩伯牙弦。 骆宾王 乐大夫挽词五首之五

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 骆宾王 咏怀

典故
白鸥盟
 
忘机鸥
 
不惊鸥
 
海上鸥
  
白鸥波
 
盟鸥鹭
 
驯鸥
 
白鸥亲
 
狎鸟
 
狎鸥鸟
 
鹭鸥盟
 
波上鸥
 
随白鸥
 
沙边鸥鹭
  
旧鸥
 
鸥相狎
 
逐轻鸥
 
鸥浩荡
 
海翁机
 
鸥鸟伴
 
同盟鸥鹭
 
盟在白鸥
   
白鸥猜
  
鸥鸟情
 
海边鸥鸟
 
海鸟忘机
 
忘情鱼鸟
 
鱼鸟忘情
 
海上狎鸥
 
海鸟作朋俦
 
海上逢鸥
 
机忘鸟不猜
 
鸥惊耻海滨
 
鸥鸟相猜
 
鸥鸟相亲
 
无机鸥不惊
 
相忘鸥鸟
 
海鸥高翔
 
海鸥相疑
 
黄鲁直笛弄
 
机息海滨
 
惊鸥
 
旧鸥能记
  
鸥可亲
   
鸥鸟莫猜
 
沙鸥盟寒
 
问讯白殴

相关人物
列子


《列子集释》卷二〈黄帝篇〉~67~
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故曰,至言去言,至为无为。齐智之所知,则浅矣。晋·张湛注:「心和而形顺者,物所不恶。住当作数。」
《宋诗钞·山谷诗钞》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例句

自顾疏野性,难忘鸥鸟情。 丘为 渡汉江

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 刘长卿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渔竿吾道在,鸥鸟世情赊。 刘长卿 奉送从兄罢官之淮南

只被浮名系,宁无愧海鸥。 刘长卿 松江独宿

渔父自夷犹,白鸥不羁束。 刘长卿 江中晚钓寄荆南一二相识(一作西江雨后忆荆南诸公)

谁见白鸥鸟,无心洲渚间。 刘长卿 福公塔(龙门八咏)

牢落机心尽,惟怜鸥鸟亲。 刘长卿 负谪后登干越亭作

海鸥知吏傲,砂鹤见人衰。 刘长卿 酬张夏别后道中见寄

跃马非吾事,狎鸥宜我心。 孟浩然 秦中苦雨思归赠袁左丞贺侍郎

不知鲈鱼味,但识鸥鸟情。 孟浩然 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 孟浩然 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孟浩然 还山贻湛法师

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驯鸥。 岑参 送颜平原(并序)

只恐东归后,难将鸥鸟亲。 崔涂 送友人归江南

功名如不立,岂易狎汀鸥。 张乔 岳阳即事

时人见黄绶,应笑狎鸥还。 曹松 江西题东湖

心闲鸥鸟时相近,事简鱼竿私自亲。 李嘉祐 晚登江楼有怀

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李峤 同赋山居七夕

摇裔双白鸥,鸣飞沧江流。宜与海人狎,岂伊云鹤俦。 李白 古风之四十二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李白 江上吟

愿狎东海鸥,共营西山药。 李白 金门答苏秀才

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 李白 鸣皋歌送岑征君(时梁园三尺雪。在清泠池作。)

旧绶有香笼驿马,皇华无暇狎沙鸥。 李频 送罗著作两浙按狱

终年狎鸥鸟,来去且无机。 杜牧 渔父

赖有杯中物,还同海上鸥。 杜甫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使君二首之一

闻道偏为五禽戏,出门鸥鸟更相亲。 柳宗元 从崔中丞过卢少府郊居

霏微傍青霭,容与随白鸥。 楼颖 伊水门

白鸥惊不起,绿芡行堪采。 白居易 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吟诗小饮

海边曾狎鸟,濠上正观鱼。 皇甫冉 和郑少尹祭中岳寺北访萧居士越上方

邑有弦歌宰,翔鸾狎野鸥。 卢象 早秋宴张郎中海亭即事

久卧云间已息机,青袍忽著狎鸥飞。 秦系 即事奉呈郎中韦使君

客在烟霞里,闲闲逐狎鸥。 秦系 山中崔大夫有书相问

忘怀不使海鸥疑,水映桃花酒满卮。 羊士谔 野望二者之二

举翮笼中鸟,知心海上鸥。 贾岛 岐下送友人归襄阳

我逐江潭雁,君随海上鸥。 赵冬曦 奉答燕公

枕上见渔父,坐中常狎鸥。 郎士元 题刘相公三湘图

指期乘禁马,无暇狎沙鸥。 郑谷 驻跸华下同年司封员外从翁许共游西溪久违前契戏成寄赠

寄谢鸳鹭群,狎鸥拙所慕。 钱起 谷口新居寄同省朋故

无阶异渐鸿,有志惭驯鸥。 长孙佐辅 闻韦驸马使君迁拜台州

不及能鸣雁,徒思海上鸥。 陈子昂 宿襄河驿浦

不然拂衣去,归从海上鸥。 陈子昂 答洛阳主人

却去金銮为近侍,便辞鸥鸟不归来。 韦庄 含香

白衣虽不至,鸥鸟自相寻。 韦庄 婺州水馆重阳日作

息虑狎群鸥,行藏合自由。 韩偓 息虑

我心寄青霞,世事惭白鸥。 高适 同薛司直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作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 高适 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典故 
斑衣舞
  
莱子衣
 
舞斑衣
 
舞莱衣
 
舞衣斑
  
老莱戏
 
老莱心
 
斑斓戏
  
斑衣儿啼
 
彩衣斑
 
侍彩
 
五采衣
 
莱衣戏舞
 
稚子斑
  
斑衣侍
 
莱子彩
  
弄乌莱子
 
五彩服
 
戏莱
 
戏衣莱
 
衣同莱子
 
彩眼
   
服彩老莱
   
莱子戏庭
  
老莱戏彩
 
相关人物
老莱子


《艺文类聚》卷二十〈人部四·孝〉~369~
《列女传》曰: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于亲侧。
《太平御览》卷四百一十三〈人事部五十四·孝中〉~2036~2~
师觉授《孝子传》曰:「老莱子者,楚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存,至孝蒸蒸,常著班兰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胅,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孔子曰:『父母老常言不称老,为其伤老也,若老莱子可谓不失孺子之心矣。』」

例句

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 刘方平 寄严八判官

王祥因就宦,莱子不违亲。 司空曙 送鄂州张别驾褒阳觐省

唯修曾子行,不著老莱衣。 姚合 送王龟处士

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 孟浩然 夕次蔡阳馆

献策金门去,承欢彩服违。 孟浩然 送洗然弟进士举

水乘舟楫去,亲望老莱归。 孟浩然 送王五昆季省觐

服彩老莱并,侍车江革同。 孟郊 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

列位登青琐,还乡复采衣。 孙逖 送李给事归徐州觐省

手把黄香扇,身披莱子衣。 岑参 奉送李宾客荆南迎亲

二人事慈母,不弱古老莱。 岑参 梁州对雨怀曲二秀才便呈曲大判官时疾赠余新诗

来倾阮氏酒,去着老莱衣。 岑参 送崔全被放归都觐省

新登郤诜第,更著老莱衣。 岑参 送蒲秀才擢第归蜀

名登郤诜第,身着老莱衣。 岑参 送薛彦伟擢第东归

怜君到此处,却背老莱风。 曹松 边上送友人归宁

几府争驰毛义檄,一乡看侍老莱衣。 曹邺 送曾德迈归宁宜春

锦字相催鸟急飞,郎君暂脱老莱衣。 李嘉祐 送郑正则汉阳迎归

老莱斑衣,黄香扇枕。 李瀚 蒙求

先同稚子舞,更著老莱衣。 李白 赠历阳褚司马(时此公为稚子舞。故作是诗。)

花惭潘岳貌,年称老莱衣。 李端 奉赠苗员外

定看堂高后,斑衣灭泪痕 李频 苏州寒食日送人归觐

彩服鲜华觐渚宫,鲈鱼新熟别江东。 杜牧 送刘秀才归江陵

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春。 杜甫 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

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杜甫 宗武生日

朝夕高堂念,应宜彩服新。 杜甫 送孟十二仓曹赴东京选

舟也衣彩衣,告我欲远适。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

带月轻帆疾,迎霜彩服新。 权德舆 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知向东阳去,晨装见彩衣。 权德舆 送卢评事婺州省觐

彩衣行不废,儒服代相传。 权德舆 送韩孝廉侍从赴举

君之去兮不可留,五采裳兮木兰舟。 权德舆 杂言同用离骚体送张评事襄阳觐省

莫将和氏泪,滴著老莱衣。 殷遥 送友人下第归省(一作刘得仁诗)

先垄每怀风木夜,画堂无复彩衣时。 牟融 翁母些

脱却貂襜褕,新著五彩衣。 独孤及 官渡柳歌送李员外承恩往扬州觐省

迟子扬名后,方期彩服还。 独孤及 送阳翟张主簿之任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王维 送友人南归

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王维 送钱少府还蓝田

春深颜子巷,花映老莱衣。 王贞白 赠刘凝评事

孟孙唯问孝,莱子复辞官。 皇甫冉 刘侍御朝命许停官归侍

凤雏联翼美王孙,彩服戎装拟塞垣。 卢纶 送李尚书郎君昆季侍从归觐滑州

䌽衣人竞看,银诏帝亲书。 卢纶 送浑炼归觐却赴阙庭

衣同莱子曾分笔,扇似袁宏别有天。 罗隐 寄池州郑员外

盛事两般君总得,老莱衣服戴颙家。 罗隐 寄西华黄炼师

应笑当年老莱子,鲜华都自降明君。 罗隐 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

铜虎贵提天子印,银鱼荣傍老莱衣。 罗隐 送霅川郑员外

朝庆老莱服,夕闲安道琴。 蔡希寂 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

唯思莱子来,衣拖五般色。 贯休 寄王涤

斑衣在林巷,始觉无羁束。 钱起 小园招隐

莱子昼归今始好,潘园景色夏偏浓。 钱起 送冷朝阳擢第后归金陵觐省

不嗟荆宝退,能喜彩衣还。 钱起 送安都秀才北还

欲见宁亲孝,儒衣稚子斑。 钱起 送李栖桐道举擢第还乡省侍

向家流水便,怀橘䌽衣香。 钱起 送褚十一澡擢第归吴觐省

才子学诗趋露冕,棠花含笑待斑衣。 钱起 送韦信爱子归觐

承颜看彩服,不觉别丹墀。 钱起 酬刘起居卧病见寄

此去不须求彩服,紫衣全胜老莱衣。 灵澈 送鉴供奉归蜀宁亲

正值江南新酿熟,可容闲却老莱衣。 顾非熊 途次怀归

从此倚门休望断,交亲喜换老莱衣。 齐己 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

典故  
跨长鲸
 
锦袍公
 
骑鲸捉月
  
从李白
 
骑鲸仙人
 
采石仙人
 
锦鲸仙去
 
鲸仙
 
骑鲸公子
 
锦袍归水
 
李白鲸
 
鞭赤鱼
 
采石宫袍
 
绛袍弄月
 
锦袍弄月
 
李生骑鲸
 
埋骨采石
 
骑鲸诗客
 
乘舟捉月
 
宫袍弄月
  
李白骑鱼
  
披锦泛江
 
相关人物
李白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文苑列传下·李白〉~5053~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少有逸才,志气宏放,飘然有超世之心。父为任城尉,因家焉。少与鲁中诸生孔巢父、韩沔、裴政、张叔明、陶沔等隐于徂徕山,酣歌纵酒,时号「竹溪六逸」。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馀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傍若无人。
《侯鲭录》卷六
李白坟,在太平州采石镇民家菜圃中,游人亦多留诗。然州之南有青山,乃有正坟。……世传太白过采石,酒狂捉月。窃意当时槁殡于此。
《二老堂杂志》卷五〈记太平州牛渚矶〉
世传太白因醉溺江,故有捉月台。而梅圣俞诗云:「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不应暴落饥蛟涎,便当骑鲸上青天。」盖信此而为之说也。
典故 
商陵
 
别操
 
伤别鹤
  
商陵怨
  
愁别鹤
 
商陵闻别鹤
 
吟别鹤
 
憎别鹤
 
琴操寄恨
 
雅操入琴

相关人物
南陵牧子


《太平御览》卷五百七十八〈乐部十六·琴中〉~2738~
汉·蔡邕《琴操》:「高陵牧子娶妻无子,父母将改娶,牧子援琴鼓之,痛恩爱乖离,故曰别鹤操。」
《昭明文选》卷十八〈赋壬·音乐下·长笛赋〉~822~
唐·李善注引蔡邕《琴操》曰:「商陵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欲为改娶,牧子援琴鼓之,叹别鹤以舒其慎懑,故曰别鹤操。鹤一举千里,故名千里别鹤也。」又引崔豹《古今注》曰:「别鹤操,商陵牧子所作也。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母将为之改娶。妻闻之,中夜起,闻鹤声,倚户而悲。牧子闻之,怆然歌曰:『将乖比翼隔天端,山川悠远路漫漫。揽衣不寝食。』后人因以为乐章也。」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汉诗》卷十一〈琴曲歌辞·琴操·别鹤操〉~305~
别鹤操者,商陵牧子所作也。牧子娶妻五年,无子,父兄将欲为改娶。妻闻之,中夜惊起,倚户悲啸。牧子闻之,援琴鼓之云云。痛恩爱之永离,因弹别鹤以舒情。故曰别鹤操,后仍为夫妇。

例句

陇水悲风已呜咽,离鹍别鹤更凄清。 司马逸客 雅琴篇

因送别鹤操,赠之双鲤鱼。 常建 送楚十少府

堕翎留片雪,雅操入孤琴。 李群玉 失鹤

商陵追礼教,妇出不能止。 白居易 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

无儿虽命薄,有妻偕老矣。幸免生别离,犹胜商陵民。 白居易 和微之听妻弹别鹤操因为解释其义依韵加四句

典故
笛声吹落尽
 
惊落小梅
 
小弄梅花笛
 
长笛吹花落
 
角声吹落小梅花


《乐府诗集》卷第二十四〈横吹曲辞四·汉横吹曲四·梅花落〉
《梅花落》,本笛中曲也。按:唐大角曲亦有《大单于》、《小单于》、《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今其声犹有存者。

例句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李白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典故
长笛倚楼
 
倚楼横笛
 
笛声人倚楼
 
短笛长歌独倚楼
  
倚楼弄长笛


《全唐诗》卷五百四十九〈长安晚秋【长安秋望】【长安秋夕】〉
云物凄凉拂曙流【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唐摭言》卷七〈知己〉
杜紫微览赵渭南《早秋》诗云:「残星几点雁横寒,长笛一声人倚楼。」吟味不已,因目嘏为「赵倚楼」。
典故
凌波步
  
洛川神
   
赋洛神
 
罗袜凌波
  
凌波罗袜
 
罗袜尘
 
罗袜生尘
 
罗尘
 
洛浦凌波
 
袜生尘
 
甄妃
 
步罗袜
 
凌波人
   
洛赋
 
生尘袜
 
洛浦尘
 
洛浦神仙
 
洛水妃
 
生尘步
 
尘生步
 
尘生洛浦
 
洛媛
 
袜生埃
 
陈王见罗袜
 
思罗袜
 
盈盈微步
 
子建怜罗袜
 
波明洛浦
 
步袜江妃
 
陈思朝洛
 
陈王睹丽
 
陈王见袜
 
凌波路冷
 
罗袜轻尘
 
洛川妃子
 
洛浦鸿
 
洛浦娉婷
 
宓妃洛河
 
宓妃袜
 
弄波素袜
 
轻盈洛浦
 
神妃袜
 
托陈王
 
袜罗尘褪
  
春罗袜
   
洛川遇
   
洛渚尘步
  
宓妃尘袜
  
袜尘

相关人物
宓妃
 
曹植


《昭明文选》卷十九〈赋癸·情·洛神赋〉~896~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容与乎阳林,流眄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之。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襛纤得衷,脩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云髻峨峨,脩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瑰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余情悦其淑美兮,心振荡而不怡。无良媒以接欢兮,托微波而通辞。愿诚素之先达兮,解玉佩以要之。嗟佳人之信脩,羌习礼而明诗。抗琼珶以和予兮,指潜渊而为期。执眷眷之款实兮,惧斯灵之我欺。感交甫之弃言兮,怅犹豫而狐疑。收和颜而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

简释

洛川神:咏神仙或美女。唐孟浩然《和张二自稷县还途中遇雪》:“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例句

未减行雨荆台下,自比凌波洛浦游。 上官仪 题画障

还似洛妃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冷朝阳 送红线

陈王当日风流减,只向波间见袜罗。 夏侯审 咏被中绣鞋

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孟浩然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倘使曹王见,应嫌洛浦神。 孟浩然 宴崔明府宅夜观妓

羊公留宴岘山亭,洛浦高歌五夜情。 崔元范 李尚书命妓歌饯有作奉酬

色丽班姬箧,光润洛川神。 庾抱 卧痾喜霁开扉望月简宫内知友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 牡丹

知有宓妃无限意,春松秋菊可同时。 李商隐 代魏宫私赠

敢言西子短,谁觉宓妃长。 李商隐 判春

洛水妃虚妒,姑山客漫夸。 李商隐 喜雪

尝闻宓妃袜,渡水欲生尘。 李商隐

元礼期仙客,陈王睹丽人。 李峤

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 李德裕 鸳鸯篇

扬州歌酒不可追,洛神映箔湘妃语。 李涉 醉赠崔膺

洛浦有宓妃,飘飖雪争飞。 李白 感兴六首

凝云蔽洛浦,梦寐劳光彩。 李群玉 感兴四首

谁家洛浦神,十四五来人。 杜牧 书情

临津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杨巨源 名姝咏

巫山云雨洛川神,珠襻香腰稳称身。 权德舆 杂兴五首

若逞仙姿游洛浦,定知神女谢风流。 武元衡 赠佳人

洛川昔云遇,高唐今尚违。 武平一 妾薄命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温庭筠 莲花

犹残仙媛湔裙水,几见星妃度袜尘。 王初 银河

劝尝光禄酒,许看洛川神。 白居易 题周皓大夫新亭子二十二韵

巫山洛浦本无情,总为佳人便得名。今日雕阴有神艳,后来公子莫相轻。 罗虬 比红儿诗

若教瞥见红儿貌,不肯留情付洛神。 罗虬 比红儿诗

应知子建怜罗袜,顾步裴回拾翠钗。 范元凯 章仇公席上咏真珠姬

回雪凌波游洛浦,遇陈王。 长孙无忌 新曲二首

连手窥潘掾,分头看洛神。 陈嘉言 上元夜效小庾体

今日尚追巫峡梦,少年应遇洛川神。 韦庄 奉和左司郎中春物暗度感而成章

峨峨秦氏髻,皎皎洛川神。风月应相笑,年年病醉身。 韦庄 晚春

昨日屯军还夜遁,满车空载洛神归。 韦庄 睹军回戈

经过洛水几多人,唯有陈王见罗袜。 韩偓 密意

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 骆宾王 咏美人在天津桥

洛浦精灵慑,邙山鬼魅愁。 齐己 谢高辇先辈寄新唱和集

典故 
凤凰楼
  
凤箫声
 
仙人楼
 
萧台
  
吹箫侣
 
弄玉箫
      
箫凤
  
学凤鸣
 
吹箫伴
 
弄玉吹箫
    
逐凤凰
 
吹箫女
 
骑丹凤
 
仙人凤
 
嬴女吹箫
 
骑凤凰
 
秦鸾
 
秦女箫
 
秦楼客
 
台上吹箫
 
吹凤箫
 
吹箫伴侣
  
乘龙人
  
吹箫仙子
 
凤不回
 
鸣凤楼
 
箫史凤
 
弄碧箫
  
秦玉
 
萧史伴
 
箫声去
 
帝子乘鸾
  
秦台箫
 
萧史凤
 
肠断秦台
  
控双鸾
 
跨凤吹箫
 
骑鸾女
  
秦女鸾
 
箫声飞去
 
嬴女乘鸾
 
彩箫凤侣
 
层台凤舞
 
乘凤仙人
 
乘龙骑凤
 
乘鸾姿
 
凤凰声断
 
教箫楼
 
楼上吹箫人
 
鸾凤匹
  
秦楼凤吹
 
秦楼萧史伴
 
秦楼夜约
 
秦箫声
 
仙鸾彩凤
 
萧郎赤凤
 
箫女
 
箫奏秦台
     
骖鸾仙子
 
乘龙骑女
  
凤不返
 
凤吹台
 
凤翻萧曲
 
凤翻箫曲
 
凤楼吹箫
  
凤去遗箫
     
弄玉萧史
  
秦楼吹箫
 
秦台
 
秦台凤去
 
随凤史
 
台空凤不来
    
萧氏夫妇
 
萧玉和鸣
 
学凤
 
嬴女弄箫
 
嬴台共吹

相关人物
弄玉
 
秦穆公
 
萧史


《列仙传》卷上《萧史》
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数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偕随凤凰飞去。故秦人留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昭明文选》卷二十八晋·鲍明远(照)《升天行》
「凤台无还驾,箫管有遗声。」唐·李善注引《列仙传》曰:「箫史者,秦缪公时人也,善吹箫。缪公有女号弄玉,好之,公遂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十年,吹似凤声,凤皇来止其屋,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皇飞去。故秦氏作凤女词,有箫声。」
《太平广记》卷四〈神仙四·萧史〉~25~
萧史不知得道年代,貌如二十许人,善吹箫作鸾凤之响,而琼姿炜烁,风神超迈,真天人也。混迹于世,时莫能知之。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弄玉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饮不食,不下数年,一旦,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秦为作凤女祠,时闻箫声。
《箫史曲》
弄玉秦家女。箫史仙处童。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密笑开还歛。浮声咽更通。相期红粉色。飞向紫烟中。(据《乐府诗集》卷五十一引)

简释

乘鸾:喻求得佳偶,或谓女子升仙。唐李群玉《玉真观》:“高情帝王慕乘驾,绀发初簪玉叶冠。”唐赵嘏《代人赠别》:“会须携手乘鸾去,萧史楼台在王京。”

凤箫:泛指箫,或喻箫声优美。宋苏轼《与述古自有美堂乘月夜归》:“鱼钥未收清夜永,凤箫犹在翠微间。”

弄玉:喻指美女或仙女。宋苏轼《留题延生观后山上小堂》:“不惭弄玉骑丹凤,应逐顿娥驾老蜡。”

丹凤城:京城的别称。相传秦穆公女弄玉善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为丹凤城。其后乃泛指京城曰丹凤城。


例句

萧郎不顾凤楼人,云涩回车泪脸新。 上元夫人 留别

弄玉有夫皆得道,刘纲兼室尽登仙。 上元夫人 再赠

中有学仙侣,吹箫弄山月。 丘丹 和韦使君秋夜见寄

若非载笔登麟阁,定是吹箫伴凤台。 于季子 早春洛阳答杜审言

行云无处所,萧史在楼中。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

舆辇乘人日,登临上凤京。 刘宪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制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刘长卿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遗殿空长闭,乘鸾自不回。 司空曙 唐昌公主院看花

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 司空曙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镜掩鸾空在,霞消凤不回。 司空曙 题玉真观公主山池院

无复秦楼上,吹箫下凤皇。 吴兢 永泰公主挽歌二首

旁沾画眉府,斜入教箫楼。 吴融 御沟十六韵

粉貌早闻残洛市,箫声犹自傍秦宫。 吴融 无题

若遇仙丹偕羽化,便随萧史亦何伤。 周繇 和段成式

吹罢玉箫春似海,一双彩凤忽飞来。 唐彦谦 无题十首之三

人间有此郡,况在凤城边。 姚合 送裴中丞赴华州

心在林泉身在城,凤凰楼下得閒名。 姚合 题崔驸马宅

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声绝凤归天。 姚合 题梁国公主池亭

箫奏秦台里,书开鲁壁中。 宋之问 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

马向铺钱埒,箫闻弄玉台。 宗楚客 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秦女去已久,仙台在中峰。 岑参 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

不逢秦女在,何处听吹箫。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

昔来唯有秦王女,独自吹箫乘白云。 岑参 感遇

凤皇城头日欲斜,门前高树鸣春鸦。 岑参 感遇

爵位题龙旐,威仪出凤城。 张说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花源药屿凤城西,翠幕纱窗莺乱啼。 张谔 延平门高斋亭子应歧王教

学凤年犹小,乘龙日尚赊。 张谓 玉清公主挽歌

凤凰楼上伴吹箫,鹦鹉杯中醉留客。 戎昱 赠别张驸马

回首吹箫天上伴,上阳花落共谁言。 戴叔伦 汉宫人入道

昔岁曾为萧史伴,今朝应作宋家邻。 方干 赠美人四首之四

不似秦楼上,吹箫空学仙。 李世民 三层阁上置音声

牵牛南渡象昭回,学凤楼成帝女来。 李乂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贵游鳣序集,仙女凤楼期。 李乂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制跸乘骊阜,回舆指凤京。 李乂 幸白鹿观应制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李商隐 无题二首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李商隐 碧城三首之二

会与秦楼凤,俱听汉苑莺。 李商隐 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

凤城景色已含韶,人日风光倍觉饶。 李峤 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

独下仙人凤,群惊御史乌。 李峤

龙舟下瞰鲛人室,羽节高临凤女台。 李峤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

鸾辂已辞乌鹊渚,箫声犹绕凤皇台。 李峤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传书青鸟迎箫凤,巫岭荆台数通梦。 李峤 拟古东飞伯劳西飞燕

笛怨绿珠去,箫随弄玉来。 李峤

屡向秦楼侧,频过洛水阳。 李峤

朝游茂陵道,夜宿凤凰城。 李嶷 少年行三首

舞曲依鸾殿,箫声下凤楼。 李怀远 凝碧池侍宴看竞渡应制

以欢秦娥意,复得王母心。 李白 寓言三首

始酌文君酒,新吹弄玉箫。 李百药 少年行

日暮吹箫杨柳陌,路人遥指凤凰楼。 李端 赠郭驸马

嬴女去秦宫,琼笙飞碧空。 李群玉 升仙操

丽质仙姿烟逐风,凤皇声断吹台空。 李群玉 和吴中丞悼笙妓

飘如出尘笼,想望吹箫客。 李群玉 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

一自箫声飞去后,洞宫深掩碧瑶坛。 李群玉 玉真观

高情帝女慕乘鸾,绀发初簪玉叶冠。 李群玉 玉真观

嬴女停吹降浦箫,嫦娥净掩空波瑟。 李群玉 王内人琵琶引

昔时秦王女,羽化年代久,日暮松风来,箫声生左右。 李华 仙游寺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李贺 天上谣

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皇飞。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重上凤楼追故事,几多愁思向青春。 李频 太和公主还宫

艳质已随云雨散,凤楼空锁月明天。 杜牧 伤友人悼吹箫妓

卧归渔浦月连海,行望凤城花隔云。 杜牧 出关

斧钺旧威龙塞北,池台新赐凤城西。 杜牧 贵游

翠屏山对凤城开,碧落摇光霁后来。 杜牧 长安晴望

蛟龙缠倚剑,鸾凤夹吹箫。 杜甫 哭王彭州抡

萧史幽栖地,林间蹋凤毛。 杜甫 崔驸马山亭宴集

由来貔虎士,不满凤皇城。 杜甫 复愁十二首

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 杜甫 玉台观

遂有冯夷来击鼓,始知嬴女善吹箫。 杜甫 玉台观

自是秦楼压郑谷,时闻杂佩声珊珊。 杜甫 郑驸马宅宴洞中

重对秦箫发,俱过阮宅来。 杜甫 郑驸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掩涕辞丹凤,衔悲向白龙。 东方虬 昭君怨三首

黄鸟远啼鳷鹊观,春风流出凤皇城。 杨凌 春霁花萼楼南闻宫莺

瑶华琼蕊种何年,萧史秦嬴向紫烟。 杨凝 唐昌观玉蕊花

瑞光麟阁上,喜气凤城端。 杨巨源 和吕舍人喜张员外自北番回至境上先寄二十韵

南山同圣寿,长对凤皇城。 杨巨源 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

凤城初日照红楼,禁寺公卿识惠休。 杨巨源 送定法师归蜀法师即红楼院供奉广宣上人兄弟

瑶草秋残仙圃在,彩云天远凤楼空。 杨巨源 酬于驸马二首

凤城春报曲江头,上客年年是胜游。 杨巨源 长安春游

嬴女乘鸾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边。 权德舆 八月十五日夜瑶台寺对月绝句

楼上吹箫罢,闺中刺绣阑。 权德舆 玉台体十二首之五

凤楼人已去,鸾镜月空悬。 权德舆 赠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

秦楼晓月残,卤簿列材官。 权德舆 赠魏国宪穆公主挽歌词二首

婉彼嬴氏女,吹箫偶萧史。 权德舆 杂诗五首之一

曲沼天波接,层台凤舞馀。 武元衡 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

秦楼今寂寞,真界竟何如。 武元衡 题故蔡国公主九华观上池院

紫汉秦楼敞,黄山鲁馆开。 武平一 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

云披丹凤阙,日下黑龙川。 武平一 奉和登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若为萧史通家客,情愿扛壶入醉乡。 段成式 牛尊师宅看杜丹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清晨朝凤京,静夜思鸿宝。 沈佺期 同工部李侍郎适访司马子微

濯龙门外主家亲,鸣凤楼中天上人。 沈佺期 夜宴安乐公主宅

歌吹衔恩归路晚,栖乌半下凤城来。 沈佺期 奉和立春游苑迎春

春仗过鲸沼,云旗出凤城。 沈佺期 昆明池侍宴应制

那堪将凤女,还以嫁乌孙。 沈佺期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到君仙洞不相见,谓已吹箫乘早霞。 独孤及 和虞部韦郎中寻杨驸马不遇

金屋琼台萧史家,暮春三月渭州花。 独孤及 和虞部韦郎中寻杨驸马不遇

山朝豫章馆,树转凤凰城。 王维 恭懿太子挽歌五首

闻诗鸾渚客,献赋凤楼人。 王维 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

帝子吹箫双得仙,五云飘飖飞上天。 白居易 雨朱阁

凤城春欲晚,郎吏忆同游。 卢纶 元日朝回中夜书情寄南宫二故人

岂独座中堪仰望,孤高应到凤凰城。 秦韬玉 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

閒寻香陌凤城东,时暂开襟向远风。 章碣 城东即事

依稀有似红儿貌,方得吹箫引上天。 罗虬 比红儿诗之五十二

缑岭独能徵妙曲,嬴台相共吹清音。 罗邺 题笙

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一

凤去空遗箫管音,星翻寥落银河水。 萧祜 游石堂观

行望凤京旋凯捷,重来麟阁画丹青。 贺朝 从军行

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赵嘏 经王先生故居

弄玉已归萧史去,碧楼红树倚斜阳。 赵嘏 经王先生故居

林间花杂平阳舞,谷里莺和弄玉箫。 赵彦昭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公门袭汉环,主第称秦玉。 郑愔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不及随萧史,高飞向紫烟。 郑愔 春怨

笳声出虏塞,箫曲背秦楼。 郑愔 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

丹凤城头噪晚鸦,行人马首夕阳斜。 钱起 送崔十三东游

彩凤翻箫曲,祥鳣入馆名。 钱起 过杨驸马亭子

还追大隐迹,寄此凤城阴。 钱起 题秘书王迪城北池亭

结交嬴台女,吟弄升天行。 陈子昂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

粉面仙郎选圣朝,偶逢秦女学吹箫。 陆畅 解内人嘲

共寻萧史江亭去,一望终南紫阁峰。 陆畅 游城东王驸马亭

莫道人生难际会,秦楼鸾凤有神仙。 韩偓 偶见背面是夕兼梦

凤飞终不返,剑化会相从。 韩愈 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

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 韩愈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二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韩愈 谁氏子

兰若初开凤城里,不出嚣尘见远公。 韩翃 题玉山观禅师兰若

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 顾况 义川公主挽词

台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骆宾王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 骆宾王 帝京篇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皇台。 骆宾王 帝京篇

五月清凉萧史家,瑶池分水种菱花。 鲍溶 夏日怀杜悰驸马

吹箫不是神仙曲,争引秦娥下凤台。 黄滔 催妆

典故  
天上佳期
 
织女牵牛
  
乌鹊填
 
牛女夕
  
会双星
 
织女桥
 
痴牛騃女
 
喜鹊桥
 
牵牛会
 
银汉渡
 
鹊桥人
 
银河灵鹊
 
借鹊
 
鸟鹊桥
  
鹊桥牛女
  
丹鹊桥
 
帝子桥
 
飞桥驾鹊
 
飞向银河
 
耕慵织懒
 
河汉星桥
 
河鹊填桥
 
怜飞鹊
   
七夕女
 
泣分河
 
桥横鹊
 
鹊误仙盟
  
天上弄机人
 
星解聚
 
星渚桥空
 
银河响幽咽
 
织女皇姑
 
织星桥
 
酬鸟鹊
 
绛河度牵牛
  
牛女鹊桥
  
桥成鸟鹊
   
填成鸟鹊
 
填鸟鹊
   
野鹊并影
 
银河鹊桥

相关人物
武丁
 
牛郎
 
织女


《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30~
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牵牛为牺牲。其北河鼓。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织女,天孙也。案:荆州占云『织女,一名天女,天子女也。』」
《太平御览》卷六〈天部六·星中〉~59~
河鼓三星,在牵牛北,主军鼓。盖天子三将军也,中央大将军也,其南左星,左将军也,其北右星右将军也,所以备关梁而拒难也,昔传牵牛织女七月七日相见者,则此是也,故《尔雅》云:河鼓谓之牵牛。
《岁时广记》二卷第二〈十六七夕〉~835~
梁·吴均《齐谐记》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暂停,与尔别矣,后三千年当复还。』弟问曰:『织女何事渡河?兄何当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一去后三千年当还。』明旦,果失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又宗懔《荆楚岁时记》云:「七月七日,世谓织女牵牛聚会之日,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后汉文》卷三十六〈应劭·风俗通义〉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三〈诗·七夕诗〉
玉匣卷悬衣,针楼开夜扉。姮娥随月落,织女逐星移。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昭明文选》卷十九、三国魏·曹子建(植)《洛神赋》
叹匏瓜之无匹兮,咏牵牛之独处。唐·李善注引三国魏·曹植《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会。」
《毛诗正义》卷十三之一〈小雅·谷风之什·大东〉~437~
有饛簋飧,有救棘匕。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眷言顾之,?焉出涕。小东大东,杼柚其空。纠纠葛屦,可以履霜。佻佻公子,行彼周行。既往既来,使我心疚。有洌氿泉,无浸穫薪。契契寤叹,哀我惮人。薪是穫薪,尚可载也。哀我惮人,亦可息也。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西人之子,粲粲衣服。舟人之子,熊罴是裘。私人之子,百僚是试。或以其酒,不以其浆。鞙鞙佩璲,不以其长。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救天毕,载施之行。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维南有箕,载翕其舌。维北有斗,西柄之揭。

简释

七夕:咏七夕,或喻指夫妇聚会。唐杜甫《牵牛织女》:“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例句

乌鹊桥成上界通,千秋灵会此宵同。 刘威 七夕

鹊桥初就咽银河,今夜仙郎自姓和。 和凝 杨柳枝

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唐彦谦 夜泊东溪有怀

河边织女星,河畔牵牛郎。 孟郊 古意

桥成乌鹊助,盖转凤皇飞。 张光朝 天门街西观荣王聘妃

凤梭停织鹊无音,梦忆仙郎夜夜心。 戴叔伦 织女词

所嗟不及牛女星,一年一度得相见。 施肩吾 古别离二首

心如七夕女,生死难再匹。 曹邺 古相送

乌鹊填应满,黄公去不归。 李峤

喜逐行人至,愁随织女归。 李峤

穿针楼上闭秋烟,织女佳期又隔年。 李群玉 秋登涔阳城二首

西风未起悲龙梭,年年织素攒双蛾。 李贺 有所思

织女桥边乌鹊起,仙人楼上凤皇飞。 李邕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 李郢 七夕

新秋牛女会佳期,红粉筵开玉馔时。 李郢 七夕寄张氏兄弟

相如才调逸,银汉会双星。 杜甫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 羊士谔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词二首之一

主第岩扃架鹊桥,天门阊阖降鸾镳。 赵彦昭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河鹊填桥至,山熊避槛来。 郑愔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之四

桥成鹊已去,机罢女应过。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

须教翡翠闻王母,不奈乌鸢噪鹊桥。 陆畅 解内人嘲

天上琼花不避秋,今宵织女嫁牵牛。 陆畅 云安公主出降杂咏催妆二首

玉树杂金花,天河织女家。 韦渠牟 步虚词十九首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韩偓

霜刀剪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韩愈 芍药歌

飘白霓,挂丹梯,应从织女机边落。 顾况 庐山瀑布歌送李顾

八十老婆拍手笑,妒他织女嫁牵牛。 顾况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此夕河汉上,双星含凄然。 鲍溶 秋夜闻郑山人弹楚妃怨

人言天孙机上亲手迹,有时怨别无所惜。 鲍溶 霓裳羽衣歌

典故
邀明月
 
举杯邀月
 
对影成三
 
对影三人
 
明月影成三
  
持杯邀月
 
起舞三人
 
对影明月
 
对影为三益
 
弄影花前舞
 
起舞弄影
 
无人自酌
 
影徒随我月徘徊
 
月影三人夜舞
 
一轮金鉴与我成三客


《全唐诗》卷一百八十二〈月下独酌四首〉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花下一壶酒】【花前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裴回,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相期碧岩畔】。」
典故 
佳期学取弄潮儿
 
海潮堪凭


《全唐诗》卷二百八十三〈江南词【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后汉书》卷十上〈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42~
太后报曰:「吾反覆念之,思令两善。岂徒欲获谦让之名,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昔窦太后欲封王皇后之兄,丞相条侯言受高祖约,无军功,非刘氏不侯。今马氏无功于国,岂得与阴、郭中兴之后等邪?常观富贵之家,禄位重叠,犹再实之木,其根必伤。且人所以愿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温饱耳。今祭祀则受四方之珍,衣食则蒙御府馀资,斯岂不足,而必当得一县乎?吾计之孰矣,勿有疑也。夫至孝之行,安亲为上。今数遭变异,谷价数倍,忧惶昼夜,不安坐卧,而欲先营外封,违慈母之拳拳乎!吾素刚急,有匈中气,不可不顺也。若阴阳调和,边境清静,然后行子之志。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关政矣。」
典故
造物小儿
  
造物儿
  
小儿造化
 
小儿造物
 
造物儿戏
 
小儿戏弄
 
意轻造物
 
造化小儿剧戏

相关人物
宋之问
 
杜审言


《新唐书》卷二百一〈文艺列传上·杜审言〉~5736~
初,审言病甚,宋之问、武平一等省候何如,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替人」云。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为文章四友,世号「崔、李、苏、杜」。融之亡,审言为服缌云。
典故 
三弄笛
  
将军笛
 
三弄学元戎
 
笛里三弄
 
桓将军不教吹
 
桓伊
 
桓伊一曲
 
野王三弄

相关人物
桓伊


《晋书》卷八十一〈桓宣列传·(族子)桓伊〉~28~
伊性谦素,虽有大功,而始终不替。善音乐,尽一时之妙,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泊舟青溪侧。素不与徽之相识。伊于岸上过,船中客称伊小字曰:「此桓野王也。」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

简释

三弄笛:咏吹笛。清王士稹《秋柳四首》之一:“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谁论。”


例句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王士稹 秋柳四首之一

唯有桓伊江上笛,卧吹三弄送残阳。 李郢 赠羽林将军

寄与玉人天上去,桓将军见不教吹。 杜牧 寄笛与宇文舍人

孤高堪弄桓伊笛,缥缈宜闻子晋笙。 杜牧 寄题甘露寺北轩

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杜牧 润州二首

一曲将军何处笛,连云芳草日初斜。 杜牧 街西长句

《漢語大詞典》:伯牙弦
同“ 伯牙琴 ”。 唐 骆宾王 《夏日游德州赠高四》诗:“缔交君赠縞,投分我忘筌。成风 郢 匠斲,流水 伯牙 絃。” 清 赵翼 《汪文端师殁已数月以诗哭之凡一千字》:“书成 杨子 瓿,调絶 伯牙 絃。” 清 姚鼐 《哭鱼门》诗:“送别议联 元亮 井,论文曾许 伯牙 絃。”
《漢語大詞典》:伯牙琴
(1).相传 伯牙 操琴,琴声高妙,唯 钟子期 知音。 子期 死,知音难觅, 伯牙 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后因以“伯牙琴”用为痛悼知音惜其难遇之典。 唐 罗隐 《重过随州忆故兵部李侍郎思知因抒长句》:“ 庄周 高论 伯牙 琴,閒夜思量泪满襟。四海共谁言近事?九原从此负初心。”
(2).喻指能奏出妙曲的琴。 清 魏源 《布水台下同僧观瀑》诗:“惜无 伯牙 琴,来写 成连 旨。”亦省作“ 伯琴 ”。 唐 寒山 《三字诗》之四:“泉声响,抚 伯 琴。有 子期 ,辨此音。”
《漢語大詞典》:牙弦(牙絃)
(1).传说 春秋 时 伯牙 善弹琴, 锺子期 善听,二人遂为至交。见列子·汤问。后因以“牙弦”称精美之琴,寓有相知之意。弦,亦作“ 絃 ”。 唐 许敬宗 《冬日宴于庶子宅各赋一字得归》诗:“ 周 醪忽同醉, 牙 弦乃共挥。” 唐 司空图 《擢英集述》:“ 牙 絃入契, 郢 握称珍。”
(2).借指琴声。喻绝唱,杰作。 唐 裴夷直 《题〈断金集〉后》诗:“ 牙 弦千古絶,珠泪万行新。”
《漢語大詞典》:绝弦(絶絃)
见“ 絶弦 ”。
《國語辭典》:高山流水  拼音:gāo shān liú shuǐ
1.形容乐曲的高妙。语本《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比喻知音的难遇。《董西厢》卷四:「不是秦筝合众听,高山流水少知音。」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高山流水知音许,古木苍烟入画图。」也作「流水高山」。
2.词牌名。宋代吴文英的自度曲。如宋代吴文英的〈高山流水。素弦一一起秋风〉词。
《國語辭典》:海鸥(海鷗)  拼音:hǎi ōu
动物名。一种海鸟。鸟纲鹬形目鸥科。嘴尖朝下弯曲,捕食鱼类,常飞翔于海上,群栖于靠近陆地的岛屿。
《漢語大詞典》:狎鸥(狎鷗)
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沤,同“ 鸥 ”。后以“狎鸥”指隐逸。 南朝 梁 任昉 《别萧咨议》诗:“儻有 关 外驛,聊访狎鸥渚。” 明 李贽 《客吟》之二:“正是狎鸥老,又作塞上翁。”参见“ 鸥鷺忘机 ”。
分類:隐逸
《國語辭典》:鸥鹭忘机(鷗鷺忘機)  拼音:ōu lù wáng jī
隐者恬淡自适,不存机心忘身物外。参见「鸥鸟忘机」条。宋。陆游 乌夜啼。世事从来惯见词:「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
《國語辭典》:白鸥(白鷗)  拼音:bái ōu
动物名。鸟纲鸥科。喙纤细,浓红色。头黑褐色,眼周围有一白圈。全身大部分的羽毛均为白色,故称为「白鸥」。
《漢語大詞典》:盟鸥(盟鷗)
(1).谓与鸥鸟订盟同住水乡。喻退隐。 宋 陆游 《雨夜怀唐安》诗:“小阁帘櫳频梦蝶,平湖烟水已盟鸥。” 宋 戴复古 《子渊送牡丹》诗:“海上盟鸥客,人间失马翁。” 元 吴鍈 逸句:“塞翁休问马,海客自盟鸥。”
(2).指结为伴侣的鸥鸟。 明 徐复祚《投梭记·大会》:“美人何处狎盟鸥,江水汤汤如旧。”
《漢語大詞典》:鸥梦(鷗夢)
指隐逸的志趣。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四:“男儿解读 韩愈 诗,女儿好读 姜夔 词;一家倘许圆鸥梦,昼课男儿夜女儿。” 清 王鹏运 《水调歌头·淮安舟中》词:“试看沧波冷,鸥梦不能惊。”
分類:隐逸志趣
《國語辭典》:鸥盟(鷗盟)  拼音:ōu méng
形容隐居江湖的人,与鸥鸟为伴侣,如有盟约。宋。陈造〈次丁嘉会韵〉二首之二:「百年衮衮须今日,岁晚鸥盟要重寻。」
分類:鸥鸟隐退
《国语辞典》:鸥鸟忘机(鸥鸟忘机)  拼音:ōu niǎo wáng jī
人没有心机,连鸥鸟也能和他亲近。见《列子。黄帝》。后以鸥鸟忘机指隐者恬淡自适,不存机心忘身物外。唐。李商隐〈赠田叟〉诗:「鸥鸟忘机翻浃洽,交亲得路昧平生。」也作「鸥鹭忘机」。
《漢語大詞典》:鸥鹭盟(鷗鷺盟)
犹鸥盟。 元 黄庚 《渔隐为周仲明赋》:“不羡渔虾利,惟寻鸥鷺盟。” 清 黄遵宪 《游丰湖》诗:“下与鸥鷺盟,上告云天知。”
《漢語大詞典》:彩服(綵服)
犹彩衣。指孝养父母。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归田》:“两儿游宦,谁娱彩服於堂前?” 清 周亮工 《延医不得寄舍弟靖公》诗:“乱里弓衣怜幼弟,危途彩服媿双亲。”参见“ 彩衣 ”。
(1).彩色服色。亦借指穿彩服的官员。 唐 杜甫 《和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棣华晴雨好,綵服暮春宜。” 仇兆鳌 注:“棣华比其弟,綵服兼诸公。” 唐 杜甫 《和宋大少府暮春雨后同诸公及舍弟宴书斋》:“綵服,有职者之服。” 明 刘基 《南陵崔氏思梅诗》:“昔来梅花下,綵服辉清尊。”
(2).犹彩衣。谓彩衣以娱亲。 唐 杜甫 《入奏行》:“绣衣春当霄汉立,綵服日向庭闈趋。” 仇兆鳌 注:“ 老莱子 綵服以娱亲。” 宋 司马光 《送苏屯田寀知单州》诗:“綵服当年戏,驪驹此日荣。”参见“ 綵衣娱亲 ”。
《漢語大詞典》:彩衣(綵衣)
(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 楚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著五色斑斕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 宋 王禹偁 《谢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盖陛下义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黄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养。”
(2).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
(2).谓孝养父母。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弥孝,熙熙愉愉,承颜侍膳,虽隆云路之望,终确綵衣之恋。” 宋 沈遘 《五言送徐同年谔出京》:“还家昼锦乐,拜寿綵衣荣。”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瑶斝,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参见“ 綵衣娱亲 ”。
《國語辭典》:䌽衣娱亲(綵衣娛親)  拼音:cǎi yī yú qīn
老萊子性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嬰兒嬉戲的樣子逗父母高興。後用以比喻孝養父母。參見「戲綵娛親」條。
《漢語大詞典》:彩衣(綵衣)
(1).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 楚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著五色斑斕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 宋 王禹偁 《谢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盖陛下义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黄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养。”
(2).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
(1).五彩衣服。 清 王士禛 《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
(2).谓孝养父母。 唐 黄滔 《〈颍川陈先生集〉序》:“早孤,事太夫人弥孝,熙熙愉愉,承颜侍膳,虽隆云路之望,终确綵衣之恋。” 宋 沈遘 《五言送徐同年谔出京》:“还家昼锦乐,拜寿綵衣荣。”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綵衣归来奉翁母,愿言寿比三山久。” 清 冯桂芬 《顾蓉庄年丈七十双寿序》:“君此行也,躬綵衣,捧瑶斝,象服绣葆,蹌躋一庭。”参见“ 綵衣娱亲 ”。
《國語辭典》:䌽衣娱亲(綵衣娛親)  拼音:cǎi yī yú qīn
老萊子性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彩衣,作嬰兒嬉戲的樣子逗父母高興。後用以比喻孝養父母。參見「戲綵娛親」條。
《漢語大詞典》:彩衣娱亲(綵衣娱親)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相传 春秋 时 楚国 老莱子 事亲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斕衣,作婴儿戏。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后遂用“綵衣娱亲”为孝养父母之典。 三国 魏 曹植 《灵芝篇》:“ 伯瑜 年七十,綵衣以娱亲。” 杜甫 《宗武生日》“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 清 仇兆鳌 注:“当精文选以绍家学,何必为綵衣娱亲乎?”
《漢語大詞典》:戏彩(戲彩)
亦作“ 戏綵 ”。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后用为孝养长辈之典。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筠翁生朝》词:“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 元 郭钰 《赠彭将军》诗:“座上衣冠戏綵日,窗前灯火读书秋。”红楼梦第五四回:“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
《漢語大詞典》:戏莱衣(戲萊衣)
原谓 春秋 末 楚国 老莱子 穿五色斑斓之衣,扮小儿之状以娱双亲。后作为孝养父母之典。 宋 张纲 《蓦山溪·甲辰生日》词:“只愿早休官,居 颜 巷,戏 莱 衣,岁岁长欢聚。”亦作“ 戏斑衣 ”。 宋 冯取洽 《贺新郎·送别定轩》词:“梦折营门柳。送君归,暂戏斑衣,又拢征袖。”参见“ 戏彩 ”。
《漢語大詞典》:戏彩(戲彩)
亦作“ 戏綵 ”。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 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后用为孝养长辈之典。 宋 张元干 《青玉案·筠翁生朝》词:“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 元 郭钰 《赠彭将军》诗:“座上衣冠戏綵日,窗前灯火读书秋。”红楼梦第五四回:“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
《國語辭典》:斑衣  拼音:bān yī
有花纹的衣服。宋。刘克庄贺新郎。身畔无丝缕〉词:「老去聊攀莱子例,倒著斑衣戏舞。」
《國語辭典》:斑衣戏彩(斑衣戲彩)  拼音:bān yī xì cǎi
古代二十四孝中老莱子著彩衣娱亲的故事。见《太平御览。卷四一三。人事部。孝中》。后比喻以滑稽逗趣的动作,来娱乐双亲。《红楼梦》第五四回:「那二十四孝上的『斑衣戏彩』,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我这里好容易引的老祖宗笑了一笑。」也作「班衣戏䌽」。
《漢語大詞典》:老莱(老萊)
老莱子 的省称。 晋 葛洪 抱朴子·逸民:“ 老莱 灌园以远之,从其所好,莫与易也。” 唐 孟郊 《春日同韦郎中使君送邹儒立少府扶侍赴云阳》诗:“服綵 老莱 并,侍车 江革 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赚将》:“百里白云亲舍近,不得斑衣效 老莱 。”
分類:老莱子
《漢語大詞典》:老莱服(老萊服)
即老莱衣。 宋 梅尧臣 《送新安张尉乞侍养归淮甸》诗:“却衣 老莱 服,曾无 梅福 书。”参见“ 老莱衣 ”。
《漢語大詞典》:老莱衣(老萊衣)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 宋 梅尧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清 赵翼 《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 老莱 衣,假满还朝四牡騑。”
《漢語大詞典》:老莱衣(老萊衣)
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 唐 杜甫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 宋 梅尧臣 《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 明 何景明 《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 清 赵翼 《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 老莱 衣,假满还朝四牡騑。”
《漢語大詞典》:莱子(萊子)
(1).即 老莱子 。 春秋 时 楚 隐士,世传有 老莱子 戏綵娱亲的故事。 前蜀 贯休 《寄王涤》诗:“唯思 莱子 来,衣拖五般色。”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老去聊攀 莱子 例,倒著斑衣戏舞。” 清 虞名 《指南公·举义》:“悲 温生 絶裾不犹,惭 莱子 承欢弗久。”参见“ 莱衣 ”。
(2).即耒子。古钱币名。 唐 李贺 《感春》诗:“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王琦 汇解引 吴正子 注:“‘莱子’当作‘耒子’。 宋废帝 景和 元年,铸二銖钱,文曰‘景和’。形式转细,无轮郭、不磨凿者,谓之‘耒子’。”
《國語辭典》:莱衣(萊衣)  拼音:lái yī
周代老莱子著五䌽斑襕衣娱亲,世称其衣为「莱衣」。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七。人部上。孝四》:「《孝子传》曰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䌽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后比喻孝养父母。唐。孟浩然 夕次蔡阳馆诗:「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也作「莱彩」。
《國語辭典》:莱彩(萊彩)  拼音:lái cǎi
周代老莱子七十岁著五色斑襕衣娱亲。明。高明《琵琶记。蔡宅祝寿》:「要将莱彩欢亲意,且戴儒冠尽子情。」也作「莱衣」。
《國語辭典》:莱衣(萊衣)  拼音:lái yī
周代老莱子著五䌽斑襕衣娱亲,世称其衣为「莱衣」。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七。人部上。孝四》:「《孝子传》曰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䌽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后比喻孝养父母。唐。孟浩然 夕次蔡阳馆诗:「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也作「莱彩」。
《國語辭典》:莱衣(萊衣)  拼音:lái yī
周代老莱子著五䌽斑襕衣娱亲,世称其衣为「莱衣」。唐。徐坚《初学记。卷一七。人部上。孝四》:「《孝子传》曰老莱子至孝,奉二亲,行年七十,著五䌽褊襕衣,弄雏鸟于亲侧。」后比喻孝养父母。唐。孟浩然 夕次蔡阳馆诗:「明朝拜嘉庆,须著老莱衣。」也作「莱彩」。
《國語辭典》:弄月  拼音:nòng yuè
赏月。唐。李白别山僧〉诗:「何处名僧到水西,乘舟弄月宿泾溪。」唐。刘长卿自鄱阳还道中寄褚徵君〉诗:「爱君清川口,弄月时棹唱。」
分類:赏月
《國語辭典》:锦袍(錦袍)  拼音:jǐn páo
锦缎制的衣袍。唐。王昌龄 春宫曲:「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三国演义》第三回:「卓以金甲锦袍赐布,畅饮而散。」
分類:锦袍
《漢語大詞典》:锦袍仙(錦袍仙)
指 唐 李白 。语本新唐书·文艺传中·李白:“ 白 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驁放不自脩,与 知章 、 李适之 、 汝阳王 璡 、 崔宗之 、 苏晋 、 张旭 、 焦遂 为‘酒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 浮游四方,尝乘月……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宋 姚勉 《水调歌头·寿赵倅》词:“长庚入梦,间生 采石 锦袍仙。”亦省称“ 锦袍 ”。 宋 王奕 《贺新郎》词:“ 采石 书生勋业在,弔锦袍、公子魂何处。” 宋 王奕 《八声甘州》词:“安得锦袍西下,明月堕 江 滨。”
分類:李白锦袍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漢語大詞典》:骑鲸客(騎鯨客)
亦作“ 骑鲸李 ”。 指 李白 。 宋 苏轼 《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 宋 陆游 《八十四吟》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 元 张养浩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之三:“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清 许廷鑅 《采石》诗:“江上无 太白 ,寥落几千年。予亦骑鲸客,来乘 牛渚 舡。”参见“ 骑鲸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漢語大詞典》:骑鲸李(騎鯨李)
见“ 骑鲸客 ”。
《漢語大詞典》:骑鲸客(騎鯨客)
亦作“ 骑鲸李 ”。 指 李白 。 宋 苏轼 《和陶都主簿》:“愿因骑鲸 李 ,追此御风 列 。” 宋 陆游 《八十四吟》之二:“饮敌骑鲸客,行追缩地仙。” 元 张养浩 《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之三:“诗情沧海骑鲸客,世故青楼掷鼠人。” 清 许廷鑅 《采石》诗:“江上无 太白 ,寥落几千年。予亦骑鲸客,来乘 牛渚 舡。”参见“ 骑鲸 ”。
分類:李白
《漢語大詞典》:骑鲸鱼(騎鯨魚)
见“ 骑鲸 ”。
《漢語大詞典》:骑鲸(騎鯨)
(1).亦作“ 骑京鱼 ”。文选·扬雄〈羽猎赋〉:“乘巨鳞,骑京鱼。” 李善 注:“京鱼,大鱼也,字或为鲸。鲸亦大鱼也。”后因以比喻隐遁或游仙。 宋 晁补之 《少年游·次季良韵》词:“它日骑鲸,尚怜迷路,与问众仙真。” 元 耶律楚材 《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之六:“清兴无涯腾八表,骑鲸踏破赤城霞。” 明 张煌言 《沈彤庵阁学艤舟南日山》诗:“袖归当有支机石,岂遂骑鲸向碧空。” 清 姚鼐 《阜城作》诗:“侧闻 太山 谷,往往仙人行。云霄昼下鹿, 东海 远骑鲸。”
(2).亦作“ 骑鲸鱼 ”、“ 骑长鲸 ”。 杜甫 《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兼呈李白》“几岁寄我空中书,南寻 禹穴 见 李白 ” 清 仇兆鳌 注:“南寻句,一作‘若逢 李白 骑鲸鱼’。按:骑鲸鱼,出《羽猎赋》。俗传 太白 醉骑鲸鱼,溺死 潯阳 ,皆缘此句而附会之耳。”后用为咏 李白 之典。 宋 陆游 《长歌行》:“人生不作 安期生 ,醉入 东海 骑长鲸。” 金 李端甫 《太白扇头》诗:“巖冰涧雪 謫仙 才,碧海骑鲸望不回。” 明 李东阳 《李太白》诗:“人间未有飞腾地,老去骑鲸却上天。”
《國語辭典》:别鹤(別鶴)  拼音:bié hè
1.失去配偶的鹤。比喻分离的夫妇。南朝宋。鲍照行路难〉一八首之三:「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唐。杨尚〈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琴前镜里,孤鸾别鹤之哀;竹死城崩,杞妇湘妃之怨。」
2.别鹤操的简称。参见「别鹤操」条。《文选。嵇康。琴赋》:「王昭楚妃,千里别鹤。」晋。陶渊明〈拟古诗〉九首之五:「上弦惊别鹤,小弦操孤鸾。」
分類:离散夫妇
《漢語大詞典》:别鹤弄(别鶴弄)
《别鹤操》。 南朝 梁 何逊 《昭君怨》诗:“昔闻《别鹤弄》,已自軫离情。”
《國語辭典》:别鹤操(別鶴操)  拼音:bié hè cāo
乐曲名。相传商陵牧子娶妻五年而无子,父兄将为他休妻改娶。牧子悲怆,取琴作歌:「将乖比翼兮隔天端,山川悠远兮路漫漫,揽衣不寐兮食忘餐。」后人为之谱曲,称为「别鹤操」。
《漢語大詞典》:倚楼(倚樓)
倚靠在楼窗或楼头栏干上。 唐 杜甫 《江上》诗:“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宋 黄庭坚 《南乡子·重阳日宜州城楼宴集即席作》词:“诸将説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分類:倚靠栏干
《國語辭典》:凌波  拼音:líng bō
1.上下起伏的波澜。晋。郭璞〈江赋〉:「抚凌波而凫跃,吸翠霞而夭娇。」
2.踏浪行进。《楚辞。严忌。哀时命》:「势不能凌波以径度兮,又无羽翼而高翔。」《宋书。卷七四。列传。臧质》:「仆训卒利兵,凌波电进。沈镇军、萧安南接舳连旌,首尾风合。」
3.步履飘逸轻盈。宋。姜夔念奴娇。闹红一舸〉词:「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词:「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國語辭典》:凌波仙子  拼音:líng bō xiān zǐ
石蒜科「中国水仙」、「水仙」的俗称。参见「水仙」条。
《国语辞典》:凌波微步  拼音:líng bō wéi bù
本指洛神步履轻盈。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后形容物体徐缓轻逸的移动。如:「皎洁的月亮如仙女般,在银河里凌波微步。」《佩文斋广群芳谱。卷五二。花谱。水仙》引明。杜大中〈水仙〉诗二首之一:「玉貌盈盈翠带轻,凌波微步不生尘。」
《國語辭典》:凌波袜(凌波襪)  拼音:líng bō wà
形容步伐轻盈飘逸。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掠湿湘裙翡翠纱,抵多少苍苔露冷凌波袜。」
《國語辭典》:宓妃  拼音:fú fēi
相传伏羲氏之女,为洛水之神。《楚辞。屈原。离骚》:「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也作「虙妃」。
《漢語大詞典》:感甄
三国 魏 曹植 求 甄逸 女不遂,废寝与食。 甄 女后归 曹丕 ,被谗死。 黄初 中 植 入朝, 丕 示以 甄后 遗物玉镂金带枕。 植 还,将息 洛水 上,思 甄后 ,遂作《感甄赋》。 丕 子 明帝 讳其事,改为《洛神赋》。见文选·曹植〈洛神赋〉 李善 题注。后用为追思恋人之典。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 班女 思移 赵 , 思王 赋《感甄》。” 吕志伊 《读史感赋》诗:“石磨 公干 犹平视,枕荐 陈思 竟感 甄 。”
分類:曹植不遂
《國語辭典》:拾翠  拼音:shí cuì
1.拣拾翠鸟羽毛以为妆饰。南朝梁。纪少瑜游建兴苑〉诗:「踟蹰怜拾翠,顾步惜遗簪。」
2.妇女春游采拾花草。唐。杜甫 秋兴诗八首之七:「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
《漢語大詞典》:洛妃
传说中的 洛水 女神 宓妃 。 南朝 梁 刘令娴 《答外诗》之二:“夜月方神女,朝霞喻 洛妃 。” 唐 冷朝阳 《送红线》诗:“还似 洛妃 乘雾去,碧天无际水空流。” 清 秋瑾 《红莲》诗:“ 洛妃 乘醉下瑶臺,手把红衣次第裁。”
《漢語大詞典》:洛浦
(1). 洛水 之滨。 汉 张衡 《思玄赋》:“载 太华 之玉女兮,召 洛浦 之 宓妃 。” 宋 周邦彦 《燕归梁·咏晓》词:“曾经 洛浦 见惊鸿,关山隔,梦魂通。” 明 杨珽《龙膏记·邪萌》:“虚飘飘暮雨朝云,笑 宋玉 枉赋 巫山 神女;空渺渺春松秋菊,叹 陈王 浪传 洛浦 仙姝。”
(2).借指 洛神 。 唐 梁锽 《名姝咏》:“临津双 洛浦 ,对月两 嫦娥 。” 元 张可久 《寨儿令·题晴》曲:“珮环声真 洛浦 ,水月面活 观音 。”参见“ 洛神 ”。
分類:洛水洛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漢語大詞典》:洛灵(洛靈)
洛神。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於是 洛 灵感焉,徙倚徬徨。” 南朝 梁 江淹 《秦女赞》:“愿使 洛 灵往,为我道奇芬。”参见“ 洛神 ”。
分類:洛神
《國語辭典》:洛神  拼音:luò shén
神话中洛水的女神。相传是宓妃,伏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中,而被奉为洛水之神。见《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若夫青琴宓妃之徒」句下唐。司马贞。索隐。
《漢語大詞典》:罗袜(羅韈)
见“ 罗袜 ”。
《漢語大詞典》:陈王赋(陳王賦)
指 三国 魏 曹植 的《洛神赋》。 明 高启 《十宫词·魏宫》:“至尊莫信 陈王 赋,那得人间有 洛神 ?”
分類:曹植
《國語辭典》:丹凤城(丹鳳城)  拼音:dān fèng chéng
相传秦穆公的女儿吹箫,引来凤凰飞降城内,后来即以丹凤城指京城。唐。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唐・常衮赠婕妤董氏墓志铭:「丹凤城外,黑龙水边,呜呼此地,永闭神仙。」
分類:京城
《漢語大詞典》:乘鸾(乘鸞)
(1).传说 春秋 时 秦 有 萧史 善吹箫, 穆公 女 弄玉 慕之, 穆公 遂以女妻之。 史 教 玉 学箫作凤鸣声,后凤凰飞止其家, 穆公 为作凤台。一日,夫妇俱乘凤凰升天而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鸾凤统类,后因以“乘鸞”比喻成仙。 北周 庾信 《后魏骠骑将军荆州刺史贺拔夫人元氏墓志铭》:“既异乘鸞,翻然永去;虽非舞鹤,即掩泉门。” 唐 李群玉 《玉真观》诗:“高情帝女慕乘鸞,紺髮初簪玉叶冠。”《西游记》第六二回:“乘鸞登紫府,跨鹤赴 瀛洲 。”
(2).比喻求得佳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还问取雨香云艷,燕语鶯啼,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有多少官媒押定在乌纱后,不到乘鸞也死不休。”
(3).犹言仙逝。死的婉词。 宋 曾巩 《郧口》诗:“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独腾騫。”
《漢語大詞典》:乘鸾女(乘鸞女)
指传说中的 秦穆公 女 弄玉 。相传 弄玉 与其夫 萧史 乘鸾凤飞升而去。后人常用此故事作扇面画题材。 南朝 梁 江淹 《拟班婕妤咏扇》:“紈扇如圆月,出自机中素,画作 秦王 女,乘鸞向烟雾。” 唐 刘禹锡 《团扇歌》:“上有乘鸞女,苍苍网虫徧。” 宋 叶梦得 《贺新郎》词:“宝扇重寻明月影,暗尘侵,上有乘鸞女。” 明 陈子龙 《古意和舒章》诗:“本为清风多,非爱乘鸞女。”亦作“ 乘鸞子 ”。 宋 苏轼 《和张耒高丽松扇》:“犹胜 汉 宫悲 婕妤 ,网虫不见乘鸞子。”参见“ 乘鸞 ”。
《漢語大詞典》:乘鸾(乘鸞)
(1).传说 春秋 时 秦 有 萧史 善吹箫, 穆公 女 弄玉 慕之, 穆公 遂以女妻之。 史 教 玉 学箫作凤鸣声,后凤凰飞止其家, 穆公 为作凤台。一日,夫妇俱乘凤凰升天而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鸾凤统类,后因以“乘鸞”比喻成仙。 北周 庾信 《后魏骠骑将军荆州刺史贺拔夫人元氏墓志铭》:“既异乘鸞,翻然永去;虽非舞鹤,即掩泉门。” 唐 李群玉 《玉真观》诗:“高情帝女慕乘鸞,紺髮初簪玉叶冠。”《西游记》第六二回:“乘鸞登紫府,跨鹤赴 瀛洲 。”
(2).比喻求得佳偶。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还问取雨香云艷,燕语鶯啼,好遂吹簫愿,喜嬴臺乘鸞风便。” 清 李渔 《慎鸾交·却媒》:“有多少官媒押定在乌纱后,不到乘鸞也死不休。”
(3).犹言仙逝。死的婉词。 宋 曾巩 《郧口》诗:“风光满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独腾騫。”
《漢語大詞典》:仙史
记述神仙事迹的史籍。 唐 寒山 《诗》之十一:“高低旧雉堞,大小古坟塋……所嗟皆俗物,仙史更无名。”
《國語辭典》:吹箫(吹簫)  拼音:chuī xiāo
1.吹奏箫乐。《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勃以织薄曲为生,常为人吹箫给丧事。」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2.战国时伍子胥吹箫乞食于吴市的事。见《史记。卷七九。范睢蔡泽列传。范睢》。后世遂称乞食为「吹箫」。
3.相传春秋萧史善吹箫,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比喻缔结婚姻。唐。白居易 得景请预驸马所司纠云景庶子也且违格令欲科家长罪不伏:「选吹箫之匹,虽则未获贞人,预傅粉之郎,岂可滥收庶子?」
《國語辭典》:吴市吹箫(吳市吹簫)  拼音:wú shì chuī xiāo
春秋时伍子胥自楚逃至吴,曾于吴市吹箫乞食,见《史记。卷七九。范睢蔡泽列传》。后用以比喻行乞街头或飘泊流浪,生活困顿。如:「这个星期如果再找不著工作,可真要吴市吹箫了!」
《漢語大詞典》:嬴女
指传说中的 秦穆公 女 弄玉 。 秦 , 嬴 姓,故称 秦 女为 嬴女 。 唐 李白 《凤凰曲》:“ 嬴女 吹玉簫,吟弄天上春。” 唐 杜甫 《玉台观》诗之一:“遂有 冯夷 来击鼓,始知 嬴女 善吹簫。” 宋 苏轼 《元祐三年端午帖子词·皇太后阁》之四:“应将 嬴女 乘鸞扇,更助南风长棘心。”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小星》:“紫鸞声满,须吹 嬴女 之簫。”
《漢語大詞典》:弄玉
人名,相传为 春秋 秦穆公 女,嫁善吹箫之萧 史 ,日就 萧史 学箫作凤鸣, 穆公 为作 凤台 以居之。后夫妻乘凤飞天仙去。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 北周 庾信 《荡子赋》:“ 罗敷 总髮, 弄玉 初笄。” 唐 李白 《凤台曲》:“曲在身不返,空餘 弄玉 名。” 清 钮琇 觚賸·延平女子:“﹝ 延平 女子题壁诗﹞序云……二八结褵,新妇获参军之配,何异 莫愁 南国,得嫁 阿侯 ;庶几 弄玉 秦 楼,相逢 萧史 。”参见“ 萧史 ”。
《國語辭典》:萧史(蕭史)  拼音:xiāo shǐ
传说中春秋时的人物。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
《國語辭典》:玉箫(玉簫)  拼音:yù xiāo
一种乐器,为玉制的箫。《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河里灯火阑珊,笙歌渐歇,耳边忽听得玉箫一声。」
《漢語大詞典》:祥凤(祥鳳)
凤凰,古代传说中的瑞鸟。《淮南子·泰族训》:“黄龙下,祥凤至。” 唐 李吉甫 《贺大赦表》:“神鱼载舞,祥凤载鸣。”
分類:凤凰瑞鸟
《漢語大詞典》:秦女
指 秦穆公 女 弄玉 。 三国 魏 曹植 《仙人篇》:“ 湘娥 抚琴瑟, 秦女 吹笙竽。” 黄节 注:“《列仙传》曰:‘ 萧史 者, 秦繆公 时人也,善吹簫。 繆公 有女,号 弄玉 ,好之,公遂以妻焉。遂教 弄玉 作凤鸣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 唐 岑参 《崔驸马山池重送宇文明府》诗:“不逢 秦女 在,何处听吹簫?” 鲁迅 《集外集·〈赠人〉诗之二》:“ 秦女 端容理玉筝,梁尘踊跃夜风轻。”
《漢語大詞典》:秦妃
指 秦穆公 女 弄玉 。 唐 李贺 《天上谣》:“ 秦妃 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琦 汇解:“ 秦妃 ,似指 秦繆公 之女 弄玉 。”
《漢語大詞典》:秦娥
(1).古代歌女。《文选·陆机〈拟今日良宴会〉诗》:“ 齐 僮《梁甫吟》, 秦 娥《张女弹》。” 李周翰 注:“ 齐 僮、 秦 娥,皆古善歌者。”
(2).指 秦 地女子。 唐 李贺 《湘妃》诗:“筠竹千年老不死,长伴 秦 娥盖 湘水 。” 明 袁宏道 《采莲歌》:“一片青花古玉盘,持赠 秦 娥与 燕 妾。”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幸不到风尘,似 汉 皓能逃 汉 , 秦 娥解避 秦 。”
分類:歌女女子
《漢語大詞典》:秦家楼(秦家樓)
指 秦穆公 以女 弄玉 妻 萧史 时所作 凤楼 。也称 秦楼 。 明 陈子龙 《萧史曲》:“自听人间曲,更入 秦 家楼。”参见“ 秦楼 ”。
《國語辭典》:秦楼(秦樓)  拼音:qín lóu
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与丈夫萧史吹箫引凤的凤楼。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遂为歌舞场所或妓馆的别名。南唐。李煜〈谢新恩。秦楼不见吹萧女〉词:「秦楼不见吹萧女,空馀上苑风光。」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又不比秦楼夜宴金钗客,这的担著利害。」
《漢語大詞典》:秦弄玉
秦穆公 女儿,字 弄玉 ,善吹箫。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题画》:“臺上久无 秦弄玉 ,船中新到 米襄阳 。”《冷眼观》第四回:“但是时常听那小説上有甚么 秦穆公 的女儿 秦弄玉 ,被一个天上的神仙 萧史 娶了去。”
《國語辭典》:秦楼(秦樓)  拼音:qín lóu
秦穆公的女儿弄玉与丈夫萧史吹箫引凤的凤楼。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后遂为歌舞场所或妓馆的别名。南唐。李煜〈谢新恩。秦楼不见吹萧女〉词:「秦楼不见吹萧女,空馀上苑风光。」元。白朴《墙头马上》第二折:「又不比秦楼夜宴金钗客,这的担著利害。」
《漢語大詞典》:秦王女
指 秦穆公 女 弄玉 。《文选·江淹〈杂体诗·效班婕妤“咏扇”〉》:“画作 秦王 女,乘鸞向烟雾。” 李善 注引列仙传:“ 萧史 者, 秦繆公 时人。善吹簫。 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妻焉。一旦皆随凤皇飞去。”
《漢語大詞典》:秦箫(秦簫)
传说 萧史 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 以女 弄玉 妻之。后两人俱仙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 宋 王禹偁 《慰公主薨表》:“云愁 鲁 馆,风咽 秦 簫,驂鸞轡以飇驰,惨龙头而雪泣。”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弹丝》:“倩龙池和凤沼,寡鵠望 秦 簫,孤鸞怯 楚 腰。” 清 吴伟业 《思陵长公主挽诗》:“ 秦 簫吹断续, 楚 挽哭沧浪。”
《漢語大詞典》:秦凤(秦鳳)
传说 萧史 善吹箫作凤鸣, 秦穆公 以女 弄玉 妻之。后两人俱乘凤仙去。事见 汉 刘向 《列仙传》。后用以为典。 唐 吴融 《岐下闻杜鹃》诗:“怨已惊 秦 凤,灵应识 汉 鸡。” 宋 杨亿 《宣曲二十二韵》:“ 秦 凤来何晚, 燕 兰梦未成。”
《漢語大詞典》:箫史(簫史)
古代传说中善吹箫的人。 汉 刘向 列仙传·箫史:“ 簫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 凤臺 ,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后以“簫史”泛指如意郎君。 清 李渔 《慎鸾交·目许》:“却像要趁扁舟,入五湖,随 簫史 ,归 蓬岛 。”
分類:中善吹箫
《國語辭典》:萧史(蕭史)  拼音:xiāo shǐ
传说中春秋时的人物。善吹箫,作凤鸣。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作凤楼,教弄玉吹箫,感凤来集,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夫妇同仙去。见汉。刘向《列仙传。卷上。萧史》。
《國語辭典》:萧郎(蕭郎)  拼音:xiāo láng
本指未称帝前的梁武帝萧衍。见《梁书。卷一。武帝纪上》。后世诗词中常借为女子对所喜爱男子的泛称。唐。崔郊 赠去婢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如今一旦要把萧郎做个路人看待,却如何甘心得过?」
《漢語大詞典》:嬴台女(嬴臺女)
指传说中 秦穆公 之女 弄玉 。 唐 陈子昂 《修竹篇》:“结交 嬴 臺女,吟弄升天行。”
《漢語大詞典》:骖鸾(驂鸞)
谓仙人驾驭鸾鸟云游。文选·江淹〈别赋〉:“驾鹤上汉,驂鸞腾天。” 吕向 注:“御鸞鹤而升天汉。” 唐 薛逢 《汉武宫词》:“絳节几时还入梦,碧桃何处更驂鸞。” 明 何景明 《三山春宴图歌》:“仙人驂鸞倏来往,烟鬟雾珮流云霰。” 清 舒位 《黔俗以试院丹笔写魁星相饷遗为是诗》:“想见白袍吟立鹤,仗伊綵笔去驂鸞。”
《漢語大詞典》:骖鸾侣(驂鸞侣)
传说 秦穆公 女 弄玉 与其夫 萧史 乘鸾凤飞升而去。见 汉 刘向 《列仙传》。后因以“驂鸞侣”比喻美满的夫妻。 宋 张孝祥 《虞美人》词:“ 虞敖 夫妇驂鸞侣,相敬如宾主。”
《國語辭典》:凤凰台(鳳凰臺)  拼音:fèng huáng tái
相传刘宋元嘉间有异鸟集于山,当时被看作凤凰,遂筑此台。其故址在今南京市南。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漢語大詞典》:凤台(鳳臺)
(1).古台名。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为作 凤臺 ,夫妇止其上。” 南朝 宋 鲍照 《升天行》:“ 凤臺 无还驾,簫管有遗声。” 唐 黄滔 《催妆》诗:“吹簫不是神仙曲,争引 秦 娥下 凤臺 。” 元 杨维桢 《小游仙》诗之十二:“ 嬴 家楼头縹緲女,底用 萧郎 筑 凤臺 。”
(2).泛指华美的楼台。 南朝 陈 张正见 《门有车马客行》:“舞袖飘金谷,歌声遶凤臺。” 清 邵粹夫 《京华杂感》诗:“中宵独坐看银汉,王气葱葱起凤臺。”
《国语辞典》:凤去台空(凤去台空)  拼音:fèng qù tái kōng
凤凰已去空留凤凰台。比喻人去楼空。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也作「凤去楼空」。
分类:凤凰已去
《國語辭典》:凤城(鳳城)  拼音:fèng chéng
帝都,指长安。唐。杜甫 诗:「步蟾倚杖看牛斗,银汉遥应接凤城。」清。陈维崧贺新郎。掷帽悲歌发〉词:「正倚幌孤秋独眺,凤城双阙。」
分類:京都
《漢語大詞典》:凤女(鳳女)
对女子的美称。 唐 沈佺期 《送金城公主适西藩应制》诗:“那堪将凤女,还以嫁 乌孙 。”按,此指公主。 唐 李商隐 《西溪》诗:“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按,此凤女、龙孙自指其子女。
《漢語大詞典》:凤女台(鳳女臺)
相传为 秦 人祭祀 弄玉 所筑的高台,台上建有 凤女祠 。台址在今 陕西省 宝鸡市 东南。后亦借指公主和美女所居之处。 唐 李峤 《太平公主山亭侍宴应制》诗:“龙舟下瞰鮫人室,羽节高临 凤女臺 。”参见“ 凤臺 ”。
《漢語大詞典》:凤台(鳳臺)
(1).古台名。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为作 凤臺 ,夫妇止其上。” 南朝 宋 鲍照 《升天行》:“ 凤臺 无还驾,簫管有遗声。” 唐 黄滔 《催妆》诗:“吹簫不是神仙曲,争引 秦 娥下 凤臺 。” 元 杨维桢 《小游仙》诗之十二:“ 嬴 家楼头縹緲女,底用 萧郎 筑 凤臺 。”
(2).泛指华美的楼台。 南朝 陈 张正见 《门有车马客行》:“舞袖飘金谷,歌声遶凤臺。” 清 邵粹夫 《京华杂感》诗:“中宵独坐看银汉,王气葱葱起凤臺。”
《漢語大詞典》:凤楼(鳳樓)
(1).指宫内的楼阁。 南朝 宋 鲍照 《代陈思王京洛篇》:“凤楼十二重,四户八綺窗。” 宋 张孝祥 《忆秦娥·上元游西山作》词:“元宵节,凤楼相对鰲山结。”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射策》:“合殿云浓留嫩草,千官花覆驻游丝。凤楼出入谁焚牘,会见英雄集柏池。”
(2).借指朝廷。 清 沈树本 《大水叹》诗之二:“谁绘洚洞图,为民陈凤楼。”
(3).指妇女的居处。 南朝 梁 江淹 《征怨》诗:“荡子从征久,凤楼簫管閒。” 隋 江总 《箫史曲》诗:“来时兔月满,去后凤楼空。” 南唐 冯延巳 《鹊踏枝》词:“几度凤楼同饮宴,此夕相逢,却胜当时见。”
(4).指 五凤楼 。 清 赵翼 《后园居诗》:“文章千古事,詎可以势争。何哉诸巨公,好以古学鸣。未便 凤楼 造,先长牛耳盟。”参见“ 五凤楼 ”。
《漢語大詞典》:五凤楼(五鳳樓)
古楼名。 唐 在 洛阳 建 五凤楼 , 玄宗 曾在其下聚饮,命三百里内县令、刺史带声乐参加。 梁太祖 朱温 即位,重建 五凤楼 ,去地百丈,高入半空,上有五凤翘翼。见新唐书·元德秀传、 宋 周翰 《五凤楼赋》。后喻文章巨匠为造五凤楼手。 宋 曾慥 类说卷五三引谈苑:“ 韩溥 、 韩洎 咸有词学, 洎 尝轻 溥 ,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枢草舍,聊庇雨风而已,予之为文,如造五凤楼手。’” 清 叶矫然 《龙性堂诗话初集》:“至诵其应制应教诸作,儼造五凤鉅手。”
《國語辭典》:凤笙(鳳笙)  拼音:fèng shēng
笙的美称。南唐。李煜望江南。多少泪〉词:「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國語辭典》:凤箫(鳳簫)  拼音:fèng xiāo
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后随凤凰而去,遂以凤箫泛指箫或排箫。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肠断斑骓去未还〉词:「肠断斑骓去未还,绣屏深锁凤箫寒,一春幽梦有无间。」也称为「凤凰箫」。
《漢語大詞典》:凤女祠(鳳女祠)
古祠名。相传 秦穆公 之女 弄玉 与夫 萧史 双双乘凤凰而去, 秦 人筑祠祀之。故址在今 陕西省 宝鸡市 东南。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遂以女妻焉。日教 弄玉 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 凤臺 ,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 秦 人作 凤女祠 於 雍宫 中,时有簫声而已。”参见“ 凤臺 ”。
《漢語大詞典》:凤台(鳳臺)
(1).古台名。 汉 刘向 列仙传·萧史:“ 萧史 者, 秦穆公 时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鹤於庭。 穆公 有女,字 弄玉 ,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公为作 凤臺 ,夫妇止其上。” 南朝 宋 鲍照 《升天行》:“ 凤臺 无还驾,簫管有遗声。” 唐 黄滔 《催妆》诗:“吹簫不是神仙曲,争引 秦 娥下 凤臺 。” 元 杨维桢 《小游仙》诗之十二:“ 嬴 家楼头縹緲女,底用 萧郎 筑 凤臺 。”
(2).泛指华美的楼台。 南朝 陈 张正见 《门有车马客行》:“舞袖飘金谷,歌声遶凤臺。” 清 邵粹夫 《京华杂感》诗:“中宵独坐看银汉,王气葱葱起凤臺。”
《國語辭典》:七夕  拼音:qī xì
农历七月七日夜晚。相传天上牛郎织女于这晚相会,后世以此日为情人节。此日妇女往往会陈瓜果、穿七孔针在庭院中祭拜,以乞求巧艺。见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
《國語辭典》:乞巧  拼音:qǐ qiǎo
相传阴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二星相会之期,旧俗妇女此夕必备陈瓜果、鲜花、胭脂于庭中向天祭拜,以期拥有姣美的面貌;并对月引线穿针,以期双手灵巧,长于刺绣织布,称为「乞巧」。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七月》:「是夕,人家妇女结䌽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也作「祈巧」。
《漢語大詞典》:填桥(填橋)
见“ 填河 ”。
《漢語大詞典》:填河
亦称“ 填桥 ”。 指每年七月七夕 牛郎 、 织女 相会,群鹊衔接为桥以渡银河的民间传说。 南朝 梁 庾肩吾 《七夕》诗:“离前忿促夜,别后对空机。倩语雕陵鹊,填河未可飞。” 五代 徐夤 《鹊》诗:“香闺报喜行人至,碧汉填河织女回。” 明 高启 《鹊轩》诗:“詎信填河事,寧歌绕树诗。” 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那楼上呵,好一似天孙织所,凄凄可怜;俺便做个填桥乌鹊行方便!”参见“ 鹊桥 ”。
《國語辭典》:天女  拼音:tiān nǚ
1.中国古代传说为天帝的女儿。参见「织女」条。
2.女神。《维摩诘所说经。卷中。观众生品第七》:「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天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
3.燕子。元。伊世珍《琅嬛记》卷上引《采兰杂志》:「昔有燕飞入人家,化为一小女子,长仅三寸,自言天女,能先知吉凶。故至今名燕为天女。」
《國語辭典》:天孙(天孫)  拼音:tiān sūn
1.织女星的别称。参见「织女星」条。
2.皇帝的孙子。《称谓录。卷一○。皇诸孙。天孙》:「《焦氏易林》:『天孙帝子与日月处。』」
《漢語大詞典》:女牛
织女星和牵牛星。 唐 唐彦谦 《夜泊东溪有怀》诗:“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宋 吴自牧 梦粱录·七夕:“遂令女郎望月,瞻斗列拜,次乞巧于女牛。” 清 林则徐 《中秋炮台眺月有作》诗:“乘槎我欲凌女牛,举杯邀月与月酬。”
《漢語大詞典》:星度
(1).星辰运行的度数。《史记·历书》:“乃者,有司言星度之未定也,广延宣问,以理星度,未能詹也。”《后汉书·方术传上·谢夷吾》:“﹝ 谢夷吾 ﹞少膺儒雅,韜含六籍,推考星度,综校图録。”新五代史·杂传十九·马重绩:“古今所纪,考审多差,《宣明》气朔正而星度不验,《崇玄》五星得而岁差一日。”
(2).犹星命。 宋 袁文 《瓮牖闲评》卷七:“ 婺州 一衙前 葛好问 者,精於星度,尝谓 子容 之命全似 杜祁公 。” 宋 林逋 《赠胡介》诗:“金方烧易得,星度算来玄。” 明 高攀龙 《与段幻然书》之三:“臺丈星度年来未佳,慎之!慎之!”
《國語辭典》:星桥(星橋)  拼音:xīng qiáo
1.传说中的鹊桥。宋。李清照 行香子。草际鸣蛩词:「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
2.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七星桥。传说秦代李冰守蜀造桥,画斗魁七星,故称为「星桥」。
《國語辭典》:乌鹊桥(烏鵲橋)  拼音:wū què qiáo
相传每年七夕乌鹊填天河成桥,以渡织女、牛郎,使之相会。后以乌鹊桥比喻男女相会的地方。唐。宋之问明河篇〉:「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國語辭典》:鹊桥(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传每年七夕,为了让织女渡过天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会飞聚起来,搭成跨越天河的桥道,称为「鹊桥」。后世则以鹊桥比喻夫妻、情人久别团聚的机缘。宋。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國語辭典》:牛女  拼音:niú nǚ
牵牛与织女二星的合称。晋。潘岳西征赋〉:「仪景星于天汉,列牛女以双峙。」明。高濂《玉簪记》第一九出:「谁承望今宵牛女,银河咫尺间,巧一似穿针会,两下里青春浓桃艳李。」
《國語辭典》:牵牛织女(牽牛織女)  拼音:qiān niú zhī nǚ
指牵牛星、织女星。也指牵牛与织女两个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如:「相传农历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相会之时。」三国魏。文帝〈燕歌行〉三首之一:「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國語辭典》:牛郎织女(牛郎織女)  拼音:niú láng zhī nǚ
牵牛星与织女星。相传织女为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天衣。嫁给牛郎后,荒废织事,天帝大怒。责令织女与牛郎分离,只准两人于每年七夕相会一次。见明。冯梦京《月令广义。卷一四。七月令。日次。一年一会》引《小说》。后比喻分离两地,难以会面的夫妻或情侣。
《國語辭典》:织女(織女)  拼音:zhī nǚ
1.从事纺织的女子。三国吴。杨泉〈织机赋〉:「织女扬翚,美乎如芒,丽姿研雅,动有令光。」
2.中国古代传说是天帝的女儿。汉代传说与牵牛郎为夫妇,婚后废织,被天帝分隔于银河两岸,遥遥相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方能相会。也称为「天女」。
3.星官名。由三颗星组成,属牛宿。《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织女三星,在天纪东端,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宝也。王者至孝,神祇咸喜,则织女星俱明,天下和平。大星怒角,布帛贵。」文中所指大星,为织女三星中最亮的一颗星,即俗称的织女星。参见「织女星」条。
《國語辭典》:织女星(織女星)  拼音:zhī nǚ xīng
星名。属天琴座,是夏秋夜空中一颗明亮的星,隔银河与牵牛星相对。也称为「天女」、「天孙」、「织女」。
《國語辭典》:双星(雙星)  拼音:shuāng xīng
1.牵牛、织女二星。比喻夫妇二人。元。李俊民 七夕诗:「云汉双星聚散频,一年一度事还新。」元。马祖常 拟唐宫。银河七夕度双星词:「银河七夕度双星,桐树逢秋叶未零。」
2.两颗恒星因重力吸引而环绕其共同质心运动,称为「双星」。
《漢語大詞典》:灵匹(靈匹)
(1).神仙匹偶。指牵牛、织女二星。《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七日夜女歌六》:“灵匹怨离处,索居隔长河。”《文选·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云 汉 有灵匹,弥年闕相从。” 张铣 注:“灵匹,谓牛女相匹耦也。” 唐 王勃 《七夕赋》:“佇灵匹於星期,眷神姿於月夕。” 明 谢谠《四喜记·巧夕宫筵》:“灵匹渡银河,人间醉綺罗。”
(2).美好的配偶。 唐 孟郊 《婵娟篇》:“月嬋娟,真可怜。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唐 嵩山女 《书任生案》诗:“神仙尽灵匹,君意合何如?”
《漢語大詞典》:鹊填河(鵲填河)
(1).俗传七夕喜鹊填河成桥以渡 牛郎 、 织女 。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祝苍华》:“秃似鹊填河,堕如乌解羽。” 清 叶衍兰 《菩萨蛮·甲午感事》词:“珊瑚金翡翠,滴尽鮫人泪。遗恨鹊填河, 波斯 得宝多。”
(2).曲名。宋史·乐志十七:“仙吕宫九:《折红蕖》《鹊填河》。”
《國語辭典》:鹊桥(鵲橋)  拼音:què qiáo
相传每年七夕,为了让织女渡过天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会飞聚起来,搭成跨越天河的桥道,称为「鹊桥」。后世则以鹊桥比喻夫妻、情人久别团聚的机缘。宋。秦观 鹊桥仙。纤云弄巧词:「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漢語大詞典》:三人月
谓与月亮、身影为伍。形容孤独无偶。语本 李白 《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宋 陈亮 《贺新郎·怀辛幼安》词:“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
《國語辭典》:弄潮儿(弄潮兒)  拼音:nòng cháo ér
驾船的人或在潮中戏水的人。唐。李益 江南词:「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宋。梅尧臣青龙海上观潮〉诗:「何时更看弄潮儿,头戴火盆来就湿?」
《國語辭典》:弄潮  拼音:nòng cháo
游泳、戏水。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四。观潮》:「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䌽旗或小清凉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潮之戏。」也作「弄涛」。
《國語辭典》:含饴弄孙(含飴弄孫)  拼音:hán yí nòng sūn
上了年纪的人当可含饴自甘,弄孙为乐,不问馀事,以恬适自娱。《后汉书。卷一○。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吾但当含饴弄孙,不能复关政矣。」《歧路灯》第七七回:「说齿届古稀,又有含饴弄孙之乐。」
《漢語大詞典》:化儿(化兒)
造化小儿的省称。戏指创造万物之神。 宋 范成大 《病中绝句》之三:“化儿幻我知何用,祇与人间试药方。” 宋 范成大 《立春大雪》诗:“化儿任恶剧,欢伯有奇怀。餘寒会退听,一笑当安排。”
分類:创造万物
《漢語大詞典》:造化儿(造化兒)
见“ 造化小儿 ”。
《國語辭典》:造化小儿(造化小兒)  拼音:zào huà xiǎo ér
小儿,对主宰命运的神的轻慢称呼。造化小儿指主宰命运的小子。后亦用以指病魔。《幼学琼林。卷三。疾病死丧类》:「罹病者,甚为造化小儿所苦。」
《漢語大詞典》:桓伊笛
见“ 桓郎笛 ”。
《漢語大詞典》:桓郎笛
《晋书·桓伊传》载, 桓伊 为 江州 刺史,善吹笛,独擅 江 左。 谢安 位显功盛,为人所谗, 孝武帝 疑之。会帝召 伊 饮宴, 安 侍坐。帝命 伊 吹笛,吹一弄后, 伊 请弹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 安 泣下沾衿,乃越席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后因以“桓郎笛”为巧用乐曲传达心曲的典故。 宋 刘克庄 《水龙吟·徐仲晦方蒙仲各和余去岁笛字韵为寿戏答二君》词:“笑 谢公 旷达,暮年垂泪,听 桓郎 笛。” 清 赵翼 《六哀诗·阿文成公》:“敢抚 桓伊 筝,聊破弥远钻。” 清 徐夔 《闻笛有忆》诗:“谁将清夜 桓伊 笛,吹入 山阳 向秀 心。”参见“ 桓伊三弄 ”。
《漢語大詞典》:桓伊三弄
晋书·桓伊传:“﹝ 伊 ﹞善音乐,尽一时之妙…… 徽之 ( 王徽之 )便令人谓 伊 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伊 是时已贵显,素闻 徽之 名,便下车,踞胡牀,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据《神奇秘谱》载,琴曲《梅花三弄》即据此改编而成。后因以“桓伊三弄”指《梅花三弄》曲。 宋 苏轼 《昭君怨·送别》词:“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緑窗幽梦。”亦借为梅花之典。 宋 高观国 《贺新郎·赋梅》词:“又争奈、 桓伊 三弄,开徧 西湖 ,春意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