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弃大就小(弃大就小)  拼音:qì dà jiù xiǎo
舍弃大的而屈就小的。比喻不值得如此做。《三国演义》第一二回:「明公弃衮州而取徐州,是弃大而就小,去本而求末,以安而易危也。愿熟思之。」
《国语辞典》:弃短取长(弃短取长)  拼音:qì duǎn qǔ cháng
舍弃他人的短处而取其长处。《后汉书。卷四九。王符传》:「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也作「弃短就长」。
《国语辞典》:弃官归田(弃官归田)  拼音:qì guān guī tián
抛弃官职,回乡种田。《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玄官至尚书。后因十常侍之乱,弃官归田,居于徐州。」
《国语辞典》:弃官归乡(弃官归乡)  拼音:qì guān guī xiāng
抛弃官职,返回家乡。《三国演义》第一○回:「曾拜黄门侍郎,后弃官归乡,今与其叔同投曹操。」
《国语辞典》:弃甲抛戈(弃甲抛戈)  拼音:qì jiǎ pāo gē
抛弃铠甲及武器。指战败或投降逃走。《三国演义》第四三回:「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
《国语辞典》:弃旧换新(弃旧换新)  拼音:qì jiù huàn xīn
除旧更新。比喻改朝换代。《三国演义》第九回:「乃太师应绍汉禅,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之兆也。」
分类:改朝换代
《国语辞典》:弃如弁髦(弃如弁髦)  拼音:qì rú biàn máo
弁,黑布冠。髦,孩童的垂发。弃如弁髦指古代男子行成年加冠之礼,先以黑布冠将垂发束好,盘于头上,三次加冠后,便丢弃不用。见《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句下晋。杜预。注。后用以比喻毫不吝惜的丢弃无用之物。
《国语辞典》:弃武竞文(弃武竞文)  拼音:qì wǔ jìng wén
停止武装竞赛,兴办文教事业。如:「民主自由国家教育的重点,在于弃武竞文,以培养高雅的艺术气质。」
《国语辞典》:弃武修文(弃武修文)  拼音:qì wǔ xiū wén
停止武备,修明文教。如:「太平盛世,弃武修文,国民生活水准大幅提升。」
《国语辞典》:弃义背理(弃义背理)  拼音:qì yì bèi lǐ
不顾道义,违背伦理。《汉书。卷五一。枚乘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国语辞典》:弃宗弄赞(弃宗弄赞)  拼音:qì zōng nòng zàn
人名。(西元617~650)唐时吐蕃(西藏)名王。慷慨有雄才,对该族宗教、文化贡献很大。先娶尼泊尔公主,后娶唐文成公主,佛像、经像、僧侣随两公主而至,佛教从此盛行于西藏;并遣诸豪子弟入中国求学,现行藏文亦于此时模仿梵语而成。也译作「松赞干布」。
《国语辞典》:弃弓折箭(弃弓折箭)  拼音:qì gōng zhé jiàn
毁弃弓箭。形容放弃以前的行业。《初刻拍案惊奇》卷三:「那刘东山一生英雄,遇此一番,过后再不敢说一句武艺上头的话,弃弓折箭,只是守著本分营生度日。」
《国语辞典》:前功皆弃(前功皆弃)  拼音:qián gōng jiē qì
将以往辛苦建立的功劳,全部废弃。《新唐书。卷一八○。李德裕传》:「不如少息,若弓拨矢钩,前功皆弃。」也作「前功尽弃」。
《国语辞典》:捐弃成见(捐弃成见)  拼音:juān qì chéng jiàn
抛弃原有的主观意见。如:「他们彼此捐弃成见后,成为莫逆之交。」
《国语辞典》:抛弃型员工(抛弃型员工)  拼音:pāo qì xíng yuán gōng
因应工作需要而临时聘用的员工,工作结束随即离职,如同一次性使用的物品,使用后随即丢弃。此类劳动力主要是雇主为节省成本,避免支付劳工退休金及医疗保险。为英文disposable worker的意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