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6
词典
3
分类词汇
33
共33,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投檄
张邴
逃官
悬节
投传
遗组
散簪
市门翁
柴桑门
委叛
思归张翰
弃官归田
弃官归乡
挂印而逃
挂节
《漢語大詞典》:
投檄
投弃徵召的文书。借指弃官。 唐
韩愈
《忆昨行和张十一》
:“今君纵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难哉!” 宋
苏辙
《和毛君新葺囷庵船斋》
:“终身狥禄知何益,投檄归耕贫未堪。” 宋
陆游
《芒屦》
诗:“芒屨一双青,笻枝九节轻。登山犹健在,投檄太迟生。”
分類:
投弃
徵召
文书
弃官
《漢語大詞典》:
张邴(張邴)
汉 张良 和 邴汉 的并称。二人均弃官归隐。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
诗:“偶与 张邴 合,久欲还 东山 。”
分類:
张良
人均
弃官
归隐
《漢語大詞典》:
逃官
(1).隐居不仕。 明
王思任
《阶成夜步有举怡春堂韵者》
:“几年姓字幸逃官,长怪 东山 起 谢安 。”
(2).弃官逃跑。
《荡寇志》
第一○八回:“ 大义 务要盘问底里, 祥麟 只得将逃官之后……一一説了。”
分類:
隐居
弃官
隐居不仕
不仕
逃跑
《漢語大詞典》:
悬节(懸節)
悬挂符节。表示弃官。
《
后汉书·袁绍传
》
:“悬节於 上东门 ,而奔 冀州 。”
《三国演义》
第四回:“ 袁绍 手提寳剑,辞别百官而出,悬节东门,奔 冀州 去了。”
分類:
悬挂
符节
弃官
《漢語大詞典》:
投传(投傳)
投弃符信。借指弃官,辞职。
《
后汉书·陈蕃传
》
:“以諫争不合,投传而去。” 李贤 注:“投,弃也。传谓符也。”
《
三国志·魏志·刘廙传
》
:“ 望之 又以正諫不合,投传告归。”
分類:
投弃
符信
弃官
辞职
《漢語大詞典》:
遗组(遺組)
遗弃官印。谓不就官职。组,古代印鉨的绶带,指代官印。 唐
陈子昂
《感遇》
诗之十六:“ 鲁连 让 齐 爵,遗组去 邯郸 。”
分類:
遗弃
弃官
官印
不就
官职
绶带
《漢語大詞典》:
散簪
犹散发。借指弃官隐居,逍遥自在。 南朝 梁
江淹
《齐太祖高皇帝诔》
:“散簪山郊,解珮松石。”
分類:
散发
弃官
隐居
逍遥自在
《漢語大詞典》:
市门翁(市門翁)
指 汉 梅福 。 王莽 专政, 福 弃官隐遁,“变名姓,为 吴 市门卒”。见
《汉书·梅福传》
。 宋
刘敞
《同梅二十五饮永叔家观所抄集近事》
诗:“观书太史氏,全性市门翁。”
分類:
梅福
王莽
专政
弃官
隐遁
《漢語大詞典》:
柴桑门(柴桑門)
晋 陶潜 弃官归隐故里 柴桑 ,作
《归去来兮辞》
云:“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僕欢迎,稚子候门。”后因以“柴桑门”泛指故里的家门。 明
李东阳
《闻方石先生得遗腹孙》
诗:“故人丧爱子,弃官归故园,空怀 向 平 念,谁候 柴桑 门。”
分類:
陶潜
弃官
归隐
故里
柴桑
《漢語大詞典》:
委叛
弃官叛离。
《
宋书·赵伯符传
》
:“﹝ 伯符 ﹞在郡严酷,吏人苦之,或至委叛被録赴水而死。”
《
北齐书·高勱传
》
:“今西寇已次 并州 ,达官多悉委叛。”
分類:
弃官
叛离
《漢語大詞典》:
思归张翰(思歸張翰)
泛指思乡欲弃官归隐的人。 元
赵孟俯
《至元壬辰由集贤出知济南暂还吴兴赋诗书怀》
之二:“多病 相如 已倦游,思归 张翰 况逢秋。”参见“ 思鱸蒓 ”。
分類:
弃官
归隐
人
《漢語大詞典》:
思鲈莼(思鱸蒓)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识鉴
》
:“ 张季鹰 ( 张翰 )辟 齐王 东掾,在 洛 ,见秋风起,因思 吴中 菰菜羹、鱸鱼膾,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羈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因以“思鱸蒓”喻思乡归隐。 宋
陆游
《自小云顶上云顶寺》
诗:“故乡归去来,岁晚思鱸蒓。”亦作“ 思鱸膾 ”、“ 思蒓鱸 ”。 唐
郑谷
《舟行》
:“ 季鹰 可是思鱸膾,引退知时自古难。” 清
李渔
《比目鱼·肥遁》
:“昔人思蒓鱸而归隐,鱸鱼乃隐逸之兆,这等看来,我和你一世安閒了。”
分類:
归隐
《国语辞典》:
弃官归田(弃官归田)
拼音:
qì guān guī tián
抛弃官职,回乡种田。《三国演义》第二二回:「玄官至尚书。后因十常侍之乱,弃官归田,居于徐州。」
分类:
抛弃
弃官
官职
回乡
种田
《国语辞典》:
弃官归乡(弃官归乡)
拼音:
qì guān guī xiāng
抛弃官职,返回家乡。《三国演义》第一○回:「曾拜黄门侍郎,后弃官归乡,今与其叔同投曹操。」
分类:
抛弃
弃官
官职
返回
回家
家乡
《国语辞典》:
挂印而逃(挂印而逃)
拼音:
guà yìn ér táo
弃官、辞官。《
儒林外史
》第八回:「只为宁王反叛,弟便挂印而逃,却为围城之中,不曾取出盘费。」
分类:
弃官
辞官
《漢語大詞典》:
挂节(挂節)
悬挂符节。谓弃官。 北魏
郦道元
《
水经注·穀水
》
:“ 穀水 又东屈南逕 建春门 石桥下,即 上东门 也……亦 袁本初 挂节处也。”参见“ 挂印 ”。
分類:
悬挂
符节
弃官
《漢語大詞典》:
挂印
亦作“掛印”。
(1).离任;弃官。 唐
白居易
《罢府归旧居》
诗:“陋巷乘篮入,朱门挂印迴。”
《三国演义》
第二六回回目:“ 袁本初 败兵折将, 关云长 掛印封金。”
《
儒林外史
》
第八回:“只为 寧王 反叛,弟便挂印而逃。”
(2).谓挂元帅印。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
:“三千里地无知己,十万军中掛印来。”
《前汉书平话》
卷上:“﹝ 萧何 ﹞暗想: 韩信 未遇,吾曾举荐他掛印,东荡西除,亡 秦 灭 楚 ,收伏天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第十八篇:“第十五回以下,则 郑和 挂印,招兵西征。”
分類:
离任
元帅
弃官
二六
回回
回目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