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
词典
1
分类词汇
8
分类词汇
异体
复文
同字
剥文
正字
重文
别字
或体
《国语辞典》:
异体(异体)
拼音:
yì tǐ
1.不同的形体。《荀子。富国》:「万物同宇而异体,无宜而有用为人。」
2.不同的风格。
3.异体字。
分类:
异体字
形体
风格
《漢語大詞典》:
复文(複文)
指异体字。 南朝 梁
刘勰
《
文心雕龙·练字
》
:“暨乎 后汉 ,小学转疎,复文隐训,臧否太半。” 周振甫 注:“复文,犹异体字。”
分類:
异体字
《漢語大詞典》:
同字
(1).犹言等同于一字。
《晋书·卫恒传》
:“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
(2).同一个字。 王力
《同源字论》
一:“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同源字,就会发现,同字未必同源,不同字反而同源。例如‘戾’字有乖戾、暴戾、罪戾、戾止等多种意义,这些意义各不相关。”
(3).指异体字。 王力
《同源字论》
一:“异体字不是同源字,因为它们不是同源而是同字,即一个字的两种或多种写法。”
分類:
异体字
等同
一字
《漢語大詞典》:
剥文
即异体字。
分類:
异体字
《國語辭典》:
正字
拼音:
zhèng zì
1.矫正字的结构、笔画,使合乎书写规范。
2.正体字,即标准字形。
3.指规范字。
4.指「正」字。因为笔画为五画,常借来计数。如:「他的得票数是五个正字,一共二十五票。」
5.职官名。北齐始置,唐代因之,与校书郎同主雠校典籍,刊正文章。
分類:
官名
字形
矫正
楷书
正字
符合
标准
书写
校书郎
拼写
区别
规范
异体字
典籍
错字
别字
《國語辭典》:
重文
拼音:
chóng wén
重出的异体字,一字而列出两种以上的形体。如说文解字以小篆为主,而各部篆文下所附的古文、篆文及其他异体字,即称为「重文」。
分類:
重文
异体字
《國語辭典》:
别字(別字)
拼音:
bié zì
1.因形音相似而写错的字。《后汉书。卷七九。儒林传上。尹敏传》:「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颇类世俗之辞,恐疑误后生。」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别字》:「后汉书儒林传,谶书非圣人所作,其中多近鄙别字。近鄙者犹今俗用之字,别字者本当为此字而误为彼字也。今人谓之白字,乃别音之转。」也作「白字」。
2.本名之外另取的名字。《梁书。卷五五。武陵王纪传》:「大智,纪之别字也。」也作「别名」、「别号」。
分類:
别字
分析
误写
异体字
析字
形体
拆字
《國語辭典》:
或体(或體)
拼音:
huò tǐ
音义皆同的字,因字形笔画的增减形成的异体字。如「祀」为「祀」的或体,「婿」为「婿」的或体。
分類:
异体字
或体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