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0,分35页显示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下一页
汪开之(字 元思 )
游开(字 子蒙 )
王俊(字 开山 号 王开山 )
王开叔
王开平(字 子平 )
范开(号 竹洞翁 )
许叔开
赵世开( 献敏 信王 )
赵天瑞( 开 字 兴宋 )
释善暹(别称 开先寺 )
韦谦( 开国公 )
方有开(字 躬明 号 溪堂 )
黄开(字 必先 号 浣溪 )
范成大(字 致能、至能、幼元 号 石湖居士 崇国公 文穆 )
其它辞典(续上)
徐作(字 开庵 )汪开之(字 元思 )
游开(字 子蒙 )
王俊(字 开山 号 王开山 )
王开叔
王开平(字 子平 )
范开(号 竹洞翁 )
许叔开
赵世开( 献敏 信王 )
赵天瑞( 开 字 兴宋 )
释善暹(别称 开先寺 )
韦谦( 开国公 )
方有开(字 躬明 号 溪堂 )
黄开(字 必先 号 浣溪 )
范成大(字 致能、至能、幼元 号 石湖居士 崇国公 文穆 )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婺州金华人,字元思。为王柏学友,尝与柏同著《论语通旨》。有《固穷集》。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开山。为吴玠部将,所向无前,纪律严明,军中号为王开山。玠畏其反复,而喜其勇,因以女妻其子。后知洋州卒。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开平,字子平,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东瓯诗存》卷九)。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四一三
范开,号竹洞翁,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辛弃疾门人。按稼轩词中多有与范廓之唱和之作,「廓之」当即范开字。又作「先之」,盖避光宗讳改「廓」为「先」。其人自淳熙八、九年始从稼轩游于带湖。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宗室。赵德昭曾孙。学问该洽。御史荐其学行,命试学士院,累召不赴。神宗召对便殿,论事甚众,皆为采纳。官至奉国军留后。卒谥献敏,追封信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六七四四
赵天瑞,原籍临沂(今山东临沂),南渡居平江。其父原名赵开,后易为开赵,字兴宋。天瑞累官保义郎,改从祖姓以为继。见所撰《开公埋铭》。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善暹,临江军(今江西樟树)人。重显弟子,初住雪窦,后住开先寺(《宋诗纪事》卷九一)。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开先善暹禅师。临江军人。操行清苦。智识明达。远禅师在德山。师往依之。一日远升堂。顾视大众云。狮子频呻。象王回顾。师忽有省。入室陈解。远云。子作么生会。师回顾曰。后园驴吃草。远然之。自此机辩迅捷。禅林目曰海上横行暹道者。又参雪窦显。显爱其俊逸。留座下数年。欲举住明州金鹅。师闻之。书二偈于壁而去。曰。不是无心继祖灯。道惭未厕岭南能。三更月下离岩窦。眷眷无言恋碧层。三十馀年四海间。寻师择友未尝閒。今朝得到无心地。却被无心趁出山。后住开先。嗣德山远禅师。却通雪窦书。山前婆子。见专使来问。云暹首座出世。为谁烧香。专使。云德山远和尚。婆子遂骂云。雪窦抖擞。尿肠说禅。为汝得恁么。辜负恩德。开堂日上首白槌罢。师曰。千圣出来也。祇是稽首赞叹。诸代祖师。提挈不起。是故。始从迦叶迄至山僧。二千馀年。月烛慧灯。星排道树。人天普照。凡圣齐荣。且道承甚么人。恩力老胡也。秪道明星出现时。我与大地有情。同时成道。如是则彼既丈夫。我亦尔。孰为不可良由诸人。不肯承。当自生退屈。所以便推排一个半个。先达出来。递相开发。祗是与诸人作證明。今日人天会上。莫有久游。赤水夙在荆山。怀袖有珍。顶门有眼。到处践踏觉场底衲僧么。却请为新出世。长老作个證明。还有么。师住开先。凡十八年。而化于本山。嫡嗣云居元也。别具。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四
善暹,初参德山,后至雪窦谒显,显喜其俊逸,曰:“海上横行暹道者。”遂命分座说法,显欲其住金鹅,暹书二偈而去:“不是无心继祖镫,道惭未厕岭南能。三更月下离岩窦,眷眷无言恋碧层。”“二十馀年四海间,亲师择友未尝閒,今朝得到无心地,却被无心趁出山。”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4—1186 【介绍】: 宋歙州歙县人,一作淳安人,字躬明,号溪堂。孝宗隆兴元年进士。历国子录,迁司农丞,献屯田大计。知和州,除转运判官,兼庐州帅,鼓励将士措置营屯。官至户部侍郎。尝从朱熹游。有《溪堂集》。全宋诗
方有开(一一二八~一一九○),字躬明,号溪堂,新安歙县(今属安徽)人,或谓淳安(明嘉靖《淳安县志》卷一一)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时年已近四十。授建昌军南丰尉。淳熙十四年(一一八七),为淮南西路转运判官。以事放罢。光宗立,复宣教郎,寻卒,年六十三。有《溪堂集》,已佚。事见《烛湖集》卷一一《承议郎淮南西路转运判官方公行状》)。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四九七三
方有开(一一二五——一一八七),字躬明,号溪堂,徽州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工文词,隆兴元年进士,授南丰尉,调建宁府政和簿,改特监潭州南狱庙、襄阳府学教授、监行在惠民北局。廷对陈恢复大计,迁司农寺丞,差知和州,除淮南西路常平茶盐兼权转运提点刑狱公事等,官至户部侍郎。卒于淳熙十四年,年六十三,有《溪堂集》。见《烛湖集》卷一一《承议郎淮南西路转运判官方公行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越州诸暨人,字必先,号浣溪。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官崇安令。博学好古,尤通经术。有《语孟发挥》、《周易图说》、《孟子辨志》、《麟经总论》、《春秋妙旨》、《六经指南》、《诸史决疑》、《浣溪文集》。宋登科记考
字必先,号浣溪。绍兴府诸暨县(今浙江绍兴诸暨)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6—1193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孝宗初,知处州,修复通济堰,民得灌溉之利。乾道六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除中书舍人。淳熙五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奉祠。后因病,退居故里石湖。卒赠少师,追封崇国公,谥文穆。素有文名,尤工于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全宋诗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号石湖居士,吴(今江苏苏州)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一一五四)进士,除徽州司户参军。三十二年,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为编类高宗圣政所兼敕令所检讨官。乾道元年(一一六五),累迁著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为言者论罢。三年,起知处州。五年,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六年,以起居郎假资政殿大学士使金。使归,迁中书舍人,同修国史及实录院同修撰。七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年召对,权礼部尚书。五年,拜参知政事,寻罢。七年,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知建康府(《景定建康志》卷一四)。十年,以疾奉祠。十五年,起知福州,未赴。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加资政殿大学士知太平州。四年卒,年六十八。有《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艺文志》),已佚。今传《石湖居士诗集》三十四卷,及《吴郡志》、《揽辔录》、《骖鸾录》、《桂海虞衡志》、《吴船录》等。事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范公成大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有传。 范成大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清康熙顾氏爱汝堂刊本为底本。校以明弘治金兰馆铜活字本(简称明本)、康熙黄昌衢藜照楼刻《范石湖诗集》二十卷(简称黄本),并酌采清沈钦韩《范石湖诗集注》(简称沈注)。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词学图录
范成大(1126-1193)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人。南宋四大诗人之一。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黄鹤楼志·人物篇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累官礼部员外郎、静江知府、资政殿大学士、吏部尚书。工诗词,以善写田园诗著称,与尤袤、杨万里、陆游合称“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有《石湖居士集》等。孝宗淳熙四年(1177)中秋,由四川卸任东回临安,经过武昌时曾数次登临黄鹄山南楼,作《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并载入其所撰《吴船录》,抒发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抑郁之情,开登南楼题黄鹤楼词之先河。并在南楼题诗七律《鄂州南楼》,描绘武昌中秋之夜的迷人景象,表达出对江城的赞美之情。全宋文·卷四九七五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号此山居士,后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调徽州司户参军。隆兴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乾道元年升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迁著作佐郎。二年除吏部员外郎,罢,主管台州崇道观。三年,起知处州。五年,召除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兼国史院编修官。擢起居舍人兼侍讲,仍兼实录院检讨官。六年五月,迁起居郎。使金还,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九年,出为广西经略安抚使兼知静江府。淳熙元年,除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四年,以病丐归。入对,除权礼部尚书。五年知贡举,寻兼直学士院,以中大夫参知政事,兼权修国史日历。出知婺州、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八年,改帅江东兼行宫留守、知建康府。十年丐闲。十五年起知福州,力辞。绍熙三年,知太平州,旋丐归。四年薨,年六十八。见《周文忠公集》卷六一《资政殿大学士赠银青光禄大夫范公神道碑》,《宋史》卷三八六本传,于北山《范成大年谱》,孔凡礼《范成大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