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张本(張本)  拼音:zhāng běn
1.为了事情的发展而于预先所做的安排。唐。白居易〈六赞偈〉:「欲以起因发缘,为来世张本也。」
2.为作伏笔而预先说的话或写的文章。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议论》:「元长之为是诗也,盖欲为他日败事张本耳。」
3.根据、理由。《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你每不知事体,这出银殡殓,正好做告状张本。这样富家,一条人命,好歹也起发他几百两生意,如何便是这样住了?」
《國語辭典》:发端(發端)  拼音:fā duān
开始。《续汉书志。第一三。五行志一》:「凡别字之体,皆从上起,左右离合,无有从下发端者也。」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诠赋》:「及仲宣靡密,发端必遒。」
《國語辭典》:为头(為頭)  拼音:wéi tóu
1.刚才、先前。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这一宗文卷我为头看过,压在文卷底下,怎生又在这上头。」《水浒传》第一回:「为头上至半山里,跳出一只吊睛白额大虫。」
2.从头、开始。金。段克己鹧鸪天。古狱干将未遇雷〉词:「便从今日为头数,比到春归醉几回。」
3.居首、领头。《三国演义》第一二回:「为头一个壮士,身长八尺,腰大十围。」《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为头的叫做马绶,一个叫做福兴。」也作「为首」。
《國語辭典》:开场(開場)  拼音:kāi cháng
1.戏剧、电影等表演的开始。如:「他们赶到戏院,电影刚好开场。」
2.比喻一般活动的开始。如:「运动会已经开场了。」
《漢語大詞典》:一初
开始;起初。 唐 韩愈 《符读书城南》诗:“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宋 吴泳 《送鲜于漕》诗:“持此踰二年,相眎如一初。”儒林外史第二三回:“记得我一初到他那里时候,才送了帖子进去,他就连忙叫两个差人出来请我的轿。”
分類:开始起初
《漢語大詞典》:起元
(1).开始;起始。汉书·叙传下:“探篹前记,缀辑所闻,以述汉书,起元 高祖 ,终于 孝平 、 王莽 之诛。”
(2).犹纪元。旧唐书·傅仁均传:“昔 洛下閎 以 汉武 太初 元年岁在丁丑,创历起元,元在丁丑。”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上古以来,逐朝历名: 黄帝 起元用《辛卯历》, 顓帝 用《乙卯历》。”
《國語辭典》:开初(開初)  拼音:kāi chū
开始、最初。如:「换个新环境,开初会有些不适应,日子久了,自然会习惯。」
分類:开始起初
《國語辭典》:初始  拼音:chū shǐ
开头、开始。如:「比赛初始,双方球队势均力敌,一时之间,难分高下。」汉。班固典引〉:「肇命民主,五德初始。」
《漢語大詞典》:造始
开始;初始。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故造始之教谓之风,习而行之谓之俗。” 宋 王安石 《和吴冲卿鵶树石屏》:“吾又以此知工伟妙之作不在百世后,造始乃与元气并。”资治通鉴·晋武帝太康十年:“今陛下每精於造始而略於考终,此政功所以未善也。”
分類:开始初始
《國語辭典》:起先  拼音:qǐ xiān
最初,刚开始的时候。《红楼梦》第八九回:「只有晴雯起先住的那一间因一向无人,还乾净。」《文明小史》第四六回:「起先是他们来俯就我,后来是我们去俯就他。」也作「起初」。
《漢語大詞典》:发始(發始)
开始。《易·师》“师出以律” 唐 孔颖达 疏:“先唱发始是齐整师众者也。” 明 张居正 《杂著》:“大抵天下之事,其发始也常简,其将毕也必巨。” 郁达夫 《沉沦》六:“其实这一次的决裂,是发始于他的。”
分類:开始
《國語辭典》:起手  拼音:qǐ shǒu
1.下手、著手。如:「观棋不语真君子,起手无回大丈夫。」《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唐奶奶起手的,不可背本,万一知道,必然见怪。」清。吴乔《围炉诗话》卷一:「一篇诗祇立一意,起手、中间、收结互相照应,方得无懈可击。」
2.行教礼,即稽首,叩头至地的跪拜礼。《西游记》第四四回:「手敲著渔鼓,口唱著道情词,近城门,迎著两个道士,当面躬身道:『道长,贫道起手。』」
《漢語大詞典》:萌起
开始;发生。史记·酷吏列传序:“昔天下之网尝密矣,然姦伪萌起,其极也,上下相遁,至於不振。”后汉书·党锢传序:“霸德既衰,狙诈萌起。” 明 唐顺之 《赠宜兴尹林君序》:“故民生日以殫蹙,而奸伪萌起。”
分類:开始发生
《國語辭典》:起首  拼音:qǐ shǒu
起始、开头。《儒林外史》第五三回:「陈木南起首还不觉的,到了半盘,四处受敌,待要吃他几子,又被他占了外势。」《红楼梦》第五○回:「起首恰是李氏,然后按次各各开出。」也作「起头」。
《國語辭典》:入脚(入腳)  拼音:rù jiǎo
著手进行。宋。陈亮〈汉宫春。雪月相投〉词:「却引取,春工入脚,争教消息停留。」《水浒传》第二四回:「见了这一面,却似收了我三魂七魄的一般,只是没做个道理入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