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14,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51 52 53 54 55 57 58 59 60 下一页
李南公(字 楚老 )
刘延世(字 玉盂、王盂 号 述之 )
胡宗回(字 醇夫 敏节 )
李延嗣
刘延庆
李延宁
辽天祚帝( 耶律延禧 字 延宁 号 天祚皇帝 海滨王 )
陶节夫(字 子礼 )
侯延年
赵煦(庙号 哲宗、哲祖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帝、宋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帝 别称 宋哲宗 延安郡王、均国公 名 佣 )
苏伯材(字 延构 )
季陵(字 延仲 号 白云 )
沈延嗣
赵亿(字 延之 )
其它辞典(续上)
王延禧(字 仲祥 )李南公(字 楚老 )
刘延世(字 玉盂、王盂 号 述之 )
胡宗回(字 醇夫 敏节 )
李延嗣
刘延庆
李延宁
辽天祚帝( 耶律延禧 字 延宁 号 天祚皇帝 海滨王 )
陶节夫(字 子礼 )
侯延年
赵煦(庙号 哲宗、哲祖 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帝、宋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帝 别称 宋哲宗 延安郡王、均国公 名 佣 )
苏伯材(字 延构 )
季陵(字 延仲 号 白云 )
沈延嗣
赵亿(字 延之 )
人物简介
全宋诗
王延禧,字仲祥,钜野(今山东巨野)人。禹偁孙。曾知常德府沅江县(明嘉靖《常德府志》卷一二、一三),神宗元丰中知夔州(清道光《夔州府志》卷二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人,字楚老。第进士。神宗时官至直秘阁、知延安府。时夏人犯泾原,率师捣其虚,夏人解去。累擢龙图阁直学士。为吏六十年,处事明锐,然反覆诡随,无特操,为识者所非。卒年八十三。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李南公,字楚老,郑州(治今河南郑州)人。进士及第,调浦江令,知长沙县。熙宁中,提举京西常平,提点陕西、河北刑狱,擢京西转运副使,入为屯田员外郎。为河北转运副使,加直秘阁、知延安府。进直龙图阁,擢宝文阁待制、知瀛州。拜户部、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历知永兴军、成都、真定、河南府。为吏凡六十年。卒,年八十三。《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临江军新喻人,字玉盂,号述之。刘敞从子。少即有名。哲宗元祐初游太学,不得志,筑堂讲业,名“抱瓮”。善画墨竹。全宋诗
刘延世,字王盂,一字述之(清同治《新喻县志》卷一一),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敞从子。少有盛名。哲宗元祐初游太学,不得志,筑抱瓮堂讲业。绍圣初随父寓汀州时,录孙升语为《孙公谈圃》二卷。善写墨竹,事见《画继》卷四。今录诗七首。全宋文·卷二八六六
刘延世,字述之(一云字王孟),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人,刘敞侄。少有盛名,元祐初游太学,不得志,筑堂讲学,名曰「抱瓮」。绍圣间侍亲长汀县,集孙升言论为《孙公谈圃》三卷。工绘画,知名于世。见所撰《孙公谈圃序》,《画继》卷四,《图绘宝鉴》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晋陵人,字醇夫。胡宿从子。以荫登第,为编修敕令官。哲宗绍圣初,累进宝文阁待制。为熙河帅,遣将击羌郎阿章,皆败死,时转运判官秦希甫议弃湟、鄯州,宗回持不可。会徽宗弃鄯州,夺宗回职,知蕲州。因兄宗愈入元祐党籍,罢郡。后起知秦州,进枢密直学士,徙永兴军等。大观中卒,谥敏节。全宋文·卷二一一一
胡宗回,字醇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宿从子。用荫登第,为编修敕令官、司农寺干当公事、京西转运判官、提点刑狱、京东陕西转运使、吏部郎中。绍圣初,以直龙图阁知桂州,进宝文阁待制。坐系平民死,降集贤殿修撰、知随州,改秦州、庆州,复为待制。帅熙河,夺职知蕲州。还,为待制。历庆、渭、陈、延、澶。以兄入党籍罢郡。未几录其坚守湟、鄯之议,起知秦州。进枢密直学士,徙永兴、郑州、成德军,复坐事去。大观中卒,赠银青光禄大夫。《宋史》卷三一八有附传。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圣三年(1096)任淮南东路提举常平茶盐等事。绍圣四年(1097)任成都府路转运判官。绍圣五年元符元年(1098)任京东路转运判官。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8—1127 【介绍】: 宋保安军人。世为将家,雄豪有勇,与西夏战,屡立战功,积官保信军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徽宗宣和三年从童贯镇压方腊起义,节度河阳三城。又以宣抚都统制督兵伐辽,行军无纪,屡败于敌,尽失熙丰以来军储,坐贬筠州安置。未几复为镇海军节度使。钦宗靖康元年守京城,城陷出走,被金兵追骑所杀。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圣二年(1095)任大理少卿。绍圣四年(1097)任仓部郎中。元符二年(1099)任京西南路提点刑狱公事。大观二年(1108)任京东路转运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5—1128 【介绍】: 即耶律延禧。辽代皇帝。字延宁,契丹名阿果。道宗孙。道宗死,嗣位,改寿昌七年为乾统元年,号天祚皇帝。天庆四年,女真反辽。次年,建金国。辽军屡败。保大二年,帝兵败西逃。五年,在应州为金军俘获,降封海滨王,以疾终。辽亡。在位二十五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鄱阳人,字子礼。举进士。历新会县令。章楶帅泾原,辟入府。徽宗崇宁初为讲议司检讨官,累官知延安府。以招降羌人功,加集贤殿修撰。筑石堡等四城,击溃来犯夏军,连擢显谟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四年,收复银州,升枢密直学士。顺蔡京意旨,拒绝与西夏通好。领经制环庆、泾原、河东边事,陈取兴、灵之策,加龙图阁学士。朝廷罢经制司,弃所城地,乃徙洪州,改江宁府,历知青、秦二州及太原府。后坐事降为待制,知永兴军,寻卒。全宋文·卷二七○九
陶节夫,字子礼,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举进士,授广州录事参军,知新会县。崇宁初为讲议司检讨官,迁陕西转运副使,徙知延安府,以招降羌人功,加集贤殿修撰,累进枢密直学士。寻领经制环庆、泾原、河东边事,加龙图阁学士。徙内郡,历知洪州、江宁府、太原府。坐上疏乞留本道兵,降为待制知永兴军,卒。《宋史》卷三四八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侯延年,衡山(今属湖南)人。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进士。累官荆湖南北钤辖使。事见清嘉庆《湖南通志》卷九○、光绪《衡山县志》卷二七。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00 【介绍】: 即宋哲宗。神宗第六子。元丰五年,封延安郡王。八年,立为太子。旋即位。时年尚幼,祖母宣仁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次年改年号为元祐,召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为相,贬逐章惇、蔡确等新党。八年,太后死,始亲政。次年改元绍圣,以章惇为相,罢范纯仁、吕大防、苏辙等,尽复神宗时新法,重修《神宗实录》。在位十六年。全宋诗
宋哲宗赵煦(一○七六~一一○○),神宗第六子。元丰五年(一○八二)封延安郡王。八年,立为太子,同年三月即位,太皇太后高氏听政。元祐八年(一○九三),太后去世,亲政。在位十六年,建元元祐、绍圣、元符。元符三年卒,年二十五。庙号哲宗,葬永泰陵。事见《宋史》卷一七、一八《哲宗纪》。全宋文·卷三二二一
宋哲宗赵煦(一○七七——一一○○),神宗第六子,熙宁九年十二月生。初名佣,授检校太尉、太平军节度使,封均国公。元丰五年迁开府仪同三司、彰武军节度使,进封延安郡王。八年立为太子,是年三月即位,年仅十岁。太皇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改元元祐,召司马光、吕公著为相,贬逐新党,尽罢新法。元祐八年九月太皇太后崩,始亲政,改元绍圣,以绍述神宗新法为名。遂罢免宰相范纯仁等,追夺司马光等谥,以章惇为相,起用曾布、蔡卞等执政,于是熙丰新法渐次恢复。元符三年正月崩,在位十六年,年号三:元祐、绍圣、元符。有集二十七卷。事迹见《宋史》卷一七至一八《哲宗纪》,《玉海》卷二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泉州人,字延构。哲宗绍圣四年进士。知潮阳县,为政有能声。迁知韶州,惩治奸吏。有文集及《周易解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35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字延仲,号白云。徽宗政和二年上舍及第。历太学博士、知舒城县。高宗即位,从至扬州,累迁中书舍人。屡上书言得失,多所建明。因论川陕宣抚处置使张浚专权,忤旨奉祠。后复职,除户部侍郎。以附宰相范宗尹,被劾罢。绍兴初复右文殿修撰,以徽猷阁待制帅广州终。全宋诗
季陵(一○八一~一一三五),字延仲,处州龙泉(今属浙江)人。登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上舍第,调池州司法参军,改庐州、颍昌府教授。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拜太常少卿。三年,迁中书舍人。四年,知临安府(《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二)。迁户部侍郎,罢,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绍兴三年(一一三三),知广州、兼广南东路经略安抚使。五年,卒,年五十五。有《白云先生集》(《东塘集》卷一八《白云先生集序》)十卷,已佚。事见《北海集》卷三五《季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七七有传。全宋文·卷三五○二
季陵(一○八一——一一三五),字延仲,号白云,处州龙泉(今浙江龙泉)人。登政和二年上舍第,三迁太学博士。被谮,谪庐州舒城县。未几,除太常寺簿,迁比部员外郎。高宗即位,从至扬州。建炎二年,守尚书右司员外郎、太常少卿。拜起居郎,迁中书舍人。三年,以言事落职与祠。数月复职。以范宗尹荐,充徽猷阁待制、知临安府,寻复为中书舍人。除户部侍郎,寻罢官,提举杭州洞霄宫。绍兴元年,复右文殿修撰。二年,复徽猷阁待制,帅广。五年九月卒于官,年五十五。有文集十卷。《宋史》卷三七七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四一七
赵亿(一○八一——一一三五),字延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抃曾孙,以赵抃遗奏,补郊社斋郎,调海州怀仁尉。累迁水部员外郎,改兵部、户部,擢右司郎中。宣和中以直龙图阁为淮南、江浙、荆湖等路制置发运副使。擢右文殿修撰。忤中贵人,夺职奉祠,俄废于家。后复朝奉大夫、知莱州。建炎中除广南东路转运使,又知温州、漳州,致仕。绍兴五年卒,年五十五。见汪藻《右中大夫右文殿修撰致仕赵公墓志铭》(《浮溪集》卷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