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14,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49 50 51 52 53 55 56 57 58 下一页
吴世延(字 延之、季叟 )
孙亿(字 延龄 )
周德延
孔延之(字 长源 )
陈安石(字 子坚 )
王广渊(字 才叔 )
周延德
夏安期(字 清卿 )
孙祖德(字 延仲 )
钱延年
潘兴嗣(字 延之 号 清逸居士 )
赵世延(字 叔僖 )
李昭亮(字 晦之 良僖 )
施昌言(字 正臣 )
其它辞典(续上)
吕公弼(字 宝臣 惠穆 )吴世延(字 延之、季叟 )
孙亿(字 延龄 )
周德延
孔延之(字 长源 )
陈安石(字 子坚 )
王广渊(字 才叔 )
周延德
夏安期(字 清卿 )
孙祖德(字 延仲 )
钱延年
潘兴嗣(字 延之 号 清逸居士 )
赵世延(字 叔僖 )
李昭亮(字 晦之 良僖 )
施昌言(字 正臣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7—1073 【介绍】: 宋寿州人,字宝臣。吕公绰弟。以荫补官,赐进士出身。积迁直史馆、河北转运使,始通漕运,移屯兵就食京东,为仁宗赏识,擢都转运使。英宗初,拜枢密副使。神宗立,进枢密使。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知太原府,徒知郑州,判秦州。卒谥惠穆。全宋诗
吕公弼(一○○七~一○七三),字宝臣,寿州(今安徽凤台)人,夷简次子。仁宗明道二年(一○三三)赐进士出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二),同判太府寺将作监,迁直史馆。为河北转运使,权知开封府。英宗即位,加给事中。治平二年(一○六五),除枢密副使。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擢枢密使(《宋史》卷二一一《宰辅表二》)。六年,为西太一宫使,卒,年六十七。谥惠穆。事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六范镇《吕惠穆公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一有传。今录诗三首全宋文·卷六六二
吕公弼(一○○七——一○七三),字宝臣,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夷简次子。以父荫补官,赐进士出身。仁宗朝历任河北转运使、都转运使,加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及渭、延、成都等州府。英宗即位,召为权三司使,治平二年拜枢密副使。神宗立,进枢密使。熙宁三年,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以观文殿学士出知太原府。徙知郑州,以宣徽南院使判秦州。熙宁六年卒,年六十七。赠太尉,谥惠穆。见范镇《吕惠穆公神道碑》(《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二六),《宋史》卷三一一《吕夷简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延之,一字季叟。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累官屯田员外郎、知梧州,极为周敦颐所亲重,常相与唱和。有诗集行世。全宋诗
吴世延,字延之,一字季叟,莆田(今属福建)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进士。曾以屯田员外郎知梧州。为周敦颐所亲重,有诗集,已佚。事见《莆阳文献传》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9—1049 【介绍】: 宋袁州分宜人,字延龄。第进士。历桂阳监判官、虔州节度推官、权大理寺丞。迁知吉州永新县,时吉租岁收四十万斛,漕臣为聚敛而戒庾吏增收什二,以充羡余。亿拒命,出纳一用仓式。徙知白州,卒。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二年(1042)任衢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74 【介绍】: 宋临江新淦人,字长源。孔子后裔。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新建、新昌,擢知封州,为广南西路相度宽恤民力,所更置五十五事,弛役二千人。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有善政。神宗熙宁中为荆湖北路转运使。入权管勾三司都理欠凭由司,出知润州,未行卒。平生与周敦颐、曾巩友善。编有《会稽掇英总集》,以精博称。全宋诗
孔延之(一○一四~一○七四),字长源,临江新淦(今江西新干)人。孔子四十七代孙。仁宗庆历二年(一○四二)进士(清同治《临江府志》卷一二)。授钦州军事推官,历知洪州新建、筠州新昌县,擢知封州,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以司封郎中知越州,移知泉州、宣州。七年卒,年六十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又有《会稽掇英总集》二十卷。事见《元丰类稿》卷四二《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三三
孔延之(一○一四——一○七四),字长源,临江军新淦县(今江西新淦)人,孔子四十六世孙,文仲、武仲父。庆历二年进士,授钦州军事推官,知洪州新建、筠州新昌二县。擢知封州,迁为广南西路转运判官,改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即本路为转运使。知越州,以权管勾三司都理欠凭由司出知润州,未行,熙宁七年,暴疾卒于京师。年六十一。纂《会稽掇英总集》二十卷,有文集二十卷。见曾巩《司封郎中孔君墓志铭》(《元丰类稿》卷四二),《宋史翼》卷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4—1094 【介绍】: 宋相州安阳人,徙河阳,字子坚。陈贯子。以荫锁厅及第。仁宗嘉祐中,为夔峡转运判官。历提点陕西刑狱,摄帅鄜延,使京西、河东、淮南、京东,知苏、邠州、河中府,皆有政绩。加集贤殿修撰,进天章阁待制。神宗时累迁吏部侍郎。请罢选人改官再问,以绝其弊。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全宋文·卷一○四三
陈安石(一○一四——一○九四),字子坚,相州安阳(今河北安阳)人。贯子,以荫锁厅及第,嘉祐中为夔、峡转运判官,提点陕西刑狱,摄帅鄜延。历使京西、河东、淮南、京东,知苏州、邠州、河中府。加集贤殿修撰,为河东都转运使。进天章阁待制。召为户部侍郎,进吏部侍郎。出知永兴军、邓、襄、陈、郑州、河阳,官至龙图阁直学士。绍圣元年卒,年八十一。见《宋史》卷三○三本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6—1075 【介绍】: 宋大名成安人,字才叔。仁宗朝进士,为大理法直官。英宗即位,除直集贤院,授群牧、三司户部判官,为英宗书《洪范》于殿屏,加直龙图阁。神宗立,出知齐州,改京东路转运使,力行新法。后累官泾原路经略安抚使、知渭州。全宋文·卷一○五○
王广渊(一○一六——一○七五),字才叔,大名成安(今河北成安)人。以进士为大理法直官。嘉祐间为殿中丞。英宗即位,除直集贤院,任群牧、三司户部判官。熙宁中,由兵部员外郎、京东转运使,徙河东,擢宝文阁待制,历知庆州、永兴军、渭州。熙宁四年为环庆路经略使,七年泾原路安抚使。八年卒,年六十。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四、二○四、二一一、二一四、二二○、二五六、二六九,《东都事略》卷八五,《宋史》卷三二九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七年(1047)任建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江州德安人,字清卿。夏竦子。以父任为将作监主簿,赐进士出身。历京西、河东转运使,陕西都转运使。进龙图阁直学士、吏部郎中、知渭州,整顿军队,教士卒战阵法;又籍塞下闲田,募人耕种,岁得谷数万斛,以备赈发,名曰贷仓。后两知延州,亲督役筑州城,不逾月而就。平生无学术,然颇以才自励,尝求入侍经筵,为时所讥。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潍州北海人,字延仲。第进士。历任西京留守司通判、侍御史、知谏院等。以言仁宗郭皇后不当废获罪。久之,迁天章阁待制。又反对三司判官以药化铁为铜铸钱之计划,出知充、徐诸州府。后以吏部侍郎致仕。全宋诗
孙祖德,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知临海县。事见《嘉定赤城志》卷一一。全宋文·卷四○九
孙祖德,字延仲,潍州北海(今山东潍坊)人。进士及第,调濠州推官,知榆次县,通判西京留守司。入为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擢尚书兵部员外郎兼起居舍人、知谏院。迁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历知十馀州、军、府,以吏部侍郎致仕,卒。有《论事》七卷。《宋史》卷二九九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庆历二年(1042)任明州知州。至和二年(1055)任陕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兴化军莆田人,居新建,字延之,号清逸居士。少孤,笃学,与王安石、曾巩、王回、袁陟俱友善。以荫授将作监主簿。调德化尉,以不愿俯仰上官,弃官归。筑室豫章城南,著书吟诗自娱。神宗熙宁初召为筠州推官,辞不就。卒年八十七。有文集及《诗话》。全宋诗
潘兴嗣(一○二一~?按《元丰类稿》卷三三《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谓曾巩知洪州时潘兴嗣五十六岁,又卷一九《洪州东门记》谓熙宁九年曾巩知洪州),字延之,号清逸居士,新建(今江西南昌)人。幼以父荫得官。年二十二,授江州德化县尉,不赴。熙宁二年(一○六九),授筠州军事推官,亦不就(同上书)。与王安石、曾巩、周敦颐友善。事见明嘉靖《九江府志》卷六、卷七。今录诗十一首。全宋文·卷一五一三
潘兴嗣,字延之,新建(今江西新建)人。以荫授将作监主簿。少孤笃学,与王安石、曾巩、王回、袁陟相友善。初调德化尉,谒江州刺史许瑊,瑊不为礼,投劾去。筑室豫章城南,自号清逸居士,著书哦诗以自娱。公卿交荐,朝廷闻之,召命再至,以母老固辞。隐居六十馀年,年八十七乃卒。见《无为集》卷一四《故钱夫人墓志铭》,《宋元学案补遗》卷一二等。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63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晦之。太宗李皇后侄。幼补东头供奉官。仁宗时累拜武宁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禁兵顿肃。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改昭德军节度使。敏通吏治,善委任僚佐。卒谥良僖。全宋文·卷三九三
李昭亮(?——一○六三),字晦之,上党(今山西长治)人。明德太后兄继隆之子。仁宗时累拜武宁军节度使,历殿前副都指挥使。时承平久,将士多因循乐纵弛,昭亮本将家子,习军中事,既统宿卫,政尚严,多所建请。后以宣徽北院使判河阳,徙延州。以南院使判澶州,徙并州、成德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终昭德军节度使。嘉祐八年卒,赠中书令,谥良僖。见《宋史》卷四六四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九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通州静海人,字正臣。第进士。授将作监丞,通判滁州。知太平州,上政论三十篇。入为殿中侍御史、开封府判官。后历任地方州官,卒于京师。虽能任繁剧,然治家则凌乱无纪。全宋诗
施昌言(?~一○六四),字正臣,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仁宗时进士(明万历《通州志》卷一)。通判滁州,迁三司度支副使、河北都转运使。后历知州府。英宗治平元年,知越州,卒(《北宋经抚年表》卷四)。《宋史》卷二九九有传。全宋文·卷三九二
施昌言(?——一○六四),字正臣,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举进士高第,授将作监丞、通判滁州。官至礼部员外郎,加龙图阁直学士、枢密直学士,曾为河北都转运使、江淮发运使,历知太平、华、沧、应天、延、澶、滑、杭、越等州。尝上《政论》三十篇,不传。《宋史》卷二九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