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14,分75页显示 上一页 45 46 47 48 49 51 52 53 54 下一页
常延信
黄延浩
释延德
释警玄( 警玄、警延 张 )
萧延吉
杜延韬
石保兴(字 光裔 名 保正 )
袁逢吉(字 延之 )
侯延广
刘延让
曹延恭( 延敬、改 )
李继昌(字 世长 )
赵延溥
邵延兴
其它辞典(续上)
康延寿(字 胤昌 )常延信
黄延浩
释延德
释警玄( 警玄、警延 张 )
萧延吉
杜延韬
石保兴(字 光裔 名 保正 )
袁逢吉(字 延之 )
侯延广
刘延让
曹延恭( 延敬、改 )
李继昌(字 世长 )
赵延溥
邵延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1 【介绍】: 辽蓟州人,字胤昌。康默记孙。景宗特授千牛卫大将军。保宁十一年在南京御宋军有功。遥授保大军节度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2—1005 【介绍】: 宋并州平晋人。常思孙。太祖建隆初领平州刺史。开宝中为梓、遂十二州都巡检使。太宗太平兴国初,捕杀亡命卒三百余人,为唐、邓都巡检使。淳化中改左监门卫将军,屡部徒修护河防。真宗咸平中,历太康、巩县二监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吴越人。工画人物,有《明皇吹玉笛》、《五王同幄》、《春园宴会》、《乞巧》等图传于世。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警玄(九四三~一○二七),真宗大中祥符中避国讳改为警延,江夏(今湖北武汉)人,俗姓张。依智通禅师出家,年十九为大僧。后谒鼎州梁山观禅师,观殁,辞塔至大阳,谒坚禅师,坚欣然让法席,使主之。仁宗天圣五年卒,年八十五。《五灯会元》卷一四、《禅林僧宝传》卷一三人传。今录诗五首。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3—1027 【介绍】: 宋僧。江夏人,俗姓张。真宗大中祥符中避讳易名警延。少出家,年十九为大僧。嗣梁山观禅师。后住大阳山明安寺。临终前书偈寄侍郎王曙,投笔而化。禅林僧宝传·卷第十三
禅师名警玄。祥符中。避国讳易为警延。江夏张氏子也。其先盖金陵人。仲父为沙门。号智通。住持金陵崇孝寺。延往依以为师。年十九。为大僧。听圆觉了义经。问讲者。何名圆觉。讲者曰。圆以圆融有漏为义。觉以觉尽无馀为义。延笑曰。空诸有无。何名圆觉。讲者叹曰。是儿齿少而识卓如此。我所有何足以益之。政如以秽食置宝器。其可哉。通知之。使令游方。初谒鼎州梁山观禅师。问如何是无相道场。观指壁间观音像。曰此是吴处士𦘕。延拟进语。观急索曰。遮个是有相。如何是无相底。于是延悟旨于言下。拜起而侍。观曰何不道取一句子。延曰道即不辞。恐上纸墨。观笑曰。他日此语上碑去在。延献偈曰。我昔初机学道迷。万水千山觅见知。明今辩古终难会。直说无心转更疑。蒙师点出秦时镜。照见父母未生时。如今觉了何所得。夜放乌鸡带雪飞。观称以为洞上之宗可倚。延亦自负。侪辈莫敢攀奉。一时声价藉甚。观殁。辞塔出山。至大阳。谒坚禅师。坚欣然让法席使主之。退处偏室。延乃受之。咸平庚子岁也。谓众曰。廓然去。肯重去。无所得心去。平常心去。离彼我心去。然后方可。所以古德道。牵牛向溪东放。不免纳官家徭税。牵牛向溪西放。不免纳官家徭税。不如随分纳些些。渠总不妨。免致捞扰。作么生是随分。纳些些底道理。但截断两头。有无诸法。凡圣情尽。体露真常。事理不二。即如如佛。若能如此者。法法无依。平等大道。万有不系。随处转辘辘地。更有何事。僧问。亡僧迁化。向什么处去。延曰。亡僧几时迁化。僧曰。争奈相送何。延曰。红炉𦦨上绦丝缕。叆叇云中不点头。见僧种瓜。问曰。甜瓜何时可熟。对曰。即今熟烂也。曰拣甜底摘来。对曰。什么人吃。曰不入园者。对曰。未审不入园者。还吃也无。曰汝还识他么。对曰。虽然不识。不得不与。延笑曰。去。其僧后病。延入延寿堂看之。问曰。是身如泡幻。泡幻中成办。若无个泡幻。大事无因办。若要大事办。识取个泡幻。作么生。对曰。遮个犹是遮边事。延曰。那边事作么生。对曰。匝地红轮秀。海底不栽花。延笑曰。乃尔惺惺耶。僧喝曰。这老汉。将谓我志却(即兴阳剖禅师)。延神观奇伟。有威重。从儿稚中。即日一食。自以先德付受之重。足不越限。胁不至席者。五十年。年八十。坐六十一夏。叹无可以继其法者。以洞上旨诀。寄叶县省公之子法远。使为求法器。传续之。延尝注释曹山三种语。须明得转位始得。一曰。作水牯牛是随类堕。注曰。是沙门转身语。是异类中事。若不晓此意。即有所滞。直是要伊一念无私。即有出身之路。二曰。不受食是尊贵堕。注曰。须知那边了。却来遮边行李。若不虚此位。即坐在尊贵。三曰。不断声色是随处堕。注曰。以不明声色。故随处堕。须向声色里。有出身之路。作么生是声色外一句。答曰。声不自声。色不自色。故云不断。指掌当指何掌也。予尝作随类堕偈曰。纷然作息同。银碗里盛雪。若欲异牯牛。与牯牛何别。作尊贵堕偈曰。生在帝王家。那复有尊贵。自应著珍御。顾见何惊异。作随处堕偈曰。有闻皆无闻。有见元无物。若断声色求。木偶当成佛。今并系于此。延以天圣五年七月十六日。升座辞众。又三日以偈寄王曙侍郎。其略曰。吾年八十五。修因至于此。问我归何处。顶相终难睹。停笔而化。 赞曰。延嗣梁山观。观嗣同安志。志嗣先同安丕。丕嗣云居膺。膺于洞山之门。为高弟也。余观大阳盛时。有承剖两衲子。号称奇杰。卒至于不振。惜哉。微远录公。则洞上正脉。几于不续矣。呜呼延之知人。可以无愧也。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大阳禅师警玄。江夏张氏子也。其先盖金陵人。仲父为沙门。号智通。住金陵崇孝寺。师往依之。年十九为大僧。听圆觉。即能辩屈讲者。讲者叹曰。是齿少而识卓如此。我所有何足益之。通知之。使令游方。初谒梁山观禅师。问如何是无相道场。山指壁间观音像曰。此是吴处士画。师拟进语。山急索曰。此是有相。如何是无相者。于是悟旨于言下。拜起而侍。山曰。何不道取一句子。师曰。道即不辞。恐上纸墨。山笑曰。他日此语上碑去在。师献偈呈解。山称以为洞上之宗可倚。师亦自负。侪辈莫敢攀。一时声名藉甚。山殁。出山至大阳。谒坚禅师。坚欣然。让法席使主之。退处偏室。咸平庚子岁也。师神观奇伟有威重。从儿稚中。即日一食。自以先德付受之重。足不逾限。胁不至席者。五十年。浮山远公居众时。尝参师于大阳。师以腊高无可继法之人。一日喟然谓远曰。洞上一宗。如悬丝欲断。惟汝兴之。远曰。有平侍者在。师以手指𮌎云。平此处不佳。又捏拇指叉中。示之云。伊向去当死于此。于是以皮履布裰付远。嘱令求人。以天圣五年七月十六日。升座辞众。又三日作偈。寄王曙侍郎。偈曰。吾年八十五。修因至于此。问我归何处。顶相终难睹。掷笔而化。遗嘱云。瘗全身十年无难。当为大阳山打供入塔。后果为平侍所戕。平亦坐是返俗。流浪无依。为虎所食。师言验矣。远受大命。得青华严。转付履裰。嗣师法焉。
人物简介
简介
开宝六年(973)任广南路转运副使。
人物简介
简介
开宝七年(974)任赵州刺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5—1002 【介绍】: 宋开封浚仪人,字光裔。本名保正。石守信子。以荫补供奉官。太宗雍熙初,契丹扰边,为澶州前军驻泊。李继迁入抄,徙银、夏、绥、府都巡检使。真宗咸平中知威虏军,夏人来,保兴发官库钱给战士,主者不可,保兴愿以家财偿之。夏人退,真宗不问。拜棣州防御使,徙知邢州,改澶州。以疾还京师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6—1014 【介绍】: 宋开封鄢陵人,字延之。精于经术。太祖开宝八年擢《三传》第。为清江尉,寻除丰城令。太宗端拱初,迁国子博士、度支推官。淳化间出任西京转运使,转水部郎中。真宗咸平时为京东转运使。连知福、江、陈、襄四州。大中祥符中,以逮事太祖,拜鸿胪少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996 【介绍】: 宋汾州平遥人。侯仁矩子。有勇略。仁矩在雄州日,敌骑数千昼入州城,居民惊扰,延广引数骑驰出,射杀其酋。为将善抚士卒。西北边扰乱,迁崇仪副使,充同、鄜、坊、延、丹缘边都巡检使,戎人不敢为寇。平叛卒刘渥,擢崇仪使。李继迁扰夏台,命延广知灵州,事平,留同知延州事兼缘边都巡检使。太宗至道间拜宁州团练使,知灵州。
人物简介
简介
太平兴国二年(977)任镇宁军节度使。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五八
曹延恭,原名延敬,盖避宋太祖祖父赵敬讳改。敦煌王曹元忠兄元德之子。宋初任瓜州防御使,开宝七年(或八年初)继元忠为归义军节度使、检校太保、兼御史大夫。后加归义军节度、瓜沙等州管内营田押蕃落等使、特进、检校太傅、兼中书令、谯郡开国公。约卒于太平兴国五年。曾于敦煌莫高窟开窟修功德并建窟檐。参姜亮夫《莫高窟年表》第七五五至七八二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47—1018 【介绍】: 宋潞州上党人,字世长。李崇矩子。以荫补西头供奉官。太宗淳化、至道中,历官登、莱、沂、密七州都巡检使、峡路二十五州军捉贼招安都巡检使、西京左藏库使。真宗咸平三年,以勘平王均功领奖州刺史。景德澶渊之盟,使契丹议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8—987 【介绍】: 宋真定人。赵晁子。后周太祖显德中以父任补左班殿直。入宋为铁骑指挥使。太宗太平兴国中以马步军都虞候从平太原,还迁日骑、天武左右厢都指挥使,兼权殿前都虞候事。坐事责授登州团练使。雍熙初改蔚州观察使、判翼州,从曹彬等北征。还,两知贝州,未及代卒。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一
邵延兴,濠州钟离县(今安徽凤阳)河东昌福坊人,太平兴国间在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