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宋延寿 朝代:唐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唐末,事杨行密,为寿州刺史。后谋绝杨行密,行密以计诱杀之。其妻王氏知事败,即部家仆,授兵器,方阖扉而捕骑至,王氏赴火死。
王延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0—952 【介绍】: 五代时鄚州长丰人,字世美。少为儒,重然诺。尝以赋谒后梁相李琪,荐为即墨县令。后唐末帝清泰末权知贡举,能秉公选才。入后周,累迁刑部尚书。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二
延字世美。郑州长丰人。梁相李琪荐为即墨令。冯道作相。召拜左补阙。累迁刑部尚书。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年七十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82—959 【介绍】: 辽南京安次人,字藏明。初受幽州节度使刘守光遣使契丹,为阿保机留为谋士。建议筑城郭,使所获汉人各安生业。不久,逃归汉地,旋自投契丹。阿保机赐名“迎列”(意再来),任用更专,使为政事令。从灭渤海,拜左仆射。太宗时,封鲁国公。世宗朝迁南府宰相。穆宗时致仕卒。为佐命功臣之一。
康延孝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6 【介绍】: 五代时塞北部落人。初事后梁末帝为右先锋指挥使。后率百骑奔李存勖。存勖用其策灭后梁。赐姓名李绍琛,授保义军节度使。后唐庄宗同光中平蜀之功,以其为最。师还,闻朱友谦无辜见杀,惧而返蜀,自称四川节度、三川制置等使。寻为任圜、孟知祥合攻而擒至凤翔斩首。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四
延孝。塞北部落人。梁开平乾化中自队长积劳至部校。后唐同光中为捧日军使兼南面招讨指挥使检校司空。守博州刺史。庄宗平汴。以功授检校太保郑州防御使。赐姓名绍琛。二年迁保义军节度使。三年讨蜀。以为西南行营马步军先锋排阵斩斫等使。蜀平。以西平王朱友谦伏诛。遂谋叛。自称西川节度三州制置等使。都将何建崇擒斩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 【介绍】: 五代时闽国国君。字子逸。王审知长子。好读书,通经史。审知卒,嗣为威武军节度使,后自称大闽国王。自是骄淫奢侈,残暴兄弟。为弟王延钧及审知养子王延禀所杀。在位二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京兆奉天人,字延吉。赵隐子。以文学德行知名,方直温润,人称“玉界尺”。唐僖宗朝进士,历太常卿。入后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后唐明宗天成中拜太保,封齐国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27 字延吉,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懿宗朝宰相赵隐子。僖宗乾符五年(878)登进士第,释褐凤翔推官,入为监察御史。光启元年(885)授太常博士,累擢礼部郎中。昭宗景福中,以祠部郎中知制诰,寻充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学士承旨。乾宁二年(895),拜御史中丞,改礼部侍郎。后南北司争权,乃称疾居洛阳。昭宗迁洛,起为吏部侍郎,改尚书左丞、太常卿。唐亡,仕梁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后唐天成二年(927),迁太保致仕,封齐国公。生平见新、旧《唐书》及新、旧《五代史》本传。光逢以文学知名,能诗。《全唐诗》存诗8首,均为三言及四言之郊祀乐章。
王延禀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1 【介绍】: 五代时人。本名周彦琛。王审知养子。眇一目,人称独眼龙。仕闽,历左金吾卫将军、检校刑部尚书、建州刺史。与审知长子王延翰有隙,率兵杀延翰立其弟王鏻,拜奉国军节度使、知建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检校太尉、侍中。后唐明宗天成四年,称疾退居里第。长兴二年,闻鏻疾,率兵攻福州,兵败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2—947 【介绍】: 五代时陕州人,字航川。以挽强称。事后晋高祖,累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出帝立,加同平章事。朝廷议称臣以致书契丹,延广去臣称孙。契丹数责后晋。延广谓其使者曰:“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他日不禁孙子,则取笑天下。”契丹益怒,入寇,延广勒兵惧出,乃出为河南尹。出帝开运中,北骑奄至,延广虑家未能自杀,被执,将送北土。夜伺守者怠,引手扼吭死。
王延钧 朝代:闽国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 【介绍】: 五代时闽国国君。王审知次子。天成元年底杀兄王延翰,称威武留后。三年受后唐封为闽王。长兴四年称帝,国号大闽,建元龙启,改名鏻。用薛文杰为国计使,广事搜刮。后被子王昶和皇城使李仿所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 【介绍】: 五代时闽国国君。本名延钧。王审知次子。与审知养子王延禀起兵,杀兄王延翰,自立。后唐封为闽王。后唐明宗长兴四年称帝,改元龙启,更名鏻(一作璘)。信鬼神道家之说,任用小人,荒淫无度。为子王继鹏及皇城使李仿所杀。在位十年。庙号惠宗。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6—973 【介绍】: 五代时僧。杭州馀杭人,俗姓刘。应试不遂,乃出家。初依本州开元寺智恭习天台止观。曾参镜清、华严两禅师。后谒南院颙禅师,言下大彻玄旨,依止六年,得其法嗣。四众请主汝州风穴寺,世称风穴和尚。门人录其上堂法语为《风穴语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96—973 一作延昭,俗姓刘,余杭(今属浙江)人。五代时禅僧。初于越州镜清院出家,后至襄州华严院,嗣南院守廓。晚住汝州风穴寺,世称风穴和尚。《景德传灯录》卷一三,《天圣广灯录》卷一五有传。《古尊宿语录》卷七收其语录。《天圣广灯录》存其诗偈5首,《全唐诗续拾》据之补入。
全唐文·卷九百二十
延昭俗姓刘氏。馀杭人。咸通中镇州保寿寺沙门。
禅林僧宝传·卷第三
师讳延沼。以伪唐乾宁三年十二月。生于馀杭刘氏。少魁礨。有英气。于书无所不观。然无经世意。父兄强之仕。一至京师。即东归。从开元寺智恭律师。剃发受具。游讲肆。玩法华玄义。修止观定慧。宿师争下之。弃去游名山。谒越州镜清怤禅师。机语不契。北游襄沔间。寓止华严。时僧守廓者。自南院颙公所来。华严升座曰。若是临济德山。高亭大愚。鸟窠船子下儿孙。不用如何若何。便请单刀直入。廓出众便喝。华严亦喝。廓又喝。华严亦喝。廓礼拜起。指以顾众曰。这老汉一场败缺。喝一喝归众。风穴心奇之。因结为友。遂默悟三玄旨要。叹曰。临济用处如是耶。廓使更见南院。问曰。入门须辨主。端的请师分。南院左拊其膝。风穴便喝。南院右拊其膝。风穴亦喝。南院曰。左边一拍且止。右边一拍作么生。风穴曰。瞎南院反取拄杖。风穴笑曰。盲枷瞎棒。倒夺打和尚去。南院倚拄杖曰。今日被黄面浙子钝置。风穴曰。大似持钵不得诈言不饥。南院曰。子到此间乎。曰是何言欤。南院曰好问汝。曰亦不可放过。便礼拜。南院喜赐之坐。问所与游者何人。对曰。襄州与廓侍者同夏。南院曰。亲见作家。风穴于是俯就弟子之列。从容承禀。日闻智證。南院曰。汝乘愿力。来荷大法。非偶然也。问曰。汝闻临济将终时语不。曰闻之。曰临济曰。谁知吾正法眼藏。向这瞎驴边灭却。渠平生如师子。见即杀人。及其将死。何故屈膝妥尾如此。对曰。密付将终。全主即灭。又问。三圣如何亦无语乎。对曰。亲承入室之真子。不同门外之游人。南院颔之。又问。汝道四种料简语。料简何法。对曰。凡语不滞凡情。即堕圣解。学者大病。先圣哀之。为施方便。如楔出楔。曰。如何是夺人不夺境。曰新出红炉金弹子。簉破阇梨铁面门。又问。如何是夺境不夺人。曰刍草乍分头脑裂。乱云初绽影犹存。又问。如何是人境俱夺。曰蹑足进前须急急。促鞭当鞅莫迟迟。又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曰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香。又问曰。临济有三句。当日有问。如何是第一句。临济曰。三要印开朱点窄。未容拟议主宾存。风穴随声便喝。又曰。如何是第二句。临济曰。妙解岂容无著问。沤和争赴截流机。风穴曰。未问已前错。又问曰。如何是第三句。临济曰。但看棚头弄傀儡。抽牵全藉里头人。风穴曰。明破即不堪。于是南院以为。可以支临济。幸不辜负兴化先师。所以付托之意。风穴依止。六年辞去。后唐长兴二年。至汝水。见草屋数椽依山。如逃亡人家。问田父。此何所。田父曰。古风穴寺。世以律居。僧物故。又岁饥。众弃之而去。馀佛像鼓钟耳。风穴曰。我居之可乎。田父曰可。风穴入留止。日乞村落。夜燃松脂。单丁者七年。檀信为新之。成丛林。伪晋天福二年。州牧闻其风。尽礼致之。上元日开法。嗣南院。伪汉乾祐二年。牧移守郢州。风穴之避寇往依之。牧馆于郡斋。寇平。汝州有宋太师者。施第为宝坊。号新寺。迎风穴居焉。法席冠天下。学者自远而至。升座曰。先师曰。欲得亲切。莫将问来问。会么。问在答处。答在问处。虽然如是。有时问不在答处。答不在问处。汝若拟议。老僧在汝脚跟底。太凡参学眼目。直须临机。大用现前。勿自拘于小节。设使言前荐得。犹为滞壳迷封。句下精通。未免触途狂见。应是向来依他作解。明昧两岐。与汝一切扫却。直教个个如师子儿。吒呀地。对众證据。哮吼一声。壁立千仞。谁敢正眼觑著。觑著即瞎却渠眼。又曰。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頞。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贴。于此明得。阇梨无分。全是老僧。于此不明。老僧即是阇梨。阇梨与老僧。亦能悟却天下人。亦能瞎却天下人。欲识阇梨么。拊其左膝曰。这里是。欲识老僧么。拊其右膝曰。这里是。于时莫有善其机者。伪周广顺元年。赐寺名广慧。二十有二年。以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日。登座说偈曰。道在乘时须济物。远方来慕自腾腾。他年有叟情相似。日日香烟夜夜灯。至十五日。跏趺而化。前一日手书别檀越。阅世七十有八。坐五十有九夏。有得法上首。住汝州首山念禅师。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风穴延沼禅师。馀杭刘氏子。少魁礨有英气。于书无所不窥。然无经世意。初祝发业教义。久乃归禅。发迹于镜清怤公。针芥不投。乃北游湘沔。遇守廓上座。南院侍者也。乃密探南院宗旨。忻然赴之。初见不礼拜。便问曰。入门须辩主。端的请师分。院以左手拊膝。师便喝。院右手拊膝。师亦喝。院曰。左边一拍且止。右边一拍作么生。师曰。瞎。院拟拈拄杖。师曰。作甚么。夺拄杖打著老和尚。莫言不道。院倚拄杖曰。三十年住持。今日被黄面浙子上门罗织。师曰。和尚大似持钵不得。诈言不饥。院曰。子到此间乎。师曰。是何言与。院曰好问汝。师曰。也不得放过。便礼拜。南院喜赐坐命茶。因问所与游者何人。对曰。襄州与廓侍者同夏。院曰。亲见作家来。始叙师资礼。依止六年。辞去至汝水。住风穴废寺。日乞村落。夜燃松脂。单丁者七年。而后学徒麇至。开法嗣南院法席。冠天下传法者。首山念公。与广慧真也。一日上堂曰。若立一尘。家国兴盛。野老颦蹙。不立一尘。家国丧亡。野老安帖。于此明得。阇黎无分。全是老僧。于此不明。老僧即是阇黎。阇黎与老僧。能悟天下人。能瞎天下人。欲识阇黎么。拊左膝曰。这里是。欲识老僧么。拊右膝曰。这里是。其辩才无碍如此。以宋开宝六年癸酉八月旦日。登座说偈。至十五日。加趺而化。阅世七十有八。坐五十九夏。 系曰。廓侍者以三喝。觕忤老华严时。师为维那。上方丈问讯。严曰。汝来适守廓不应当众扭捏。老僧须痛与一顿趁出。师曰。趁他迟了也。他是临济下儿孙。本分如此。师举似廓。廓曰。汝何必劝止。我未问前早要棒吃得我话行。如今搭却我话也。穴曰。虽然已闻天下矣。廓公四楞塌地。师壁立万仞。老华严一矮人看场耳。临济宗所以不可攀仰凑泊也。
刘延朗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6 【介绍】: 五代时宋州虞城人。仕后唐。李从珂在凤翔时为孔目官,参与谋划。及从珂即位为末帝,延朗为枢密副使。专任事,纳赂。曾劝帝留石敬瑭于京师,不纳。石敬瑭反,末帝自焚,延朗走南山,为追兵所杀。
梁延嗣 朝代:唐末宋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6—976 【介绍】: 宋京兆长安人。少事荆南高季兴,颇见委任。历事四帅,人称其忠荩。高继冲纳土归宋,延嗣尝劝之,授复州防御使。入宋,改濠州防御使,有善政。
张延朗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7 【介绍】: 五代时汴州开封人。初仕后梁,以租庸吏为郓州粮料史。入后唐,为忠武军节度使,累拜三司使。有心计,善理繁剧。察知石敬瑭有异志,悉取其所积。敬瑭深衔之,及入洛,杀之。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九
延朗。汴州开封人。仕梁为郓州粮料使。后唐天成中累拜忠武军节度使。长兴元年授三司使。特进工部尚书。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历泰宁雄武军节度使。末帝即位。迁吏部尚书兼中书侍郎平章事。判三司。晋祖入立。被诛。
郭延鲁 朝代:五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沁州绵上人,字德兴。郭饶子。少有勇力,善用槊。仕后唐。庄宗时为保卫军使。捍契丹,平朱守殷有功,累迁复州刺史。为政清廉,民甚赖之。后晋高祖即位,迁单州刺史。卒于官,年四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