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98,分40页显示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页
段思廉
黄廉(字 夷仲 )
廉复
王广廉
廉正臣
孙大廉(字 少夷 )
曾孝廉
周锷(字 廉彦 世称 鄞江先生 )
吕孝廉
胡廉飞
祝简(字 廉夫 )
王庠(字 周彦 处士、廉逊处士 贤节 )
谢举廉(字 民师 别称 四谢 )
廉嗣
其它辞典(续上)
陆圭(字 朝璋、廉叔 )段思廉
黄廉(字 夷仲 )
廉复
王广廉
廉正臣
孙大廉(字 少夷 )
曾孝廉
周锷(字 廉彦 世称 鄞江先生 )
吕孝廉
胡廉飞
祝简(字 廉夫 )
王庠(字 周彦 处士、廉逊处士 贤节 )
谢举廉(字 民师 别称 四谢 )
廉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人,字朝璋。以荫补泗州兵马都监。徽宗宣和中,发粟赈饥,全活者以万计。适方腊起义,引兵与战于严州七里滩,得胜率师还钱塘,舟覆而殁。全宋诗
陆圭(一○二二~一○七六),字廉叔,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轸子。以父荫为太庙斋郎。仁宗景祐中补湖州武康尉,调信州司法参军、杭州南新令。改睦州录事参军,知奉化、天长二县。左降监濠州酒税。神宗熙宁九年卒,年五十五。有文集二十卷,已佚。事见《苏魏公文集》卷五九《国子博士陆君墓志铭》。宋登科记考
陆佃父。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北宋进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 【介绍】: 宋时大理国主。仁宗庆历四年嗣立,在位三十一年。皇祐中,侬智高掠广州,败走大理,狄青募死士使大理求之。会智高已死于大理,思廉遣使函其首至京师以献,段氏自此始闻名于中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4—1092 【介绍】: 宋洪州分宁人,字夷仲。黄庠从弟。仁宗嘉祐六年进士。授宣州司理参军,治狱得情,改著作佐郎。神宗召访时务,对甚悉,累擢监察御史里行。河决京东曹村,坏田民舍,廉受诏安抚,发廪赈饥,全活甚众。哲宗元祐初为户部郎中,时陆师闵茶法为川、陕之害,廉奏罢其太甚者。官至给事中。全宋诗
黄廉(一○三四~一○九二),字夷仲,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庶弟。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授宣州司理参军,移虔州会昌令。神宗熙宁初为司农寺勾当公事,除太子中允、利州路转运判官。十年(一○七七),为监察御史里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三)。元丰元年(一○七八),改集贤校理、权判尚书刑郎(同上书卷二九五)。三年,权发遣河东提点刑狱。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拜户部郎中(同上书卷三六四)。又除直秘阁,权发遣都大提举成都府、利州、陕西等路茶事。五年,权中书舍人,迁集贤殿修撰、充陕西路都转运使。六年,为给事中。七年,卒,年五十九。有文集十卷,已佚。事见《山谷别集》卷八《叔父给事行状》,《宋史》卷三四七有传。今录诗八首。全宋文·卷一七九二
黄廉(一○三四——一○九二),字夷仲,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叔父。嘉祐六年第进士,历州县。熙宁中,以王安石荐,神宗召访时务,除司农丞,擢利州路转运判官。十年,除监察御史里行。元丰初,加集贤校理、权判刑部。三年,提点河东刑狱,兼提举义勇保甲。元祐初,以提举河东保甲有治状,除户部郎中,诏按察川路茶法,因加直秘阁、都大提举榷茶买马监牧公事。后历左司郎中、起居郎,除集贤殿修撰,充陕西都转运使,拜给事中。元祐七年卒,年五十九。有文集十卷、奏议二十卷,编《南郊式》二十卷。见黄庭坚《叔父给事行状》(《山谷别集》卷八)。《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元丰八年(1085)任江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明州鄞县人,字廉彦。周师厚子。神宗元丰二年进士。调桐城县尉,辞不赴,益究治六经诸子百家之说,悉著论其本旨。游颍昌府,访其舅范纯仁,过洛,见文彦博、司马光,皆见器重。后知南雄州,以言边事忤时相,入党籍,退休于家,学者称为鄞江先生。有文集。全宋诗
周锷(一○五七~一一三一),字廉彦,鄞(今浙江宁波)人。师厚长子。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调桐城尉,不赴,精研六籍及诸子百家书。后以丰稷、范祖禹荐,历官濠州户曹,提点江、淮、荆、浙、福建等路坑冶铸钱公事,知南雄。以言事入元祐党籍。退居西湖,人称鄞江先生。高宗绍兴元年卒,年七十五(《甬上耆旧诗》卷二)。著《承宣集》、《明天集》、《六甲奇书》等,已佚。事见宋《宝庆四明志》卷八,元《延祐四明志》卷四。今录诗九首。全宋文·卷二五二七
周锷(一○五七——一一三一),字廉彦,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元丰二年进士。调桐城尉,辞不赴,益究治经史百家之书。游颍昌,访其舅范纯仁,过洛,见文彦博、司马光,咸见器重。历官濠州户曹、提点江淮荆浙等路冶钱公事,后知南雄,以言事入党籍,退休于家。绍兴元年,朝廷牵复党人,特转中大夫,将用之而卒。有奏议、杂文、表启二十卷,《明天集》一卷,《六甲奇书》一卷,《承宣集》一卷。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八之一一、职官六八之三、职官七七之六五,《宝庆四明志》卷八,《甬上耆旧诗》卷二,《宋史翼》卷五。
人物简介
简介
熙宁十年(1077)任判尚书刑部。元丰二年(1079)任大理少卿。元丰五年(1082)任京东路转运判官。元丰六年(1083)任京东路转运副使。绍圣三年(1096)任曹州知州。
人物简介
简介
绍圣三年(1096)官越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州集
简,字廉夫,单父人。宋末登科,国初倅某州,仕至朝奉郎、太常丞兼直史馆。有呜呜集行于世。其诗说有云:予政和丁酉任洺州教官,是时括苍鲍慎由钦止出所注杜诗说,天王守太白,守读如狩于河阳之狩。高秋登寒山,南望马邑州。马邑州在城州界。予检唐书志,宝应元年,徙马邑州于盐井城。钦止为有据矣。旧注马邑属雁门,与杜子美作诗处全无关涉,后人遂谓王源叔谬于牵引,不知源叔初不注杜诗。予识其孙彦朝,彦朝不说杜诗非其大父注。盖彦朝不学,见流俗皆读旧注,因而认有,可叹可叹。好问常以此问赵礼部,赵云:廉夫前辈,必不妄。试更考之。今日见吴彦高东山集有赠李东美诗,引云:元祐间秘阁校对黄本,邓忠臣字慎思,余柳氏姨之夫。今世所注杜工部诗,乃慎思平生究竭心力而为之者,镂板家标题遂以托名王源叔翰林。而王公前后记初无一语及此注,而后记又言,如源叔之能文,止作记于后,则源叔不注杜诗为可见矣。举世雷同,无为辨之者。宣和近贵李东美,有才藻,善行书,且喜作小楷,所写杜集,精密遒丽,有足嘉赏。为作古诗一篇,纸尾因记邓公事。后人闻此,其谁不疑。然予少时目击,不可不识,姑以告李侯,非求信后人也。彦高此说,正与廉夫合。近岁得浙本杜诗,是源叔之孙祖宁所传,前有序引,备言其大父源叔未尝注杜诗,廉夫、彦高益可信,故并记于此。廉夫诗甚工,如赋雪云:雨屋无寒梦,油灯有细香。书怀云:白发浑无赖,朱颜更不回。遮眼细书聊引睡,扶头浊酒最关情此类甚多。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 【介绍】: 宋荣州人,字周彦。王梦易子。七岁能属文。十三岁丧父,哀愤深切,闭户穷经史百家书传注之学,寻师千里,究其旨归。徽宗崇宁时,应能书,为首选。因上书论时政得失,下第径归,奉亲养志。后复举八行,大司成考定为天下第一,诏旌其门,赐号处士,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一日四命俱至,竟力辞不受。虽处山林,唱酬赋咏,皆爱君忧国之言。卒谥贤节。全宋诗
王庠(一○七一~?)(清道光《荣县志》卷一七引张商英所作其父王梦易墓表),字周彦,荣州(今四川荣县)人。苏轼侄婿(《东坡先生全集》卷四九《与王庠书》)。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举八行,考定为天下第一,赐号廉逊处士(《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一五)。寻改潼川府教授,赐进士出身,辞不受。有集五十卷(《宋史·艺文志》),已佚。《宋史》卷三七七有传。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三一二一
王庠(一○七一——?),字周彦,荣州(治今四川荣县)人,梦易子。年十三丧父,哀愤深切,闭户读书,其文为吕陶、苏辙所器重。崇宁元年应能书科试,为首选,下第径归,不应举者八年。后复举八行,大司成考为天下第一,赐号处士,寻改潼川府教授,赐出身及章服,终不受,隐居山林而卒。孝宗淳熙元年谥曰贤节。有文集五十卷(佚)。《宋史》卷三七七有传,又见《宋代蜀文辑存》卷一四张商英《大宋故赠通议大夫王公墓表》,《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一一五,《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宋史新编》卷一七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七。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简介
大观元年(1107)任赵州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