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二
释悦可,字中庭,主嘉定西隐寺,筑十六观堂,以修净业,缁白多归之。声光烂然,彻于九重。延祐间,赐号“广慧大师”,至正中,无疾坐逝,荼毗齿舌不坏。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善学(1307—1370),元末明初江苏吴县龟山光福寺僧,字古庭,俗姓马,吴郡(今江苏苏州市)人。十七岁出家,受《华严经》于林屋清公,精研贤首疏钞。学问精深,融贯诸家,是极负盛名的元明两代华严宗高僧。洪武初,因本寺输赋违期而流徙江西赣州,行至安徽池阳马当山时病逝。归葬光福寺,大学士宋濂为之作塔铭。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自号古庭,生吴郡马氏。初出家大觉寺,主昆山荐福,后居光福。
补续高僧传·义解篇
善学。自号古庭。生儒家马氏。传华严之教于宝觉法师简公。凡清凉大疏钞。及圆觉楞严起信诸部。皆能融会甚深微妙之旨。遐迩嗜学之子。敛衽溯瞻。不翅卿云德星。以获一见为快。虽老师宿学。亦推之为人望。别传教公。无言宣公。前后主报恩之席。皆欲摄受师为弟子。师笑曰。吾得法于宝觉。忍背之乎。力拒不听。赋曹溪水四章以见志。寻还东林隐居。掌教者尊师之道。不容肥遁自逸。强主阳山之大慈。师植心平易。不屑沉溺专家。以殊户异轨。为高理之所在。辄翻然从之。每升堂示众曰。吾宗法界还源。非徒事于空言。能于禅定而获證入者。乃为有得耳。既而又曰。吾早通法华。虽累入法华三昧。然长水璿问道于琅琊觉。又从灵光敏。传贤首教。露光天台之人也。古人为法乃尔。吾徒可专守一门乎。君子美其至公无我。一扫近代互相矛盾之陋。皇明龙兴。师将大弘贤首之教。以续物慧命。虽当俭岁。躬分卫以食众。士民踵集。方思有所建置院僧。以官赋违期。当徙虔州。有司知师专任讲道。欲与辩析之。师曰。吾为主僧。法当坐。敢累他人耶。遂毅然请行。或让师为迂。师曰。宿业已定。不可逭也。行抵池阳马当山。示疾而化。洪武庚戌四月也。春秋六十有四。师形貌尪瘠。退然有不胜衣。戒检精严。护持三业。唯恐有所染污。独居屋漏。法衣不离体。三藏诸文。未尝释手。虽盎无斗储。处之裕如。谦恭自牧。竖子来见。亦无墯容。勤于诱掖。有不领解者。方便比喻。至于反覆数四。必俟其心悟。始罢云。见诸著述者。咸有可观。法华问答若干篇。法华随品赞三十篇。辩正教门关键录若干卷。及诗文。并行于世。宋文宪公曰。濂于诸宗之文。颇尝习读。每病台衡贤首二家。不能相通。欲和会而融贯之。恨鲜有可言斯事者。不知世上乃复有师乎。于是。发不及见之叹。其为贤者追慕。如此。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善学,字古庭,姓马氏,吴人也。自幼离俗,往大觉院,初习《华严经》,能知大义。亭亭物表,如青莲出水,不染泥滓。元至治癸亥,年十七,始受度为大僧,投华严诸师而穷其说,久之未有所入。时宝觉讲经曹溪,亟往从之,慧解浚发,领悟敏捷,闻响心通,势如析竹,迎刃而解。宝觉誉之不置,自是名称勃然兴起,老师宿德,推为时望。别传教在报恩,聘之出典宾客。久之,浒溪之光福偶乏首忏者,古田滋命学司之。又久之,无言宣继席报恩,复延之上座,分筵说经,声采一时,震动江南。行宣政院请开法昆山荐福寺,宣欲摄受为弟子,学芺曰:“吾得法于宝觉,忍背之乎?”赋曹溪水四章,以见志。越二年即弃去,还东林隐居,专修白业,谓同志曰:“吾始习晋水源华严忏法,行之已久,及观天竺慈云式净土忏仪明白简要,五晦诸文皆出《华严》,吾欲籍是以祈生安养耳。”掌教者崇其道誉,不容自逸,强主阳山大慈,先声所被,天人具钦,杖锡初临,山川改色。明室龙兴,庶政改革,浒溪人士,恋慕尤笃。爰具疏币,杂以香华,请学居之,学亦欲大弘贤首之教,续佛慧命。虽当俭岁,节省衣资,以供众饭。会天复旱,院有观世音像,素著灵异,郡守率僚属迎致府廨,乞学作法禜之,甘霖立沛,大雨三日,田野俱渥,岁复大稔,士民知精诚所致,施舍接踵。方思有所建置,昭垂来兹,而院僧以官赋违期,当徙虔州,有司知学专任讲席,不亲财䞋,欲为辩释,学乃自承曰:“吾为主僧,法当坐主者,敢累他人乎!”遂请行。或哂其迂,学谢曰:“宿业已定,不可逭也。”行抵池阳马当山,示疾而化,时洪武庚戌四月二十日也,年六十有四。学形貌尪瘠,退然若不胜衣,戒检精严,护持三业,唯恐有所染污。独居屋漏,法衣不离体,三藏诸文未尝释手,虽盎无斗储,处之裕如,恭谨自牧。竖子请见,亦无惰容,勤于诱掖。有不领解者,多方比喻,反覆数四,俟其开悟始罢。初传华严于宝觉,简时,凡清凉《大疏钞》及《圆觉》、《楞严》、《起信》诸部,虽妙义深微,皆能融会。遐迩学子,敛䘳溯瞻,冀获听睹为快。学因造《十玄门赋》以示圆宗大旨,丛林传诵,谓能发越贤首诸祖之意。或有好为立异,以应观法界性为十界差别事,惟心造为真如之理者,学闻之叹曰:“真如生灭,倒置错乱一至于此,是可为大息也。”其于匡卫宗乘,唯恐稊稗之混黍苗,固若甚严。然其植心平易,不肯沈溺专家,以殊户异轨为高,理之所在,辄幡然从之。每升堂示众曰:“吾宗法界还源,非徒事空言,能于禅定而获證入者,乃为有得耳。”既而又曰:“吾蚤通《法华》,虽累入法华三昧,然长水璿问道于琅邪觉,又从灵光敏传贤首教,灵光,天台人也。古人为法乃尔,吾徒可拘守一隅乎!君子美其至公无我,一扫近代互相矛盾之陋,故见诸著述,不落偏卑。”又尝与同学原澄以一乘同别之义,更质叠难,为《法华问答》若干篇。复因主修法华期忏,撰《法华随品赞》三十篇,《辩正教门关键录》若干卷,及诗文并行于世。弟子处仁法慧,请于九皋声、启宗佑为造行业记,而乞宋文宪公濂铭其塔,其词曰:“贤守之学,《杂华》为尊,建立六相,条分十门,固自以为琐琐而不可易。至若天台性善、性恶、三观、三德之旨,一念三千之文,又曷尝不引之而示人。况脩门之注释,乃止观熏习次第,亦不外之而立言。念古昔之诸祖,皆契经之由循,初何心于矛盾,唯欲鉴于群昏。或谓无断伏分齐,而失修證之道,乃后嗣之纷纭。卓哉学师,所见绝伦,剪剔其末枝,融通其本根。谈诸法之相即,含性具之缘因。庶几森万象于寸心,合千江于一源。观会通于大府,辟局隘之专门。奈之何,道未克施而遘于邅迍,安养之生固知可以无憾,但学子之亡师,譬犹渡江河而失筏,遵广陆而折辕。企瞻弗及,郁悒难伸。评群行以成章,命勒之于贞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2—1354 【介绍】: 元温州瑞安人,字允诚。顺帝至正四年进士,授承事郎、同知沂州事,毁牛皇神祠,免除横征急敛。累升同知福建道宣慰使司副都元帅,镇邵武。时镇抚万户岳焕素悍,纵卒为暴,庭坚欲绳以法,遂为所害。
维基
彭庭坚(1312年—1354年),字允诚,元朝温州瑞安(今浙江瑞安市)人。元顺帝至正五年(1345年)进士,授承事郎、同知沂州事,在任捣毁牛皇神祠,免除横征急敛。以平反狱囚得罪上司,弃官归家。至正十年(1350年),为崇安县尹。至正十一年(1351年),升建宁路总管府同知。收复建阳、平定浦城。至正十二年(1352年),击败由江西入闽之红巾军,平定建宁、邵武等地,以功擢福建道宣慰使司副都元帅,镇守邵武。至正十四年(1354年),镇抚万户岳焕放纵士卒暴虐百姓,彭庭坚想把他绳之以法,岳焕于是兵变,将他杀害。朝廷追赠赠中奉大夫、福建道宣慰使都元帅,封忠悯侯。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五
庭圭,字德璋,铁网珊瑚载破窗图诗,有庭圭一作。后见吾邑陆芝房记元登科者,沈庭圭系至正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进士,志俱失载。
元诗纪事
廷圭字德璋,槜李人。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元明间太平府当涂人,字叔闻。元末为富阳县学教谕。朱元璋克太平,授本府儒学教授。擢中书博士,出为金华府同知。朱元璋设翰林院,召为翰林学士。寻以老归。洪武四年,又召主会试。
曹庭训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河南灵宝人。资性聪颖,处事果断。乡里曲直,悉求判正。洪武中,以人才荐,授应天府尹。

人物简介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九
庭兰澧州人。洪武乙丑进士,授审刑司详议。擢大理寺少卿,迁左都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泰和人,字庭秀,又字不移。师陈一德。工诗,但才调不如师。间居不仕,自号畦乐。有《畦乐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畦乐诗集·提要
臣谨案:畦乐诗集一卷,明梁兰撰。兰字庭秀,又字不移,泰和人,右赞善梁潜之父也。隐居不仕,故以畦乐自号。于杨士奇为姻家,士奇尝从之学诗。此集即士奇所编,前有洪武三十一年士奇序。考士奇所作兰墓志,称卒于永乐八年,则编此集时,兰犹及见之也。旧夲列泊庵集后,盖用山谷集后附刻伐檀集之例。今以各自为集,仍分著于录。原目列古今体诗二百三十四首,而五言古诗中注阙七首,实二百二十七首。题中有缺字二处,诗中有缺字二处,均无别夲可补,今亦仍之。士奇序称其志平而气和,识远而思巧,沨沨焉,穆穆焉,简寂者不失为舒徐,疏宕者必归于雅,则优柔而确,讥切而婉。虽自重其师,推重不无少溢。而于元季繁音曼调之中,独翛然存陶、韦之致,固亦不愧于作者矣。
钦定四库全书·畦乐园诗集·序
诗以道性情,诗之所以传也。古今以诗名者多矣。然三百篇后,得风人之旨者,独推陶靖节。由其冲和雅澹,得性情之正。若无意于诗,而千古能诗者卒莫过焉。故能轻万钟,芥千驷,翛然物表,俯仰无惭。岂非足乎已而无待于外者乎。是虽不必以诗名,而诵其诗者,慨然想见其为人。吾邑畦乐梁先生生元季,蚤失怙,下董帷,设绛帐,资束脩,承欢母氏。后以二子绩学制行,膺政教之任。长历官翰林春坊,次任溧阳学博,俱卓有声望,素佩先生之庭训者也。先生嗜恬澹,屡徵不赴,就养官舍,日与名公卿称觞赋诗相乐也。已而叹曰:吾二儿颇称任使,可上报朝廷矣。盍求吾之所自乐乎?仍归休柳溪濠梁之间,有畦数亩,可耕可桑,可渔可酿,可濯可荫。独辟一轩,日督诸孙问学。其中人非缝掖,士不日来至。有慕先生彝范,数来请益者,先生弗类倦勤,诱以德义方正,于圣贤之道靡弗贯,下至诸子百氏,皆约通大要。为文章,尤乐于诗歌,天气爽朗,时临清坐,茂望玉华武姥诸峰,讴吟翛翛然以为常。盖先生于诗,自三百篇以还,若苏李枚乘,若建安,若六朝,以及盛唐诸名家,无不涵泳融液,如已素有,而又志平而气和,识远而思巧,故见诸篇章,沨沨焉,穆穆焉,简寂者不失为舒徐,疏宕者必归于雅,则优柔而确,讥切而婉。先生之于诗,可谓至矣。然缘趣而作,既罢即弃去,间存其藁,遇有爱重之者,听持去不靳。故虽诗名闻一时,人咸以不得全见为憾。士奇自幼聆先生之教,间记所尝诵记若干篇为一卷。呜呼!世之不考于古者众矣,先生敦用乎古者,虽不独其诗,而所以名诸人人者,亦不待诗。顾自有可名者,而使闻先生之名,因诗而求之,以知其性情之正,则是篇乌可少哉!乌可少哉!是以僣冒叙之。洪武三十一年冬十月既望,姻家生杨士奇叙。
明诗纪事·甲签·卷二十三
兰字庭秀,泰和人。有《畦乐先生集》。 田按:庭秀陈一德弟子,才调不及其师,而音节和粹,乃复相似。
谢谨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谢谨,字庭兰,浙江宁波人。进士。永乐四年(1406年)丙戌科三甲第十六名进士,官至广西按察使,善于诗文。存有《蜗濡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庭兰。永乐四年进士,除刑部员外郎,迁平阳知府,擢广西按察使,政声卓异。长于诗,好作奇语。有《蜗濡集》。
甬上耆旧诗·卷四
字廷兰,本蜀人,徙家于鄞。为人魁岸,性倜傥,嗜学。以进士出使粤中。经庾岭见大木委道傍,因作悼木赋以见志。尚书夏公原吉览而奇之,荐于朝,授刑部员外郎,迁郎中。持法平。出知平阳府。平阳俗尚武悍,先生戒其属吏曰:治民在顺其常性而已。能顺之,则俗不扰而易安。由是所部帖然。寻丁外艰,方治归,部民俱走阙下请留,上特报可。秩满,迁广西按察使,数辨冤狱,军吏俱畏服之。年五十七,卒于官。先生所在奏治行第一,尤以诗文擅名。所著蜗濡集行世。郡守沈凤峰先生恺序吾乡诗曰:四明诗源,起自唐贺秘监,当时巳与李、杜并驰。循至宋元,攻尚互异,篇什不传。及洪建以来,作者辈出。倡雅中朝则有郑千之,继以张白斋、金本清、杨文懿诸贤,后先凌竞,彬彬以兴。先辈戴南江序曰:四明诗人,萌芽秦汉,鸣盛于开元。宋元而下,其诗失传。至洪建中,吾乡诗学始盛,尽归雅驯。尝得名家数十人,若谢廷兰、章文重、金本清、张白斋、魏云松,其杰然者,风雅之体,于是为备。余按两家所述吾乡诗源,一以郑千之为举首,一以谢廷兰为举首。郑先生家学渊源,蔚然作者,余巳选其全集,录冠此卷。及读谢先生传,意其负才气,历落自许,词赋流传,为当代巨公所重。而诸选家仅录诗一首,意殊不满。近始从范氏天一阁得读其蜗濡集,于腐题烂句中,时作惊人语,老气横厉,方称其人。若非先辈藏书,则风流尽矣。余既录其七言七首,他若吉州曰:乱山过雨迷高下,斜路穿云入有无。秋云曰:晨度空林迷马鬣,晚拖疏雨带龙腥。樵唱曰:数声去疾云生屦,一曲归迟月在薪。金山寺曰:月转天心山压卵,塔横灯影水吞虹。沙浦曰:青裙移棹脚双赤,金鲤出波鳞半红。幽居曰:新声歌罢春生榻,老瓦盆乾月满楼。并奇句也。
明诗纪事·乙签·卷十
瑾字庭兰,鄞人。永乐丙戌进士,出使粤中。以荐除刑部员外郎,迁郎中,出知平阳府,擢陕西按察使。有《蜗濡集》。 田按:庭兰诗好作奇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苏丹徒人,字惟成,号樗庭。祖父丁德,以医术鸣世。父丁宁,为举人,官任建宁右卫经历。元贞幼年随父于任所,稍长,锐意进修,尤嗜读医书。尝曰:“古称良医与良相功同,能起废生死,人顾不可行其志乎?”乃博采古来方书,熟读精究,久之明悟其理。嗣后,挟技游于江湖间,常收显效。有医德,以治病济人为务,未尝斤斤求值。有《樗庭稿》。卒年七十八。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刘容,字伯宏,号槐庭。明时无锡人。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

人物简介

简介
未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