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庙中(庙中)
诗访予落止传访谋落始也笺成王始即政自以承圣父之业惧不能遵其道德故于庙中与群臣谋我始即政之事兴礼记祭统凡馂之道每变以众所以别贵贱之等而 施惠之象也是故以四簋黍见其脩于庙中也庙中者竟内之象也
又汉书扬雄传长杨赋听庙中之雍雍受神人之福祐
又齐书王敬则传见庙神下
分类:庙中
《國語辭典》:石室  拼音:shí shì
1.宗庙中藏放祖先神主的屋室。《左传。庄公十四年》:「典司宗祏。」晋。杜预。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新唐书。卷一三。礼乐志三》:「建石室于寝园以藏神主,至褅、祫之岁则祭之。」
2.古代藏书的地方。《史记。卷一三○。太史公自序》:「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汉书。卷一。高帝纪下》:「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
3.石洞。《后汉书。卷八六。南蛮西南夷列传。南蛮》:「槃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三国魏。曹植苦思行〉:「郁郁西岳巅,石室青葱与天连。」
4.石造的屋室,比喻防守非常坚固。《三国志。卷六五。吴书。王楼贺韦华传。贺邵》:「近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可谓金城石室。」
5.石造的坟墓。《宋书。卷一五。礼志二》:「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國語辭典》:昭穆  拼音:zhāo mù
1.宗庙的辈次排列。古代宗庙制度,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以天子而言,太祖庙居中;二、四、六世居左,称为「昭」;三、五、七世居右,称为「穆」。见《礼记。王制》。祭祀时,子孙也按此规定排列行礼。《礼记。祭统》:「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
2.泛指一般宗族的辈分。《文选。潘岳。扬荆州诔》:「系自有周,昭穆繁昌,枝庶分流。」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一四出:「况且昭穆伦次,立福王亦无大差。」
3.坟地葬位的左右次序。《周礼。春官。冢人》:「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
《漢語大詞典》:太室
亦作“ 大室 ”。
(1).太庙中央之室,亦指太庙。书·洛诰:“王入太室祼。” 孔 传:“太室,清庙。” 孔颖达 疏:“太室,室之大者,故为清庙。庙有五室,中央曰太室。”春秋·文公十三年:“大室屋坏。” 杜预 注:“大庙之室。”
(2).山名。即 嵩山 。在今 河南省 登封县 北。左传·昭公四年:“ 四岳 、 三涂 、 阳城 、 大室 、 荆山 、 中南 ,九州之险也,是不一姓。” 陆德明 释文:“大室即中岳 嵩高山 也,在 豫州 。”史记·楚世家:“ 幽王 为 太室 之盟。” 裴駰 集解引 杜预 曰:“ 太室 , 中岳 也。”
《國語辭典》:纲维(綱維)  拼音:gāng wéi
1.国家的法度。《三国志。卷五四。吴书。鲁肃传》:「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三国演义》第二二回:「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
2.总纲要领。宋。朱熹中庸章句序〉:「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蕴奥,未有若是其明且尽者也。」
3.寺院中管事务的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一○。支植》:「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漢語大詞典》:两庑(兩廡)
(1).宫殿或祠庙的东西两廊。宋史·选举志一:“寻又定《亲试进士条制》:凡策士,即殿两廡张帟,列几席,标姓名其上。”
(2).特指文庙中先贤从祀之处。明史·礼志四:“两廡从祀……凡九十一人。” 明 沈德符 野获编·礼部·祀典:“又进 欧阳修 於两廡,则以 濮 议与 永嘉 暗合,故特崇之。” 明 沈德符 《敝帚轩剩语补遗·妖梦》:“ 江陵 相曾梦居第之前,左右两石坊上分署‘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八字,自以为生封五等,殁祀两廡,遂恣行无忌。”
《國語辭典》:宗祏  拼音:zōng shí
宗庙藏神主的石室。《左传。庄公十四年》:「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晋。杜预。注:「宗祏,宗庙中藏主石室。」《聊斋志异。卷一一。段氏》:「既属两姓,各有宗祏,何必在此承人百亩田哉!」
《國語辭典》:寝殿(寢殿)  拼音:qǐn diàn
1.陵墓的正殿。《续汉书志。第九。祭祀志下》:「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
2.皇帝的卧室。《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法善道:『玉笛何在?』玄宗道:『在寝殿中。』」
《國語辭典》:寝庙(寢廟)  拼音:qǐn miào
1.旧称皇帝宗庙的前殿为庙,后殿为寝。亦用以泛指宗庙。《礼记。月令》:「寝庙毕备。」汉。郑玄。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
2.泛指寝居之处。《左传。襄公四年》:「经吞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國語辭典》:大殿  拼音:dà diàn
1.封建王朝举行庆典,接见大臣或使臣等的宫殿。
2.寺庙中供奉主要神佛的地方。
《國語辭典》:石幢  拼音:shí chuáng
古代祠庙中,刻有经文、图像或题名的大石柱。有座有盖,状如塔。唐。岑参〈酬畅当嵩山寻麻道士见寄〉诗:「阴洞石幢微有字,古坛松树半无枝。」唐。陈鸿《东城老父传》:「大历元年,依资圣寺大德僧运平住东市海池,立陁罗尼石幢。」
《漢語大詞典》:庙碑(廟碑)
宗庙、祠庙中立的石碑。亦指刻于庙碑上的记述死者功德的文字。 唐 韩愈 《答魏博田仆射书》:“顷者,又蒙不以文字鄙薄,令譔庙碑。” 明 唐顺之 《常州新建关侯祠记》:“ 赵公 请於朝,立庙於 嘉兴 以祀矦,事具公所自为庙碑中。”
《國語辭典》:社鼠  拼音:shè shǔ
比喻有所倚恃的奸人。参见「城狐社鼠」条。《俚言解。卷二。社鼠》:「城狐不灌,社鼠不熏,言得所依凭也。」
《國語辭典》:城狐社鼠  拼音:chéng hú shè shǔ
以城墙为窝的狐狸,以土地庙为窝的老鼠。语本汉。刘向《说苑。卷一一。善说》:「且夫狐者,人之所攻也;鼠者,人之所熏也;臣未尝见稷狐见攻,社鼠见熏,何则?所托者然也。」比喻凭藉权势而肆意为恶的人。《晋书。卷四九。列传。谢鲲》:「敦将为逆,谓鲲曰:『刘隗奸邪,将危社稷。吾欲除君侧之恶,匡主济时,何如?』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明。许自昌《水浒记》第一一出:「城狐社鼠,扰朝廷,毒闾阎。」也作「社鼠城狐」。
《國語辭典》:寝室(寢室)  拼音:qǐn shì
1.卧室,睡觉的地方。唐。唐暄 还渭南感旧诗二首之一:「寝室悲长簟,妆楼泣镜台。」也称为「卧房」、「卧室」。
2.帝王宗庙中的后殿。《宋书。卷一六。礼志》:「府君迁主,宜在宣皇帝庙中,然今无寝室,宜变通而改筑。」
《國語辭典》:寝庙(寢廟)  拼音:qǐn miào
1.旧称皇帝宗庙的前殿为庙,后殿为寝。亦用以泛指宗庙。《礼记。月令》:「寝庙毕备。」汉。郑玄。注:「凡庙前曰庙,后曰寝。」《史记。卷九九。叔孙通传》:「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习。」
2.泛指寝居之处。《左传。襄公四年》:「经吞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
《漢語大詞典》:宝床(寶牀)
(1).贵重的坐具或卧具。常特指皇宫中御用或寺庙中陈设者。 宋 张先 《玉树后庭花·上元》词:“宝牀香重春眠觉,魫窗难晓。”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一:“庚寅岁冬夕,忽梦游一道宫,金碧明焕,一巨殿,一宝牀,岿然於中,一金龙蟠蜛於牀之上。” 宋 苏辙 《千叶白莲花》诗:“蔫然落宝牀,应返梵天去。”宣和书谱·李白:“﹝ 李白 ﹞论世务,答蕃书,笔不停缀。帝嘉之,以宝牀赐食於前,手为和羹。”
(2).放御玺的大几。金史·礼志五:“太常博士引太尉奉册宝出,主节者持节前导,册牀在前,宝牀次之。”
《漢語大詞典》:庙祏(廟祏)
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匣。亦借指祖宗神灵。 宋 陆游 《贺叶枢密启》:“以陛下神武而讨衰弱仅存之孱虏,重以军民之愤切,加之庙祏之威灵,当一震於雷霆,宜坐消於氛祲。” 元 周伯琦 《立秋日书事》诗之一:“望祭园林邈,追崇庙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