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特底
见“ 特地 ”。
《國語辭典》:特地 拼音:tè dì
1.格外的。宋。赵长卿〈虞美人。西风明月临台榭〉词:「素蟾特地暗中图,未改清光容易、到仙源。」
2.专为其事。《文明小史》第三八回:「诸城县知县武强禀见,有紧要公事特地进省面禀。」
2.专为其事。《文明小史》第三八回:「诸城县知县武强禀见,有紧要公事特地进省面禀。」
《漢語大詞典》:特地
亦作“ 特的 ”。
(1).突然,忽然。《古尊宿语录》:“放笔从头看,特地骨毛寒。” 唐 罗邺 《大散岭》诗:“岭头却望人来处,特地身疑是鸟飞。” 宋 陆游 《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之一:“剥啄敲门嫌特地,缓拖藤杖隔篱看。”《元典章·兵部一·逃军复业体例》:“前项逃军土居者多,倚恃乡亲土豪,住坐山僻之间,设有差调,动輒特地逃窜。”
(2).亦作“ 特底 ”。特别,格外。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空劳酒食饌,特底解人颐。” 唐 罗隐 《汴河》诗:“当时天子是閒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五代 尹鹗 《临江仙》词:“西窗幽梦等閒成。逡廵觉后,特地恨难平。”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客路如天杳杳,归心特地寧寧。”
(1).突然,忽然。《古尊宿语录》:“放笔从头看,特地骨毛寒。” 唐 罗邺 《大散岭》诗:“岭头却望人来处,特地身疑是鸟飞。” 宋 陆游 《江上散步寻梅偶得三绝句》之一:“剥啄敲门嫌特地,缓拖藤杖隔篱看。”《元典章·兵部一·逃军复业体例》:“前项逃军土居者多,倚恃乡亲土豪,住坐山僻之间,设有差调,动輒特地逃窜。”
(2).亦作“ 特底 ”。特别,格外。 唐 王维 《慕容承携素馔见过》诗:“空劳酒食饌,特底解人颐。” 唐 罗隐 《汴河》诗:“当时天子是閒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五代 尹鹗 《临江仙》词:“西窗幽梦等閒成。逡廵觉后,特地恨难平。” 宋 赵长卿 《朝中措》词:“客路如天杳杳,归心特地寧寧。”
《骈字类编》:岸底
谢偃影赋群木悬植丛山倒峙岸底天回浪中霞起
《漢語大詞典》:底靖
犹底绥。 唐 元稹 《叙用勋旧武臣德音》:“外以环御四海,内以底靖中原。”参见“ 底绥 ”。
《骈字类编》:梅底
元 曹伯启 游西湖 柳边和气苏公路,梅底清风处士庵。
《韵府拾遗 荠韵》:琴底
洞天清录择琴底木法当取五七百年旧梓木以指甲掐之坚不可入者方是
《漢語大詞典》:宣底
诏书的底本。亦特指枢密院所受诏书的底本。《新五代史·唐臣传·安重诲》:“予读 梁 宣底,见 敬翔 、 李振 为崇政使,凡承上之旨,宣之宰相而奉行之。”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中:“凡公家文书之藁,中书谓之‘草’,枢密院谓之‘底’,三司谓之‘检’。今秘府有 梁 朝宣底三卷,即 正明 中崇正院书也。”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予按 唐 故事,中书舍人职掌詔誥,皆写四本,一本为底,一本为宣。此‘宣’谓行出耳,未以名书也。晚 唐 枢密使自禁中受旨,出付中书,即谓之‘宣’,中书承受,録之於籍谓之‘宣底’。今史馆中尚有《梁宣底》二卷,如今之‘圣语簿’也。”参见“ 宣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