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97
词典
1
分类词汇
96
共96,分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1
2
3
4
5
6
7
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投考
帖括派
曝腮龙门
戴顶子
大秋元
大经元
暴腮龙门
选择题
发策决科
方光乌
方闻科
方略策
获隽公车
刮锈
官样文章
《國語辭典》:
投考
拼音:
tóu kǎo
报名参加考试。如:「他准备投考军校,继承父志。」
分類:
报名
应试
参加
考试
《漢語大詞典》:
帖括派
明 末研习科举应试的八股文的学派。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四:“此实对於晚 明 之帖括派、清谈派施一大针砭。 清 代学者以朴学自命,以示别於文人,实 炎武 啟之。”
分類:
研习
科举
应试
八股文
学派
《国语辞典》:
曝腮龙门(曝腮龙门)
拼音:
pù sāi lóng mén
比喻处境困顿或应试落第。参见「曝鳃龙门」条。
分类:
处境
困顿
应试
落第
《国语辞典》:
戴顶子(戴顶子)
拼音:
dài dǐng zi
原指应试及第而做官。后指念完学位,戴上代表性的帽子。如:「许多大学生一毕业后,便先后到美国去戴顶子回来。」
分类:
应试
及第
做官
后指
学位
《国语辞典》:
大秋元
拼音:
dà qiū yuán
古代乡试在秋季,应试得第一者,称为「大秋元」。《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大秋元、大经元、大三元,士人之誉多殊。」
分类:
乡试
秋
应试
得第
一者
《国语辞典》:
大经元(大经元)
拼音:
dà jīng yuán
古代乡试题目以经书内容为主,应试得第一者,称为「大经元」。《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大秋元、大经元、大三元,士人之誉多殊。」
分类:
乡试
试题
题目
经书
应试
得第
一者
《国语辞典》:
暴腮龙门(暴腮龙门)
拼音:
pù sāi lóng mén
比喻处境困顿或应试落第。参见「曝鳃龙门」条。
分类:
处境
困顿
应试
落第
《国语辞典》:
选择题(选择题)
拼音:
xuǎn zé tí
列有数个答案,并各给一个代号,供应试者选填其中正确者之代号的试题。
分类:
有数
答案
代号
供应
应试
中正
正确
试题
《國語辭典》:
发策决科(發策決科)
拼音:
fā cè jué kē
拆阅策问题目,决定录取科第。汉。扬雄《法言》:「或曰:『书与经同,而世不尚,治之,可乎?』曰:『可。』或人哑尔笑曰:『须以发策决科。』」
分類:
应试
命题
考试
取中
《漢語大詞典》:
方光乌(方光烏)
指 清 代科举应试的字体。其体方正、光润,墨色乌黑。这种字体也流行于翰林院,故又称“院体”、“馆阁体”。据传为历相 乾隆 、 嘉庆 、 道光 三朝的 曹振镛 所创。 康有为
《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
:“其楷法方光乌之尚,尤为费时。”
分類:
科举
应试
字体
方正
光润
《漢語大詞典》:
方闻科(方聞科)
科举时应试科目之一。方,通“ 旁 ”。 宋
曾纡
《李伯时〈五马图〉跋》
:“予以应方闻科至京。”借指应试方闻科的士人。 宋
王安石
《徐秀才园亭》
:“笑傲一生虽自乐,有司还欲选方闻。”
分類:
科举
时应
应试
科目
士人
《漢語大詞典》:
方略策
科举考试中应试的有关治国方略的策文。
《考课令》
:“凡秀才试方略策二条,文理俱高者为上上。”
分類:
科举考试
应试
治国
方略
策文
《漢語大詞典》:
获隽公车(獲隽公車)
汉 代曾以公家车马送应举的人。后以公车指入京应试举人。“获隽公车”为会试得中的意思。
《
红楼梦
》
第一○三回:“学生自蒙慨赠到都,托庇获隽公车,受任贵乡,始知老先生超悟尘凡,飘举仙境。”
分類:
公家
车马
应举
公车
应试
试举
举人
《漢語大詞典》:
刮锈(刮鏽)
科场中应试者挟带的小书。 明
钱希言
《
戏瑕·刮锈
》
:“ 宋 有博学宏词科,怀挟之书名曰刮锈,中作细行字,皆蝇头小楷,梓行於世。”
分類:
科场
场中
应试
挟带
小书
《國語辭典》:
官样文章(官樣文章)
拼音: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原指进呈皇帝的文章,文字堂皇典雅。后比喻徒具形式的例行公事,或空洞不求实际的文章、空话。《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这日因为就要上任,前来禀辞,乃是官样文章,不必细述。」
分類:
堂皇
徒具
固定格式
典雅
应试
试文
文字
空虚
文章
照例
敷衍
虚文
言论
措施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