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筠床
竹床。 宋 陆游 《伏中官舍极凉戏作》诗:“晓来秋色起,肃肃满筠床。”
《韵府拾遗 阳韵》:人床(人床)
唐书西域传:葱岭,俗号极疑山,环其国,人劲悍,貌言如于阗,赋必输服饰,王坐人床。
《骈字类编》:床间(床间)
后汉书西南夷传注:李膺益州记云:邛都县下有一老姥,家贫孤独,每食辄。有小蛇头上戴角,在床间。姥怜之,饴之。后稍长大,遂长丈馀。令有骏马,蛇遂吸杀之。令因大忿恨,责姥出蛇。姥云:在床下。令即掘地,愈深愈大,而无所见。令又迁怒杀姥。蛇乃感人以,灵言瞋令:何杀我母,当为母报仇。此后每夜,辄闻若雷若风,四,十许日。百姓相见,咸惊语:汝头那忽戴鱼?是夜方四十里,与城一时俱陷为湖,土人谓之为陷河。
《韵府拾遗 阮韵》:床稳(床稳)
陆游诗:床稳龟无息。
《骈字类编》:床底(床底)
唐 方干 尚书新创敌楼二首 其二 平明旭日生床底,薄暮残霞落酒边。
《韵府拾遗 阳韵》:高床(高床)
抱朴子:常在别房,高床重褥,美食大饭,或与密客引满投空,至于沉醉。
《骈字类编》:花床(花床)
花木录:剪牡丹花欲急,则花床无伤。 李贺感讽诗见桐竹下。
《漢語大詞典》:寝床(寢牀)
(1).躺卧在床上。 宋 晁补之 《朝奉郎致仕陈君墓志铭》:“少贫贱,刻意於学,夜不寝牀,置足水中以警寐。”
(2).睡觉用的床。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青草面着这么柔软的寝床,杨柳张着那么轻轻的罗帐,听着海水的睡歌,盖着温暖的阳光,他们真是安稳,睡得好象死人一样。”
(2).睡觉用的床。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诗:“青草面着这么柔软的寝床,杨柳张着那么轻轻的罗帐,听着海水的睡歌,盖着温暖的阳光,他们真是安稳,睡得好象死人一样。”
《漢語大詞典》:蛇床
亦作“ 蛇床 ”。亦作“虵床”。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约80厘米,圆柱,具纵棱。叶三回三出式羽状全裂,最终裂片线形。夏季开花。果实卵圆形,可入药,称蛇床子,有小毒,主治阳痿、带下、腰酸、阴部湿痒等症。煎汤外洗,可治疥癣湿疹。《淮南子·氾论训》:“夫乱人者,芎藭之与藁本也,蛇牀之与麋芜也,此皆相似者。”《山海经·中山经》“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藭” 晋 郭璞 注:“蘪芜似蛇牀而香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五华九实”自注:“九实者,连前实、槐实、栢实、兔丝实、女贞实、蛇床实、蔓荆实、蓼实。” 南朝 宋 鲍照 《药奁铭》:“或繁虎杖,或乱虵床,故不世不可以服。”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蛇床》:“蛇虺喜卧于下食其子,故有蛇牀、蛇粟诸名。其叶似蘼芜,故曰墻蘼。《尔雅》云:盱,虺牀也。”
《骈字类编》:床足(床足)
易剥初六:剥床以足。疏:在剥之初,剥道从下而起,剥床以足,言床足已剥也,下道始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