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3 【介绍】: 隋末唐初夏州朔方人。隋云州刺史李彻子。家富于财,少无检,以赌博破产。晚始折节读书。袭爵城阳公。与王圭友善。炀帝大业初,圭坐罪当配流,安远为之营护,免。后为正平令。李渊起兵攻绛郡,安远与通守婴城自守,城陷,渊素与安远善,抚慰其家,引与同食,授右翊卫统军,封正平县公。从渊破隋将屈突通,入唐,授右武卫大将军。又从李世民征伐,累战功,改封广德郡公。曾出使吐谷浑,与敦和好。太宗贞观初,历潞州都督、怀州刺史。
李冲寂 朝代:初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2 【介绍】: 唐宗室。字广德。累迁至太府、鸿胪二少卿,丁艰去职。后历青、德、齐、徐、宣、陕六州刺史,检校司理常伯。高宗麟德间,为营州都督,预征高丽之役,以功迁蒲州刺史。后坐事贬归州司马,迁兖州长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6 【介绍】: 唐邢州柏仁人,字广德。应四科举擢第。累除司礼少卿,徙同州刺史。治尚清简,累官同中书门下三品,封赵郡公。虽久居荣位,而习而简朴。卒谥成。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6 字广德,邢州柏仁(今河北隆尧)人。早年孤贫好学,喜属文。应四科举擢第,累授司礼少卿。出为邢州刺史,改冀州,迁扬、益二都督府长史,徙同州刺史。入为太子左庶子,兼太子宾客。武后大足元年(701)累迁鸾台侍郎,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拜秋官尚书,封平乡县男。中宗神龙初(705),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进封赵郡公。二年卒,赠侍中,谥曰成。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著有《李怀远集》8卷,已佚。《全唐诗》存诗1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宣宗女。嫁于琮。治家有礼法,为世闻妇。尝从琮贬韶州,侍者仅数人,却州县馈赠。后琮为黄巢所杀,乃自缢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5—1063 【介绍】: 宋苏州吴县人,字贯之。范琪子。仁宗天圣九年进士。历起居舍人、同知谏院,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前后在言职,有闻即言,尝数奏枢密副使陈升之不当用,又奏数陈执中、王拱辰、李淑、王德用、程戡等罪。其言虽过,而仁宗每优容之。官终直龙图阁、知明州。
全宋诗
范师道(一○○五~一○六三),字贯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仁宗天圣九年(一○三一)进士。知广德县,迁知常州,召为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直龙图阁,出知明州。嘉祐八年卒,年五十九。有文集五十卷(《吴郡志》卷二六),已佚。《宋史》卷三○二有传。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三八
范师道(一○○五——一○六三),字贯之,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天圣九年举拔萃科,为抚州判官,后知广德县、通判许州,累迁都官员外郎,至道中擢为御史。嘉皊初,以忤宰相刘沆,出知常州,徙广南东路转运使,改两浙,迁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管勾国子监。迁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出知福州。入为三司盐铁副使,加直龙图阁,知明州。嘉皊八年卒,年五十九。师道前后在言责,有闻即言。有奏议二十卷、文集五十卷。见《宋史》卷三○二本传,《吴郡志》卷二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常州武进人,字君倚。钱冶子。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知明州,进知制诰。英宗即位,陈《治平十议》。谪为滁州团练使。神宗时知谏院,忤王安石,出知江宁府,徙扬州,改提举崇福观。卒年五十二。
全宋诗
钱公辅(一○二一~一○七二),字君倚,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少从胡翼之学,有名吴中。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宋诗拾遗》卷四)。历通判越州、知明州,擢知制诰。英宗即位,谪滁州团练使。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知谏院。熙宁四年(一○七一),由知江宁府徙知扬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三)。五年,卒(同上书卷二四○),年五十二。《宋史》卷三二一有传。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一四二五
钱公辅(一○二一——一○七二),字君倚,常州武进(今属江苏常州)人,冶子。皇祐元年登进士甲科。通判越州,为集贤校理、同判吏部南曹。历开封府推官、户部判官、知明州,进知制诰。英宗即位,谪为滁州团练使。踰年,起知广德军。治平四年,神宗立,拜天章阁待制,知邓州,复知制诰,知谏院。熙宁二年,因忤王安石,罢知江宁府。四年五月,徙知扬州。五年改知越州,提举崇福观。十一月卒,年五十二。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北宋经抚年表》卷二、四,《宋诗纪事》卷一八。《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扬州天长人,字康叔。朱巽子。以荫为将作监主簿。历知岳州、阆州,有政绩。又知广德军。母刘氏为巽妾,方娠而出嫁民间。寿昌生数岁始归,母子不相闻五十年。神宗熙宁初,弃官刺血写《金刚经》,行四方求之,得于同州,乃迎母并二弟归,由是以孝闻。仕终中散大夫。卒年七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119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当时。神宗熙宁六年进士。以荐为监察御史。哲宗立,察访江湖,举劾蹇周辅父子所经画江右盐法为民害,建言除额外上供及定役法。绍圣中为殿中侍御史,累章劾章惇、蔡卞,得罪,谪监南安军酒税。徽宗立,召为侍御史,复极论惇、卞、曾布、蔡京之恶。迁右谏议大夫。崇宁间入党籍,累降职,除名编管循州。政和中复旧职卒。
全宋诗
陈次升(一○四四~一一一九),字当时,仙游(今属福建)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宝祐仙溪志》卷四)。历知安丘县,累迁监察御史。哲宗立,提点淮南、河东刑狱。绍圣中,复为监察御史,进左司谏,谪南安军。徽宗立,召为侍御史,迁右谏议大夫。崇宁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颍昌府,继除名编管循州。政和中,复旧职。宣和元年卒,年七十六(同上书)。《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全宋文·卷二二四○
陈次升(一○四四——一一一九),字当时,兴化仙游(今福建仙游)人。熙宁六年进士,知安丘县,为监察御史、提点淮南、河东刑狱。绍圣中为殿中侍御史,进左司谏,得罪谪监南安军酒税。徽宗立,召为侍御史,迁右谏议大夫。崇宁初以宝文阁待制知颍昌府,降集贤殿修撰,继又除名徙建昌,编管循州。政和中复旧职。重和二年卒,年七十六,有《谠论集》。见《宋史》卷三四六《陈次升传》,元陈则中《待制陈公行实》(载《谠论集》卷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9—1118 【介绍】: 宋邛州临邛人,字希古。神宗熙宁六年进士。知长洲县,有政声。擢大理、鸿胪丞。累拜监察御史,极论章惇、蔡京朋党之奸,疏前后至数十百上。哲宗绍圣二年,贬监滁州酒税。历通判温州、提点永兴军路刑狱。蔡京用事,入元祐党籍,流落二十年。
全宋诗
常安民(一○四九?~一一一八?),字希古,邛州(今四川邛崃)人。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进士,授应天府军巡判官。历成都府教授,知长洲县。哲宗元祐间除开封府推官。绍圣初拜监察御史。谪监滁州酒税,改通判温州。徽宗立,提点永兴路刑狱公事,改通判郓州。入元祐党籍,流落二十年。政和末卒,年七十。《东都事略》卷一○○、《宋史》卷三四六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五六三
常安民(一○四九——一一一八),字希古,邛州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年十四,入太学。熙宁六年第进士,选成都府教授。知长洲县,有政声。元祐初,擢大理、鸿胪丞,历太常博士、宗正丞、开封府推官等职。绍圣初,拜监察御史。二年,贬监滁州酒税。历温州通判、提点永兴军路刑狱。蔡京用事,入元祐党籍,流落二十年。政和末卒,年七十,谥敏节。著有《常谏议长洲政事录》一卷。《宋史》卷三四六有传。
张竞辰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九七一
张竞辰,字熙明,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大观初以朝请郎知湖州军州事。家富藏书,苏轼尝作《张竞辰永康所居万卷堂》诗咏之(《苏轼诗集》卷四五)。见所作《灵系记》,《挥麈后录》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55 【介绍】: 宋镇江丹阳人,字庆善,号练塘。徽宗政和八年上舍及第。高宗初,授秘书省正字,迁太常博士。绍兴四年,应诏上疏言朝廷纪纲之失,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历知真州、饶州,所至有惠政。以忤秦桧,编管昭州卒。有《老庄本旨》、《周易通义》、《左氏通解》、《楚辞补注》及《考异》等。
全宋诗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丹阳(今属江苏)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为陈州商水主簿(《至顺镇江志》卷一八)。召试,授秘书省正字。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应诏上疏,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提点江东刑狱。历知真州、徙饶州。因序故龙图阁学士程瑀《论语注》,忤秦桧,编管昭州。二十五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年六十六。有《楚辞补注》等行于世。《宋史》卷四三三有传。
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洪兴祖(一○九○——一一五五),字庆善,号练塘,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登政和八年上舍第,为湖州士曹。召试,授秘书省正字,后为太常博士。绍兴四年,上疏言时政,为时宰所恶,主管太平观。起知广德军,擢江东提刑,又历知真、饶二州。时秦桧当国,言官争弹劾以媚桧,兴祖坐尝作程瑀《论语解》序,语涉怨望,编管昭州。绍兴二十五年卒,年六十六。次年复其官,特赠直敷文阁。兴祖好古博学,著有《周易通义》、《系辞要旨》、《春秋本旨》、《古文孝经序赞》、《老庄本旨》、《韩子年谱》(存)、《楚辞补注》(存)等。见《宋史》卷四三三《儒林传》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九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0—1154 【介绍】: 宋平江府常熟人,字知原,号正静居士。徽宗政和五年进士。授诸暨主簿。累迁太常丞、秘书郎、户部员外郎。高宗绍兴间知广德军,岁饥,发常平仓赈济,民赖以生。精于《》,急于行义,为乡里所推。有文集及《论语解》。
全宋文·卷三九八六
钱观复(一○九○——一一五四),字知原,平江府常熟(今江苏常熟)人。政和五年进士,为温州州学教授,调湖州司户曹事。绍兴间守广德,又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官至尚书户部员外郎。观复深于《》,急于为义,乡里推之,号正静居士。绍兴二十四年十一月卒,年六十五。见《钱君墓志铭》(刘一止《苕溪集》卷五一),《宋会要辑稿》崇儒一之六。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润州金坛人,字致远。徽宗政和八年进士。授分宁主簿。历晋陵丞,知当涂、广德军、饶州、江州、常州,升本路转运副使。秦桧死,朝廷惩言路壅塞之弊,召为殿中侍御史。请黜桧姻党,释赵鼎子赵汾及李孟坚、王之奇等。累擢御史中丞,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叶义问劾其植党锄异己,罢。绍兴三十年知贡举,一洗徇私之弊,时号得人。次年复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卒年七十八。谥敏肃。
全宋文·卷三九一六
汤鹏举(一○八八——一一六五),字致远,金坛(今江苏金坛)人。登政和八年进士第,调分宁簿,改晋陵丞,擢知当涂。绍兴中,历知广德、饶、江、常、临安、婺、潭、绍兴、平江等州军府。又为淮东、两浙运判。二十五年,入为殿中侍御史,侍御史,迁御史中丞。二十七年除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未几为台官所劾,罢。后复知太平府,致仕。乾道元年卒,年七十八。谥敏肃。见《京口耆旧传》卷八,《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六,《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饶州乐平人,字彦成。登进士第。知弋阳县,以张浚荐知滁州,并有能声。改京西漕,言事忤时相,被贬官。复起知吉州,治行称最。累官直敷文阁、淮南转运副使、提领营田事。
全宋文·卷四二五四
魏安行,字彦成,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宣和六年第进士,绍兴初以左从事郎知弋阳县。二十年,知滁州。代还,擢京西运判,兼提刑、提举常平茶盐等事。在任时梓行程瑀《论语解》,秦桧疑其议己,因编管于钦州。二十八年,起知吉州,迁户部员外郎,直敷文阁,为淮南转运副使兼淮南东路提刑。三十年,知扬州,改江南东路转运副使。三十二年,任江淮荆浙福建广南路提点坑冶铸钱事。隆兴间任江西转运副使。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一六三、一七九、一八三、一八四、一八五,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四九,雍正《广东通志》卷四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邵武人,字释之,号坚叟。黄孝先玄孙。以恩补丞务郎。荐知金溪县,议诸鬻州县闲田,得钱五百万缗,高宗嘉之,除度支郎。历浙东提刑、两浙转运副使,两知临安府。移知赣州卒。
全宋文·卷四二六二
黄仁荣,字择之,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以祖实荫假承务郎,为泰和主簿。建炎中,任杭州录事参军,历知金溪县、广德军,入浙西安抚司幕,迁提举浙西常平茶盐。为人所诬,罢归奉祠。后知信州。绍兴二十六年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知衢州、温州,迁直秘阁、行度支员外郎,又出为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寻改知秀州,为两浙转运副使。绍兴三十年,升直敷文阁、知临安府。寻丁母忧。服阙,起提点坑冶铸钱公事。隆兴二年,再知临安府,未几又坐不获盗贼罢。起知赣州,卒。有《永嘉集》三卷。见道光《福建通志》卷一七四《黄好谦传》附《黄仁荣传》,又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六、二七、二九、三○,《乾道临安志》卷三,《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一五六、七一之九,《宋史·艺文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