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8
词典
1
分类词汇
77
共77,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4
5
6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蚳蝝
蝉壳
复育
壤虫
虸蚄
蝉花
孑孓
蝗蝝
蝻蝗
缢女
孩虫
天蚕
蝻虫
蝻子
蝇蛆
《漢語大詞典》:
蚳蝝
蚂蚁卵和蝗虫子。亦泛指幼虫。
《
国语·鲁语上
》
:“鸟翼鷇卵,虫舍蚳蝝。” 韦昭 注:“蚳,蚁子也,可以为醢。蝝,蝠陶也,可以食。”
《
梁书·武帝纪上
》
:“餘丑纤蠹,蚳蝝必尽。” 唐
白居易
《二十六养动植之物策》
:“至於麛卵蚳蝝,五穀百果,不中杀者,皆有常禁。” 宋
苏洵
《祭史彦辅文》
:“谁无子孙,詵詵戢戢,满眼蚳蝝,於天何伤。”
分類:
蚂蚁
蚁卵
蝗虫
虫子
幼虫
《漢語大詞典》:
蝉壳(蟬殼)
蝉自幼虫变为成虫时所脱下的壳。 北齐
颜之推
《
颜氏家训·名实
》
:“夫神灭形消,遗声餘价,亦犹蝉壳虵皮,兽迒鸟迹耳。”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虫三·蚱蝉
》
:“凡用蜕壳,沸汤洗去泥土、翅、足,浆水煮过,晒乾用。”参见“ 蝉蜕 ”。
分類:
自幼
幼虫
成虫
《國語辭典》:
蝉蜕(蟬蛻)
拼音:
chán tuì
1.蝉自蛹状幼虫化为成虫时所脱下的壳,可入药。也称为「蝉衣」。
2.比喻解脱、卸除。《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今已矣!把衣冠蝉蜕,濯足沧浪。无聊且酌霞觞,唤几个新知醉一场。」
3.比喻人脱去肉体躯壳,得道成仙。指死亡。唐。
贯休
〈
经旷禅师院
〉诗:「再来寻师已蝉蜕,薝卜枝枯醴泉竭。」清。全祖望〈梅花岭记〉:「神仙诡诞之说,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蜕,实未尝死。」
分類:
形同
脱胎换骨
摆脱
洁身
自幼
身高
幼虫
蝉蜕
贫贱
就新
高蹈
成虫
获致
同流合污
修道
功名利禄
高成
成就
成真
羽化
仙去
入药
《漢語大詞典》:
复育(復育)
亦作“ 復蜟 ”。 蝉之幼虫。 汉
王充
《
论衡·论死
》
:“蝉之未蜕,为復育;已蜕也,去復育之体,更为蝉之形。”
《
广韵·入屋
》
:“復蜟,蝉未蜕者。”
分類:
幼虫
《漢語大詞典》:
壤虫(壤蟲)
即蠰虫。
《淮南子·道应训》
:“吾比夫子,犹黄鵠与壤虫也,终日行不离咫尺而自以为速,岂不悲哉!”按, 朱骏声
《
说文通训定声·壮部
》
:“﹝壤﹞又为蠰,
《淮南·道应》
:‘犹黄雀与壤虫也。’” 晋
葛洪
《
抱朴子·论仙
》
:“若谓受气皆有一定,则雉之为蜃,雀之为蛤,壤虫假翼,川蛙翻飞…皆不然乎?” 南朝 陈
徐陵
《在北齐与梁太尉王僧辩书》
:“壤虫之比黄鵠,辙鮒之仰 河宗 ,未足云也。”一说,幼虫。见
《淮南子》
高诱 注。
分類:
幼虫
《漢語大詞典》:
虸蚄
即黏虫。幼虫头褐色,背面有彩色纵纹。成虫淡灰褐色,有迁飞习性。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 北魏
贾思协
《
齐民要术·收种
》
:“
《氾胜之术》
曰:‘牵马,令就穀堆食数口;以马践过为种,无虸蚄,厌虸蚄虫也。’”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
:“虸蚄能害稼,不能害人。”
《
金史·章宗纪四
》
:“十二月己丑朔, 新平 等县虸蚄虫生。” 清
黄景仁
《榆次道中》
诗:“俗重虸蚄赛,风餘蟋蟀賡。”
分類:
幼虫
褐色
背面
彩色
《漢語大詞典》:
蝉花(蟬花)
(1).一种菌类植物,寄生于蝉的幼虫体上。幼虫死后,菌抽茎成长,顶端有花茸生,故又称蝉茸。 宋
姚宽
《
西溪丛语
》
卷下:“ 成都 有草名蝉花。今有乾者,视之,乃蝉额裂面抽茎,上有花。善治目,未知如何用也。”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虫三·蝉花
》
﹝集解﹞引 唐慎微 曰:“蝉花所在有之,生苦竹林者良。花出头上,七月采。”
(2).蝉的一种。 明
李时珍
《
本草纲目·虫三·蝉花
》
:“花冠以像名也……古俗谓之胡蝉, 江 南谓之螗, 蜀 人谓之蝉花。”
分類:
蝉的一种
菌类
植物
寄生
幼虫
《國語辭典》:
孑孓
拼音:
jié jué
1.短小。清。王念孙《广雅疏證。卷二下。释诂》:「孑孓,短也。」疏證:「《说文》:『孑无右臂也,孓无左臂也。』皆短之义也,短与小同义,故井中小虫,亦谓之孑孓。」
2.形容肢体屈伸颠踬。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景州一宦家子,好取猫犬之类,拗折其足,捩之向后,观其孑孓跳号以为戏。」
3.蚊的幼虫。由蚊卵在水中孵化而成。体细长,游泳时身体屈伸蠕动,常翻跟头,故也称为「跟头虫」。
分類:
孑孓
蚊子
肢体
幼虫
屈伸
水中
孵化
《漢語大詞典》:
蝗蝝
蝗的幼虫。
《
后汉书·陈忠传
》
:“ 兖 豫 蝗蝝滋生, 荆 扬 稻收俭薄。” 李贤 注:“蝝,螽子也。” 晋
干宝
《
搜神记
》
卷十一:“ 何敞 , 吴郡 人。少好道艺,隐居。里以大旱,民物憔悴,太守 庆洪 遣户曹掾致謁,奉印綬,烦守 无锡 。 敞 不受。退,叹而言曰:‘郡界有灾,安能得怀道。’因跋涉之县,驻明星屋中。蝗蝝消死, 敞 即遁去。”
分類:
蝗的幼虫
幼虫
《漢語大詞典》:
蝻蝗
蝗的幼虫和蝗。泛指蝗虫。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金姑娘娘》
:“我非人,乃驱蝗使者,即俗所称 金姑娘娘 。今年 江 南该有蝗灾,上帝不忍小民乏食,命吾渡 江 收取麻雀等鸟,以驱蝻蝗。”
分類:
幼虫
蝗虫
《國語辭典》:
缢女(縊女)
拼音:
yì nǚ
蝶类的蛹,头赤身黑,常吐丝自悬,故古称为「缢女」。《尔雅。释虫》:「蚬,缢女。」晋。郭璞。注:「小黑虫,赤头,喜自经死,故曰缢女。」
分類:
幼虫
吐丝
《漢語大詞典》:
孩虫(孩蟲)
幼虫,初生之虫。
《
礼记·月令
》
:“﹝孟春之月﹞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 郑玄 注:“为伤萌幼之类。”
分類:
幼虫
初生
《国语辞典》:
天蚕(天蚕)
拼音:
tiān cán
动物名。一种野蚕,为天蚕蛾的幼虫。色绿,多瘤状突起,茧亦呈绿色。其丝以醋延长之,可作钓丝。
分类:
动物名
野蚕
幼虫
《漢語大詞典》:
蝻虫(蝻蟲)
蝗的幼虫。 宋
晁补之
《阎子常携琴入村》
诗:“芸芸麦田翻黄波,蝻虫盘穗如蜗螺。”
分類:
蝗的幼虫
幼虫
《国语辞典》:
蝻子
拼音:
nán zi
蝗虫的幼虫。形似成虫而身体较小,头大,翅膀短。常成群吃掉稻、麦等农作物而造成灾害。
分类:
蝗虫
幼虫
成虫
身体
头大
《漢語大詞典》:
蝇蛆(蠅蛆)
苍蝇的幼虫。亦谓因苍蝇污染而生蛆。 北魏
贾思勰
《
齐民要术·脯腊
》
:“﹝作浥鱼法﹞夏须瓮盛泥封,勿令蝇蛆。”
分類:
苍蝇
幼虫
污染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