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佛学大辞典】
(杂语)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之十界,皆为吾人一心之所作,故其体平等,无有差别。观此平等之理谓之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佛学常见辞汇】
由佛界一直到地狱界的十种境界,都是吾人一心造出来的,所以其体性平等没有差别。观察这种平等的道理,叫做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杂语)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界之十界,皆为吾人一心之所作,故其体平等,无有差别。观此平等之理谓之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佛学常见辞汇】
由佛界一直到地狱界的十种境界,都是吾人一心造出来的,所以其体性平等没有差别。观察这种平等的道理,叫做十界一心平等大念。
入一切平等善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十回向之第六位。(参见:回向)
(术语)十回向之第六位。(参见:回向)
回向
【佛学大辞典】
(术语)或作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佛学常见辞汇】
把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普遍到法界中去。
(术语)或作回向。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大乘义章九曰:「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往生论注下曰:「回向者,回己功德普施众生,共见阿弥陀如来,生安乐国。」止观七曰:「众生无善我以善施,施众生已,正向菩提,如回声入角,响闻则远,回向为大利。」
【佛学常见辞汇】
把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普遍到法界中去。
回向
【佛学常见辞汇】
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其他方面,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
【三藏法数】
谓三业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證菩提,是名回向。(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三藏法数】
谓三业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随喜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證菩提,是为回向。(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回是回转,向是趣向,回转自己所修的功德以趣向于其他方面,叫做回向。回向约可分为三类,即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
【三藏法数】
谓三业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證菩提,是名回向。(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三藏法数】
谓三业所修一切诸善,乃至忏悔、劝请、随喜种种功德,回施法界一切众生,同證菩提,是为回向。(三业者,身业、口业、意业也。梵语菩提,华言道。)
入佛平等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三种三昧耶之一,入佛三昧耶也。大疏九曰:「世尊前入法胎生三昧时,见一切众生悉有菩提种等同诸佛故,说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戒,即是托圣胎义也。」
(术语)三种三昧耶之一,入佛三昧耶也。大疏九曰:「世尊前入法胎生三昧时,见一切众生悉有菩提种等同诸佛故,说入佛三昧耶持明,以此持明得入佛平等戒,即是托圣胎义也。」
三平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三三昧。密教谓身口意三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三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于语,语等于心,犹如大海遍一切处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记末以之约众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摄一切诸法,一切色摄身,身即印契,见色也。一切声摄口,语即真言,闻声也。一切理摄心,心即本尊,表实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处,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见境皆遍一切处身,一切所闻音皆是陀罗尼,即是诸佛说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诲他之音,教诲前人。此身语之下理,摄自心,自心即实相,实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观谓三平等。」秘藏记钞二以之约护摩之修法曰:「护摩大宗以三平等观为至极。三平等者自身炉坛本尊,三种无二平等也。以坛总体观自身,炉口即行者口也。以种种烧具献自口供养自身本有佛烧除无始业障垢。又此自身炉坛即成毗卢遮那如来,从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众生也。」此有三种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语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为已成未成一切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为自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记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宗用?答:以曼荼罗为体,以三三昧为宗,以方便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摄入,他三平等互相摄入。其三平等互相摄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经疏九曰:「三等为三世等三因等三业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义曰:「佛法僧是三,身语意又三,心佛及众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准于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脱之三点,空假中之三谛,定智悲之三德,法报应之三身,种种之三法,台宗之三轨可知矣。此平等观念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观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说身口意三业互相摄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来平时说法,说的就是此宗要。此中共有三种的三平等,一是吾身即是印、吾言即是真言、吾心即是本尊,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二是已成、未成、一切诸佛的三密平等;三是自己的三业与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
(术语)又名三三昧。密教谓身口意三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三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于语,语等于心,犹如大海遍一切处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记末以之约众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摄一切诸法,一切色摄身,身即印契,见色也。一切声摄口,语即真言,闻声也。一切理摄心,心即本尊,表实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处,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见境皆遍一切处身,一切所闻音皆是陀罗尼,即是诸佛说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诲他之音,教诲前人。此身语之下理,摄自心,自心即实相,实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观谓三平等。」秘藏记钞二以之约护摩之修法曰:「护摩大宗以三平等观为至极。三平等者自身炉坛本尊,三种无二平等也。以坛总体观自身,炉口即行者口也。以种种烧具献自口供养自身本有佛烧除无始业障垢。又此自身炉坛即成毗卢遮那如来,从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众生也。」此有三种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语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为已成未成一切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为自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记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宗用?答:以曼荼罗为体,以三三昧为宗,以方便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摄入,他三平等互相摄入。其三平等互相摄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经疏九曰:「三等为三世等三因等三业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义曰:「佛法僧是三,身语意又三,心佛及众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准于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脱之三点,空假中之三谛,定智悲之三德,法报应之三身,种种之三法,台宗之三轨可知矣。此平等观念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观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说身口意三业互相摄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来平时说法,说的就是此宗要。此中共有三种的三平等,一是吾身即是印、吾言即是真言、吾心即是本尊,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二是已成、未成、一切诸佛的三密平等;三是自己的三业与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
三平等地
【佛学大辞典】
(术语)谓译空,无相无愿之三三摩地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即空、无相、无愿之三三摩地。
(术语)谓译空,无相无愿之三三摩地也。
【佛学常见辞汇】
即空、无相、无愿之三三摩地。
三平等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密教之略戒,为三昧耶戒之译名。(参见:三昧耶戒)。大疏演奥钞十三曰:「三业平等,是为此戒。三业平等者一心本源也,亦名自性本源戒。若住此处众恶永息,故立戒称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昧耶戒的译名。
(术语)密教之略戒,为三昧耶戒之译名。(参见:三昧耶戒)。大疏演奥钞十三曰:「三业平等,是为此戒。三业平等者一心本源也,亦名自性本源戒。若住此处众恶永息,故立戒称也。」
【佛学常见辞汇】
三昧耶戒的译名。
三昧耶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授传法灌顶以前所授之作法也。三昧耶有不违越之义,故于通戒,初上座,次惊觉铃作法,归命,运心忏悔,归依,发心遮难,请师,羯磨及杨枝打,涂香,花鬘,烧香灯明,齿木,金刚线,金刚水是也。诸仪轨诀影一曰:「密教修行,先三摩耶戒,初门也。今修四度加行终,传法灌顶之时,初受三摩耶戒者,末世也。何则?所谓三摩耶戒者,以三种之菩提心为戒也。住于根本三摩地之心,而非三平等则之心,则行法不成就故也。」
(术语)授传法灌顶以前所授之作法也。三昧耶有不违越之义,故于通戒,初上座,次惊觉铃作法,归命,运心忏悔,归依,发心遮难,请师,羯磨及杨枝打,涂香,花鬘,烧香灯明,齿木,金刚线,金刚水是也。诸仪轨诀影一曰:「密教修行,先三摩耶戒,初门也。今修四度加行终,传法灌顶之时,初受三摩耶戒者,末世也。何则?所谓三摩耶戒者,以三种之菩提心为戒也。住于根本三摩地之心,而非三平等则之心,则行法不成就故也。」
三平等观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云三三昧观。观念三平等也。即入我我入观。(参见:三平等)。又,行者正念诵之初,作入我我入之观,谓之三平等观。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三昧观,即观念三平等。(参见:三平等)
(术语)又云三三昧观。观念三平等也。即入我我入观。(参见:三平等)。又,行者正念诵之初,作入我我入之观,谓之三平等观。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三昧观,即观念三平等。(参见:三平等)
三平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又名三三昧。密教谓身口意三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三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于语,语等于心,犹如大海遍一切处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记末以之约众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摄一切诸法,一切色摄身,身即印契,见色也。一切声摄口,语即真言,闻声也。一切理摄心,心即本尊,表实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处,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见境皆遍一切处身,一切所闻音皆是陀罗尼,即是诸佛说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诲他之音,教诲前人。此身语之下理,摄自心,自心即实相,实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观谓三平等。」秘藏记钞二以之约护摩之修法曰:「护摩大宗以三平等观为至极。三平等者自身炉坛本尊,三种无二平等也。以坛总体观自身,炉口即行者口也。以种种烧具献自口供养自身本有佛烧除无始业障垢。又此自身炉坛即成毗卢遮那如来,从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众生也。」此有三种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语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为已成未成一切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为自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记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宗用?答:以曼荼罗为体,以三三昧为宗,以方便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摄入,他三平等互相摄入。其三平等互相摄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经疏九曰:「三等为三世等三因等三业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义曰:「佛法僧是三,身语意又三,心佛及众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准于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脱之三点,空假中之三谛,定智悲之三德,法报应之三身,种种之三法,台宗之三轨可知矣。此平等观念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观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说身口意三业互相摄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来平时说法,说的就是此宗要。此中共有三种的三平等,一是吾身即是印、吾言即是真言、吾心即是本尊,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二是已成、未成、一切诸佛的三密平等;三是自己的三业与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
(术语)又名三三昧。密教谓身口意三者互相摄入,不二一味。是乃真言行之宗要。大日常恒之说法,亦不外说此宗要。大日经一曰:「身语意平等句法门。」同疏一曰:「如此时中佛说何法?即是身语意三平等句法门,言如来种种三业皆至第一实际妙极之境。身等于语,语等于心,犹如大海遍一切处同一咸味,故云平等也。」是佛之三密也。秘藏记末以之约众生曰:「三平等以三密摄一切诸法,一切色摄身,身即印契,见色也。一切声摄口,语即真言,闻声也。一切理摄心,心即本尊,表实相。是三密平等,平等遍一切处,是故行者常可思。一切所见境皆遍一切处身,一切所闻音皆是陀罗尼,即是诸佛说法音。又吾口所出音皆是诲他之音,教诲前人。此身语之下理,摄自心,自心即实相,实相即本尊,本尊即自心,如是观谓三平等。」秘藏记钞二以之约护摩之修法曰:「护摩大宗以三平等观为至极。三平等者自身炉坛本尊,三种无二平等也。以坛总体观自身,炉口即行者口也。以种种烧具献自口供养自身本有佛烧除无始业障垢。又此自身炉坛即成毗卢遮那如来,从一一毛孔澎甘露乳雨利法界众生也。」此有三种之三平等:一吾身即印也,吾语真言也,吾心本尊也,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平等周遍法界是乃自之三平等。二为已成未成一切诸佛之三密平等也。三为自之三业与佛之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也。秘藏记末曰:「问秘密藏以何为体宗用?答:以曼荼罗为体,以三三昧为宗,以方便为用。(中略)自三平等互相摄入,他三平等互相摄入。其三平等互相摄入,平等平等是即宗也。」而三平等之法不止此。大日经疏九曰:「三等为三世等三因等三业道等(即三密)三乘等。」即身义曰:「佛法僧是三,身语意又三,心佛及众生三也,如是三法平等一也。」是亦一端耳。准于佛部莲华部金刚部之三部,法身般若解脱之三点,空假中之三谛,定智悲之三德,法报应之三身,种种之三法,台宗之三轨可知矣。此平等观念为真言行者最要之法,故入真言行者,必先受持此观念,是即三昧耶戒也。
【佛学常见辞汇】
又名三三昧,是密教所说身口意三业互相摄入平等不二的意思,亦即真言宗的宗要,大日如来平时说法,说的就是此宗要。此中共有三种的三平等,一是吾身即是印、吾言即是真言、吾心即是本尊,此三密彼此摄入平等;二是已成、未成、一切诸佛的三密平等;三是自己的三业与佛的三密,入我我入,平等平等。
三平等护摩坛
【佛学大辞典】
(术语)自身与本尊及护摩坛三位一体之护摩坛。
(术语)自身与本尊及护摩坛三位一体之护摩坛。
大愿平等方便
【佛学大辞典】
(术语)四种方便之一。
【三藏法数】
谓发广大誓愿,尽未来际,化度一切众生,皆令究竟入于涅槃,故名大愿平等方便。
(术语)四种方便之一。
【三藏法数】
谓发广大誓愿,尽未来际,化度一切众生,皆令究竟入于涅槃,故名大愿平等方便。
五义平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心王与心所相对,有彼此平等之义五种,故名相应法。(参见:相应法)
(术语)心王与心所相对,有彼此平等之义五种,故名相应法。(参见:相应法)
心平等根
【佛学大辞典】
(术语)数论二十五谛之一。与心根同。(参见:教论)
【三藏法数】
心乃肉团心,即意根也。谓之平等者,以此根能遍一切根境而生分别也。此亦五大所成,故云从五大生平等根。并前五知,五作业,共为十一根也。
(术语)数论二十五谛之一。与心根同。(参见:教论)
【三藏法数】
心乃肉团心,即意根也。谓之平等者,以此根能遍一切根境而生分别也。此亦五大所成,故云从五大生平等根。并前五知,五作业,共为十一根也。
四义平等
【佛学大辞典】
(名数)谓心王与心所相应之义,有时间平等,所依平等,所缘平等,体事平等之四义也。
(名数)谓心王与心所相应之义,有时间平等,所依平等,所缘平等,体事平等之四义也。
四种平等
【佛学大辞典】
(名数)相非相平等,因果平等,我无我平等,人与所修法平等也。见楞伽经。
【佛学常见辞汇】
相非相平等、因果平等、我无我平等、人与所修法平等。
(名数)相非相平等,因果平等,我无我平等,人与所修法平等也。见楞伽经。
【佛学常见辞汇】
相非相平等、因果平等、我无我平等、人与所修法平等。
平等
【佛学大辞典】
(术语)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纪曰:「幸同泰寺,设平等会。」五灯会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
【佛学常见辞汇】
没有高下贵贱深浅等的差别。
【俗语佛源】
通常使用「平等」这个词有两种意义:一是平均,相等,相同。如《百喻经·二子分财喻》:「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意谓分物平均。又如郭孝成《蒙古独立记》:「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一律平等。」意为各民族的权利是相同的。一是平常,一般。如清·李渔《意中缘·嘱婢》:「你不知道那女子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我料他决不肯嫁个平等丈夫。」其实,这个常用词源于梵语upeksa,意译为「舍」,意为舍去一切差别相。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在性体(即本质、共相、空性、心真如性等)上是有任何差别的。在时间上,称为「三世平等」。如《圆觉经》卷上说:「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在空间上,称为「大小平等」。如《华严经》说:「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从佛性而言,众生平等。如《涅槃经·梵行品》说:「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不但众生平等,而且怨亲平等。如唐·顾况《从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齐相公》诗云:「本师留度门,平等冤亲同。」佛教指出,顽固不化的「我执」和自以为是的「我见」实为造成不平等和纷争的罪恶渊薮。学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我见转化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自他一体,从而兴起慈悲救世的精神。(李明权)
(术语)对于差别之称。无高下浅深等之别曰平等。南史梁武帝纪曰:「幸同泰寺,设平等会。」五灯会元曰:「天平等,故常覆。地平等,故常载。日月平等,故四时常明。涅槃平等,故圣凡不二。人心平等,故高低无诤。」
【佛学常见辞汇】
没有高下贵贱深浅等的差别。
【俗语佛源】
通常使用「平等」这个词有两种意义:一是平均,相等,相同。如《百喻经·二子分财喻》:「教汝分物使得平等,现所有物破作二分。」意谓分物平均。又如郭孝成《蒙古独立记》:「民国成立,汉、满、蒙、回、藏,一律平等。」意为各民族的权利是相同的。一是平常,一般。如清·李渔《意中缘·嘱婢》:「你不知道那女子是个聪明绝顶的人,我料他决不肯嫁个平等丈夫。」其实,这个常用词源于梵语upeksa,意译为「舍」,意为舍去一切差别相。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在性体(即本质、共相、空性、心真如性等)上是有任何差别的。在时间上,称为「三世平等」。如《圆觉经》卷上说:「三世悉平等,毕竟无来去。」在空间上,称为「大小平等」。如《华严经》说:「大世界即是小世界,小世界即是大世界。」从佛性而言,众生平等。如《涅槃经·梵行品》说:「如来亦尔,于诸众生非不平等,然于罪者心则偏重,于放逸者佛则慈念。」不但众生平等,而且怨亲平等。如唐·顾况《从江西至彭蠡道中寄齐相公》诗云:「本师留度门,平等冤亲同。」佛教指出,顽固不化的「我执」和自以为是的「我见」实为造成不平等和纷争的罪恶渊薮。学佛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我见转化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自他一体,从而兴起慈悲救世的精神。(李明权)
平等力
【佛学大辞典】
(术语)如来之尊称。以其具平等度一切众生之力用也。赞阿弥陀佛偈曰:「虚无之身无极体,是故顶礼平等力。」
(术语)如来之尊称。以其具平等度一切众生之力用也。赞阿弥陀佛偈曰:「虚无之身无极体,是故顶礼平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