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9—1127 【介绍】: 宋泉州晋江人,字逢原。以荫补将作监簿。累官环庆路经略、安抚使。论事忤宰相蔡京,被贬斥。京罢相,授显谟阁待制,两知潭州,进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缮城训兵,金人不敢犯。高宗即位,升延康殿学士,青州民诣南都乞留。后为部将王定所害。谥威悯。
全宋文·卷二五九三
曾孝序(一○四九——一一二七),字逢原,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以荫补将作监主簿,监海安盐仓。建中靖国初为朝散郎、守尚书都官郎中。崇宁中除环庆路经略安抚使、知庆州。论事忤蔡京,削籍窜岭表,移永州。大观三年蔡京罢相,复为集贤殿修撰、知江宁府,改潭州。政和三年,复以论徭事与吴居厚不合,落职知袁州。寻复职,再知潭州。宣和初知青州,改睦州。靖康二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青州。高宗即位,迁徽猷阁学士,留青州以御金人。建炎元年十二月,为部将王定所害,年七十九,谥威悯。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五、六、一一,《宋史》卷二四及卷四五三本传,《北宋经抚年表》卷二、三、四、五。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9—1131 【介绍】: 宋歙州休宁人,字思诚。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哲宗元祐中,为成都县簿,受命安抚雕门族乱,谕以利害,使之归服。徽宗时累迁熙河兰湟路转运使,兴鼓铸、榷酤、市易,博籴安西米,创烽火台。后以龙图阁待制致仕。
全宋文·卷二五六三
洪中孚(一○四九——一一三一),字思诚,歙州休宁(今安徽休宁)人。神宗朝登第,试校书郎,授黄冈尉。元祐中,为成都县主簿。徽宗朝,历任提举河东常平、转运判官、副使、户部侍郎,知太原府、永兴军、成德军,真定府路安抚使。历职直龙图阁、集英殿修撰、徽猷阁直学士、显谟阁直学士。政和六年,为中贵人谭稹所劾,夺职,以中大夫、龙图阁待制致仕。绍兴元年卒,年八十三。见《新安志》卷七《洪尚书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1—1126 【介绍】: 宋洛阳人,初名建中,又名师极,字彝叔。种世衡孙。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累官秦凤路提举常平。因议免役法忤蔡京,改知德顺军。入元祐党籍,屏废十年。后历知怀德军、西安州、渭州,屡败夏人。徽宗宣和中,所谏不见纳,致仕。金兵南下,复起。时年事已高,仍知兵有谋,人称老种。拜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金人退,罢为中太一宫使。金兵再度南下,再起,终河北、河东宣抚使。卒谥忠宪。
全宋诗
种师道(一○五一~一一二六),字彝叔,初名建中,避徽宗年号改为师极,诏赐今名,洛阳(今属河南)人。世衡孙。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易文阶,为熙州推官,权知同谷县。累擢提举秦凤路常平,知德顺军。坐尝议役法忤蔡京意,入党籍,屏废十馀年。起知怀德军,历知西安州、渭州,进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拜保静军节度使。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责致仕(《宋史》卷二二《徽宗本纪四》)。又起知宪州、环州,俄还保静军节度使,复致仕。七年,金人南下,召为检校少保、静难军节度使、河东河北路制置使兼都统制(《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六四)。钦宗靖康元年,加检校少傅,同知枢密院事,为京畿、河北、河东路宣抚使。金师退,罢为中太一宫使。复加检校少师,进太尉,换节镇洮军,为河北、河东宣抚使。以病卒,年七十六。谥忠宪。《宋史》卷三三五、《东都事略》卷一○七有传。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五九六
种师道(一○五一——一一二六),初名建中,字彝叔,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少从张载学,以荫补三班奉职。试法,易文阶,历通判原州,提举秦凤常平。忤蔡京,入党籍,屏废十年。复起,历帅西北边州,屡败夏人,以忤权臣王黼等,两度致仕。宣和七年,金人南下,召为京畿河北制置使,驰援汴京,寻拜同知枢密院、京畿两河宣抚使。时春秋已高,天下称为「老种」,为人畏惮。靖康元年,又以与执政者意不合,被解兵柄。其年卒,年七十六,谥忠宪。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六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宋史》卷三三五有附传。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四二六
韩正彦,字师德(一作思德),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琦兄璩之子。初授将作监主簿,嘉祐中知昆山县,浚塘七十里,得膏田数百顷。屡迁光禄寺丞、大理寺丞。熙宁中为比部员外郎、提举两浙路常平等事,提点河北路刑狱。元丰官制行,为仓部郎中。元祐中历鸿胪少卿、司农少卿、少府监、鸿胪卿,一知曹州、两知沧州,又为河东、河北转运使,加直秘阁。见韩琦《安阳集》卷四六《五兄著作墓志铭》、《侄孙四殇墓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六、二七六、三三五、三六八、四○二、四二九、四五四,《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一八,《吴郡志》卷一二等。
王子京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一八二九
王子京,字硕甫,太原(今山西太原)人,王子韶之弟。神宗熙宁间提举淮南常平。元丰中任福建路转运副使,七年谏茶盐仍行榷法,八年十一月罢知泰州,于扬州听旨。元祐元年二月谪监永州在城盐仓兼管酒税务。绍圣三年八月以朝奉大夫除知庐州,明年徙苏州。子京为政多掊克之名,数为谏官所弹奏。有《弹棋图》一卷。事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八、二七五、三四九、三五一、三六六,《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六之三一,《宋史》卷一八三、二○七,《北宋经抚年表》卷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大名清平人,字仲贤。王岩叟父。历知恩、澶、棣州。尝入洛见邵雍,议论劲正,有过人之处,雍喜之。后为韩琦客。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雍丘人,字传道。韩绛子。以父任历州县职。神宗朝,数赐对,以不忍去亲侧,屡辞官不拜,世以孝称之。既登节,以王安石荐为度支判官、提举河北常平。累官至集贤殿修撰、知河中府卒。
全宋文·卷一八三一
韩宗师(?——一○九八),字传道,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绛子。以父任历州县职。熙宁中登第,王安石荐为度支判官、提举河北常平。迁祠部、屯田员外郎,权群牧判官、蔡河拨发催纲。九年,特差提举崇福宫,以便侍养。元祐初,官朝散大夫、卫尉少卿。三年,绛致仕,加宗师直秘阁、提举太平宫以便养。后历太仆少卿、光禄卿。八年,除兵部侍郎。绍圣中,迁吏部侍郎,加集贤殿修撰、知河中府。元符元年三月卒。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九、二六六、二六八、二七三、三七七、四○八、四四二、四四三、四八一、四八三、四九六,《宋会要辑稿》兵四之一五、礼三之二四,又《宋史》卷三一五《韩绛传》有附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谢卿材,字仲适,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金石萃编》卷一三八)。曾知抚州临川县,王安石举于朝(《临川集》卷四○《举谢卿材充升擢任使状》)。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为比部员外郎(《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四)。八年,权提点河东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元丰七年(一○八四),知福州(《淳熙三山志》卷二二)。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至八年,历福建等路转运使,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同上书卷三七四以下各卷)。
全宋文·卷二三五四
谢卿材,字仲适,临淄(今山东淄博)人。熙宁二年为比部员外郎,八年权提点河东刑狱。元丰七年知福州,元祐间为河北、河东、京东等路转运使,七年为江淮荆浙等路发运使,八年知相州。累官朝散大夫。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三七四、四一五、四五四、四七一、四七六,《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四,《金石萃编》卷一三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6—1109 【介绍】: 宋扬州人,字宾老。神宗元丰二年进士。知雍丘县。哲宗绍圣中,提举两浙常平,徙福建转运判官,有惠政。徽宗时累迁翰林学士承旨,知枢密院事。始因蔡京进,曾预议定元祐党籍。及得志,渐为崖异。帝恶京专愎,阴令沮其奸。暴卒,谥文简。
全宋诗
张康国(一○五六~一一○九),字宾老,扬州(今属江苏)人。神宗熙宁九年(一○七六)进士(《宋历科状元录》卷四),为兖、饶二州教授,知雍丘县。哲宗绍圣中提举两浙常平。徙福建路转运判官。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为吏部左司员外郎,起居郎。累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知枢密院事。大观三年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二○),年五十四。《东都事略》卷一○三、《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全宋文·卷二七七六
张康国(一○五六——一一○九),字宾老,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康伯弟。元丰二年进士,知雍丘县。绍圣中提举两浙常平,徙福建转运判官。崇宁元年,入为吏部、左司员外郎、起居郎;二年,为中书舍人,迁翰林学士;三年,进承旨,拜尚书左丞,寻知枢密院事。始因蔡京进,京定元祐党籍等,康国皆预密谋。及得志,寖为崖异,徽宗遂阴令其沮京。大观三年三月暴得疾卒,年五十四,谥文简。《宋史》卷三五一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朱伯虎,字才元,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神宗熙宁六年(一○七三)为著作佐郎(《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四七)。哲宗元符二年(一○九九),迁江东转运副使,移知随州(同上书卷五一六)。事见清嘉庆《松江府志》卷四四。今录诗三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郑州人,字楚老。第进士。神宗时官至直秘阁、知延安府。时夏人犯泾原,率师捣其虚,夏人解去。累擢龙图阁直学士。为吏六十年,处事明锐,然反覆诡随,无特操,为识者所非。卒年八十三。
全宋文·卷一五二七
李南公,字楚老,郑州(治今河南郑州)人。进士及第,调浦江令,知长沙县。熙宁中,提举京西常平,提点陕西、河北刑狱,擢京西转运副使,入为屯田员外郎。为河北转运副使,加直秘阁、知延安府。进直龙图阁,擢宝文阁待制、知瀛州。拜户部、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历知永兴军、成都、真定、河南府。为吏凡六十年。卒,年八十三。《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李孝博,字叔升,一作叔师(《金石续编》卷一六)。神宗熙宁十年(一○七七),提举永兴军、秦凤路折纳,改提举秦凤等路常平(《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三、二九四)。哲宗元祐七年(一○九二)为都水监南外丞(同上书卷四七六)。历知楚州、提点广东刑狱。绍圣四年(一○九七)为大理寺少卿(同上书卷四九○)。事见《苏轼诗集》卷三五《次韵苏伯固游蜀冈送李孝博奉使岭表》。今录诗二首。

人物简介

全宋诗
胡僧孺,字唐臣,奉新(今属江西)人。直孺兄。有声哲宗元祐、绍圣间。事见清同治《奉新县志》卷一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处州龙泉人,字昌孺。仁宗嘉祐间进士。为广东路提举常平公事。蔡京为户部尚书、平章事,矜己自任,世京多与之忤,因奏京十事罢归。后徽宗于禁中得其所上书,即擢为吏部员外郎。
全宋文·卷一六六○
萧世京,字昌孺,吉州龙泉(今江西遂川)人。嘉祐二年进士。元祐中曾上章乞复青苗、免役法。绍圣初,以左朝奉大夫提举广南东路常平等事。时蔡京为户部尚书,矜己自任,世京多与之忤,因奏京十事,罢归。元符元年,差管勾剩员,次年,擢为吏部员外郎。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二九,《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七、食货一四之一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九八,光绪《江西通志》卷二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岑象求,字岩起,梓州(今四川三台)人。举进士。神宗熙宁中为梓州路提举常平。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郑州,徙利州路转运判官,改提点刑狱(《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六、三九一、四○四)。五年,为殿中侍御史。六年,出为两浙路转运副使。七年,入为户部郎中(同上书卷四四八、四六○、四七四)。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以权尚书刑部侍郎为覆按山陵使(《宋会要辑稿》礼三三之二三)。后除宝文阁待制知郓州,未几致仕。崇宁三年(一一○四)入元祐党籍。有《吉凶影响录》十卷,一作八卷(《宋史·艺文志》),已佚。《元祐党人传》卷三有传。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一七九四
岑象求,字岩起,梓州郪县(今四川三台)人,一说中江(今四川中江)人。举进士,熙宁中累官梓州提举常平。元祐元年,除利州路运判。二年,知郑州,改和州路提刑。四年,入为考功郎中。五年九月,迁殿中侍御史,历金、吏、户三部郎中,出知郓州。元符三年,改判南京国子监,加直龙图阁。建中靖国元年,权尚书刑部侍郎。终宝文阁待制致仕。崇宁中列入元祐党籍。著有《吉凶影响录》八卷(存)。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一、三九四、四○四、四三○、四四八、四七四,《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三之二一、礼三三之二三,《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二二,《郡斋读书志》卷三下,《万姓统谱》卷六五,《蜀中广记》卷二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