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庸民
(1).平民;普通的人。墨子·亲士:“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淮南子·原道训》:“此俗世庸民之所公见也。”
(2).雇工。《商君书·垦令》:“无得取庸,则大夫家长不建缮,爱子惰民不窳;而庸民无所於食,是必农。”
《漢語大詞典》:俚民
百姓;平民。 宋 曾巩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同时 汉阳 俚民贩茶,得知军 骆与京 诬民忤巡检,应首死者二十人。”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黑杀神降:“ 开寳 中,有神降於 凤翔府 俚民 张守真 事,自称 玄天大圣 玉帝 辅臣。”
分類:百姓平民
《漢語大詞典》:痹民(痺民)
下民;平民。痺,通“ 庳 ”。 清 龚自珍 《臣里》:“ 黄帝 之所谓痺民也者,尽子之客也……痺民之言,不与圣智之言并寿,不知古名姓之博。”
分類:下民平民
《國語辭典》:丹徒布衣  拼音:dān tú bù yī
晋代人诸葛长民,具有武功,历任显要的官。后来被刘裕疑忌,要杀他,诸葛长民感叹的说:「贫贱时候想要富贵,富贵时候必有危机。现在想变为平民,却不能了。」见《晋书。卷八五。诸葛长民传》。后比喻识破官场诡危而欲恢复平民身分的人。宋。陆游 夜从父老饮酒村店作诗:「丹徒布衣有筹略,渔阳突骑莫枝梧。」
《國語辭典》:老百姓  拼音:lǎo bǎi xìng
平民、人民。如:「所有的老百姓都喜欢过著安和乐利的生活。」
《國語辭典》:小人  拼音:xiǎo rén
1.形体较小的人。相对于巨人而言。
2.平民百姓。《书经。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无德智修养、人格卑劣的人。《易经。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自称的谦词。《左传。隐公元年》:「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小人附舟来的,是巡检邹圭,他也是老爷的旧吏,老爷问他,他备知端的。」
《國語辭典》:归田(歸田)  拼音:guī tián
1.归还田地。《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
2.辞官返乡,归隐田园。如:「解甲归田」。
《國語辭典》:白衣  拼音:bái yī
1.白色的衣服。《礼记。月令》:「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2.古时未做官的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后用来称无功名的人或平民。《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公孙弘。太史公曰》:「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也作「白民」、「白丁」、「白身」。
3.古童仆穿著白衣,故称僮仆为「白衣人」。《汉书。卷七二。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唐。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4.佛教称呼在家的世俗之人为「白衣」。《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虽为白衣,奉持沙门。」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见一白衣人飞奔而去!」
2.平民。参见「白衣」条。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ǐ
1.对年幼者的称呼。《书经。酒诰》:「文王诰教小子,有正有事无彝酒。」《论语。公冶长》:「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2.自称的谦词。《书经。顾命》:「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先生大才,小子失敬。吾当于兄长处极力举荐。」
3.职官名。掌管祭祀时的相关事宜。《周礼。夏官。小子》:「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而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國語辭典》:小子  拼音:xiǎo zi
1.男孩子。《红楼梦》第四九回:「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2.僮仆、奴仆。如:「雇一个使唤的小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到初八早上,把这两顶旧头巾叫两个小子带在头上,抱著篮子到贡院前伺候。」
3.对人轻慢或戏谑的称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爽与司马太傅饮酒。太傅醉,呼王为『小子』。王曰:『亡祖长史,与简文皇帝为布衣之交。亡姑、亡姊,伉俪二宫。何小子之有?』」《三国演义》第三三回:「袁谭小子,反覆无常,吾难准信。」
《國語辭典》:茅茨  拼音:máo cí
用茅草盖的屋子。唐。邱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诗:「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里。」《大宋宣和遗事。亨集》:「便如唐尧土阶三尺,茅茨不剪。」也作「茆茨」。
《國語辭典》:夫妇(夫婦)  拼音:fū fù
1.夫妻。《易经。序卦》:「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汉。班固西都赋〉:「四海之内,更造夫妇。」
2.匹夫匹妇、平民男女。《礼记。中庸》:「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韩非子。五蠹》:「夫妇所明知者不用,而慕上智之论,则其于治反矣。」
《國語辭典》:匹夫  拼音:pǐ fū
1.平民、百姓。《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荀子。大略》:「古之贤人,贱为布衣,贫为匹夫。」
2.一个人。《孟子。梁惠王下》:「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
3.贱称对方。多用于责骂之词。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兀的是谁家一个匹夫,畅好是胆大心粗。」《三国演义》第五回:「孙坚披烂银铠,裹赤帻,横古锭刀,骑花鬃马,指关上而骂曰;『助恶匹夫,何不早降!』」
《漢語大詞典》:鸡豚(雞豚)
(1).鸡和猪。古时农家所养禽畜。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来忧御魑魅,归愿牧鸡豚。” 明谢谠《四喜记·寻乐江村》:“鸡豚早秋敛,盆醪自酣。”
(2).指平民之家的微贱琐事。语出《礼记·大学》:“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郑玄 注:“畜马乘,谓以士初试为大夫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鸡豚牛羊,民之所畜养以为利者也。” 明 唐寅 《上吴天官书》:“ 寅 夙遭哀閔,室无强亲,计盐米,图婚嫁,察鸡豚,持门户。” 清 龚自珍 《明良论一》:“其讲官学士,左经右史,鲜有志温饱,察鸡豚。”
《國語辭典》:草莱(草萊)  拼音:cǎo lái
1.荒地的杂草。《孟子。离娄上》:「辟草莱,任土地者次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一:「树木参天,草莱遍地。」
2.田野。南朝宋。鲍照代放歌行〉:「一言分圭爵,片善辞草莱。」
3.未出仕为官者。唐。李商隐 漫成五章五首之四:「不妨常日饶轻薄,且喜临戎用草莱。」
《國語辭典》:民生  拼音:mín shēng
1.人民的天性。《书经。君陈》:「惟民生厚,因物有迁。」唐。孔颖达。正义:「惟民初生自然之性皆敦厚矣。」
2.人民的生计。如:「民生议题向来都是施政的重点所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不可谓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