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匹庶
平民。 汉 王符 潜夫论·论荣:“ 幽 、 厉 之贵,天子也,而又富有四海。 颜 、 原 之贱,匹庶也,而又冻馁屡空。”《后汉书·张纯传》:“陛下兴於匹庶,荡涤天下,诛鉏暴乱,兴继祖宗。”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纸钱:“纸乃 后汉 蔡伦 所造,其纸钱 魏 、 晋 以来始有其事。今自王公逮于匹庶,通行之矣。”金史·斜卯爱实传:“二族衰微,无异匹庶。”
分類:平民
《漢語大詞典》:布服
(1).布制的衣服。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妾 夸 布服糲食,加以幼稚愚惑,不明义理。”按, 许皇后 名 姱 ,夸为借字。见 陈直 《汉书新证》《北史·魏高阳王雍传》:“奴则布服,并不得以金银为釵带,犯者鞭一百。”
(2).借指平民。 南朝 梁 萧统 《锦带书·无射九月》:“聊伸布服之言,用述併粮之志。”
《國語辭典》:白身人  拼音:bái shēn rén
平民。《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多保道:『兄长不过是白身人,便弄上一个显官,又无四壁倚仗,到彼地方,未必行得去。』」
《漢語大詞典》:蚩蚩者
指平民,百姓。 唐 柳宗元 《断刑论下》:“且古之所以言天者,盖以愚蚩蚩者耳,非为聪明睿智者设也。” 李执信 《论社会革命当与政治革命并行》:“盖豪族而居政府……而此蚩蚩者,既苦苛暴,復逼贫饿,益不能自聊。” 邹韬奋 《抗战以来老爷与老百姓不平等论》:“那末很自然地,官吏的‘意志’便是‘国家’的‘法律’或‘法令’,蚩蚩者民,也就有‘绝对服从’的义务了!”
分類:平民百姓
《漢語大詞典》:卑庶
谓平民。《宋书·恩倖传序》:“岁月迁譌,斯风渐篤,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
分類:平民
《漢語大詞典》:适民(適民)
指因罪而发配边地的平民。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天汉 元年,发适民。” 颜师古 注:“适读曰讁。”
《漢語大詞典》:民隶(民隸)
指平民。三国志·魏志·邓艾传:“ 艾 有功勋,受罪不逃刑,而子孙为民隶,朕常愍之。”
分類:平民
《漢語大詞典》:庸民
(1).平民;普通的人。墨子·亲士:“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淮南子·原道训》:“此俗世庸民之所公见也。”
(2).雇工。《商君书·垦令》:“无得取庸,则大夫家长不建缮,爱子惰民不窳;而庸民无所於食,是必农。”
《漢語大詞典》:俚民
百姓;平民。 宋 曾巩 《刑部郎中张府君神道碑》:“同时 汉阳 俚民贩茶,得知军 骆与京 诬民忤巡检,应首死者二十人。”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黑杀神降:“ 开寳 中,有神降於 凤翔府 俚民 张守真 事,自称 玄天大圣 玉帝 辅臣。”
分類:百姓平民
《漢語大詞典》:痹民(痺民)
下民;平民。痺,通“ 庳 ”。 清 龚自珍 《臣里》:“ 黄帝 之所谓痺民也者,尽子之客也……痺民之言,不与圣智之言并寿,不知古名姓之博。”
分類:下民平民
《國語辭典》:丹徒布衣  拼音:dān tú bù yī
晋代人诸葛长民,具有武功,历任显要的官。后来被刘裕疑忌,要杀他,诸葛长民感叹的说:「贫贱时候想要富贵,富贵时候必有危机。现在想变为平民,却不能了。」见《晋书。卷八五。诸葛长民传》。后比喻识破官场诡危而欲恢复平民身分的人。宋。陆游 夜从父老饮酒村店作诗:「丹徒布衣有筹略,渔阳突骑莫枝梧。」
《國語辭典》:老百姓  拼音:lǎo bǎi xìng
平民、人民。如:「所有的老百姓都喜欢过著安和乐利的生活。」
《國語辭典》:小人  拼音:xiǎo rén
1.形体较小的人。相对于巨人而言。
2.平民百姓。《书经。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3.无德智修养、人格卑劣的人。《易经。系辞下》:「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4.自称的谦词。《左传。隐公元年》:「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二刻拍案惊奇》卷三二:「小人附舟来的,是巡检邹圭,他也是老爷的旧吏,老爷问他,他备知端的。」
《國語辭典》:归田(歸田)  拼音:guī tián
1.归还田地。《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民年二十受田,六十归田。」
2.辞官返乡,归隐田园。如:「解甲归田」。
《國語辭典》:白衣  拼音:bái yī
1.白色的衣服。《礼记。月令》:「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2.古时未做官的人穿著白色的衣服,后用来称无功名的人或平民。《史记。卷一二一。儒林列传。公孙弘。太史公曰》:「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也作「白民」、「白丁」、「白身」。
3.古童仆穿著白衣,故称僮仆为「白衣人」。《汉书。卷七二。龚胜传》:「闻之白衣,戒君勿言也。」唐。颜师古。注:「白衣,给官府趋走贱人,若今诸司亭长掌固之属。」
4.佛教称呼在家的世俗之人为「白衣」。《维摩诘所说经。卷上》:「虽为白衣,奉持沙门。」
《國語辭典》:白衣人  拼音:bái yī rén
1.穿白衣服的人。如:「夜空里只见一白衣人飞奔而去!」
2.平民。参见「白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