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底平
(1).犹底定。《书·禹贡》:“ 大野 既猪, 东原 底平。” 孔 传:“ 东原 致功而平,言可耕。” 蔡沉 集传:“底平者,水患已去,而底於平也。”
(2).引申指安定;平定。 唐 刘得仁 《马上别单于刘评事》诗:“天下底平须共喜,一时闲事莫惊心。”《金史·宗浩传》:“是以所侵疆土,旋即底平。”参见“ 底定 ”。
(2).引申指安定;平定。 唐 刘得仁 《马上别单于刘评事》诗:“天下底平须共喜,一时闲事莫惊心。”《金史·宗浩传》:“是以所侵疆土,旋即底平。”参见“ 底定 ”。
《漢語大詞典》:绥静(綏静)
安抚平定。《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疾之,将致命于 秦 ; 文公 恐惧,绥静诸侯, 秦 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援立陛下为天下主,永安 汉 室,绥静四海。”《宋史·食货志上》:“ 哲宗 即位,诸老大臣维持初政,益务绥静。”《明史·四川土司传一·四军民府》:“凡遇袭替,务合两省会勘。 蜀 察其世次, 滇 亦按无侵犯,方许起送,亦羈縻绥静之要术也。”
《漢語大詞典》:清荡(清蕩)
(1).平静;安定。《后汉书·和帝纪》:“役不再籍,万里清荡。”《周书·于谨传》:“ 谨 愿禀大王之威略,驰往喻之,必不劳兵甲,可致清荡。”《南史·蔡廓传》:“今米甚丰贱,而人情更安,以此算之,清荡可必。”
(2).涤除,平定。《世说新语·德行》“ 桓公 北征” 刘孝标 注引《桓温别传》:“ 桓 亲勤羣卒,建旗致讨,清荡 伊 洛 ,展敬园陵。”《隋书·东夷传·高丽》:“歷代逋寇,一朝清荡,遐邇乂安,人神胥悦。” 前蜀 杜光庭 《青城令莫庭乂为副使修本命周天醮词》:“或指踪貔武,清荡边陲;或恢復城池,削平疆土。” 宋 苏辙 《喜雪呈李公择》诗:“氛埃一清荡,疫癘解缠缚。”
(2).涤除,平定。《世说新语·德行》“ 桓公 北征” 刘孝标 注引《桓温别传》:“ 桓 亲勤羣卒,建旗致讨,清荡 伊 洛 ,展敬园陵。”《隋书·东夷传·高丽》:“歷代逋寇,一朝清荡,遐邇乂安,人神胥悦。” 前蜀 杜光庭 《青城令莫庭乂为副使修本命周天醮词》:“或指踪貔武,清荡边陲;或恢復城池,削平疆土。” 宋 苏辙 《喜雪呈李公择》诗:“氛埃一清荡,疫癘解缠缚。”
《漢語大詞典》:手定
(1).亲身平定。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四:“ 唐文皇 手定中原,笼盖一世,而诗语殊无丈夫气,习使之也。”
(2).亦作“ 手订 ”。谓亲自制定、编定或写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大计纠内阁》:“又三年而 高 被逐, 江陵 专政,则内外大计,一出其手定,部院不过一承行吏书矣。” 清 方苞 《书〈考定仪礼丧服〉后》:“余少读《仪礼·丧服传》,而疑非 卜氏 所手订,乃一再传后门人记述,而间杂以己意者。”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我至今没有看到那刊物;但从 施先生 的推崇《文选》和手定《晚明二十家小品》的功业……推测起来,这也正像他的话。” 毛泽东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然而要实现全面的民族抗战……必须全国上下共同实行一个彻底抗 日 的纲领,这就是根据第一次国共合作时 孙中山 先生所手订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精神而提出的救国纲领。”
(2).亦作“ 手订 ”。谓亲自制定、编定或写定。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二·大计纠内阁》:“又三年而 高 被逐, 江陵 专政,则内外大计,一出其手定,部院不过一承行吏书矣。” 清 方苞 《书〈考定仪礼丧服〉后》:“余少读《仪礼·丧服传》,而疑非 卜氏 所手订,乃一再传后门人记述,而间杂以己意者。”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六》:“我至今没有看到那刊物;但从 施先生 的推崇《文选》和手定《晚明二十家小品》的功业……推测起来,这也正像他的话。” 毛泽东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然而要实现全面的民族抗战……必须全国上下共同实行一个彻底抗 日 的纲领,这就是根据第一次国共合作时 孙中山 先生所手订的革命的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的精神而提出的救国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