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平分  拼音:píng fēn
平均分配。《史记。卷六四。司马穰苴传》:「悉取将军之资粮享士卒,身与士卒平分粮食。」《儒林外史》第一三回:「老婆白白送你,还可以发得几百银子财!你须要大大的请我,将来银子同我平分,我才和你说。」
《國語辭典》:温泉(溫泉)  拼音:wēn quán
是一种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水温较环境年平均温高摄氏5度以上。一般而言,地表涌出的泉水温度高于当地的地下水温者,即可称为「温泉」。
《國語辭典》:雨施  拼音:yǔ shī
降雨。《易经。乾卦。彖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缘陵流泽,云布雨施。」
《國語辭典》:均分  拼音:jūn fēn
平均分摊。如:「这次聚餐费用由公司同仁均分。」《喻世明言。卷二一。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顾三郎一夥,重泊船于芦苇丛中,将所得利物,众人十三分均分。」
《漢語大詞典》:人平
按人平均。《人民日报》1984.7.2:“谁能想到,耕耘在这孤岛般烂海滩上的水上人家,去年集体收入竟达八十三万元,只拿出一部分作社员分配,人平收入就达到了二千八百四十元。”
分類:人平平均
《漢語大詞典》:人均
人为的乐声。相对于“天籁”而言。 宋 苏轼 《崔文学申携文见过赋一篇示志举》诗:“蕢桴和苇籥,天节非人均。” 王十朋 注引 赵次公 曰:“天节,自然之乐也。人均,人为之乐也。”
按人平均。《人民日报》1983.11.17:“我国人均耕地量只有世界人均量的三分之一。”
《國語辭典》:均摊(均攤)  拼音:jūn tān
平均分摊。如:「今天的费用由我们两人均摊。」
《漢語大詞典》:平朔
又称“恒朔”。我国古代历法家取月的平均日数为29.5日,大月30日,小月29日,大小月相间,用这种方法定出的每月初一日叫“平朔”。这样太阳和月球黄经相等的时刻不一定在每月的初一。因此,日食有时发生在月终的晦日,有时发生在初二。 宋 周密 《齐东野语·历差失闰》:“盖歷法有平朔,有经朔,有定朔。”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置闰:“古法用平朔,率三十二月而一闰,间有相距三十三月者。 唐 宋 以来,皆有定朔,则或相距至三十四月。”
《國語辭典》:户均(戶均)  拼音:hù jūn
指每户平均。如:「近年经过大家的努力,户均收入迭有提升。」
分類:平均
《漢語大詞典》:拔海
海拔。以平均海水面做标准的高度。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七章:“这 黑云岭 是拔海八百多公尺的一座山岭。” 巴波 《康藏高原上的驾驶员--路超》:“比起 二郎山 的困难来,拔海五千多公尺的 雀儿山 才是山。”
《漢語大詞典》:年均
一年平均。例如: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12%
《國語辭典》:会钱(會錢)  拼音:huì qián
1.民间储蓄互助会等组织的成员,按期平均交纳的钱。如:「她打算把这次的会钱标到手,好买部机车。」也称为「会款」。
2.于饭馆、茶楼等处邂逅亲友,而代为付帐。《喻世明言。卷三六。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侯兴叫道:『嫂子,会钱也未?』」也作「会帐」。
《漢語大詞典》:平颁(平頒)
谓平均分发。周礼·地官·旅师:“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而用之以质剂致民,平颁其兴积。” 郑玄 注:“兴积,所兴之积,谓三者之粟也;平颁,不得偏颇有多少。”
《漢語大詞典》:平匀
均匀,平均。 宋 米芾 书史:“若真印,印则四枚,理无平匀。”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苏子美》西清诗话:“大抵屑屑较量属句平匀,不免气骨寒局。”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天朝田亩制度》:“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匀,人人饱暖矣。” 老舍 《骆驼祥子》三:“及至走出来一些路,脚步是那么平匀,缓慢,他渐渐仿佛困倦起来。”
分類:均匀平均
《国语辞典》:平半  拼音:píng bàn
平均分成两半。《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依著道理,平半分也是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