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易地  拼音:yì dì
1.更换所处的地位。《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2.平坦的地方。《汉书。卷四九。晁错传》:「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
3.交换土地。《史记。卷七○。张仪传》:「楚王曰:『不愿易地,愿得张仪而献黔中地。』」
《國語辭典》:实地(實地)  拼音:shí dì
1.真实的在当场。如:「实地学习」、「实地了解」、「实地调查」。
2.比喻做事切实,诚笃不欺。如:「脚踏实地的做事,终有功成名就的一天。」
《漢語大詞典》:皋陆(皋陸)
亦作“皐陆”。
(1).水边平地。史记·孝武本纪:“昔 禹 疏九江,决四瀆。閒者 河 溢皋陆,隄繇不息。” 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皋,水旁地也。广平曰陆。”
(2).平原;平地。 唐 储光羲 《射雉词》:“原田遥一色,皐陆旷千里。”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中:“及规沮洳浅水之中,欲置寺基於是。邑人欣然从之,老幼负土,虽闺房妇女,亦以帬裾包裹瓦石填委其上,不旬月遂为皋陆。”
《漢語大詞典》:夷陆(夷陸)
平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沇溶淫鬻,散涣夷陆,亭皋千里,靡不被筑。”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夷陆,﹞平地。”
分類:平地
《國語辭典》:地坪  拼音:dì píng
建筑用地的总面积,包括房屋主体与附加设施。
《漢語大詞典》:地平川
平地。白雪遗音·剪靛花·硃红一点:“记得你初到高楼上,双膝跪在地平川。”民歌《千年岩石把家搬》:“清泉象匹白棉布,天上挂到地平川。”
分類:平地
《漢語大詞典》:平洋地
平地。 清 无名氏 《江南情歌·要分离》:“要分离,大海变作平洋地;要分离,铁树开花落满地,分离两字切莫提起!”
分類:平地
《國語辭典》:太原  拼音:tài yuán
1.城市名。参见「太原市」条。
2.地名。山西省旧府,阳曲县为其旧治。
《國語辭典》:高原  拼音:gāo yuán
高度很大,表面平坦的广大地面。《三国演义》第一九回:「曹兵皆居高原,坐视水淹下邳。」
《國語辭典》:三农(三農)  拼音:sān nóng
1.平地农、山农、泽农。《周礼。天官。大宰》:「一曰三农生九谷。」唐。白居易贺雨〉诗:「宥死降五刑,责己宽三农。」
2.春耕、夏耘、秋收称为「三农」。《北史。卷三六。薛辩传》:「谨命立庠序,教以诗书,三农之暇,悉令受业。」
3.指农业行政管理单位、农业科技研究单位、农业院校的合称。
《國語辭典》:滩头(灘頭)  拼音:tān tóu
沙滩。如:「这条船受到巨浪袭击而搁浅在滩头。」
《國語辭典》:亭皋  拼音:tíng gāo
水边的平地。《文选。王巾。头陁寺碑文》:「膴膴亭皋,幽幽林薄。」唐。张说〈奉和圣制春日出苑应制〉诗:「两洗亭皋千亩绿,风吹梅李一园香。」
分類:水边平地
《國語辭典》:山脚(山腳)  拼音:shān jiǎo
山下靠近平地的部分。唐。崔橹 重阳日次荆南路经武宁驿诗:「茱萸冷吹溪口香,菊花倒绕山脚黄。」《儒林外史》第一四回:「马二先生走不多远,已到了山脚下。」
《國語辭典》:露台(露臺)  拼音:lù tái
1.天子观测天文气象的地方。《汉书。卷四。文帝纪。赞曰》:「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上曰:『百金,中人十家之产也。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2.露天搭盖的戏台。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楼下用枋木垒成露台一所,䌽结栏槛,两边皆禁卫排立,锦袍,幞头簪赐花,执骨朵子,面此乐棚。」
3.露天的高台,可供赏景、休息等用途。元。赵雍〈七夕〉诗:「初月纤纤照露台,枉将瓜果闹婴孩。今宵自有经年约,何暇闲情送巧来。」
《漢語大詞典》:平陵
(1).平地和丘陵。 汉 晁错 《言兵事书》:“平陵相远,川谷居间,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平陵扩然,岗埠远迭。”
(2). 西汉 五陵 之一,在今 陕西省 咸阳市 西北。 汉 昭帝 筑陵置县,死后葬此。三辅黄图·陵墓:“ 昭帝 平陵 在 长安 西北七十里。”
(3).借指京都。 唐 李嘉祐 《送王端赴朝》诗:“独遣 吴州 客, 平陵 结梦思。” 唐 皇甫冉 《酬裴十四》诗:“旧国想 平陵 ,春山满 阳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