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柔和  拼音:róu hé
1.温驯、和顺。《史记。卷一○二。张释之传》:「此人亲惊吾马,吾马赖柔和,令他马,固不败伤我乎?」《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商以后父辅政,而柔和自守,不能有所整裁。」
2.柔软、柔弱。《水浒传》第二七回:「舌为柔和终不损,齿因坚强必遭伤。」
《國語辭典》:平稳(平穩)  拼音:píng wěn
平静安稳,没有受到任何的惊险阻折。唐。杜甫 秋清诗:「十月江平稳,轻舟进所如。」唐。齐己 送周秀游峡诗:「明年期此约,平稳到荆门。」
《漢語大詞典》:温舒
平和舒畅。史记·乐书论:“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
《國語辭典》:夷易  拼音:yí yì
平易、简单。《文选。司马相如。封禅文》:「故轨迹夷易易遵也,湛恩厖鸿易丰也。」
《漢語大詞典》:平宽(平寬)
平和宽容。指人的性情态度。旧唐书·李日知传:“时法令严,吏争为酷, 日知 独平宽无文致。” 唐 韩愈 《闵己赋》:“昔 颜氏 之庶几兮,在隐约而平宽。” 宋 朱熹 《和亦乐园韵》:“莫笑君家五亩园,要须胸次亦平宽。”
《國語辭典》:中药(中藥)  拼音:zhōng yào
中医所用的药物。多取自植物、动物及矿物等。
《漢語大詞典》:夷雅
平和闲雅。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夷雅之体,无待韦弦。” 李善 注:“夷,平也……言 王公 平雅之性,无待此韦弦以成也。”南齐书·王玄载传:“ 玄载 夷雅好玄言,脩士操。” 宋 陆游 《陆郎中墓志铭》:“公为人夷雅旷远,与人言,惟恐伤之。”
分類:平和闲雅
《漢語大詞典》:纯和(純和)
纯正平和。多指性格或气质。 汉 王充 论衡·齐世:“元气纯和,古今不异。”周书·武帝纪上:“禀纯和之气,挺天纵之英。” 唐 李山甫 《寄太常王少卿》诗:“雅饮纯和气,清吟冰雪文。” 宋 司马光 《祭刘大卿文》:“惟君资性纯和,雅尚恬漠。”
《漢語大詞典》:静虚
(1).清净无欲。吕氏春秋·知度:“有道之主因而不为,责而不詔,去想去意,静虚以待。”《孔子家语·好生》:“ 舜 之为君也……德若天地而静虚。” 明 唐顺之 《赠张方士序》:“窃疑二氏专求之静虚,纵不能无毫釐之差,其去圣学,要之较世儒为近。”
(2).恬淡平和。 清 梅曾亮 《太乙舟山房文集序》:“ 新城 礼部侍郎 陈公 ,为古文学……不为熊熊之光,绚烂之色,而静虚澹淡,若近而若远。”
《漢語大詞典》:处和(處和)
(1).奉行平和之道。 汉 焦赣 《易林·颐之蒙》:“秋南春北,随时休息,处和履中,安无忧凶。” 汉 荀悦 《昌邑王论》:“忠顺不失,夙夜匪懈,顺理处和,以辅上德,是谓良臣。” 南朝 梁 沈约 《伤刘沨》诗:“处和无近累,天然有胜质。”
(2).讲和;调解。史记·燕召公世家:“ 燕 人请和, 赵 人不许,必令 将渠 处和。 燕 相 将渠 以处和。”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词讼》:“又有奸恶之徒,与人有隙,嫉彼貲财,遂买託城市光棍,预通蠹棍虎差,然后设谋兴词,架虚并准……然后从中处和,势压讲息。”
《國語辭典》:和厚  拼音:hé hòu
温和敦厚。《北史。卷二三。于栗磾传》:「寔字宾实,少和厚,以军功封万年县子。」
《國語辭典》:宽舒(寬舒)  拼音:kuān shū
1.宽敞舒展。如:「我很向往宽舒的生活空间,所以想在退休后搬到乡下去住。」
2.开阔舒畅。如:「听了好朋友这一番安慰的话,令人心情宽舒了许多。」
《漢語大詞典》:内和
(1).内心平和。《礼记·乐记》:“乐极和,礼极顺,内和而外顺,则民瞻其颜色而弗与争也。”
(2).家庭和睦。礼记·昏义:“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
《國語辭典》:平声(平聲)  拼音:píng shēng
一种汉语调类。声调平出而没有高低的变化。今国音分化为阴平、阳平二类,即第一声、第二声。第二声注音符号用「ˊ」来表示。
《國語辭典》:平善  拼音:píng shàn
善良。《刘知远诸宫调。第二》:「往日与他有雠隙,只冤他知远无礼,您两个也不是平善底。」